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BB | 全球生态系统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的来源

董凌勃 生态与地理速报 2022-12-14

点击上方“生态与地理速报”关注我们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残体是重要的土壤有机碳来源,但在全球尺度农田、草地和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对有机碳(SOC)的贡献尚未进行定量化研究。该研究基于全球0~150 cm土体深度内的氨基葡萄糖和胞壁酸含量,评估了全球农田(986个样本)、草地(278个样本)和森林(452个样本)土壤微生物残体含量及其对有机碳积累的贡献。

结果表明,农田、草地和森林土壤(0-20cm表层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对有机碳的平均贡献分别为51%、47%和35%。这一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途径(即微生物残体的续埋效应)在耕地和草地土壤占主要地位,而植物途径(即难分解植物残体的物理迁移)在森林中占主导地位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在草地(47%-54%)和林地(34%-44%)中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农田(51%-24%)中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农田土壤中的细菌/微生物残体比值和细菌/真菌残体比值大于草地和森林土壤,表明农田土壤中较多的细菌残体碳积累。

降水、温度土壤pH值是控制微生物残体的重要气候和环境因素。在温带和寒带生态系统中,较低的温度和土壤pH值促进真菌和细菌残体积累。这些结果意味着,细菌/真菌残体比值的变化和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存在差异。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形成的重要来源,真菌和细菌残体对SOC的贡献与活体微生物群体的主导地位相对应,并取决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深度和pH值、年平均降水量和温度

 

图1 研究样点分布图


图2  农田(n=986)、草地(n=278)和林地(n=452)土壤真菌残体C、细菌残体C和微生物总残体C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总微生物残体C估计为真菌和细菌残体C的总和。


图3  农田(n=986)、草地(n=278)和林地(n=452)微生物残体碳(C)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残体积累系数(微生物残体C/微生物生物量C)和真菌:细菌残体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


图4 农田,草地和林地土壤的SOC,TN与真菌,细菌和微生物残体C的关系


图5 微生物生物量C、N和C/N与真菌、细菌和微生物残体碳的关系


图6 真菌残体C、细菌残体C、残体累积系数(微生物残体C/微生物生物量C)与微生物残体C/SOC的关系


图7  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8 全球农田、草地和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含量对SOC的贡献及其对有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


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德国哥廷根大学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于2021年9月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博士生王宝荣为第一作者,安韶山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603),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4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74、42077072)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原文链接 ↓

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1.108422


本推文为我们征稿送书活动的作品5,活动详情请查看下方链接 ↓

征稿送书活动链接


生态与地理速报

Eco & Geo Daily

扫二维码添加小编
获取原文PDF| 投稿 |招聘等
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