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博士延期后连续发表2篇SCI:在黑暗中寻求希望

埃米编辑 埃米编辑 2022-05-23



编者语




本文作者吴楠,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作为人们眼里“自带光环”的名校博士,想发文章其实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延期了。

历经5年的沉淀,吴楠同学在博士延期后连续发表了2篇SCI论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从他的经历中,获得更多力量与信心。


博士延期:生活不是童话


很多人每每回想起读博期间的生活,也许都是漫长而心酸的。转眼间,我的博士生活已过5年有余——没错,我已延期。

在刚入学之时就早有耳闻,我们搞医疗设备研发的不好毕业,所以我一直觉得延期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没有延期的博士生涯都不圆满的(自嘲,不可借鉴)!


阻碍毕业的主要原因就是SCI论文的发表。没思路、没条件以及没创新似乎就是没发表论文的庇护伞,但是文章还是得看,仿真与实验也是缓慢推行。

就这样,我在这没思路、读文章、做实验的单调循环生活模式中度过了近3年。也许你会想,是不是奇迹发生了?然而生活就是生活,她并不会像童话中一样,总会出现奇迹,但科研的灵感却是在不断的失败与探索中产生的


第1篇SCI:3年沉寂,终有所成


我的第一篇SCI文章正是来源于这几年仿真与实验的积累——从前辈们的方法中找到更优的算法,从而将精准与高效结合在了一起。想想看,几年看似沉寂的博士生活都是在为这一篇文章做着准备与铺垫。

从理论基础到仿真算法的验证,从电子器件的选择到实验设备的搭建完成,从漫无目的的泛读文章到“国自然”项目的成功申请,这一切的历程在开始之初也并非为了某一论文或创新的想法,但也不能说是“无心插柳”。我只是想说,这篇文章是对这几年工作的整理与升华,博士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附上一张实验照片:


接下来的工作又是一项挑战:如何将这些工作量搭建成一篇SCI?于个人而言,我第一次写此类文章,未有过出国经历,语言停留在“中式英语”水平也正是此时,偶然间从我同学的朋友圈分享中,我了解到了埃米编辑。本以为埃米编辑只提供论文润色服务,在与他们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才发现,埃米编辑还会不定期在各大高校为学者举办SCI写作方法与技巧相关的讲座。


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春节期间,国内疫情爆发,所有的活动仅限制在家中。也正是这段时间,埃米编辑为大家提供了一次SCI线上讲座的活动。讲座从文章的每一个结构组成讲起,采用全英文的语言学习资料,真的是对我们这些语言功底较差且没有论文写作经验的学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第2篇SCI:灵感忽至,再接再厉


说来也巧,我在这一片文章撰写过程中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也就是此时,导师通知我有一家专刊向我们约稿,希望我们能够提供相关领域的最新工作展示,但是时间比较紧。那么第二篇SCI就在这紧张而又兴奋的环境中产生了。所以这两篇文章几乎是同时完成的,也就几乎在同一时间交给“埃米编辑”进行语言的润色。

之前我同学的文章也拿出去给别的机构润色过,但是润色后的文章修改不多,而且润色编辑并非来自英语母语国家,校稿过程反而耽误了很多时间。埃米编辑的润色编辑不仅来自美国本土,而且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于文章的把控更为专业,而且效率很高。

两篇文章经过润色后,很快都投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等待时间。有意思的是,第二篇文章在一个月后首先有了回复。问题不算多,但是很尖锐,这也体现出我工作中有太多的欠缺。文章中关于仿真的工作几乎是重新完成的,但是在这些问题中我学到了更多,也对文章中阐述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由于这篇文章改动较多,并且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自信,我又找到了埃米编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再次润色。

第一篇文章也很快有了消息,同样是大修,但是这一次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很细、很多,我光理解和思考问题就花了两天。

从提问的角度与深度来看,审稿人应该是业界大佬。从中我也不禁感叹,两位大师级别的审稿人真是平易近人,很多的问题审稿人都会给出相关的修改建议,我在修改中就会学到他们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使用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不过最后由于问题太多,我又向编辑申请,多宽松了两周才完成最后的修改。


在平淡中寻找希望,永不放弃


两篇文章经历过小修后都顺利接收了,分别发表在《Physics in Medicine & Biology》[1]与《IEEE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Society》[2]中。此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漫漫博士路似乎可以接近尾声了。

我想,在博士的科研生活中,也许就是那些枯燥和平淡才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再次感谢我的导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们,感谢“埃米编辑”提高了我英文的写作水平。也希望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同志们不要放弃,在平淡中满怀希望,一定可以到达梦想的彼岸。

接下来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加油!
作者论文:
[1] N. Wu et al.,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parallel hybrid acoustic signal correction method for transcranial ultrasound,” Phys. Med. Biol., Jul. 2020, doi: 10.1088/1361-6560/abaa25.
[2] N. Wu et al., “Design of a versatile angle-rotatable skull-shaped conformal transcranial focused ultrasound transducer for noninvasive brain therapy,” 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r. Freq. Control, pp. 1–1, 2020, doi: 10.1109/TUFFC.2020.2993810.








END


— 往期回顾 —

10个月2篇SCI论文的投稿经验分享:

从一波三折到一路绿灯

我的Nature Materials论文:

投稿经验分享

我的文章五次被拒后:

守得云开见月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优秀的作者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