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ZT】1970年北大新闻专业工农兵学员纪实(下)

新三届 2019-07-25

        老编注:1970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大学招收了大约94万新型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工厂、农村、军营等基层一线,仅须推荐政审、不用文化考试,被通称为“工农兵学员”。他们走进大学校园,不仅是“上大学”,还要“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这是毛泽东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网络上有关工农兵大学生的回忆文章不多,老编偶尔发现这篇署名半觚浊酒的纪实作品,披露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首届工农兵学员的求学经历。文章稍长,本号今天分上、下两篇推送,与关注这段历史的朋友分享,也愿意让今天的大学新闻系学子了解,40多年前,中国顶级大学新闻专业,是如何传授新闻职业之术的。



原题:


时代的宠儿:工农兵学员(下)


——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四十周年祭


作者:半觚浊酒


(接上篇)


第八章:新闻专业课程设置


        一,公共政治课:

        (1),马克是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

        (3),中共党史 ;

        (4),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重点近代史)。


        二,必修课:

        (1),现代汉语(主要是语法逻辑修辞);

        (2),中国文学史;

        (3),古典文学(主要是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三,新闻专业课:

        (1),中国新闻史;

        (2),新闻理论;

        (3),新闻采访学;

        (4),新闻编辑学。

        (5),新闻写作(新闻专业课的重中之重。新闻体裁各自的特点,要领,主题,结构,层次,写作方法)。

        (6),新闻摄影(照相机;感光材料;构图与用光;显影、定影化学药品;暗房制作)。

 


第九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一:决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


        我们新闻专业近百名同学年龄最大的三十五岁,最小的才十八岁(黑龙江籍的何山)。平均文化程度虽然都是初中以上,但是由于每个人毕业后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实践不同,学员的整体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公共政治课讲授学习时,一些同学对许多哲学概念、名词都要从头理解。


        新闻专业的写作课是重头戏,一篇好文章是作者思想水平,证策水平,综合观察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可是现实中的同学们有的入学前就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有的却要从头开始,真是有的如鱼得水,有的旱地拔葱。


        中文系新闻专业的情况如此,其他系其他专业的现状也大致如此。许多同学感到学习很吃力。也就在这时学校有人断言:“工农兵学员是粗瓷茶碗,雕不出细花。”


        面对这种现实,怎么办?

        于是在同学中发起了‘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倡议。在这个倡议的感召下,北大校园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热潮。



   

         一,一帮一,一对红。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学员自愿结成学习对子,它不限于一对一,有的是三人有的是四人,其实就是一个集体学习小组。上大课时有的记录不完整,课后集体对笔记,补笔记:课堂上没消化完的东西,课后在学习小组里统一认识加深理解。


        二,集体讨论,共同提高。

        在公共政治课的教授阶段,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工农兵学员来说这都是崭新的课题,新名词,新概念一个接着一个,使他们接应不暇。课后他们以班为单位集体讨论,各抒己见,经过集体讨论,统一认识做笔记。


        举例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时,经过讨论后的笔记:

        (一)基本概念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统一性。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次要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作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作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基本原理

        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方法论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2.矛盾问题的精髓 。

        从理论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三,具体分析,缺啥补啥。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现实,学员们认真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有步骤地缺啥补啥。




        苏正良同室的南金哲,朝鲜族,汉语基础差,他的床头上,课桌上到处摞着有关现代汉语的书籍。一本新华字典,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语法逻辑修辞几年下来都快要翻烂了。


        苏正良同室的梁贵成,写作基础差,在学到写作综合训练法后,如饥似渴,按照训练法的要求把文章赏析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白天写,晚上找老师评阅,一周写两三篇赏析文章。


        苏正良本人,掌握的词汇量少,文章词汇不丰富,搜集抄录成语上百条,歇后语近百条,反复抄写,背咏,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


        “决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口号,落实在各系学员的行动中,只是各自的内容不同。


        四,写作综合训练法。

        写作课是新闻专业的基本功,许多同学在中学时写过作文,走上社会写过信。要迅速的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不是一日之功。九班的辅导老师金申熊,针对学生的实际,推创写作综合训练法,易学、易写。


        综合训练法,其实就是文章赏析法。

        任意选一篇新闻体裁的文章:

        1,确认文章的体裁。

        2,确认文章的题材。

        3,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社会意义。

        4,文章的主题思想。

        5,文章结构层次的特点。结构如何反映主题。




        6,文章写作运用了那些手法(如第一人称叙事法,第三人称叙事法,顺叙法,倒叙法,夹叙夹议法,归纳法,演绎法。)

        7,此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段(如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8,你认为怎样改动此文会更精炼紧凑。

 

        运用以上方法,采取答题式的文字表述。不失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法。它既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写作能力。一篇好的赏析,往往要比原文的篇幅长的多,它能把原作者的写作思路解剖得淋漓尽致。同学们通过这种方法,赏析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迅速提高了写作水平。

        

        五,把大批判当做练习写作的课堂。

        一九七一年中央庐山会议之后,全国开始批判陈(伯达)批孔,后来开始批林(彪)批孔。在新闻专业工农兵的眼里,这正是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写作水平的好时机。


        于是,他们把大批判当做写作的课堂,选题目,选论点,搜集论据;或剥皮,或归谬,或归纳,或演绎。一篇篇大批判文章(大批判文章实际上属于新闻体裁的‘评论’范畴)应运而生,同学们几篇文章之后,写作综合水平大幅度提高。


        六,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工农兵学员学习成绩的考核,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各占百分之五十,两个成绩相加,就是总成绩。闭卷考核的是记忆储存量,开卷则是考核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式)


        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在校三年半,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新闻专业而言,学员到开门办学基地实践的累计时间达一年之久。一九七一年春,新闻专业八班,九班的学员到“北京日报”社实习(三个月),做为实习生跟随报社的记者见习采访,从学写‘消息’开始练习写作。同时给通讯员投上来的稿件进行选阅编辑,锻炼编辑水平。那次实习,学员们写作并发表了许多‘豆腐块’。


        一九七二年上学期。新闻专业九班的学员们第二次到北京日报实习(四个月)。根据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独立进行采访、撰稿。体裁多样性的文章,从学员手中诞生。


        一九七三年春,新闻专业的学员们(包括七二级。一九七一年中文系没招生,一九七二年新闻专业招四、五十人,文学专业招三十五人。)到北京市平谷县开门办学,我们九班分到平谷县东高村(两个月)进行农村题材的调查(采访),写出了一批反映农村的文章。



 

       一九七三年八月到十一月,新闻专业到开门办学基地进行毕业实习,九班的同学们来到石家庄日报(其他班分别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烟台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前三个月,根据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独立采访、写作,编写通讯员投来的稿件。


        在石家庄日报社实习的最后一个月,是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石家庄日报社是如何做典型报道的》,因为题目大,内容广,领队秦圭老师决定由郑立春,苏正良两人合作。


        二人翻阅了该报近五年报纸,选出几个较大典型报道的事例进行分析抽象,几经修改写出了近两万字的《石家庄日报社是如何做典型报道的》调查报告。


        文章从典型报道的意义;典型的发现和培养;典型的树立和推广;典型的宣传手段;典型的报道形式:典型的社会反应等诸方面,进行解剖分析,演绎了典型报道的过程,归纳了典型报道的经验。


        这篇毕业论文呈报给在石家庄日报社实习领队秦圭老师判阅,老师很满意。在总结会上,秦老师说,这篇论文可以推荐作为新闻专业写作课的范文,收进教材。


        十一月末,毕业实习结束,谁知北大的政治气候又发生新的变化。



 

第十一章:‘粗瓷茶碗”是怎样雕上细花的(之三:终生难忘的老师们)


        秦圭 :秦圭老师是一九七一年春和他的同事们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来到北大中文系的,中文系成立新闻专业后,秦圭老师是新闻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上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同学们之中,在学生宿舍里,在学生班会上,在开门办学的网点,在学生学习实践的报社都留下了秦圭老师的那平易近人和善可亲的身影,他象老大哥一样关心每个学员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状况,用温和,易懂,深刻的语言鼓励每一个学员珍惜机遇,刻苦读书,奋发向上。学员毕业离校时,秦圭老师和同学们一一话别。


        朱德熙: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课和以他为主编写的《语法.逻辑.修辞》,深入浅出,言简意明,通俗易懂,为全校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工农兵学员浇灌了甘露,受用一生。


        吴同宝:吴同宝先生的古典文学作品赏析课引人入胜。他那绘声绘色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他那进入角色的演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那淋漓尽致的表述,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吴先生尊重学员,每次在二教(北大能容纳百人的第二大教室)上课,吴先生总是提前到教室。若是冬天,时间一到他会脱去略显臃肿的棉猴(棉外套),给学员以干练利落的形象。讲课会口干舌燥,只有在课间的时候,吴先生才从他的黑色手提兜里拿出小暖水瓶(那时还没有保温杯),倒一杯水润润嗓子。吴先生的音容时常在我心中闪现。


        王瑶:王瑶先生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常常是右手端着硕大的沏着浓茶的白色搪瓷缸,左手握着硕大的木质大烟斗。先生常常诙谐地自讽“我天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啊”。他那课堂上幽默,诙谐和带有口吃的讲演,始终吸引着学生的听课欲望。


        费振刚:费振刚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课,精讲先秦两汉。费振刚老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工农兵学员打开了认识中国文学殿堂的大门。


        乐黛云:乐黛云老师是位女性,是一九七一年末从江西鲤鱼洲分校回北京的,老师的课广揽博引,细腻周密,引人入胜。一九七三年夏,极左的暗涌—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正在酝酿中,山雨欲来风满楼,老师在一教(北大能容纳百人的大教室)讲授文学课,课还没讲完,几个受极左影响的激进学生对乐老师发难、质问。




        乐老师流下了委屈的眼泪。我当时不能理解,刚刚恢复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底为什么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难到无产阶级不需要文化知识吗?


        徐通锵:徐老师是从人大过来的,他从一张报纸讲起,报头、报眼;要闻版、经济版、副刊版;新闻文体的消息、评论、通讯、新闻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以及各自的文体特点。平铺直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金申熊:金申熊老师是九班写作课的责任辅导老师,热情认真,责任心强,他了结九班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学员的写作实践。他推创的新闻写作综合训练法是同学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开启新闻写作的钥匙。


        萧绪珊:萧绪珊老师也是从人大过来的,她是我们的新闻摄影课老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新闻摄影课是一九七二年夏开课的,时间较集中,共一个月左右,第一课肖老师从照相机镜头讲起,把照相机的种类、构造、成像原理详细讲解。第二课感光材料、胶卷、相纸。第三课,暗房技术、显影剂、定影剂、印像与放大。这期间。每四个同学发一台卓尔基135相机,每两个人发一个胶卷实习拍照,自己进暗房制作,然后交作业,肖老师给评分。


        新闻摄影课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好奇心,很快大家就掌握了摄影技术。这门技术的掌握,使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心应手。摄影作品曾多次获奖,加入了中国摄影家的行列。




第十二章: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


        一九七三年暑假刚过,同学们陆续返校。系里传达清华,北大两校的负责人迟群讲话精神,说是要关注教育战线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动向。不久在中文系的课堂上,竟发生了学生发难质问老师的事情。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难道刚刚理顺的教学秩序又要遭厄运吗?


        十一月末,从石家庄日报社实习回到北大,一种浓烈的气氛扑面而来。教学楼、宿舍楼的空地上,树立起一道道大字报墙,花花绿绿地贴满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大字报。批判的矛头已隐隐约约的指向敬爱的周总理。


        是啊,工农兵学员是在周总理关怀下才得以从抓基础教育开始,走上相对正规的大学学习。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三年上学期,客观地讲也是认认真真的进行了相对稳定地教学。工农兵学员在思考,在疑虑,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要这么反复折腾,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路线呢?


        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活动到一九七四年一月,首届工农兵毕业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到后来竟发展成全国的反击右倾翻案风。


        说到工农兵学员,不能不提到两个人,这就是迟群和谢静宜。那时,迟群是8341警卫团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谢静宜是中央机要局的译电员。就是这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把持着北大和清华的舆论大权。当时,毛主席有了最新指示,都是经过他们传达给广大工农兵学员和学校教职员工的。迟群在北大第一次给工农兵学员讲话时狐假虎威地说:“我和小谢,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身边的两个“红小兵”,他老人家常给我们教导。”


        有一次北大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军宣队负责人、六十三军副政委王连龙说:“现在请迟群同志讲话。”只见迟群一句客气话也没说,站起来手舞足蹈海阔天空地讲了起来。迟群不过是营职,连王连龙这副军级都不放在眼里,足见其猖狂。那时,‘两报一刊’经常以“梁效”(两校)的名义发表重要文章,宣扬“极左”思潮,贻害全国,恐怕这两个“红小兵”是推脱不掉干系的。




第十三章:毕业分配


        一九七四年元旦刚过,听说各省市人事部门来北大商讨工农兵学员毕业分配事宜。一月十号,在全校一片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氛围中,中文系的同学们集中到二教,接受毕业派遣。没发书面派遣证,是系领导口头宣读派遣去向。有的去国家机关,有的留校,有的到各省人事部门报到。大部分回原推荐地区(专署)人事部门报到。

 

        中文系吉林籍的同学去向:

        卢永麟,留校读研究生;

        陶荣祥,留校任教;

        赵书生,教育部(八十年代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伞国英,吉林省妇联;

        程国茹,吉林省档案局(八十年代人档案局局长);

        王燕兴,吉林日报社(高级编辑);

        关淑珍,吉林省人事局;

        孔令德,共青团吉林省委(八十年代《吉林青年》总编;

        苏正良,吉林省革命委员会财贸办公室。

        其余同学均回原推荐地区人事局报到。

 

        从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二号开始,同学们带着对母校的留恋,带着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迷茫,陆续地走向自己的未来……。



 

        附:抚松县推荐的四名学员去向及最后归宿:

        刘志云,北大生物系中医专业毕业,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毕业一年后中断联系,想来也应该是专家教授了)

        闫自立,清华大学某系焊接专业毕业,吉化公司,九十年代任公司总工程师。

        王文喜,北大国际政治系毕业。吉林省人事局,曾挂职海龙县,后曾任抚松县委副书记,靖宇县县长,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山市委副秘书长。

        苏正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在吉林省财贸办公室工作数月后主动向组织申请,要求去长白山林区某林业企业工作。不谙仕途,荒老深山,庸庸碌碌,平淡一生,八十年代末企业评定职称,晋党校讲师团系列讲师职称;九十年代初,凭籍在省级理论刊物发表的数篇论文和政工经历,晋取企业政工系列 高级政工师职称。二零零零年,企业不景,一刀切提前退休。



 

第十四章: 对工农兵学员的历史评说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他们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他们因为入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制和教学大纲不正规等原因受到了一些非议,但错不在他们,因为当时取消了高考,别无选择。


        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历史实践必将证明,工农兵学员做出的成绩同样不容抹杀。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项事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时侯,“文革”前“十七年”培养的老大学生已远远不敷使用,而“文革”后的新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这时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在科研生产等岗位的第一线,顽强地胜任了自己的岗位。


        他们中的佼佼者还跻身社会中坚:或成为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或选择在国内或赴海外继续深造,或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担任要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光荣同样属于他们。


        “唯文凭论”和“唯血统论”,注定要被生活在现实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用奋斗来证明自我价值的群体所取代。“工农兵学员”被时代潮流涤荡的心理阴影也终将云消雾散。




后记:


        浊酒用他那笨拙的“二指禅”,把《时代的宠儿——工农兵学员暨北大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四十周年》的拙文敲进电脑,回想着苏正良和他的工农兵同学们,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发生的那些被激情燃烧的故事,心绪有些苦涩,眼睛有些湿润。


        此时浊酒突然想起令苏正良终生遗憾的一件往事。那是在北大中文系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二十周年的一九九四年秋天,他接到一封信,那封信是在省妇联工作的同学伞国英(当时已经是妇联某部门负责人)寄来的。大意是值此毕业二十周年之际,由同学焦振海(当时已经是军队高级干部)和赵书生(教育部,中国教育报总编)发起,联络中文系1970级(74届)的同学们到北京聚会。


        当仔细研读聚会日期时才发现,这封辗转多日来到林海深处的喜讯,收到的日子正是聚会的日子,他只能望同学聚会而兴叹了。没能参加这次聚会,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全文完)


014年9月3日


长摁二维码加入我们:


(文图来自网络,版权事宜请联络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