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 | 陈海林:1976记事,地动山摇的一年

陈海林 新三届 2020-10-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海林,籍贯山西,1957年生于上海,1974年到四川广元县下乡插队。1977年参加高考,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航空工业部161厂,1988年调入深圳,先后在深圳市工业学校、深圳信息职业学院工作,现已退休。


原题
1976记事

 

作者:陈海林  




(上)
1976年的一首小诗


难忘的1976,大悲大喜,惊心动魄,在我们民族的年轮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时,作为上千万所谓“知青”之一,(加引号不光是因为那个特殊年代特定群体的指征,更是自嘲,那十年的青少年们上了几天课,读了什么书,有多少文化?标以“知识青年”,真是莫大的讽刺)我在川陕边界山区的插队生活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生活,似乎看不到头,也许,上面成天要求大家宣誓表态的“扎根农村干革命”,将成为我们终生的命运。

再怎么说,过年回家,天经地义。

元旦前,我回到成都,冬季的盆地气候,似乎特别沉闷。如同越来越喧嚣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得已被折腾得麻木漠然的广大民众,心里越发沉甸甸的。从各处返家的知青们,成天聚在一起,都在悄悄传播一些犯禁的“小道消息”,比如“红都女皇”之类。而对于虽未点名、但已明显所指的“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大家都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而久未露面的重要人物,更是牵动着众人的关注。

元月九日早上,一个阴冷的清晨,高音喇叭响起了哀乐,噩耗降临,播音员悲痛的声音宣布了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许久以来的不愿发生的预感终于变成了事实。厂区、宿舍的人流停下脚步,时间仿佛停滞了……

我母亲找出一块黑布,用缝纫机做了几个黑纱,含着眼泪对父亲和我们兄弟俩说:“我们给总理戴孝。”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全国都一模一样:商店的白纸黑布被买光了,白花黑纱遍布厂区街头;各单位自发制作的花圈越来越多,越做越大,悼念活动规模不断升级;街上不断有越来越长的队伍,花圈领头,臂缠黑纱胸佩白花的人们默默随行;当时电视机非常稀少,基本都是单位上的,小屏幕黑白显像管的,晚上搬出来供大家集体观看。众人含泪和首都人民一起向总理告别,当看到江青居然没有脱帽时,人群中响起了议论和谩骂声。

当时的一大景观是街头的大字报,少量的批判“右倾翻案风”的官方命题之作根本无人理会,而大量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的文章、诗词贴满了大街小巷。十年“文革”,练出了不少人的毛笔字,当然谈不上书法艺术,写得比较流畅就不错了。内容都是人民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对总理的怀念,对时局的担忧,对某些人倒行逆施的愤懑,都通过这种“街头艺术”发泄出来。街道、广场万头攒动,观者如堵,人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过了一段天天上街看大字报、传抄写得不错的诗歌的日子,临近春节了,还得解决物质生活问题。那时,几乎所有东西都得凭票购买,粮票布票自不必说,炒菜的清油每人每月半斤,猪肉一斤。放到现今,不够一两天吃的,真不知是如何过下来的。但在当时,由于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这种待遇,比起被称为“陈三两”领导的“东北虎”,(指陈锡联治下的东三省,每人每月仅三两油,进京抢购首都人民享受的不限购的猪肉)已算是高标准啦!我们这些知青是没份的,户口已下乡,只能蹭家人的。

过年总得吃些肉,办法就是向农民买肉票。他们养了猪卖给国家后,按半边重量返还若干肉票。但由于还得再花钱买肉,基本没有现金收入的农民许多都将其出售换钱,由此形成了肉票的黑市。那时成都的猪肉每斤七角七分,肉票大概要五六角,郊县要便宜些。我有个同学W在大邑县插队,准备去他那里采购一些。其实稍微算一下就知道:即使买十斤肉,能够省下的也不过两三元钱。没办法,那时的生活水平就是这样。

到W插队的董场镇(离著名的安仁镇刘文彩地主庄园很近)有六七十公里,我和另一个同学Z骑自行车出发,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抵达。天色已晚,借已回家过年的知青床铺住下,饭后海阔天空一通乱聊。谈到纪念总理之事,W说镇上有一篇诗词,写得非常之好。

第二天一早,上街去收购肉票(当时算投机倒把行为)。见路边墙上贴有一张白纸,上书“纪念敬爱的周总理”八个大字,下面有三段诗文:

子夜哀歌阵阵催,魁星坠,夜幕垂。弱风呜咽,天地为之悲。敬爱总理长眠去,惊霹雳,万人泪。


鞭驱黑暗播春晖,倒三山,奋铁臂。策运四海,一身系安危。满腔热血铸伟业,扶华夏,振神威。


慈父一去难返回,止悲痛,住哀泪。先志未了,继业看我辈。誓将遗愿化宏图,仰音容,照丰碑!


不同于成都街头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的阵势,在这小镇街头略显孤单的一张大字报,反而让我们可以细细品读。赏析良久,慢慢品尝出了其中的厚味。

首先觉得其情感真挚,既有催人泪下的悲伤,也有对总理功绩的赞颂,更有促人奋发的宣誓。思绪跌宕起伏,格调昂扬向上,意境悠长,感人肺腑。虽悲痛却无伤感,用现在的话说是充满了“正能量”。

其次觉得篇幅短小精湛,格式严谨整齐。当时流行的诗歌是宜于宣传表演的形式,如诗朗诵、对口词、快板书等。适合红卫兵们身着绿军装,腰扎宽皮带,手握语录本,集体列队,登台亮相,手舞足蹈,大声朗诵。如造反誓词,战斗檄文,打打杀杀,就是好就是好之类!内容空洞生硬,基本为标语口号;篇幅较长,动辄十几页数百句。极少见到精炼的古体诗词,偶尔有几篇,都是生搬硬套地模仿《毛主席诗词》中的词牌名,按字数填空凑数,没有音韵,不通格律,无所谓平仄,更谈不上对仗等等了。

而现在面对的此篇,除意境高雅外,文笔也显出功力,遣词用句到位贴切,通顺流畅,一气呵成。更重要的是,平时最烦那些不押韵的所谓“诗歌”,读起来都没有味道。要有音韵格律的美感,是诗词的起码标准,“无韵不成诗”嘛!此篇用的是一个比较少见的韵脚,却能够严谨循规,一韵到底。足见作者功底深厚!

出门未带笔纸,也不便向外人相借。但毕竟年轻,加之被吸引住了,好在诗句朗朗上口,诵读几遍之后,便已刻印在脑海之中了。底下没有落款,不知是何方神圣之大作,或者是转抄自何处?现今看来,也许未必称得上有多高水平,但在经历了十年“大革文化命”的浩劫之后,满脑空空的年轻人,能够看到如此佳作,加之感情贴合,心灵相通,已经如获至宝,觉得是难得的精品了!

唯独有些不解的是:看语句排列,似乎应该是某个词牌,但却说不出来。文革扫荡了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我们连《唐诗三百首》都没有读过。唯一例外的是因为盛行《毛主席诗词》,还知道《满江红》《沁园春》《西江月》等一些词牌名,但主席诗词没有用过的,就一无所知了。加之这种三段式的,更没有见过。后来跟一些朋友交流,也没有知道的。

一件小事,难得经常回忆,偶尔想起,吟诵把玩一番,也还加深了记忆。十多年后,导演丁荫楠用大胆新颖的手法拍摄了人物传记影片《周恩来》,轰动一时。观看电影时又想起了这首小诗,仔细琢磨,猛然发现,这首词牌的格律应该是《江城子》!不过我看到的只有三段,相当于一首半,不知究竟是何原因?原作者应该是有相当功底的,不会留此残缺之作,也许是传抄中遗漏丢失了。

电影《周恩来》用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总理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中的经历。回想一下,词中二三段之间的跳跃也大了些,似乎缺少了些内容。一时兴起,以浅薄的功力,斗胆做一番续貂之尝试,遂成下文:

江城子二首 
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之一

子夜哀歌阵阵催,魁星坠,夜幕垂。弱风呜咽,天地为之悲。敬爱总理长眠去,惊霹雳,万人泪。


鞭驱黑暗播春晖,倒三山,奋铁臂。策运四海,一身系安危。满腔热血铸伟业,扶华夏,振神威。


之二

乱世挺身独撑危,护元勋,嘱后辈。殚精竭力,为民身心瘁。妖孽病魔恶相逼,劳躯倦,泰山摧。


慈父一去难返回,止悲痛,住哀泪。先志未了,继业看我辈。誓将遗愿化宏图,仰音容,照丰碑!

 
本人才疏学浅,诗文基础更是不堪,只是注重了韵律,对词性、平仄等完全没有讲究。不知能否与原作相配?时光荏苒,原创者是否还在人世?还能够记忆起自己当年的一首力作(肯定是满怀激情写下的)吗?他(她)更不可能知道这首小诗在一位知青心中引发的巨大共鸣!

四十年过去了,人们对于历史有了更加详尽客观的了解,对于人物、事件有了更为冷静全面的评价和解读。这里只是如实地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舆情民意、人心向背。这首小诗不过是当年涌动暗流中的一滴水珠,它从细微的角度折射出了民意和人心,反映出了历史的必然!它和全国亿万民众的心声一起,汇聚成了当时京城长安街十里相送的人流,掀起了两个多月后丙辰清明的巨澜,更引发了金秋十月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惊雷。


(中)
喇叭里传出的声音 


1976年,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年代。纸媒仅见“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各地的报纸几乎都是其翻版,统一转载的新闻、社论、报道、批判文章;外媒也只有新华社编发的《参考消息》,那是内部发行、只限领导干部才有资格看的。电视刚出现不久,城市里都只有单位才配备了几台黑白电视机,家庭基本空白(有个别懂技术的自己组装,那是难得的奢侈品),节目也只有北京电视台一个频道。(1978年才更名央视的)广播是当年最重要的传媒手段,城市、工厂里主要是高音喇叭,乡下条件差多了,一个生产队给队长家配备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连上铁丝电线拉到各家各户,墙上挂一纸盆喇叭。通过它收听广播,由队长通知出工、开会等事宜。

1976年初,经历了周总理去世引发的民怨沸腾,过了春节,又不得不返回乡下去干活。日益喧嚣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得政治气候愈发低沉。遥远的山区,比起城市的信息更加闭塞。偶尔赶场到公社办公室去翻几张过时的报纸,除了社论、批判文章,看不到任何经济民生方面的消息。生产队喇叭里成天播送的,也是这些“新闻”,再就是已让耳朵磨出老茧的“八个样板戏”,还有“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之类杀气腾腾的歌声。

前段时间在整顿乱象、恢复生产方面有所起色的邓小平,看来已不可避免地将要第三次被打倒。他在周总理追悼会上致悼词时的凝重身影,也许是这个小个子最后的亮相。他已被定性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性质逐渐升级,点名批判呼之欲出。虽然惋惜,虽然愤愤不平,但在层层打压下,民间的不满情绪被强行抑制下去了,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在淡化平息。

农活没有闲的时候,两个多月过去了。一日收工回来,天色已黑尽,同住的一位本地知青低声告诉我:“北京出大事了!”猛然一惊,赶忙凑到喇叭前细听——“XXX广场的反革命事件!”

虽然播音员言辞灼灼,声调激昂,但仅从事件发生本身就已显露出其严重程度!在山区乡下不知道,全国各地以纪念周总理而掀起的群众运动一直未有止息。自三月份从南京等地广大民众自发奋起抗争,于丙辰清明时节在共和国的心脏地带达到了高潮,百万群众云集广场,悼念总理,抒发豪情,矛头直指极左的文革势力;而作为“反革命宣言”样本公布的民间诗词创作,更是如雷霆震耳:“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如同霹雳闪电,惊醒了似乎已经麻木的神经——人民没有屈从,地火仍在运行,奔涌的岩浆终于爆发了!

在喇叭前呆立了许久,已忘了做饭,自然是通宵夜不能寐。虽则激愤,但理智在提醒自己:事态已升级,性质已变化,邓小平已被点名撤职批判,群众运动也已被弹压。作为小老百姓只能噤声服从,以求自保。

山高路远,地处落后的农业社会的村民(那时叫社员)对此政治动向没什么兴趣,也是多年的折腾让大家早已麻木不仁,对上面布置下来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敷衍了事,晚上开会时读两篇报纸,让知青写几张批判文章做做样子。大家每天听从队长的广播布置下地干活,通常是大糊弄磨洋工,歇气(休息)时男女之间瞎起哄开些荤素玩笑,过过干瘾满足心理需求(这种大锅饭的做法效率极低,大都是以混工分了事)。收工后却又精力旺盛地去伺弄自留地,家家户户的那一小块都比生产队的大田长得好得多!毕竟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

生产队唯一的“通讯设备”半导体收音机放在徐队长家里,可怜没有文化的队长连调台都不熟悉,居然有几次喇叭里传出了“莫斯科广播电台”“美国之音”的声音(可能是其功率较大的缘故?)我们吃惊地凝神听一阵,连忙穿过半个村子去叫停换台。要知道“收听敌台”的行为弄不好会坐牢的!好在社员们对此无动于衷,生活在社会底层成天忧心于吃饭问题的人们对政治漠不关心,也没有识别“敌台”的能力,从来没有人去告发。

五月份开始了双抢(抢收抢种)大忙,这是一年中农活最集中的时候。开不得玩笑,“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这个季节要是耽误了,收不回来种不下去,一年的辛劳都会泡汤!全生产队男女老少悉数上阵,白天在旱地里收割小麦,然后犁出地来种玉米、黄豆,壮劳力则要把冬水田翻耕、耙平,插上水稻秧苗,一天下来腰杆都几乎要折断了。而晚上全队还要集中在晒坝上打麦子(用机器脱粒),大概有十几天时间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人已经累得麻木恍惚,有时坐在压柴油机的石条上就睡着了,任凭机器轰鸣震动都吵不醒。那时每天回家做饭吃饭的短暂时间太宝贵了,难得喘上一口气,就又听到徐队长在喇叭里吆喝:“出工了,出工了!”

双抢忙完,稍事喘息,田间管理又得跟上,除草、间苗、薅秧、施肥,顶着炎炎烈日,成天在地里田间忙活。“粒粒皆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能深切体会到农民的辛劳,粮食的来之不易!

就在这盛夏之时,传来了朱德委员长逝世的消息,记不得是不是在广播里听到的了,只是联想起年初周总理去世,感觉到这1976年似乎流年不利,开国元勋们都进入凋零的时代了。当然,没人敢说出来,更不敢再往下想。

老天似乎也在趁势折腾,年初吉林省下了一场陨石雨,大火球从天而降,散碎飞落,惊恐人间,最大的一块陨石重达1.7吨!七月底,喇叭里传来河北省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不过那时的套路是先播送党中央国务院的慰问电,强调阶级斗争为纲,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指导抗震救灾,军民携手,人定胜天。让你听不出灾害的烈度和损失的严重性,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次地震恐怕很厉害。当时几乎到处都在风传本地也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一天晚上收工后,喇叭通知吃完晚饭到晒坝(打场晒粮食的平坝,也是生产队的广场)开会,传达有关预防地震的消息。闹腾久了有些“狼来了”的感觉,加之听说队里有个在天津当兵的青年探亲结束要返回部队,我们两个知青便没去开会,到那位士兵家里去摆龙门阵,顺便打听一下唐山地震的消息。

那位士兵(记得好像姓雷)告诉我们,队里另一个与他同在天津服役的士兵写信回来了,讲到唐山地震很凶,连天津都损失严重,垮了很多房子,伤亡不少。我们听了非常震惊,印象中天津离唐山有相当距离,是另一个城市,影响尚且如此,那么震中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正在感慨之时,忽然觉得坐着的条凳猛地晃动起来,身体急速左右摇摆,头顶房梁上的瓦片“哗哗”响动……说时迟那时快,人的本能反应此时非常敏捷,猛地一蹬腿,我就已经站在房间外面十几米远的空地上了……过程如何,事后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大脑一片空白,只听得远处鸡啊狗啊一起狂叫。又过了片刻,才感觉一股冷汗不停地往外涌动,湿透了周身衣裳——“地震,真的来了!”

这就是1976年8月16日,发生在四川省松潘、平武地区的大地震,震级为7.2级。现在知道,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成都市震感明显。我下乡的地方,距离震中大概只有一百多公里,那感觉是太强烈了!

这可是一次真正预报了的大地震,当天上午,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人民南路广场召开有20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贯彻中共中央“8.13”关于四川防震工作的电话指示(我们生产队当晚也开会了!)结果晚上22时左右,大地震就爆发了。由于震中地区人烟稀少,加之预先采取了较为充分的防备措施,这次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物质损失都不算严重。总共只有800多人伤亡,其中600余人轻伤,算是不幸中之万幸!

好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垮塌伤人,但谁也不敢再住回干打垒的房屋了,只能在野外用竹席、麦草搭起防震棚。偏偏又正逢连天阴雨,在漏雨潮湿的草棚里勉强过夜,真是苦不堪言!此时水稻已近成熟,一年中最主要的收获季节将要来临,人连觉都睡不好,如何全力以赴收割庄稼?又折腾了十几天,风声稍微平息,大家还是逐渐搬回屋里去住了,“压死就压死算了!”

真是天怒人怨啊!人间斗来斗去自我折腾,上苍也愤怒发威给你颜色看看,“洒向人间都是怨!”上至国家兴衰存亡,下到个人前途命运,给人的感觉,简直是糟透了!

大地震的惊魂因时间流逝渐渐淡化,秋雨连绵中,水稻收割季节开始了。生产队将几个劳动力编成一个小组,分别用镰刀割稻子,用拌筒摔打脱粒,把稻草捆扎起来,将稻谷挑回晒坝晾晒。稻田有些已经放干,有些还积了较深的水,赤脚踩在里面行走很是吃力,深一脚浅一脚,有如红军过草地。阴雨天倒是免除了人被烈日暴晒,但令人担忧的是湿淋淋的稻谷如何晾干?一旦霉变生芽,全年的心血就泡了汤。真是两难啊!

一天下午干到歇气时,想偷个小懒回住处喝口水。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喇叭低沉的声音,“是哀乐!”大白天下午四点钟,放哀乐意味着什么?而且连续播放,时间很长,让人心悬吊起来,越来越沉重。我记得很清楚,年初周总理逝世,是第二天早上播报的,朱德委员长去世,也是次日公布。还有什么规格能够高过他们的?

哀乐终于结束,播音员沉痛的声音传来,不敢想象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所有的生产、生活都停了下来,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人人都臂缠黑纱胸戴白花,你能够想象和不可想象的最高规格的丧葬仪式都被用上了。

9月18日下午,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到每个生产队的院坝,举国上下统一召开追悼大会,我们是到公社的操场上列队参加。时间一到,汽笛长鸣,全国所有的喇叭都奏响了长长的哀乐,一片悲伤肃穆、压抑和紧张的气氛。突然,队伍中有一位女青年晕倒了,周边的民兵赶忙将其抬走,没人发出一点声音。

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过程中,在晨练骑行时从耳机里听到了一段回忆,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人杨正泉说:那天他在天安门城楼的一角,和播音员方明负责转播实况。作为中央台的老播音员,方明在排练时几次把“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说成了“毛泽东主席万岁”,可见心情紧张到何等程度。实况转播时要再如此,那可是天大的政治事件啊!

1976年后的中国会发生什么?我们茫然不知。


(下)

喇叭里传出的声音


 
收完水稻,田里的活路暂时没那么紧张了。想想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在队里也基本没歇过气,就打算回去看看家人,自己也休息一下。跟队长请了假,步行十余里山路到区上,乘长途汽车抵达县城,再坐火车返回成都。穷知青没有什么能孝敬父母,记得是装了一书包黄豆,怀里抱了一只老母鸡。偏偏火车晚点,半夜才到达火车北站,公交车早已收工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步行,穿越了大半个城市,凌晨两点过才回到家里。欣喜的父母连忙烧水煮面条。

不久后市面上逐渐有了一些风言风语的传闻,小道消息越传越广,几天后,成都街头贴出了打倒张春桥、姚文元的标语。四川省委书记、成都军区政委赵紫阳和司令员刘兴元从北京返回成都,在金牛坝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打招呼会议精神。我一位中学同学Z的亲戚是省里国防工业某系统的负责人,能够参加会议,并约好会议结束后立刻赶到他家里告之详情,我同学也承诺他听完后立马来我家传达。

这是十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天黑不久,一辆绿色的军用吉普车驶入宿舍区,一位身着军装的老同志下车进入Z同学家里。我们知道Z同学的父亲早已备好了酒菜,要和老战友兼亲家一醉方休!另一位要好的W同学(即在大邑县下乡,春节前我和Z同学曾骑车去他那里买过肉票)早早来到我家,大家一起急切地望着Z同学家的窗户,期盼好消息的来临。

正在猜测议论间,门外传来一阵急切的敲击声。拉开房门,只见Z同学兴奋地涨红了脸,双手握拳高举过顶,压抑着音量低声呼唤:“解——放——啦!”这是电影《创业》里的一段台词。

那天晚上有多少家庭灯火通明,特大喜讯在飞速传播着,多少人兴奋得彻夜未眠!

过了几天我重返乡下,路过公社机关忍不住透露了一点“小道消息”,把公社干部听得目瞪口呆。回到生产队,天已黑尽,人也疲倦了,便收拾上床睡觉。准备待明日出工时再告诉队里一帮社员朋友,还想着让他们大吃一惊。谁知第二天清晨,在睡梦中被广播吵醒了,只听得喇叭里一片欢腾锣鼓。

人们心中积郁的愤怒如今得以宣泄,便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听说成都街头有人拿着酒瓶,跟素不相识的人互相碰杯敬酒,一同庆贺;而北京城里当时流行吃三公一母的螃蟹,诗曰:“西单卖蟹众称奇,一母三公搭配齐,揭盖劈螯除四害,看你横行到几时!”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喇叭里几乎每天都能够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批受迫害的文艺工作者恢复声誉重新登台,大量被批判诬陷的文艺作品纷纷解禁。

1978年入校不久,中央决定纠正反右运动中扩大化的错误,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彻底平反。辅导我们高等数学的唐老师就是这55万不幸者中的一员。当年因为对学校西迁有看法,想回家乡南京而发表意见,结果被划为“右派”,发配到清洁队扫大街,二十多年一直孤身一人。今天终于卸下了背负的沉重枷锁,重返校园,四十多岁才结婚成家,重获新生。

一个星期天,在宿舍里给同学讲了自己当年抄过的《第二次握手》的故事,感慨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是大毒草?结果没过几天,清晨校园里的高音喇叭就传来了为《第二次握手》平反的消息,已被判了死刑的作者张扬被释放出狱,重获新生。当时的感觉真是太兴奋了。

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广播里喜讯频传,整个国家都处在蓬勃向上的热潮之中,人民风清气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转眼到了1978年年末,我们的《机械制图》教学进行到了课程设计阶段。那时没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都是拉计算尺算题,用大图板、丁字尺手工绘图。西安的隆冬,窗外寒气逼人,而在12号楼的大教室里,灯火通明,暖气很足,同学们都在俯身作业,工作量很大。这时,一位同学的收音机正在播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全大班同学凝神细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铿锵有力的话语,句句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四十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现今,高音喇叭和纸盆喇叭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回想当年在乡下、厂区、校园里听到的那些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它们记录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年代,凝固了我们国家一段伟大的历史!

难忘的1976年!此记。 

写于2016年


陈海林专页

陈海林:拿到录取通知书

前一天我见到邓小平

陈海林:手抄本《少女之心》读后

解码“20”系列中的西工大元素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给老编续杯咖啡

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1976年纪事

顾晓阳:我的1976,大地震、国丧、粉碎"四人帮"
谢悦:1976年“五一六”这一天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1976年众生相:月坛北街高干楼里的那些事北岛:四十年前的记忆断章
1976年的玉泉山紧急会议1976年朱莉娅. 尼克松在北京1976年国民生活状况到底如何?1970年代上海人弄堂生活掠影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