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扬剧“华派”关门弟子:不慕繁华,不负韶华

四味小小编 四味毒叔 2020-09-28



■ 本期轮值毒叔 

■诸葛奇谭·谭飞


以下为采访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华韵霞彩,不负韶华


谭飞:欢迎李霞老师来到《四味毒叔》。


李霞:你好。


谭飞:刚刚看你略微有点紧张,但是这种紧张是认真的紧张,都知道你在舞台上就是一个王者。那您12月12号刚刚做了一个专场,叫《华韵霞彩》,演了很多扬剧的经典剧目。你自己怎么评价?我感觉你是追求完美型的这样一个艺术家。


李霞:是这样子的,我觉得这场演出它是一个跨时代的一个专场,应该说是结合新时代的一个产物,不同于往常传统的个人专场。还有一层意义,就是我也希望这个专场传承我们扬剧的华派艺术和对我老师的艺术的宣传推广,也算是给自己前半生的一个总结吧!


谭飞:其实这么大历史意义的一个演出,如果是影视圈的很多人他会紧张得失眠,甚至好多人要开机前就频繁上厕所。我还听很多演员说是重场戏之前得先喝点酒,那对你来说就这样的专场演出前,你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会不会特紧张?是人生特别大的一次考试?


李霞:没有。我觉得在我身边,你看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们,我好多老师、朋友、亲人们都帮我分担了这份紧张,所以我觉得我就不紧张了,有他们在后面支撑着我,我很从容,很自然。


谭飞:而且实际上一踏上舞台那一刻,所有事儿都忘了,就记得自己是那个人物,因为你在扮演不同的人生,反而就没有紧张,是吗?


李霞:是这样子的。



谭飞:那说到《华韵霞彩》,就是因为你演了很多剧目,我想问你里面最喜欢的是哪个角色?


李霞:就是在我的专场里面?


谭飞:对。


李霞:专场里面的我更喜欢的可能是前半场。前半场因为它是结合了我们现代的,就是新时代的一些审美,有一些新创的一些音乐元素在里面。后半场的还是折子戏,还是最传统的老式的东西,比较起来的话还是喜欢前半场。


谭飞:我看到很多扬剧都是偏喜剧风格,那就要说说扬剧的起源了,听说是在康熙雍正时候融合了香火戏和花鼓戏,那后期它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的?


李霞:扬剧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觉得和人有很大的关系,这可能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扬剧初期我们的高派高秀英老师,华派华素琴老师,还有金运贵金老师,就是一代的大师。还有很多类似于三位大家们的一批的老艺术家们的努力,我们才会形成扬剧独特的风格。


谭飞:实际上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李霞:是的。


谭飞:那我想问一个小问题,你的私人的。你每天就是练功大概平均几小时?就现在这个年龄了?


李霞:只要有时间的话,应该是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左右。


谭飞:那实际上每天大部分时间也还是在戏曲的海洋中徜徉。


李霞:是的。



谭飞:所以我刚刚看,其实你看到练功场,我觉得你的心定了一些,因为你是我见过的艺术家中很认真的人,所以你可能不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你会没有那么安全,觉得没有安全感。但是你到了练功场,我就觉得你的心就定了。看到有学员在那儿练,你这一下眼睛就发亮了,这就是因为你对戏曲的爱,对扬剧的爱。


李霞:是的,我把这里已经当成家了。


谭飞:从你开始练到现在多少年了?


李霞:我是1991年开始学扬剧的,到现在28年了。


谭飞:28年,真的是一个人一生有多28年,应该说你把青春都献给了扬剧。


李霞:因为我喜欢它。


谭飞:从艺多年接触过像《白蛇传》《三女审子》这样的传统剧目,也有新派移植剧目《三请樊梨花》《烽火情缘》,还有原创现代剧目《太平桥》,这几种剧目在创作和表演上最大的分别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霞:你看最简单的,我们从舞美出发,以前的传统戏像《白蛇传》什么的他们的舞美都还是偏简单的,而现在像新创的现代戏,像《太平桥》,它的舞美、灯光可能就会结合现在比较新颖的一些手段去展示,它会更丰富一些。从音乐出发,我觉得我们也结合了交响乐,结合了民乐,可能也会更好听一点,就是会更庞大一些。然后就是人物表演你看,传统戏的话,它的表演程式化的相对多一些,现代戏可能它的表演更接近人物、贴近于生活。


谭飞:接近当下观众的喜好?


李霞:对,但是也不失你戏曲的东西,技巧还是需要的。


谭飞:说传统保留的同时做了一些当下化的加工和处理,所以更贴近观众一些。


李霞:对,贴近生活一些。


谭飞:那《白蛇传》这出戏多次被改编成各种版本,那么扬剧版本的《白蛇传》,与其他的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李霞:《白蛇传》是我先生的代表作,华素琴华派的代表作。当我在学这出戏的时候,我就记得老师跟我讲过一句话,就是你不要觉得她是神,她是仙,她就是个人。可能在她塑造的这个人物,在扬剧表演过程当中,可能白蛇她更像一个“真善美”的这么一个女人,所以就是更质朴、更生活。




先“承”后“传”,后起之秀皆可期


谭飞:我们再问问《百岁挂帅》,听说是除了第五代的扬剧艺术家有演出,还有好多00后的小朋友在演,你怎么看扬剧的传承?刚才我也跟你交流,你说现在还有一些外国人他也喜欢学扬剧,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


李霞:是这样子的,先说一下我们《百岁挂帅》小一辈的传承,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一代的传承,主要还是以口传心授,就是师傅教徒弟的这种方式去一代一代的把这个戏给传承下去。那传承其实它是可以反过来的,应该说是先“承”,就是作为学生来讲,我先把它“承”好,然后再“传”下去,应该说我们传统的、好的东西把它先承接下来,然后再传给下一代,这样子。至于刚才您说到的,就是还有很多外国人,外国的学生也在关注我们扬剧,也喜欢,可能这个是需要我们当代的我们这一代的扬剧人所做的一些宣传工作。像在学校,我们在南京师范大学,也在授课,就是把我们的扬剧艺术带到大学校园中去。


谭飞:学生们的反应怎么样?


李霞: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很多都是他们日常见不到的,所以我觉得这些工作我们要加大力度去做。


谭飞:对,就是扬剧的下一代其实还是正在茁壮成长,很多年轻人也喜欢这个古老的东西。其实它有美、有魅力在。


李霞:虽然传承现在不太乐观。


谭飞:因为各种竞争激烈嘛。


李霞:对,但是我相信将来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谭飞:那么再说到您刚才也提到您传承的是华素琴的华派,还有高秀英为首的高派,金运贵为首的金派。那么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流派的特点吗,就不一样的地方?


李霞:高派主要就是高亢激昂,华派细腻委婉,金派深沉朴质。


谭飞:都是一个成语四个字能概括。但是虽然是四个字,其实它里面的信息量和含义非常大。那么华派传承在你心中,你老师华素琴的演唱风格和唱腔为何能自成一派呢?然后你在这个基础上,就是说跟老师比是不是也形成自己的一个个人的风格?


李霞:华派的形成,我觉得华老师她从语言上结合了江淮方言,也就是下江官话,很好的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扬剧这个里面去。另外从曲牌来讲的话,刚刚起初开始我们就有香火戏、花鼓戏。那华派形成的初期,华老师把很多扬州清曲、民歌、扬州小调,把这些曲牌,不常用的曲牌,也结合到我们扬剧里面,也是丰富了我们的曲牌和曲调。然后就是表演,我觉得华老师的表演,她是先由外而内,再由内到外,这样子的。



谭飞:那你的除了你说的“承”还有“传”,那你自己的个人特点,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没有什么自己的一些摸索和追寻?


李霞:我们想把民歌,想把一些好的元素能加到我们扬剧的这个里面来,就包括我这次主题曲、任何相应的创作过程,是阮老师,吴小平老师的作品。那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可能就是运用了民歌的一些方式去处理的。 然后在前半场我是以音乐会的形式,音乐会里面有很多的古曲曲目,就是最古老的、扬剧最原始的扬州清曲。那处理这些曲调的时候,既要有我们原始的扬州味道,又要有现代这种审美需要的这种声音、这种状态,所以是有一些想法,就是在行腔方面不会像我唱《运河乡音》那么流畅,小腔那么多。那唱古曲的时候,它可能就是比较风雅、比较平缓。


谭飞:就你是还是想尽最大努力做到一种兼容并蓄。


李霞:它本身就是古雅通俗。


谭飞:对,因为本来的扬剧可能也是兼容并蓄的结果,你现在的兼容并蓄是对扬剧的一个新阶段的追寻者吧。


李霞:探索者。




为人·学戏·修身


谭飞:那么作为华老的关门弟子,你是从老师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精神启发?有没有就是除了艺术之外的,比如人格力量上?


李霞:是的,其实我和华老师接触的时候,华老师已经年过七旬了。我跟老师在一起短短的两年时间,其实学到更多的就是华老师的为人、做人。她一直非常的谦虚,她嘴巴里面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好。就是在她的眼里面,我觉得她总是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她就是希望我不光是跟我们高派学,跟我们其他派别去学,还要跟其他的剧种去学,她就希望我这样子。很开放、很开明的一个老师。


谭飞:很Open的。而且她永远知不足,作为一个老师已经觉得说我还不够,我还在学。但是我觉得你这点上学的还真是挺像的,这种谦逊劲儿,这种就是面对一个事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认为自己应该如何骄傲的这种气质,我觉得是学到的。


李霞:确实很不够,确实要学。



谭飞:学无止境,艺术也是没有止境。你小时候在江都长大,那里的扬剧氛围也非常浓,所以你也学习扬剧并一直坚持到今天。现在回头看,你觉得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的圈子和氛围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的启蒙作用在哪儿?


李霞:现在这个大的氛围还是很好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块,你看大、中、小学都有社团,可以把我们的戏曲带进校园去传播。你看像我们江都地区,我们的江都在几年前就形成了叫扬剧之乡,所以说那边的氛围真的很好,而且就是不光是学校的学生在学扬剧,那边还有很多很多的民营剧团,应该说氛围还是非常好的,土壤还是比较肥沃的。


谭飞:我不知道你自己有没有小孩,如果小孩今后想学扬剧,你会支持吗?


李霞:如果他想,我会支持他的。


谭飞:但是很苦很累。


李霞:我知道。但是只要他想,我会支持他。


谭飞:就你觉得如果是爱和兴趣,你觉得苦和累都不是问题。


李霞:是的。



谭飞:那你想对镜头前的,如果想学扬剧的青年说一句话,你会告诉他们什么?


李霞:扬剧南北蕴藏,古雅通俗!希望青年朋友们,喜欢我们的扬剧,多多关注。


谭飞:那你平时爱好除了唱之外,还有什么业余生活爱好?跟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其实大家也想知道你在幕后,除了唱戏之外,你的业余生活是主要在做什么?看书、看戏?


李霞:这些都有,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旅游。


谭飞:是当背包客吗是?还是就是跟着团去?


李霞:就是自己躲在一个地方,然后休养一阵子。


谭飞:这个是不是也有一种采气或者充电的想法?


李霞:我好像是去放空自己的。


谭飞:放空自己,就彻底把自己的唱戏的事忘掉。


李霞:对的。


谭飞:活成另外一种人生。


李霞:对的,我想有一段时间稍微放一放。


谭飞:你觉得你是个安静的人,还是说有时候也是挺急的?


李霞:我觉得以前我挺急的,我觉得可能随着年龄的变化现在好像就不像以前那样急。


谭飞:那李霞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李霞:当然作为一个演员来讲,我目前的目标是希望我的艺术能成长到一个台阶,同时我也是希望我们的剧种、我们的剧团能够兴旺发达。


谭飞:好,希望看到扬剧发扬光大的那一天。


李霞:好,谢谢!




往期回顾 


【毒叔对谈


这个昆曲新偶像如何塑造舞台上的梅兰芳?


如果昆曲《春江花月夜》是我最好的作品,那我就是个失败的编剧


扬剧出了一个李政成


作曲家唐建平:歌剧《周恩来》追求的是“以情动人”


歌剧《拉贝日记》背后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江南情愫,娓娓道来


昆曲名角张争耀:在沧浪亭实景浸入式表演《浮生六记》是什么感觉?


指挥家程晔:郎朗吉娜成跨界明星提高了古典音乐关注度


昆曲名旦单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著名画家高云丨在灵魂深处的笔墨下演绎“天高云淡”


孔爱萍的流金岁月 | 鲜活的昆曲,时代的宝藏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