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展示 | 归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我心中的思政课 2020-02-12


作品名称:归属

报送学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关键词


家、人生观、成长


学生团队集体照



二、主题及内容


我们心中的思政课,是大学的思政课,是家庭的思政课,也是社会的思政课。因此该作品更多的是讲述“社会大学”,即生活中的“思政课”。我们认为大学的思政课是辅助生活的,家庭的教育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当代社会中家庭的教育各式各样,我们无法评论其对错。但是每个孩子的人生观都是在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下逐渐形成的,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还要从家长方面下手。

孩子的成长在某些时候是痛苦的,但如果孩子能够在平时一点一点地成长,就不需要通过一次巨大的变故促使孩子成长。

微电影的主人公是4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大学生,这4位同学的形象反应了不同的家庭的不同教育。

全剧通过沈墨这一主人公对于人生观的理解的画外音贯穿,通过四个典型家庭代表反映社会现象和家庭对孩子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性,从而反映出我们心中的思政课不仅仅是来自校内的课堂,更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首席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集体照



三、创作与构思过程


全剧开篇用习总书记的话点出主旨,之后以24岁的沈墨正准备上飞机的情节代表着他的成功及人生观蜕变,而后由他回忆过去,故事由此展开。

全篇共出现两次上课的场景。第一次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人生观"的种子,陆伊伊和沈墨的对话提到了"人生观"代表着课后孩子们对其的思考。随着剧情的发展,当发现母亲身患重病后,沈墨再次上思政课时,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在听到同学们的分享后,他联想到自身,从而领悟到其应担起的责任,最终去找了兼职,为自己的人生付出行动。

回忆结束后,沈墨那句"妈,我回来了"意味深长,这既意味着母亲还活着,也意味着他长大后的回归,意味着他心中的归属。

片尾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家长和孩子,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回答了解到我们不曾了解过的“家长”的思想,这进一步丰富了影片的内容。


学生团队负责人



四、趣闻轶事


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们一起讨论剧本的时候,因为感触太深,两个编剧感动哭了。

拍摄过程中,我们影响最深的就是在开头片段中,我们需要拍到手机显示闹钟"5:30"的界面。为了有好的拍摄效果,我们反复拍了好几次,每次拍摄之前都需要调闹钟,摄影师为了保证镜头只能对着手机一动不动地举上1分钟,甚至有好几次时间调错了,我们愣是举了3、4分钟闹钟都没响。

我们的演员也很辛苦,大热天没有空调,还要躺在棉被里"睡觉"。我们这才感受到演员的不容易,为了一个2、3秒的镜头真的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创作过程工作照1


创作过程工作照2


创作过程工作照3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我们的剧本修改过好几次,甚至在开机之后,由于剧本存在部分逻辑漏洞,团队成员还有过争吵、有过放弃,但最终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采用了目前这个版本的剧本。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拍摄无法达到部分成员心中的最优效果,但总体上,我们还是满意的。

在杀青之后,部分片段由于个人疏忽出现了丢失的状况,但大家都还是纷纷从各地赶回学校补镜头,丝毫没有怨言。


创作过程花絮1


创作过程花絮2



可从公众号后台菜单“第三届-作品展映”

欣赏更多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活动官网,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