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做科普|《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龙承萍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3-03-13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投稿详情

温歌词

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 出了个什么人

领导人民得解放 呀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哪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 呀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断呐 比不过毛主席恩情长

呀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湾又长 两岸的歌声向四方 幸福歌儿唱不尽啊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啊红太阳


《浏阳河》是在1950年9月,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一边帮助农民土改分田,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当年19岁的《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就是文工团的一员。他有一副好嗓子,爱唱民歌。


湖南土改运动开始,当时湘江文工团一批搞文艺工作的年轻人被分成几个工作队下到田头采风,那种热腾腾的生活激情感染了他们中间的每个人,尤其是徐叔华。一天,徐叔华正在田间转悠,听着独轮车碾过泥土时那欢快的咿呀声,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丰收时农民在田埂上推送粮车的那一幕。那一刻灵感击中了他,于是他连夜创作了花鼓戏《推土车》(后改名为《双送粮》),《双送粮》一共分三段,反映农民翻身分得土地的喜悦心情,今天的《浏阳河》便是其中第三段。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经过接待方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单独分出来唱,并以第三段的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作为歌曲名,于是乎,《浏阳河》开始被作为独立的歌曲传唱开来。

学知识

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浏阳河流经浏阳市长沙县,至开福区马厂以南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


据《湖南通志》记载,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清亮貌。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其源有二,叫大、小溪,分别出自大围山北麓和南坡。二溪在浏阳城东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


江边的湘潭县


解放初期,从1952始,浏阳属于湘潭管辖,直到30多年后1983年,浏阳才划归长沙市。《浏阳河》创作于1951年,因此,浏阳河歌词里“江边有个湘潭县”说法并没有错。


   不仅如此,在解放初期,湘潭曾是湖南最大的地区,今天的株洲、岳阳、娄底三个地区都曾属于湘潭管辖。那时,湘潭称之为湘潭专署,“专署”是原在省、自治区之下设立的派出机构,地位与级别比今天的地级市还要大。


湘潭专署的前身是长沙专署。1952年,长沙专署正式改名为湘潭专署,辖长沙、湘潭、平江、岳阳、临湘、浏阳、醴陵、湘阴、攸县、茶陵、宁乡等14个(县市)。1958年后,这些地方先后脱离湘潭管辖范围。到今天,湘潭已缩至到湖南最小的一个地区,总面积5045平方公里,只下辖韶山市、湘潭县、湘乡市3个县(市),总人口280余万。


湘潭县还是湖南最为特殊的一个县,因为它有过45年“有县无城(县城)”的历史。1950年,从湘潭县析出湘潭市(县辖市)后,湘潭县从此有县无城,上世纪80年代,湘潭县规划在易俗河镇建设新县城。


易俗河古称洛口,处于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地带,五代马殷楚国在此设场官,监督贸易。明、清时代,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1992年,民政部批复同意湘潭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易俗河镇,搬迁经费由县自行解决。全县人民闻讯后,欢欣鼓舞,10万民兵和500多名台机械上工地平整土地,兴修主干道,拉开县城建设的序幕。通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湘江南畔崛起新县城。1995年9月28日,县治移址庆典郑重宣告:湘潭县结束了45年有县无城的历史。


湘潭县是湖湘文化发祥地,中国湘莲之乡。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应当让所有的湖南人深深铭记、关注与期待。


浏阳河弯过的九道湾


浏阳河干流向西而流,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全境,进入长沙城区,注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  


上游为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

中游为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

下游从镇头市起始,在长沙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


“浏阳河九道湾,广义泛指多,狭义则指浏阳河进入长沙县后直至注入湘江确实弯过了九道湾。”

樟潭遗风——淮川街道樟树湾被评为浏阳河“第一湾”

鱼嘴白鹭——小河乡鱼嘴湾“第二湾”

曲尺花香——枨冲镇曲尺湾“第三湾”

龙潭情深——葛家乡龙潭湾“第四湾”


夹洲芳草——普迹镇夹洲湾

普迹镇夹洲湾,被评为浏阳河最大湾“第五湾”

百步听涛——镇头镇百步湾“第六湾”

几字湾远——张坊镇江口湾“第七湾”

上水河栈——官渡镇上水湾“第八湾”

毛湾揽秀——高坪镇毛家湾“第九湾”


美丽的浏阳河

听长沙老口子说:“浏”本意清澈。曾经的浏阳河是一个天然泳池,水面上是一艘艘的乌篷船。水面下是捞不完的大鱼小虾。


浏阳河源头是大围山峡谷花门河,东起花门龙王潭瀑布,西至双江口杨树湾,全程7公里。顺水漂流,急流深潭选起,险峰、奇石、古树、鲜花、蓝天,白云倒映水面。其水文特性呈现出急、险、奇、美。

                    (浏阳河漂流)


河中上游均为全封闭式大森林所覆盖,整个河道没有污染。一年四季河水清澈。河床两岸悬崖峭壁,森林茂盛。太阳被悬崖和森林所隔离,峡谷内涓涓泉水汇集,晶莹剔透,冰凉刺骨。


主要支流

浏阳河支流主要是大溪、小溪,分别发源于大围山北麓及南坡。两溪在浏阳城东面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


主要特产

浏阳河畔还有湘绣、花炮、豆豉、茴饼、纸伞、竹编等特产。浏阳河东片地区已经建成“国际种都”。河道中所产菊花石为世界一绝。


1、浏阳金桔 地理标志产品

  浏阳金桔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见于宋朝《食货志》:“浏邑之东,山深土满,遍地沃壤,宜于种桔”,“其大者如金钱,小者如龙目,色似金,肌理细莹,圆丹可玩,啖者不剥去金衣,食用以渍蜜为佳”。


2、天岩寨柑桔 地理标志产品

   天岩寨柑桔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天岩寨的特产。天岩寨果园获农业部无公害优质水果认证,注册了“天岩寨”商标。天岩寨柑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3、浏阳烟花 地理标志产品

  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其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花色齐全,燃放安全而闻名遐迩,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浏阳花炮的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80%,素有“鞭炮之乡”誉称。


4、浏阳菊花石雕 地理标志产品

  浏阳菊花石雕已有悠久历史。据传说,在200多年以前,当地人们在浏阳河上游碧波潭附近采石砌堤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岩石,于是当作珍物取回家中供奉厅堂,或者陈设于书案,也有的将它雕刻成砚台、笔筒、花瓶之类工艺品。从此,浏阳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时。


5、大围山梨 地理标志产品

   大围山梨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围山镇的特产。大围山梨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果核极小。大围山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6、浏阳蒸菜 地理标志产品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


主要景观

浏阳河流域有开福寺、马王堆汉墓、陶公庙、许光达故居、黄兴故居、徐特立故居、谭嗣同故居、浏阳文庙、浏阳算学馆、孙隐山等古迹文物。


名人故居

谭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北正南路,始建于明朝末年,原为周姓祠宇,主体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后由谭嗣同的祖父谭学琴(曾任浏阳县吏)买下,作为私第。清咸丰九年(1859年),谭嗣同父亲谭继洵考取进士,官至湖北巡抚,因其地位显赫,奉旨命名其宅为“大夫第官邸”,故谭嗣同故居又称“大夫第”。 


桥梁涵洞

浏阳河大桥享有“中南第一座类双层钢箱拱跨河大桥”盛誉,于2007年11月16日建成,长达29.23公里的万家丽路跨越长沙‘四区一县’。 浏阳河大桥之所以修成特大桥,主要是为了满足火星北路主干道通行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市民到浏阳河风光带旅游观光的需要。

(浏阳河大桥)

走四方

《浏阳河》,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民歌,熟悉的湘味旋律围绕了几代人的岁月。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蒋大为、王丽达等,都曾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歌曲的演绎,甚至还有《浏阳河2008》这样将民歌元素与节奏蓝调互相融合的版本。从花鼓戏唱段到与现代风融合,歌曲几度创新,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今,乘着市场经济的东风,浏阳人踏上了一条快速发展、集中发展的新道路。音乐故事里,浏阳永安芦塘村居民文兆纯,颇为自豪地表示:“百姓开汽车住别墅,比城里人还舒服。”如今的浏阳,早已发展成经济腾飞、百姓幸福、生态优美的“湘东明珠”。

浏阳人携敢为人先精神 阔步迈进新时代


浏阳既是革命老区,也是世界闻名的花炮之乡,还享有“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誉,也是中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县。“他们的思维里面,就是要敢为人先”,浏阳焰火燃放设计师黄成表示,浏阳人的精神就像浏阳花炮,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代科技的创新。


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如今浏阳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球著名的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之一和世界“烟花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浏阳花炮在北京上空绽放“奥运脚丫”,让世人看到浏阳的美。从花炮产业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健康食品全面发展,敢为人先的精神让浏阳人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完成了由穷到富和由富到强的华丽转变。

作总结

在《浏阳河》中熟悉的旋律经过数代人的传唱,用音乐的旋律,透了几代人的岁月,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代人们奋勇前进。曲调优美婉转,带着浓郁三湘风情,成为浏阳地方的文化符号。


在《浏阳河》的歌声里,浏阳人把中国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把改革的喜悦和力量散播全国,把烟花的绚烂传遍世界。描写了土改后农民在丰收后向国家缴纳公粮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拥护和爱戴,红色气息浓厚,歌词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很快就被老百姓传唱,并唱红全国。


一条名河,一位伟人,一首民歌赋予了浏阳河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领导人民取得解放的感激之情。

作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龙承萍

指导老师:

徐海教授 




特别声明





本平台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微信平台,旨在为大众传播权威的科学知识。

欢迎广大科普爱好者投稿,投稿邮箱:hnkpzx@126.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