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资讯 | 商业航天市场简讯(2021.11.17)

航天星云 2022-09-22


01

苏州筹划“卫星星座”,星座计划扎堆长三角


近日,苏州相城经开区与航宇卫星科技签约,长三角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苏州相城。


创新中心将立足“四大平台”定位:发挥中国卫星技术优势打造卫星科研平台、匹配大型央企需求打造卫星产业平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卫星创新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四位一体”支撑建设国际一流卫星的新基建,加快发展航天产业的新集群,打造苏州数字经济的新名片。坚持应用牵引,聚焦行业,探索“行业+航天”的商业航天发展新路径,围绕“三个一”目标(包括筹划一个“卫星星座”,建设一座“指挥控制中心”,启动一个“商业航天产业规划”),服务国家战略。


公开资料显示,航宇卫星科技是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级全资子公司,定位于中国航天技术应用的产业化,拥有探月、空间站、北斗等国家航天重点工程任务经验,主要面向航天五院提供航天领域遥测遥控数据处理与管理、应用等软件开发服务。


航小星观点

据了解,目前苏州航空航天相关产业规模达300亿元。苏州计划,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将瞄准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智能装备和航空功能服务5个重点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发展。


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曾发布“G60星链”计划。该计划提出,长三角九城将积极推动技术联合攻关,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市场与应用开发创新协同,合力打造以“G60星链”为龙头的卫星互联网集群,苏州也是上述九城之一。


02

北维珍银河:商业太空飞行服务预计将于2022年底开始


维珍银河财报称,自从今年夏天将其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送入太空以来,该公司已售出约700张机票,商业太空飞行服务预计将于2022年底开始。


目前的票价为每个座位45万美元,远高于2005年至2014年约600名客户支付的20万至 25万美元的价格。新价格的剩余座位大约还有300个。维珍银河CEO迈克尔·格尔格莱泽(Michael Colglazier)在声明中说:“我们正在加强机队管理,并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以提高飞行器的耐用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为明年的商业服务做准备。”


航小星观点

维珍银河7月11日成功实施了载有公司所有者理查德•布兰森率领的四人乘组的“团结”号(Unity)发射。这艘太空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私人太空港内完成降落,这成为了“团结”号太空船的首次亚轨道满员试飞。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太空港。可以看到,商业载人航天在未来有望开启巨大市场空间。


03

北京星际荣耀落户文昌国际航天城 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项目


近日,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谋划建设商业航天重大项目,推动商业发射及相关产业落地布局,营造航天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共享、创新引领的良好生态,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及海南商业航天发展赋能。此次双方签约后,星际荣耀将以在海南推进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射工位为依托,以海上回收为目标,执行发射任务。


航小星观点

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重点发展火箭研发制造、卫星研发制造、航天大数据应用、航天国际交流合作,“航天+”等产业,且兼具文昌发射场纬度低、射向宽、安全性好、运输限制少、综合效率高的优势。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完成相关规划,重点打造“四基地一中心”,逐渐具备开展商业发射的条件,并依靠政策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发展。


04

商业航天要成功,到底靠什么


1972年,赞比亚修女玛丽·朱昆达给NASA写信质疑为何在火星探索上花费上亿元,而全球还有数亿人尚在挨饿。时任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恩斯特博士回信说道,深空探索会衍生出很多新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例如通过空间计划和气象卫星,可以提升全球农业水平,从而减轻贫困和饥饿。这封著名的回信试图告诉人们:征服星辰大海的科技,也会造福大众。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航天技术在维护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效执行国家战略和任务,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航天商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也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支持。


航小星观点

航天两大集团主力军对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就像NASA几十年来大量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不但使得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在一开始就站在世界航天科技之巅,同时商业价值可以更加广泛地在国民经济中得到有效应用。商业航天企业成为生力军对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持,如何能够让体制外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产品服务国家战略是发展商业航天的关键所在。也正是看到了太空梦想与商业利益结合的巨大可能,以及技术创新本身带来的丰厚利润回报,从而激发了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商业航天的创新当中。


05

明年发射一箭六星,广东如何从无到有打造商业航天“第三极”


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已经占据先发优势背景之下,广东毅然入局,共逐产业蓝海,底气何在?近三年是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未来宇航发布的《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截至2020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达313家,其中近三年设立的创企数量占到了近50%。伴随着全国的商业航天发展步调开始明显加快,广东在近几年也加紧了布局节奏。2019年,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在南沙规划建设一个面积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引入了中科院力学所及下设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等中科院研究单位。作为“中科院+广州”力量的聚集地,科学城将推动中科院各类创新机构、高端创新平台在南沙落地。第二年,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亩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落户南沙。产业化实体中科宇航拟将此打造为集研制、生产、实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的固体及液体火箭生产基地,计划实现年产30发火箭产品,并集聚一批上下游关联产业进驻。广州之外,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地也纷纷在商业航天领域展开布局。


航小星观点

广东省发展商业航天具有全方位基础优势。首先,广东基础工业技术强,制造业具备大规模生产优势。其次,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以航空互联网应用为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指标均居国内前列,航空飞行中后舱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潜在需求巨大。而且作为进出口大省,广东国内外贸易发达、商业精神浓厚,这些都将成为发展商业航天的天然优势。值得期待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在广东,产业链欠缺之处有望得以弥补。


06

上海加速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 新增7000余个测试场景、首次开放城市快速路道路测试活动、探索智能公交、无人配送应用路径……“第一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上海在会上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据介绍,上海此次开放了嘉定新城全域、临港新片区386区块全域共372条722.6公里道路,新增7000余个可测交通场景。其中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部分路段的开放,标志着上海准许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在城市快速路开展道路测试活动。目前,上海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测试道路里程数位居全国首位。


航小星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还举行了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等,发布多项技术标准与框架导则,此次标准体系框架出台后,车企的智能测试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为今后更高级别的智能交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标是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下阶段,嘉定新城的‘未来感’会越来越丰满。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物流等应用场景会逐步落地,希望未来能为市民提供一种更好的、智慧的出行模式。


07

西藏地区无信号输电线路 装上北斗智能监测终端


国家电网报讯 10月31日,西藏最后一台无信号输电线路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在阿里地区110千伏嘎勤线389号塔的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标志着西藏地区无信号输电线路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安装完毕。西藏电网输电线路部分位于无人区、无信号区。无信号输电线路北斗智能监测终端的部署安装旨在让智能巡检取代人工到达这些地区。该终端利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在偏远无人地区开展数据采集回传,实现可视化状态监测预警,提高无人区线路运维水平。项目于今年5月6日开始施工,选取点位覆盖西藏7个市(地区)14个县,涉及16条输电线路,点位最高海拔为5363米。


航小星观点:

目前,西藏无信号偏远地区的输电线路共安装了100台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对于位于山区、荒漠、森林等环境恶劣,人工巡检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隐患不易及时发现的线路,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员工可开展线上巡检,以更高效率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信息整理:赵晶、史恩宇
编辑:刘玲



往期推荐



新人初体验 | 破晓而生,踏浪前行

科普 | 漫谈智能超表面(RIS)技术

大干百天 | “双碳”班组在行动!

科普 | 矩阵在空间变换中的应用

十城十星,让城市更美好                              ——招募城市合伙人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