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假破产罪的界定
文章来源:郝建礼、刘涛律师团队
近年来,全国法院新收破产案件数量连年攀升,而虚假破产罪入刑16年来入罪率却极低,截至2022年3月4日止,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到虚假破产罪刑事案例仅有9例[1],其中只有5件认定虚假破产罪罪名成立。这与对虚假破产罪本身罪名界定存在争议以及部分破产欺诈行为尚未入刑有关。本文通过分析虚假破产罪的相关规定及构成要件,以期有助于正确理解及适用这一罪名。
一、
虚假破产罪的法律规定
虚假破产罪于2006年入刑,《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正式确立“虚假破产罪”这一独立罪名。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立案追诉规定(二)》”)对虚假破产罪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主要列举了六种情形:
(1)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6)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此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和2017年《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中,都强调执行程序要加强虚假破产的监督,“执行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有虚假破产情形的,应当及时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利用破产逃债的,可以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受理异议的法院应当依法进行监督。”
二、
虚假破产罪的构成要件
厘清虚假破产罪的构成要件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本文主要分析一下目前对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的讨论存在争议几个地方:
1、合伙企业与分公司能否成为该罪行为主体
2、何为“实施虚假破产”
根据文义解释,“实施虚假破产”应当是指原本没有破产原因却因虚假破产行为导致公司、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含清算、重整、和解三种程序)的情形,而在原本就存在破产原因的真实破产中的欺诈等虚假行为则不认定为虚假破产罪[3]。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法院在(2017)浙0781刑初88号刑事判决书中就持有这样的观点[4]。不过,有部分学者认为无论是否具备破产原因,都是通过破产逃避债务,转移、处分财产,危害后果具有同等的社会危害性,都是刑事立法所应当规制的行为,实质是利用破产制度的债务欺诈[5]。对于破产欺诈相关的罪名,在英美日德等国的法律中规定的更为具体和严密,后续我国完善虚假破产罪及增加破产欺诈相关罪名时,可以借鉴。3、虚假破产罪的具体行为方式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主要列举了三种具体行为方式。第一种“隐匿财产”主要包括隐瞒、藏匿、转移公司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知识产权等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第二种“承担虚构的债务”主要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例如订立虚假的合同、虚构应付账款、在财务账册上多列支出等。前两种具体行为方式对应的就是《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两种无效行为,第三种“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通常被认为是指《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所列举的五种行为,即——(1)无偿转让财产;(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放弃债权。笔者认为,第(1)(2)(5)种行为可以产生“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效果,但是第(3)(4)种行为在公司未出现破产原因时,并不能产生“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效果。4、虚假破产罪的既遂标准
学界对虚假破产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存在争议,争议点在于是否要将危害结果作为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笔者认为,根据《刑法》和《立案追诉规定(二)》的表述不难看出,“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这一危害结果应当是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是有学者认为“本罪的结果既是完成形态既遂的标志,同时也发挥限制犯罪圈的入罪功能,显然本罪没有处罚犯罪未遂之必要”[6],笔者并不赞同。危害结果只是该罪的既遂条件,已着手但未产生相应的危害结果时即成立未遂,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2018)琼0108刑初249号刑事判决书也有类似判决。
5、虚假破产罪的着手是否需要时间限制
有学者认为,《企业破产法》对第三十一条的可撤销行为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1年”的时间限制,建议对虚假破产罪中的具体行为方式的着手设置时间限制,例如“将构成虚假破产罪的起始点界定在行为人处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状态”“避免了机械的规定1年或是2年的弊端”⑦。笔者认为,并不需要设置时间限制,理由如下:(1)设置时间限制可能导致经营者为逃避刑法的规则而利用时间漏洞。(2)“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行为无论何时实施都是会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并不需要规定时间限制;《企业破产法》对第三十一条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限制了管理人的撤销权,但不影响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行为在满足虚假破产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时受到刑法的规制。三、
小结
综上,虚假破产罪的行为主体仅有公司、企业,“实施虚假破产”应当是指原本没有破产原因却因虚假破产行为导致公司、企业进入破产程序,虚假破产罪也会存在未遂形态,是否构成虚假破产罪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或者达到影响到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的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程度。
在分析虚假破产罪的相关规定及构成要件时,笔者注意到虚假破产罪的打击面有限,仅惩罚“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而“真破产,真逃债”过程中的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破产欺诈行为如何规则也是一大课题。
编辑:李孟雪
注释:
[1] (2013)大刑二初字第6号徐家志合同诈骗罪、虚假破产罪一案;
(2015)宜刑二初字第30号朱友松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虚假破产罪一案(罪名不成立);
(2016)黑01刑申55号黑龙江省无线电一厂及破产管理人虚假破产罪一案(不予受理);
(2017)沪0112刑初2231号沈建贵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罪及虚假破产罪一案;
(2017)浙0781刑初88号周明霞、兰溪市笑蕾制鞋有限公司、兰溪市智多星皮具有限公司虚假破产罪一案(罪名不成立);
(2018)琼0108刑初249号孙然虚假破产罪一案;
(2019)吉0581刑初366号吴荣翘等虚假破产罪一案;
(2019)吉05刑初31号崔振吉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虚假破产罪一案;
(2020)冀1123刑初13号张尧虚假破产罪一案(不予受理)。
[2] 张宪:《虚假破产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3] 潘家永:《虚假破产罪探析》,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本院认为:……这里的虚假破产是指企业未达到破产界限,伪造破产原因申请破产,而非真实破产……公诉机关指控认为笑蕾公司因资不抵债,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向本院申请破产,本院已于2015年11月5日裁定受理笑蕾公司破产重整及破产清算,现有证据能够印证笑蕾公司不是虚假破产而是真实破产,公诉机关没有提供相应证据印证被告人周明霞实施了虚假破产行为,故公诉机关的该项指控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5] 付中华《虚假破产罪的补辑路径——以“虚假破产行为”认定为中心》,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6] 龙洋:《虚假破产罪的立法解读与适用》,载《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7] 付中华《虚假破产罪的补辑路径——以“虚假破产行为”认定为中心》,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 团队介绍 ●
德舟共济劫波外,破立远航渡沧海——郝建礼、刘涛律师团队,专门从事破产业务,实务经验丰富,理论研究功底夯实。负责人郝建礼和刘涛律师,从事破产业务已达二十余年,在破产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成员20人,其中16人拥有硕士学位;中共党员14名,专业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凝聚力突出。
截止目前,德恒郑州律所已承接破产类案件三十四起(包含三起合并破产案件,其中一起为圣光集团二十三家企业合并重整;九起重大复杂房地产企业案件),目前已办结案件二十五起。案件类型涵盖清算、重整、和解、预重整。
声明:
1、本文为原创文章,若需转载或引用,请转载或引用者注明作者及出处。
2、“轻声细语聊破事”微信公众号为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郝建礼、刘涛律师团队创建并维护。
3、“轻声细语聊破事”微信公众号所发布文章都为原创作品,文章不要求太过高深的理论,但需要结合丰富的破产实务经验,利用简单的文字描述那点破事,借助轻松的语言解读其中的疑难。
4、诚邀有兴趣谈谈自己那点破事儿的同仁加入,我们共同聊”破事”。期待您的观点。
往期推荐
3.河南省高院出意见 四项规范明确管理人依法履职——解读《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破产案件管理人监督指导工作的意见》
4. 破产重整招募投资人实务分析—以郑州大港置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为例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