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 Chem. Biol.|通过定向进化发展能够修饰淀粉样蛋白的Sortase

LH Group 吕华课题组 2022-05-17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最近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题为:Laboratory evolution of a sortase enzyme that modifies amyloid-β protein,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的David R. Liu教授。

1. 本文所使用的定向进化策略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的发展,定向进化已经成为了极其有力的工具手段,在发展新型的催化剂、诊断试剂以及药物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许多在体外进化出的功能无法在体内的真实环境下发挥作用,同时在试管与孔板中进行的筛选相对低效,间接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在本文中,作者利用酵母展示技术对一种转肽酶(SortaseSrt)进行定向进化,成功地获得了能够高特异性修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 protein)的Srt,该结果进一步展示了定向进化的适用性,同时也为淀粉样蛋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Sortase ASrtA)能够特异性识别蛋白CLPXTG序列,选择性将TG之间的肽键断裂,并将N端为GGG的蛋白与T连接,形成新的蛋白质偶联物。Sortase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的定点修饰,人们对Sortase的结构进行过大量的优化,发展出了具有不同底物特异性的突变体。中含有LMVGG序列,与SrtA识别的结构较为类似,作者希望通过定向进化改变SrtA的识别序列,并实现在生理条件下对特异性标记与修饰。整个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作者通过酵母展示技术将Srt展示于酵母表面,并进行了GGG修饰;随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底物(LXXXG)进行偶联,反应结束后分别通过荧光对Srt的表达水平(FITC标记)与生物素的标记水平(PE标记)进行定量,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目的细胞进行分选,保留高PE/FITC的酵母细胞。相比于在孔板中的定向进化,该方法可以同时对于数以千计的突变株进行筛选,极大的提高了筛选效率。

2. 酵母表面反应体系的构建


作者选取了底物识别序列为LPESGSrt4S.6)进行进化,通过易错PCR建立了含有4.8 × 107的突变库,并以LPVGG为底物首先进行了筛选,并在过程中逐渐加入竞争底物以提高筛选的特异性。在7轮筛选后,发现有11处突变位点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3处在筛选早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存在于该酶底物识别的位点,作者对这三个位点进行了保留,并建库继续进行了筛选。由于作者最终想要实现在血液中的选择性标记,他们对血浆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底物进行了负筛选,降低了潜在的影响。在筛选的过程中,他们会根据上一轮结果继续设计下一轮的筛选库,以提高筛选的效率。16轮筛选后,他们对突变库对LMVGG的反应活性进行了鉴定,并通过流式分选获得了反应性最高的突变Srt,其对LMVGG的反应性较4S.6提高了1470倍。Srt4S.6之间存在25处突变,作者通过突变实验说明,虽然每处突变带来的结果有限,但是这些突变结合起来能够对酶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图3)。

3. 进化前后酶的底物选择性以及关键突变位点


Srt能够在血清中标记低至5nM,并可以在脑脊液中对内源的标记(图4)。除了标记外,作者利用该酶将AβM1–42末端的疏水片段改变为亲水片段,抑制了其淀粉样组装,表明该酶也能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作用。

4. Srt实现了对人体样本中的进行标记


总结来说,作者通过定向进化对Srt的功能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对生理样本中的进行高效标记。本文的结果亦说明酵母是能够进行定向进化的合适载体,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Roy Wu    审校:XW

Podracky, C. J.; An, C.; DeSousa, A.; Dorr, B. M.; Walsh, D. M.; Liu, D. R., Laboratory evolution of a sortase enzyme that modifies amyloid-beta protein. Nat. Chem. Biol. 2021, 17 (3), 317-325.

Link: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0-00706-1

上一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