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劲松博士、余国良博士...探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黑白无间 bioSeedin柏思荟 2023-03-07

2020年8月29日,站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关口,bioSeedin柏思荟召开了2020生物药开发者创新大会(BDIC)暨第二届bioSeedin年会【中国生物药,我们一起去将世界惊动(一)1场主论坛+9场分论坛,1000+参会专业人员,共同探讨生物药行业的发展,显现中国生物药实力。

2020BDIC大会的主论坛第一个圆桌讨论,在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博士主持下,与冠科美博创始人董事长余国良博士、岸迈生物创始人CEO吴辰冰博士、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建、三生制药集团药物研发总裁兼首席科学官朱祯平博士共同就《国内生物药的综合实力与关键超越》的主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各位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




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博士



我们还是初级阶段 

21 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尤其经历了2020年过去的这8个月,核酸、抗体、病毒这些生物科学的概念更是广为人知。抗体药产品、CAR-T活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甚至是各种生物技术与制药的融合交叉让精准治疗的蓝图得以实现。面对全球生物药大势,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也同步发生着巨大的演变,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余国良博士仍表示:“生物技术行业,我们还是初级阶段。”


从科研角度→余国良博士,朱祯平博士

尽管近几年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势头很猛,但与西方国家、欧洲国家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从科研角度上分析,一方面,国内对科学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创新性的程度还不够,无论中国产业发展得多么蓬勃,但真正的原创靶点没有在中国开发出来。另外一方面,国内临床研究的质量和生产方面的质量有待于提高。此外,从实际产品的开发层面来讲,我们虽然在快速地赶上国际水平,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行业发展→吴辰冰博士

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不是一个药或者一个公司的发展,而是需要整个行业整体的布局。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还在过渡期,逐渐从做仿制药的环境发展成为做创新药为主流的潮流。国内早期的创新公司的数量还比较少,我们需要更多的公司把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基础建立起来,在这一方面,我们仍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


而在此期间,我们仍然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国内现在仍然缺人才,缺资金。第二,整个行业还没有一个闭环的发展。一个行业,从产品上市,到销售,到回报,回报再支持更多的创新,国内还没有做到这样的闭环。只有一个环闭了以后,整个行业才有长远的发展。


从资本市场→刘建总经理

从生物医药的GDP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我们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目前有三个主要的推动力可以加速整个行业发展。首先,制度层面,无论在上市环节、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国家进行一系列顶尖制度的设计淘汰了落后产能,鼓励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其次,随着中美两国超级大国在国际竞争力角逐过程中,有大量的科学家愿意归国,这个趋势不可逆,优秀人才的归国和聚集推动产业发展。第三,资本市场产业发展的助推,陆陆续续的投资人加入到生物医药产业








行业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虽然在生物医药行业,国内起步晚于国外,但国内在近几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系列标杆性的里程碑事件不断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机遇。面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各位专家也纷纷提到了在这个领域的中国优势。

从资本市场出发→刘建总经理
这两年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更多是资本市场的支持,尤其是创业板和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超过了一千亿的融资额度。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大的助推动力。其次,随着板块的推出,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能迅速地进入资本市场,虽然这只是起点。但对我们未来能具备国际化竞争力,具备国际化研发生产能力,能和国际比肩,这方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从政策出发→余国良博士、吴辰冰博士
从影响整个行业的标志性的事件来看,吴辰冰博士认为政府层面一系列的监管政策的改革以及中国加入ICH,允许国内做Global的临床试验,并且能尽快获批,这是一剂加速剂。同样,余国良博士也认为,国内药监系统的进步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较快,无论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创业者的角度考虑好,国家政策在国际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创新必然大部分是错的,如果大部分成功就不是创新了。在中国创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有了创新的想法和技术革新,首先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意味着,如果你失败了,有人可以为你买单。这一点,国外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环境下的政策是非常值得关注和肯定的,这也是真正可以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此外,大批的有经验的海归博士归来也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有诸多海归学者都在尝试创新药,与研究型的医生在做创新药的研发上有很好的学术互动和沟通,这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这也归功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

另外,在余国良博士看来,目前是最好的投资和发展时机,不管是创投,或是政府加上创投,在历史上可能是资金最多的时机,甚至比美国还要多,是一个黄金时期。

从学术科研出发→朱祯平博士、余国良博士
在小分子、大分子、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学术研究上,国内与国外的差距还是较大,虽然发表的文章数量渐长,但研发新靶点的创新能力依旧不足。但换个方向,往前看,中国细胞治疗具有一定的沉淀。余国良博士认为,尽管在方方面面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这两个领域中,业内大都认为我们可以异军突起

其次,朱祯平博士还提到,国内原创不足,但仿制药或许可以进一步迈入国际层次。目前,在中国做药的成本比国外低,我们可以通过出口欧美,将资金引回国内做创新研发。毕竟,原创的研发所需要的成本不是仅仅依靠投资就足以支撑。



稳定心态,高质量发展



优劣并存,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将短板和缺点展示的更加透明化。面对国内生物药行业的气势如虹,大咖们一语道破目前行业致命的短板。


一、药物创新   

从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以及创新层面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国内方方面面都太过着急。政府着急,投资人着急,创业者着急。但余国良博士却不认为,我们可以弯道超车。在余博看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没有保持初心,没有稳定心态的把一件事情高质量地做出来,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生产质量能力没能得到及时地提升毕竟,最终的产品是用于治病救人。同样地,朱祯平博士也提到,国内生物药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国际化问题,我们需要向世界证明产品质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回资金完成闭环。


二、理念和思路

国内行业内会说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的药,这种理念在欧美并不存在,欧美国家更加倾向于做老百姓需要的药。吴辰冰博士在讨论中提到,从实际看,药品应更加符合临床需求,符合老百姓的需要,我们需要把创新的思路以及资源放在这样关键的位置,重新结合理念进行思考。


三、行业发展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没有整体的运作,后续的持续性发展将面临困境。吴辰冰博士点出,我们既需要大药企走出国门,也需要中等企业和小型创新企业来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各司其职,各自发挥自己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优势才能把行业做强,做大。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圆桌讨论的最后,几位专家们纷纷表示,对于国内生物医药的发展是非常乐观和充满信心的。面对国内目前的发展势头和面临的挑战,生物医药行业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正如吴辰冰博士所言,创新企业会不断地脱颖而出,我们不能排除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冲出一匹黑马的可能。生物药,我们中国有底气!让我们一起去将世界惊动!




webinar

   第35期   


→ 主题:ADC药物的最新进展及工艺质量控制策略

→ 时间:9月9日 19:30-20:30  周三 


肖亮

科伦博泰

副总裁


肖博士拥有10多年学术界和生物制药工业界的研究经历,主要利用工程化免疫系统来进行药物的研发。肖博士于2013年加入四川科伦药业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工作, 负责了多个抗体类创新药的药物发现、CMC和临床前研究(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其中有8个项目正在中国进行临床研究,3个项目在美国进行临床研究。肖博士于2007年获得中国科大生命科学本科学位,2013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学工程学博士学位。


参与方式


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报名

(请注明姓名+公司


  推荐阅读【workshop】

模块四:抗体药物生物分析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END


bioSeedin柏思荟

微信号 : bioSeedin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一下“在看
鼓励自己在成长路上
多前进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