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成果 | “自欺欺人”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的影响

傅鑫媛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Coco有话说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希望在他人和自己心目中都能维持自身的好人形象。做好人需要克制私欲,甚至付出代价。所以人们有时会躲避按照道德规则行事而要付出的代价这个现象被称为“道德伪善”。道德伪善容易发生在不被别人监控的情境,或者没有清晰的道德规范的情境。那么,陌生他人在场会不会使人们因为害怕给他人留下不道德的印象而抑制自己的伪善呢?陌生他人的行为又会不会影响人们的伪善呢? 



一项发表于《心理学报》上的研究通过设置的捐款情境,探讨了单个陌生他人在场(实验1)及其真善/伪善行为(实验2)对人们道德伪善的影响。



实验1先通过邮件让大学生针对假设的捐款情境估计自己可能捐款的数额和其与自己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隔天再到实验室参加“另一项”研究(实验室情境如下图),无陌生人在场组的被试独自在电脑上完成实验任务;有陌生人在场组的被试在一名主试(陌生他人)指导下完成实验任务。

实验情境

实验2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真善他人组伪善他人组。两种条件下,被试分别在主试指导下与另一名表现真善/伪善的假被试一起完成实验任务。实验结束时,被试都获得一定数额的被试费,并可在自愿前提下参与如之前邮件所说的捐款活动。研究以被试邮件中宣称的捐款比例与其实际捐款与获得的被试费比例的差值为道德伪善的指标。



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1中不管有无陌生他人在场,被试的实际捐款比例都显著低于其事先宣称的捐款比例,且有无他人在场对此并不产生影响,即单纯的陌生他人在场并不能抑制个体的伪善。然而,在实验2的真善他人条件下,被试实际捐款比例和其事先报告的捐款比例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伪善他人条件下,被试的捐款比例显著低于其事先报告的比例,说明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有效抑制了被试的伪善,而其伪善行为无此效应,但也不助长被试的伪善。



显然,人们虽有获得他人好评的动机,但为给只接触一次且不重要的陌生人留下好印象而损失眼前利益得不偿失,因而陌生人在场不足以抑制伪善;而陌生人的真善行为却能凸显当下的道德标准,并为被试提供榜样,这使得被试难以避免将自身行为与道德标准进行比较,也难以容忍自身行为与榜样之间的差距,既无法欺人,也无法自欺,因而抑制了伪善;但在伪善的陌生人面前,人们获得了欺人及自欺的理由和榜样,因而不能抑制伪善。


可见,单纯陌生他人在场或他人的伪善行为都不影响人们的伪善,而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能有效抑制伪善社会公德的建立需要众多人的真善行为!



该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亲社会实验室完成,第一作者傅鑫媛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教师,第二作者陆智远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中学教师。


原文链接:

傅鑫媛, 陆智远, & 寇彧*. (2015). 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 心理学报, 47(8), 1058-1066. DOI: 10.3724/SP.J.1041.2015.01058

推文作者:傅鑫媛

插图:郭震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亲知,亲善,亲仁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