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做科普|《再见了,大别山》——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单守庆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3-03-13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投稿详情

温歌词

清风牵衣袖
一步一回头
山山岭岭唤我回
一石啊一草把我留
……

再见了乡亲们
大别山呀养育了我
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铭记呀在心头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与《再见了大别山》词作者王和泉


《再见了,大别山》这首红色革命歌曲,创作完成于1982年。王和泉作词,雷远生作曲,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吴雁泽首唱。《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一位老红军重返大别山再次告别众乡亲时依依不舍的场景。歌声唤起了人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红色记忆,表达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绵绵不绝的鱼水深情。上海唱片社为《再见了,大别山》录制唱片,电视音乐片《将军的摇篮》把《再见了,大别山》选为主题曲,《再见了,大别山》得到徐向前元帅的表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已广为传唱近40年。

学知识

《再见了,大别山》唱响大江南北。歌唱、聆听这首红色革命歌曲,能激发人们更多的学习愿望,从而抓住更多的学习机会、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党史知识、军史知识、地理知识、健康知识……


革命老区大别山。大别山坐落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西望武汉,东守南京”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的大别山,使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大别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有很多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


大别山区将军县。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新县,原名“经扶县”。就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1947年更名为新县。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如今,这里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博物馆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红色记忆将军菜。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有一种名声远扬菜肴——将军菜。将军菜承载着这个将军县的红色记忆:当年,红军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包围,经常采集山中的野菜吃,吃鲜野菜,也吃干野菜。吃野菜,穿草鞋,历经千难万险,千锤百炼,士兵成长为将军,仍忘不了当年的野菜——“最想念山里的花儿菜”。这“花儿菜”也称“野菜”“苦菜”“穷人菜”。渐渐地,人们把这种菜统称这“将军菜”,成为新县独具特色的“饮食名片”。在各种餐饮活动中,人们争相分享将军县里的将军菜。

走四方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我和两位同事在北京西站候车时聊起红色革命歌曲《再见了,大别山》。那是2019年1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即将乘坐的火车直达信阳。那里是安徽、湖北、河南三省通衢的大别山腹地。此行,我们将追寻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红色足迹,在革命老区开展药膳食养促进信阳菜提质升级工作。候车就开始热议《再见了,大别山》中的食品药品,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


同行的三人中,荆志伟是研究员、博士,董国锋是副研究员、博士后,都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又都出生于河南,他们不仅知道《再见了,大别山》那段峥嵘历史,聊起这首红色革命歌曲中蕴含的药膳食养知识也更见功力。此行此歌此番“红歌里的药膳”研究,我常用倒叙的方法和从事食品药品的同行们说起。


平生第一次走进大别山的我,离开信阳时,和两位河南籍朋友都有同感:像穿越时空,像角色转换,但不变的也是《再见了,大别山》中老红军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啊一草把我留”,对《再见了,大别山》歌词里的“草”,荆志伟研究员果然很有研究,他说:“这拟人化的‘草’,从食药物质的角度来看,‘百草是百药’。南北方植物都能在大别山区安然生长。新时代的信阳人正继承和弘扬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大别山区丰富的食药物质,助力‘健康中国’和‘养生信阳’建设。”


“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从大别山区走出来的中医学博士后董国锋有过多次亲身体验。他歌唱着《再见了,大别山》离开故乡之后,取山花入中药研制药膳,坚持“标准先行,样板引路”,得到同行们的纷纷点赞。他还利用各种机会为故乡把桂花确定为信阳市市花鼓与呼。


“挺秀的翠竹,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当我们以《再见了,大别山》的这句歌词为例,从食药物质的角度向信阳名厨大师请教“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时,师傅们都胸有成竹地回答。一位看上去有50多岁身装厨装的先生,脱口而出苏东坡的下一句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又以信阳市下辖的商城县为例,细数大别山“挺秀的翠竹”,说起当地人自古形成与竹为友的生活习惯:食竹笋、用竹筐、睡竹席。接着,他发挥厨师动手能力强的特长,一边打着手势,一边有声有色地演讲:不久前河南卫视播放《老家的味道之商城味道》,这个专题节目里面有不少“竹的味道”。比如:竹笋是农家乐饭店天然食材的代表;饭店开业前必备充足的竹笋;竹笋的清香和腊肉的熏香是美食的绝配;《“复活”筒鲜鱼,“唤醒”传统烹饪技法》里的“筒”,是土生土长土法加工的竹筒,以竹筒代替陶罐腌制花鲢鱼,再用花鲢鱼烹制筒鲜鱼。筒鲜鱼,这道难得一见的传统佳肴,纷纷重返人们的餐桌。


“……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铭记呀在心头。”这动人的歌词、优美的曲调,让红色革命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久唱不衰,成为经典。大别山区的信阳,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养育了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邓颖超、许世友等国家领导人和近百位开国将领。如今,这里正在以市政府的名义大力推广“信阳菜”,还提出了“要把信阳菜打造成为下一个沙县小吃”的战略构想。

作总结

《再见了,大别山》,是我特别喜欢的红色革命歌曲。我听过三代歌唱家的倾情演唱:原唱吴雁泽的演唱感情真挚、大气沉稳;吕继宏的演唱激情热烈、韧性质感;王宏伟的演唱优美抒情、深邃悠扬。五音不全的我,更多的时候是在心中默唱。


    一次次听着,唱着,也一次次触摸到信阳归来一直装在我心中一个选题:从红色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中探析药膳食养。这个选题,也在不停地打着腹稿。终于,在深入学习党史,喜迎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湖南共同承办的“红色歌曲中的科学密码”主题征文活动开始了,我把腹稿变成草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终于完成了“红色歌曲中的科学密码”主题征文的应征之作《〈再见了,大别山〉——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这是我第一次试写“红色歌曲中的药膳密码”,也是我为初进大别山而写的“游记”吧。


    此时,耳边又响起《再见了,大别山》的歌声。歌声唱出了战争时期军民的鱼水深情和新时代老区人民对远方来客的满腔挚朴:


    “男女老少皆叮咛,盼我啊隔年再来游……”

作者:

中国药膳研究会 单守庆

指导老师:

徐海教授 




特别声明





本平台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微信平台,旨在为大众传播权威的科学知识。

欢迎广大科普爱好者投稿,投稿邮箱:hnkpzx@126.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