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 | 活性碳对水稻土的酶活性影响比温度更强
Highlights
活性C影响胞外酶活性对土壤变暖的响应。
活性C含量越高,土壤微生物产生的酶越少。
活性C添加影响微生物生物量,诱导酶从SOM中开采N。
在低于15 °C的条件下,醋酸输入会增加CO2和CH4释放的温度敏感性。
全球变暖增加了植物凋落物、根系生物量和根际沉积等地下碳(C)输入,影响了土壤有机质的储量和动态。为了明晰活性C的可得性(生化因素)和温度(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该研究对典型水稻土进行了75天的厌氧培养,共设置4个温度(5、15、25和35 °C)。醋酸盐作为活性C和甲烷的来源,该研究分析了醋酸添加3、15和75天后的3种水解酶(β葡糖苷酶、几丁质酶和木聚糖酶)的潜在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醋酸处理的土壤β葡糖苷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比添加醋酸处理的高2.1–2.7倍。木聚糖酶活性随温度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循环相关酶对温度敏感,而几丁质酶(与N循环相关)仅在添加醋酸后才对温度敏感(Q10-Vmax ≥ 1)。有机C矿化(CO2释放)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在5–15 °C的Q10值比25–35 °C的高1.1–3.4倍。CH4释放的Q10值在5–15 °C的温度敏感性比25–35 °C高2.8–13.5倍。水稻土的SOM分解比酶活性对温度更敏感(CO2和CH4释放的Q10≥ 1)。非生物效应(温度)和生化效应(C的可得性)的比较表明,气候变暖对水稻土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有限。增加活性C对微生物活性和SOM周转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结论:(1)酶活性对C输入比对温度更敏感;(2)C输入和升温均加速了SOM的分解,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8071719301300
END
生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