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 | 附一专家畅谈“头”等大事
5月16-19日,由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19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九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国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400余家基地医院及卒中中心单位院长等6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邀请国内外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和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卒中防治最新研究进展和管理要求,组织开展了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动脉狭窄外科干预、静脉溶栓治疗在内的60多个学术论坛。
5月17日,每年一度的“中国脑卒中大会”的重要论坛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顺利举行。该论坛由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火箭军总医院副院长姜卫剑教授,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专家委员会常委兼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脑血管病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教授任主席。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医一院介入治疗科主任王峰教授任秘书长,策划并主持本次论坛。
姜卫剑教授首先回顾了神经介入的发展历程,道出了神经介入医生付出的艰辛及在脑血管病诊疗过程中所起到积极作用。李天晓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出了“介入医生在卒中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江苏省人民医院施海彬教授介绍了“急诊与影像联动下的卒中救治探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守春教授、上海长海医院黄清海教授及张永巍教授、河南省脑血管病院的朱良付教授、王子亮教授等专家分别就急慢性颅内外动脉闭塞的介入开通的影像证据、适应证的选择以及优化技术等做专题讲座。漳州市中心医院的陈文伙教授提出“颅内大血管闭塞开通的‘首过效应’征象”为急诊开通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上海仁济医院的万杰清教授、苏州大学附属一院的刘一之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王东海教授、河南省脑血管病院的薛绛宇教授等专家,就复合手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以及各自的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论坛历时1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学科互动,难点与热点结合。包括卒中救治管理探索、急性大动脉闭塞开通的热点探讨、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的开通、头颈部大动脉闭塞的非急性期开通、复合手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几大版块,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为核心,通过大数据统计,指南文献解析,结合典型病例的汇报等方式详解自己的观点和困惑、得意之作和失败教训,着重交流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复杂病例的处理,为全国同道搭建深入交流、共同学习的广阔平台。
过去的一年里,大医一院脑卒中防治工作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防治工作体系在逐步建设当中,且防治关键适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面积推广,此外,医院也通过多学科合作,推进建设绿色通道,为滨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稿件来源 | 介入治疗科
编辑 | 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