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都不知道,语文问答题竟然有这么多套路......

2017-11-13 苏静颖 侦探学园

知考杂志 ZHIKAOMAGAZINE

ILLUSTRATION BY DAVID HOCKNEY

苏静颖 | 闲言碎语

这一期讲的是“高考语数英如何达到 130+”系列中的“语文·问答题篇”。想知道“如何在问答题中取得无限接近满分的分数”?且听学姐缓缓道来!

你·好·问·答·题     

问答题对于诸多考生来说也是一种玄乎的东西——好像得分不得分都是靠运气,鬼知道答案写了哪几个点,好运就撞上了,不好运就没戏。但是不要忘了之前说的,高考是标准化的考试,包括语文也是标准化的。那么问答题如何标准化呢?包括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在内的问答题,实质上考查的题型只有两种——问内容,问作用。


这里,我也举一个详细的高考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

(4 分)问内容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 分)问作用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 分)问内容



首先来看问内容类的题目。何谓问内容?也就是你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概况、总结、归纳找出答案,不需要理论知识。


像第(1)问,联系全诗,概括原因,也就是让你一句一句简单翻译找原因,然后再合并同类项。这里还要说的一点就是根据分数分点答题,这首诗一共 8 句,这道题 4 分,如果你对高考题有稍微那么一点研究的话,那么应该不难知道这道题 1点 1分,你任意答出 4个原因就可以得满分了。 


然后再看第(3)问,分析情感,也不需要什么理论性的内容,只需要根据诗歌内容概括就行,也是问内容类的题目。对于这类问内容类的题目,懂得得分分配,学会概括,是完全可以拿满分的。 


然后我们看下问作用类的题目。第(2)问,要求赏析写景艺术,这也是我们要用到一些理论工具了,比如说修辞手法(大家最熟悉的)之类的工具。那么对于诗歌鉴赏而言,理论工具有哪些呢? 


○ 原作 David Hockney 


四大类:描写、抒情、修辞与其它     

【描写】 

1、粗细(白描和渲染) 

2、五结合 

动静结合:生动优美 

远近结合:层次感、立体美 

虚实结合:丰富内容、想象空间 

正侧结合:突出各种感觉(最常考是视听结合):身临其境

3、作用:

 渲染氛围、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感情基调 


【抒情】 

1、直抒胸臆 

用……直接抒发了 

2、间接抒情 

借景、用典 

借……含蓄地抒发了 


【修辞 】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借代:突出本质特征、生动形象 

对偶:鲜明、整齐、便于传送 

夸张:突出特征、豪迈 

设问: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内容 

排比:增强语势 


【其它】 

象征、托物言志、乐景衬哀情、奠定感情基调 



以上理论知识,基本覆盖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诗歌鉴赏问作用类题型。那么,怎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呢?


我们回到第(2)问。我们在这个理论知识的框架内思考。首先看描写——颔联对山水一笔带过, 没有细致描写,是为粗写(专业术语是白描),这是标答之一;门外水与远处山,是为五结合中的远近结合,这又是标答之一;眼前碧松与想象中的春日红药,是为虚实结合,这也是标答之一。(其实标答刚好就是这三点,完全在上述理论知识框架内。)


并且基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问内容类的问题都在以上框架内。这也就是说,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去背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答题模板,有了框架,在框架内思考,运用熟练,学会答题格式,问答题基本就接近满分了。当然,说起来简单,从知道框架到熟练运用也是需要具体实践学习的。这也是我们之后的推出的课程会解决的问题。 


简而言之,问答题满分的训练法则与答题法则在于: 

1、 判断题目类型,问内容 or 问作用

2、 问内容——训练,概况水平、阅读水平,争取满分 

3、 问作用——掌握框架、熟练框架和判断表达技巧 

4、 最后,问答题基本扣不了什么分数,语文不再玄乎


○ 原作 David Hockney


(首发于学海小灶)


苏静颖

假的经济与金融系学生,假的安静内向乖乖女,假的学习勤奋认真刻苦。真的喜欢找些窍门小技巧,真的喜欢走遍世界按下快门。


作者:苏静颖 校对:三山 排版:Echo


上一期

电台|在人间,我的大学

    近期热门

书籍

“报告处长!他也不知怎么上了吊,吊死啦!”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

方法

大学里你该用什么策略高效学习?

来看看记忆大师是如何记忆的。

语文

一盘番茄炒蛋引发的讨论

什么,我的作文素材居然是番茄炒蛋。


知考杂志

Education For Life

「知考杂志」是一份面向高中生的综合性线上杂志。在「知考」我们不仅关注考试,更加关注考试之外的「图书」「影音」「新闻」与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