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S in the AIR | “微纳机器人”系列讲座精彩回顾
12
月
回
顾
微纳机器人
01. 黄恒伟、申亚京
02. Bradley Nelson、冯林
03. 董立新、贺强
04. 马星、官建国
01. 黄恒伟、申亚京
视频回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841157eQ/
除了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用来提高病人的药物依从性,可以使一些紧急的医疗处理自动化,还能帮助医护人员减轻连续监测病患生命体征的工作负担。——黄恒伟(哈佛大学讲师)
目前,把机器人送进人体内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怎么让机器人适应体内复杂的环境,怎么实现远程的控制,并且怎么监测周围的环境然后把信号传出来,再进而实施一些功能性的操作。——申世京(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02. Bradley Nelson、冯林
视频回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11X7GQ/
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性复合材料和外部磁场及磁场梯度可能最接近临床应用。——Bradley Nelson(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
微机电系统(MEMS)以其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应用于机器人技术,为微纳米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冯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03. 董立新、贺强
视频回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G4y1J7ph/
纳米机器人操作为离子迁移器件的3D原型创成、原子级原位表征、器件工作原理及性能的动态分析等提供了一类独特的技术。——董立新(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超分子胶体马达具有结构可控、取材丰富、刺激响应性能优异、易于人为调控等优势,有望展现更加丰富的集群行为。——贺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04. 马星、官建国
视频回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g41147vj/
微纳机器临床实际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复杂生物体环境下的高效驱动运动、生物诊疗功能与运动功能的一体化整合、在活体内高分辨率的影像追踪技术,和在生物体内的反馈运动控制技术手段。——马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
有了通讯,微纳米马达就可以构建集群,这个集群可以表现出对环境的自适应性,从而突破障碍物,也可以表现出领导者-跟随者、猎物-捕猎者的意志集群。利用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去构建下一代智能的微纳米马达,让它具有更强的感应能力。——官建国(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感谢观众小伙伴对 AIRS in the AIR 活动的支持,我们也非常希望听到大家的宝贵意见与想法,以便日后带来更精彩的活动。
您对活动有哪些意见建议?未来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欢迎在 AIRS 公众号后台留言。同时,您将有机会得到精美礼物。
相关阅读
俞江帆教授团队再发Science Advances,本年度Science子刊两连发
AIRS in the AIR | “机器学习与优化方法”系列讲座回顾
AIRS in the AIR | “软体机器人”系列讲座回顾
AIRS in the AIR 往期视频回顾请前往哔哩哔哩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r4y1z7zr/?spm_id_from=33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