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如何将“家常课”上成“示范课”?记住这四点!


相较于精彩的公开课,

日常课是教育教学的常态。

针对日常课随变性较大等特点,

老师们如何把日常课

也上得精彩而有新意、有成效,

一起来看——



“公开课”、“示范课”是教师们在精心准备和设计下为大家呈现的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大饱眼福。但这些“公开课”“示范课”却与“家常课”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同学们日常所学习的,老师们整天所教授的,大都是“日常课”。


根据我们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一般“日常课”并没有“公开课”那么精彩,而这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家常课”与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课堂教学具有随变性;学生心态放松,易产生创造“灵感”;学生活泼有余,课堂纪律较乱;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频繁;课时目标的达标率不高;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可随时调节;突发性事情经常出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题易被题外话扯远等特点。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不能被五花八门的“公开课”中精彩的场面模糊视线。其实,如果能够在“家常课”中切实地做到如下几点,那么,我们的



1.明确教学目的,统领教学内容


教学中首先要认真制订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既要符合本校的实际,又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接着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教材,认真挑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在课的开始部分让每一名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为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也便于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2.教学手段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理想。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同方法也要视不同对象,灵活调节运用的时机、形式等。除了教师精心准备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3.教学思路大胆创新,敢于放手


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即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活动,民主即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有宽松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1)先集中后民主   
在平时教学中,要先集中讲解、示范,讲清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然后才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分散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时井然有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教师要敢于“放手”,大胆采用科学的“放羊式”教学
科学的“放羊式”教学是开放的富有情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科学的“放羊式”教学方法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生机勃勃,春意昂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和谐是科学的“放羊式”教学的根本宗旨。只有解放所有的学生,才能解放教师自己,师生双方的解放,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师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去积极主动地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科学的“放羊式”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



放:教师在主观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上不拘格式,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证一定常规管理和安全前提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放”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放任自流。   
导:就是教师重在主导,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为“引导、指导”教学,少讲多练,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学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创新,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同时要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一理念强调,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要使学生将“学会”变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使学生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收: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要按照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管理,不能放任自流,特别是在安全上要充分重视。要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和教师的常规管理之间的关系。

(3)注重课中和全课的点评工作
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要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活动,目的是发现活动中的异常情况。若发现问题应随时中断活动进行点评,对不足或错误之处及时调节或纠正。“课中点评”可控制自主活动的发展方向,避免“一盘散沙”的场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对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全课的点评十分重要,采取的手段要多样化、民主化,如汇报演出、学生评课、交流心得、教师点评等。总而言之,师生在上完每节课以后,都要有所收获。

4.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堂处处皆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新课标一改以往强调技术技能传授,而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可凭空而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媒介。故在“家常课”中要留意课堂细节,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状况,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营造“课堂小社会”,倡导合作学习
我们提倡在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反对“灌输”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堂小社会”学习情境,同时倡导“兵教兵”式的合作学习途径,这样既节省教师的重复劳动,又增强了学生问的合作与交流。笔者认为,这里的“合作学习”已远远超出了学习本身的内涵,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能创造,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教学中除一些技术技能教学外,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并加强启发和诱导。事实证明,许多新颖的创造都来源于“家常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不要怕出错。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参与其中,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及时归纳,捕捉学生创造的痕迹并进行扩大和演变以致推广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3)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
良好的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由于“家常课”学生的心态较放松,易放松组织纪律性,个别学生还会犯错误。笔者认为,对待一般性错误只要在全班进行口头教育,以警醒其他同学,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教师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小社会”中的一员,有遵守社会公约的责任。
总而言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认真钻研“家常课”教学,要确保教育、教学两不误,使我们的“家常课”也能像“示范课”“公开课”那样节节新、课课精。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教研报插图|王荣佳责任编辑 | 孔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