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东平:技术是在颠覆应试教育,还是在强化?未来的学习面临很多挑战

杨东平 博鳌教育论坛组委会 2020-09-01


杨东平:技术是在颠覆应试教育,还是在强化?

未来的学习面临很多挑战


11月16日,2019博鳌教育论坛在海南举行,论坛围绕“回归学习本质、共创教育生态”主题邀请众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展开讨论。在论坛上,博鳌教育论坛主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谈到,未来的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学习本身、技术以及学生家长。

杨东平说,当前,类似家校通、微信群已经把家长全方位地绑架到学校教育当中,家庭教育空间不存在了,而且攀比和交流在微信群中不断地蔓延。“在机器和人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对决当中,可能我们还是要主张人的尺度、人的立场、人的价值、人的温度。

以下为杨东平先生现场演讲实录,本文根据速记稿整理,内容有删减:

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未来教育?我个人崇尚的是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教育生态,教师和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自由,没有评价,没有特级教师,没有高级职称。

我们都很奇怪,这些评价都没有,老师能好好干活吗?芬兰就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第一,高幸福感;第二,高创造力。

那么在一个有尊严的、文明的、没有压力的、没有竞争的生活环境,人会变得更懒还是更有创造力?北欧国家已经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去年访问了丹麦,也是一个以玩为主的教育,就在我们去年访问的时候,丹麦的儿童和社会部重新修订了幼儿园法案,就是为了回应这个问题。在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教育以玩为主的方针是不是要调整?是不是要在儿童生活当中增加更多的科技成分?他们的结论是:坚持以玩为主,Play is King。

今天,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要从应试教育突围,首先恢复正常的教育,学校像学校,老师像老师,家长像家长,校长像校长,而不是搞得像现在的面貌。

中国从应试教育突围的难度比西方国家更大,因为西方国家要改变的就是“教育工厂”的传统,而中国还有70年历史、移植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是我们的教育难以改变的关键。

关于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今天走向未来,而这种创新教育的尝试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新常态。

美国的高中high techhigh,这是美国公立的特许学校,完全从社区当中招生,实行完全的项目制学习,没有分科教育,它的学生都受到研究型大学的高度欢迎。这个学校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都在做真实的项目,不断解决问题。学校里有工厂、实验室、车间,看不到正常的教室。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著名的MINERVA大学,它在旧金山租了一栋公寓,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它的学习计划是第一年在旧金山学四门方法论的课程,每个学期到世界上一个不同的国家以社会为课堂进行深度学习。最近有很多学生进入了这个学校,它的竞争力比很多知名大学高得多,它在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城市有了很广的人脉,培养未来的世界领袖。

比尔盖茨基金会中国的首席代表李一诺创办了一土学校,她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我问她什么叫一土学校?她说,第一,她不愿意孩子到公立学校接受残酷的应试教育;第二,她不愿意孩子到国际学校接受昂贵但是没有品质的教育。我说,为什么你看不上中国的国际学校?她说,第一,中文不过关,学习六年八年之后中文还是不过关;第二,培养人上人的优越感。

北大附中毕业生王熙乔办的探月学院,他们认为在公办学校里花一年的时间去刷题是对生命的浪费,是没有前途的。它的课程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个性化学习;一类是项目制学习,一类是深度学习。而且他们是中国第一所加入了美国的新高考模式NTC的学校。

我们最近组成了一个创新学校的联盟,现在有案可查的27所,但是它们基本上都是没有办学资质,因为达不到任何公办学校或者民办学校的办学标准,比如土地、住房、资金,只是他们有社会需求、有家长认同。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个新的教育场景正在出现,新的教育范式正在形成,我们正在一个新旧交替的阶段,问题是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尼葛洛庞帝对教育问题有一个表述:我要提醒大家,要把教育和学习区分开来,学习是自己去做的事,而教育是别人对你做的事。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用“学习”来取代教育,包括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和OECD,它们现在通常的提法是终生学习,强化学习的概念。

面向未来的学习,面临很多挑战。

第一个是学习本身。大家知道有一个著名的墙洞实验。著名的TED演讲的作者,他在一个少数民族不懂英语的社区墙上安放一台可以触摸、可以互动的电脑,过了三个月以后去看,这些学生不仅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电脑的使用,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而且对一些学科的知识比如生物学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他这个实验在印度各地都做了,这说明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不是只有在课堂上讲课发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一个调查,5岁的儿童每年要提出4043个问题,但是当他到六年级的时候一个问题都没有了,九年级的时候已经披头散发、眼光黯淡。要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起立,这个口号是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出来的,他们没有大专以上的老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最后成为最好的学校。

我们最近到韩国一趟,韩国的教育创新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今天的应试教育,和我们想象当中完全不一样,我们以为韩国只有小鲜肉、化妆品、面膜,韩国的创新教育是非常领先的,我建议大家有机会的时候多到韩国去看一看,打破我们的一些成见。

韩国整体性地提出了国家的教育观——幸福教育。幸福教育的抓手是初一一个学年叫自由学年,不以学科教学为主,以自我认知为主。每个班上都会有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梦想学校鼓励学生发展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滑板、说唱、烹饪、宠物、摄影、无人机、音乐剧,什么都有,两百来种。关键在于梦想学校的费用是由教育厅来提供的,你只要提供一个计划,它完全是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由教育厅来提供机会。

要充分认识到个体差异是教育学的起点。一个班总有学得好的,总有学得差的,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而不应该让儿童适应我们。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人人可以成才,这提供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传统的考试评价只考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这两个能力不合格的都是差生、废物,都被淘汰。我们都很清楚,如果以这个标准,无论是姚明还是谁都是废物。但是如果我们用多元智能理论,人人都可以成才,这是我们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观的基础。

另外是我们的课程观。现代课程理论的前提是20世纪初美国的课程专家泰勒提出来的,完全按照工厂化的模式把学习组织成为有稳定性、精确性、可控性与可测量性,端正、准时、安静和勤奋。

我们把课程想象成知识的金字塔,每一个成功的人必须从小到大,史地生数理化一层层放上去,20世纪初的课程专家根据工厂化的理论人为的。

生活当中更通常的结构是网状结构,一个人通过学习就可以学习不同的知识点,带着问题学,即用即学,活学活用,离开学校之后所学习到的知识不都是自己带着问题自学的吗?其实青少年学习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比如维基百科是去中心化的不断更新的。混沌理论是建立在自组织结构之上,生物学的世界观,一个开放的系统,认知的革命,心灵的能力。我们国内的教育创新者提出了“教育3.0”的概念: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第二个重要的挑战来自于技术,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怎么来应对?

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东西,因为我们面对的00后,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不让他们玩电脑就像不让石器时代的孩子玩飞镖一样;另一种认为我们如何应对这一场有史以来最不受监管的社会实验,我们今天对网瘾束手无策,到底可控还是完全失控谁也不知道。

我们看到的人脸识别和大数据系统已经用于监控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表现,形成数据,来评价老师。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到底怎么来使用?不是用21世纪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当前很多教育技术究竟是在颠覆应试教育?还是在提供更加精致的技术强化应试教育,用大数据全放位地捆绑教师和学生?

家校通、微信群已经把家长全方位地绑架到学校教育当中,家庭教育空间不存在了,而且攀比和交流在微信群中不断地蔓延。我们有限的现代技术对教育造成的伤害可能不可低估,这个情况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最著名的加州Altschool之前对很多大佬看好投了很多钱,现在很多实体学校关闭,现在他们认为计算机还是不能代替老师,尤其是儿童,他必须在人和人的接触当中获得学习,想用机器代替老师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扎克伯格推的“巅峰学习”的项目被纽约时报长篇文章痛批“摧残美国花朵”,还有一位大佬马斯克走的是相反的道路,他让五个孩子退学,直接创办了一所学校,学校不分年级,没有教学计划,没有电子设备,一张纸一张笔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最传统的学习方法,而且还不学外语。马斯克说,没有必要再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外语。

所以在机器和人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对决当中,可能我们还是要主张人的尺度、人的立场、人的价值、人的温度。

50年代,维纳就写了一本书《人有人的用处》,他意识到人和机器的竞争就要出现了。苹果CEO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

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就是把人训练成考试机器,而且人考不过机器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前年成都的第一款高考机器人用于实战,数学150分的考卷它考了105分,不算很高,最后总结原因是语文没学好,审题有困难。既然机器人也可以考试了,那我们还需要把学生训练成机器吗?这个问题非常尖锐。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最为清晰。他说,我们探求的不是会使用计算机的教育,而是不被计算机所“使用”的教育;我们的目标要指向不被科技神话所支配的学校和社会,用新的技术去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社会关系,这段话讲得非常好,我非常认同。

也就是说,我们的结论是,用人类智能驾驭人工智能,这也是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通过的《北京共识》里的一个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与人类的价值观相悖,要促进公平和包容等等,技术要服务于人的价值。

第三个挑战,学习是不是最重要的? OECD组织2018年第一次把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纳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评价。为什么社会情感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考试并不是一个最有效、最重要的评价,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被量化,也不是每一件可量化的事情都有意义。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这样的进化,从灌输知识到培养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是教学论进化的阶梯。

我们今天终于认识到,比数学、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非认知能力。一系列研究发现,考试成绩对人发展的影响只有18%,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而情商、社交能力、情绪是否稳定等因素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分数。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冰山模型,我们考察的是落在水面上的专业技能,我们今天需要看水面下决定水面高度的一些潜在的结构。这是社会情感能力的核心内容,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制和开放性。

在美国,社会情感能力的课程有很多,我相信这是引导中国素质教育新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一旦OECD公布这个数据之后,评价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最后,来自家长的挑战。今天我们的家长正在成为教育变革的阻力、障碍、干扰。我问过一些日本的学校,他们说家长和学校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绝对不是亲密无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应该有清晰的界限,不应该越过这条界限。

豆瓣网上有一个著名的群叫做“父母皆祸害”,这些都是苦大仇深的多次自杀自残的。

有的人说,教育老大的时候就按神童来培养,生了老二以后忽然就淡定了,因为发现老二完全不一样,这才知道小孩子生而不同,就让他自然成长。

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缺一不可,不要把所有的问题或者功劳都归于学校。

国外优秀大学为什么不爱招中国学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举例回答说,有一个在国外读了好几年的博士,突然说准备回国了。导师说,你准备回去干什么?他说,他妈妈的朋友成立了一个基金,想让他回去管理。陈志武说,这种事情在中国学生身上发生很多,美国的教师都被中国学生整怕了,培养了好几年,结果不做了。因为教授申请课题,耽误了课题计划和进度,会让教授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的很多家长并不是社会精英,却对自己的子女横加干涉,以自己的鼠目寸光去改变孩子的人生,而且不光是干涉他的学业,还要干涉他的职业,还要干涉他的婚姻,这是非常糟糕和可惜的。陈志武教授说,中国学生的问题就是太乖了,太听妈妈的话了,而中国大多数的妈妈并不是那么合格的,所以以爱的名义绑架、干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这是我们今天教育的大敌。

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