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 | 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音乐学院
作品名称:从红楼中来,到红楼中去
报送学校:北京大学
一、关键词
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红楼精神、爱国主义
二、主题及内容
2019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北京大学从来都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要排在第一位。百年前的中国风雨如晦,但是百年前的北大人依然胸怀家国天下,愿意为国家和民族振臂一呼,愿意以一己之躯肩负起风云变幻中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本片以北京大学沙滩红楼校区为依托,聚焦近代史中的北大学子、北大精神以及北大情怀,从不同阶段北大涌现出的爱国志士、党的领袖、革命烈士的视角出发,将北大的红楼精神与当代青年学子的爱国热忱、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
三、创作与构思过程
本片作为北京大学元培班“史纲课”试点课程,在王久高老师的带领下,将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结合,每个小班需要就学校的红色资源进行展示汇报。张宇晶助教所在班级同学在班长吴悠决定打破PPT讲述汇报的传统方式,组织起一支拍摄小组,利用个人时间和假期对北大沙滩红楼校区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整理,剪辑成微电影在最后一节课上为大家汇报。
四、趣闻轶事
本片作为一项期末展示作业,从脚本创作、配音稿内容、时间轴、剪辑到拍摄全部是由同学们亲力亲为,所以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趣事。在沙滩红楼拍摄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的滑轨等设备,让同学坐在自行车上扛着摄像机,另外几位同学推动自行车,使用简易“滑轨”拍摄过程中几次摄像师差点儿掉下来。中途遇到窗外的乌鸦一直叫,团队只能放弃拍摄声音画面同步效果,改为拍摄空镜。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因为全部的拍摄人员都是由同学组成,因而技术和装备都不成熟,大家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剪辑。装备和道具也非常缺乏,在沙滩红楼拍摄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的滑轨等设备,让同学坐在自行车上扛着摄像机,另外几位同学推动自行车,使用简易“滑轨”。拍摄过程中几次摄像师差点儿掉下来,只能通过手扶摄影师的方式尽力将画面拍摄完整。
作品名称: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报送学校:北京体育大学
一、关键词
沂蒙精神、红色基因
全民健身、2022冬奥会、足球
二、主题及内容
2019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师生回信,也对北京体育大学全体师生和积极备战奥运等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转达诚挚的问候。在回信中“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这面崭新的精神旗帜,给北京体育大学带来了不一样的面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切感悟沂蒙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北京体育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以“发扬沂蒙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为题,赴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视察山东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当地历史文化优势,通过对临沂红色革命老区的参观和学习,深入理解、感悟沂蒙精神,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同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传正能量承中国情,推广全民健身,宣传冬奥知识,进行足球教学,助力体育强国。
三、创作与构思过程
结合本次临沂社会实践团实地考察资料与形式与政策课程知识和内容,以实践行程画面结合成员随行感悟的形式展现我校“青马班”学员临沂红色之行。
四、趣闻轶事
在每日的集体锻炼中,来自中国武术学院的黄思维、玄雨晴同学向大家教授了太极拳,感受中国武术文化;文碧璇作为艺术学院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大众健身操的练习中,带领大家一起参与全民健身。
7月2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临沂市北城小学,与足球队的小队员们共同进行了一堂足球训练课: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学院硕士研究生朱峰同学带领实践团成员同小队员们一起进行了热身游戏,并针对小队员进行了技战术训练与分组对抗,训练结束后,实践团向小队员们赠送了足球训练装备并合影留念。小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学习足球的信念,要为中国足球事业做贡献。
7月3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夹谷关青少年拓展基地,给前来进行综合素质拓展的小朋友们开展了冬奥知识宣传讲座,并为他们分发了冬奥宣传手册。来自管理学院的胡凌智同学以及来自国际体育组织学院的于依鹭同学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了相关知识,并结合英文为大家导读。在宣讲的最后,为小朋友们播放了我校硕士研究生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上的比赛视频以及我校学生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进行的“北京八分钟”表演。小朋友们更加了解并对冬奥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实践团在临沂境内每一天都在更换时间地点,期间我们分别到达沂水、临沂、沂南、蒙阴等地,为保障行程安排,我们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以上收拾行李,以保证能够按时前往时间地点。实践期间我们实践团有几位同学因为水土不服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不舒服,但所有人都坚持克服,互相帮助。
作品名称:我心中的思政课
报送学校:中国音乐学院
一、关键词
贴近学生,答疑解惑
二、主题及内容
任子轩是一名外地来京学习的大一新生,性格内向,心思细腻。进入大学后,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尚未建立交友圈的她,既孤独又困惑。这一学期,她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在课上,她鼓起勇气向老师提问,得到老师解答的同时,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思政课老师在课间多次与她交流、谈心,既解答了她的困惑,又让她感到温暖的力量。在她自身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平稳地度过了大一的迷茫期,开始了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并开始了从小我视角走向大我视角的成长。
三、创作与构思过程
本剧完全根据真实案例创作。我校思政课白杨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贴近学生实际,关心学生生活,从真实的师生交往故事中摘取了一个学生案例,进行了艺术形式的展示。
四、趣闻轶事
本片的演出学生均来自纲要课堂,听闻有这样的活动后,自愿免费来参加演出与服务工作。在录制课堂上课环节时,一名同学贴心的说:“老师您是不是紧张了?您平时上课比现在更精彩,放轻松啊。”大家在温馨的气氛下完成了本片的录制。
女一号在录制的过程中进行了变动,刚开始选定的女一号并非大一新生,而是有着很强舞台经验的大二学生。但在录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觉得这名学生的表演痕迹太过明显,就真的把真实案例中的大一女孩任子轩请来进行影片的录制。真实、真情实感的流露,让本片的观感有所提高。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制作团队在后期的制作中,对细节的把控不是很到位。指导教师在几次的修订后,又重新请摄像团队补录镜头,重新编辑剧情的衔接之处,对于前期一些场景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后期制作指导教师团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可从公众号后台菜单“第三届-作品展映”
欣赏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