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做科普|《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投稿详情
温歌词
北京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北京欢迎你,在太阳下分享呼吸
在黄土地刷新成绩
北京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北京欢迎你》是一首由林夕作词,小柯谱曲以奥运为主题的歌曲,于2008年4月17日发行,近百位明星参与了演唱。这首歌以北京普通人家的视角,采用民谣形式,表达了北京奥运到来时人们喜悦的心情和对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之意。
学知识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内心就澎湃不已,这首歌清新悦耳,旋律动听,而且朗朗上口。作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的主题歌,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创作的《北京欢迎你》对于我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我出生在2008年,这一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它是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千年盛事。
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盛世大典,我们和世界人民相约北京,这是中国人多少年来的渴望和期盼,我们用不懈的追求赢得了举办权,又以超强的实力举办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以48枚金牌首次位列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名。而张琳更是获得了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
中国的奥运之路:
88年前,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1932年7月30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高举国旗迈着坚定步伐通过主席台的中国运动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7月31日,刘长春站在了起跑线前。为了这一刻,他历经了千难万险。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经过漫长的海上颠簸,最终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了奥运会赛场的跑道上,跨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奥运史上的第一步。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向世人表达了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追赶世界的坚强意志。中国运动员开始在奥运赛场,光芒绽放。
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中国台湾选手杨传广夺得十项全能运动银牌,是第一个获得奥运奖牌的中国人。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并夺得15枚金牌。7月29日,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了中国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8月7日,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展开巅峰对决,最后以3:0战胜美国女排夺冠,获得奖牌,实现了继1981年女排世界杯和1982年女排世锦赛冠军后的三连冠。
中国奥运会的申办历程,举步维艰。
1991年12月4日,中国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
1993年9月23日,北京与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擦肩而过,申奥口号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2000年6月1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2008年8月8日晚20时,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
走四方
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中,中华民国代表团参加了将近三十个比赛项目,总共派出了69名运动员。后来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了撑杆跳选手符保卢进入复赛外,其余的参赛人在初赛就已经被遭淘汰,中华民国奥运会代表团全军覆没。这些中国运动员在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人讽刺、嘲笑中国人的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身材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这羞辱的一幕在每个中国人心头久久不能抹去。
直至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凭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摘下第一金,才正式击碎"东亚病夫"的称号,从此,我们站上了奥运的舞台。
时间来到2008年,百年奥运来到中国,深入到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我们因为奥运而振奋,也因奥运而强大。我们不再有中国百年的奥运残梦,我们早已打破了东亚病夫的招牌,并在世界人民心中豪情满志的树立起东方不败的神话,世界因东方明珠光耀十足,中国也因奥运而焕发了异彩。
作总结
北京欢迎你,这是炎黄子孙的呼吁,中国十四亿人们给了远道而来的朋友满意的答卷。北京欢迎你,并不是在运动健儿拼搏时对外的伪装,而是发自内心的呼吁,中国以开放的胸怀容纳了天地,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2008年的中国大地,到处都飘扬着这首歌,它代表着北京人民的热情,代表全国人民的热情。虽然已经过去13年了,但这首歌一直在我的歌单里收录着,我喜欢这首歌,我是奥运宝宝,我为中国自豪。
作者:
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C2010
蒋柏羿
指导老师:
徐海教授
特别声明
本平台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微信平台,旨在为大众传播权威的科学知识。
欢迎广大科普爱好者投稿,投稿邮箱:hnkpzx@126.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