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会成本。

王智远 王智远 2022-01-19

本文共计6117字,“文章太长,观点太多”。


这是智远的第073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每一个机会的抉择

都将影响着自己一生进度条的某个方向。


《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作者讲过机会成本,他是这样描述的:“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更完整的表述是,“机会成本就是做出一项选择的时候,自己所放弃的其他所有选择中,最好的那一个选择可能带来的财富收益。


我们从出生到步入职场,中间经历上大学的阶段,那么有没有思考过,上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上学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这些其实只是可见的“显性成本投资”。


那么上学的“机会成本”是我们如果不花4-5年时间上大学,而是去做其他事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试想下,如果比尔盖茨,扎克伯克坚持按正常进度上完大学,也许微软,Facebook早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风口,根本就不会诞生了。


背后就是不同维度的机会成本,他们对机会成本有着准确的“推演”,所以显得不同寻常。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选择,面临着机会成本,每一个机会的抉择,都将影响着自己一生进度条的某个时刻。






01

关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通俗的表达就是——“机会成本让自己知道,时间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自己永远不能贪婪占有全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抛出去硬币的每一面,我们都不知道被掩盖的反面,未来的样子是什么样?


对于每个人而言,选择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放弃的成本越大。


更要命的是,我们只能做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选。比如:一线城市机会多,但是竞争却非常的强烈,二三线城市非常的舒服,但是成长空间和个人收益相对来说较低。


机会成本也可以理解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话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机会成本的概念有三点:


首先,“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以选择的,其次,机会成本必须是指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一个项目,最后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


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说的“成本”则是实际付出的代价,比如人民币,物资,劳动力,time,感情等等。


第一个姑娘更漂亮,第二个姑娘更聪明,第三个姑娘可能性格更好,而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去结婚。


机会成本本质是一种“隐形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但是由于资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出决策,哪个优先级更高。


当自己意识到可以做很多选择的时候,往往不做什么,才是对一个人智慧真正的考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上班族和自由职业者: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H先生,他前天突然给我发信息,好想做自由职业者呀!


不用打卡,不用挤早晚高峰,不用受领导的气,关键是早起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幸福感爆棚有没有。


我问他:


如果你感觉工作累,上班路途比较远,为什么不考虑换一份工作呢,而是做自由职业者?要知道自由职业者风险很大的。


朋友这么回答我的:


智远,你不觉得所有的工作,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吗?我们在公司里面上班,无非就是提供自己的劳动力,然后换来固定,或者带绩效提成的收入。


并没有自由,而且自由只能在公司附近的周边三公里,甚至于一天就只能呆在自己的工位上,可以实现理想么,可以,帮老板实现。


当时,我想说点什么的,可是突然楞了一下,又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的确是非常的扎心,你觉得呢?


换一家公司,无非就是换一个工位做数据收集,分析,活动策划,换一台电脑做表格,换个模板做PPT,换个地方追踪客户,一想到这个,我的确有点心理沮丧。


我也理解朋友说的那种心理“感觉”,那种打心底看透了事物的本质,失去了热情和追求兴趣的那种绝望。


于是,我也尝试着鼓励他,我说你不行先换一个不累的工作,然后在利用业余的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朋友又说:


虽然我知道换工作解决不了这种心态的问题,但是对于一种自由者,或者成为一名创业者,我总觉得心里有点害怕,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其实朋友害怕的什么呢?


我想在读的朋友也已经猜到了,渴望自由,就要放弃坐班的底薪,渴望自由,就要承担风险,时间管理,个人灵活赚钱的的问题。


本质怕的是放弃了紧紧拽在手里的东西,却又未能抓住想要的那些美好,无法在现实环境中抉择。


工作的现状虽然令人沮丧,但是可以让自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起码不会陷入窘境。


果自己裸辞,踏出去自由职业者的一步,最后创业没有成功,我想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生活的窘迫,精神的压力,甚至还有身边吃瓜朋友的误解和嘲讽。


不要问为什么,相信你也懂的,这就是现实中“成本”的抉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用机会成本去思考问题的人,前期的精力的投入,试错的投入,足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带来的不安。
而那些喜欢用“机会”成本去思考问题的人,他们恰恰是在早期,已经“不计成本”的投入了一些事情,搭建了自己的现金流渠道。
有安全的额外收入,这些事情让他们可以拥有“随时裸辞”,成为自由人的条件。
而最后,可以看到,恰恰又是这些人,收割了很多的“睡后收入”,他们成为这个社会上会赚钱,富有的人,因为后面,他们足以让自己的“边际成本”为零。
一切,显然是在初期做好了积累,承担了常人无法或者不愿意承担的风险,甚至于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




02

如何衡量“机会成本”的权重


在现实中,智远认为,机会成本并不能做到准确的衡量,因为中间涉及到风险,时间,也有个人客观,主观的判断等。


有些机会成本可以客观定量的进行分析,比如,用货币来衡量的,例如经济活动中的投资机会成本。


当然在生活中是很多“机会成本”无法定量分析的,只能做到主观性比较。


不同职业选择所带来的事业成就,从事不同活动产生的社会利益,就没办法做到定量分析,只能从主观方面去比较,判断。


比如:

周六日,是选择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晚游戏带来的欢乐,还是出去旅游,这些事情之间的机会成本,就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只能是个人感观上面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想要确定衡量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有哪些困难?


智远认为,若想要确切的衡量出一个选择或者决策的机会成本,首先要做到那个机会成本是必须可以衡量的,这是前置条件,然后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步:

找到所有可以选择的机会


第二步:

准确衡量每一种选择或者决策可以带来的收益


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我们才能确切地衡量出机会成本。


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找到了所有可以选择的机会,但是却没有,以为准确衡量出每一种选择可以带来的收益,但是也没有。


什么呢,因为很简单,每个人所知,所见,高度,眼光都不同,这些都会使我们会漏掉一些选项,或者错过一些选择的收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其实因为漏掉一些选择或者错误的评估机会成本的情况很常见,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


H先生的媳妇在深圳打工,他要告诉媳妇一件事情,但是他们两个中间距离有大概1000多公里。


假如是在10年前,有三个选择:


1.亲自去找他媳妇,中间可能需要坐高铁(3天时间)。
2.通过EMS邮寄信,需要耗费邮费,路程5天。
3.去村里公共电话打电话15分钟,需要消耗电话费和路上的时间。


H先生最终选择了去村里的公共电话亭打的电话,而自己的机会成本是通过邮寄一封信。


假设在今天,H先生要告诉千里之外的媳妇一件事情,除了原来的3个选择以外,还有新的选择就是通过自己的手机给她打电话,也可以通过QQ发邮件。


假设这20年内,H先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不是太了解手机和网络,最后还是选择村里公共电话。


他可能并不知道20年前去公共电话打电话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而在今天,去公共电话打电话就不再是机会成本的最低选择了。


本质随着环境的变化,可选项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样的选择有着不一样的机会成本。


而错估了一些选项的收益情况更是常见了,尤其是在金融或者投资领域。


所以,我们要想准确衡量一个选择的机会成本,遇到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找到所有的可选择项,二是错误估计一些选项的收益。






03

“机会成本”对决策的好处


上面我们分享了如何衡量机会成本的权重,那么明确机会成本,对我们做决策有什么好处呢?


智远认为,明确了机会成本,我们就可以争取把机会成本降低到最少,这就意味着为了现在状态下选择所放弃或者牺牲的代价也就是最少的。


举个门票的例子:


一个人要看表演,目前面临两种选择,A这边门票是免费的,心理承受最高价是X元,B这边会门票是40元,心里承受最高价格是50元。


A门票:
会计成本=0元
机会成本=—600元+800元=200元


B门票:
会计成本=—40元
机会成本=0+X=X元


只有X>10元,去A这边的机会成本就比去B这边的机会小,看A这边更划算些。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那么有什么方法更准确地衡量出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呢?


智远认为,我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点是找出所有的可选项目,二是准确的估计出每一选项的收益。


而要想做到这两点,我们既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在做选择的时候,多往深处考虑,往长远,全面去考虑。


就像我上面说到了H先生要告诉他媳妇儿一件事情的故事,20年以后,如果H先生能先了解一下最新的通讯方式,也就不会错估机会成本了。


就像《摔跤吧爸爸》这个影片当中的爸爸一样。


如果不具备远见,只看眼前的情况,他就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往摔跤手去培养了,因为在当时印度的整个环境下,把自家女儿培养成摔跤高手的机会成本太大了。


机会成本本身是一个运用广泛概念,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这么清楚的明确这个概念,认清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在决策时候衡量得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04

“我可能失去什么”


如果我们从机遇层面上思考问题,说的即是机会的成本的角度。


比如说,假如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可能丧失什么样的机会,以及由此可能丧失的回报是什么?


如果我因为节省成本,抱着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最小化”的心态思考问题,而在战略上机遇上选择错误,那这样的结果就是,失去机会的成本就无限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机会成本的思维,也是一种很经典的“逆性思维”,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可能会失去什么?


而大众倾向的正常思维是:


如果我去做了这件事情,(我失败了)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什么?


我去表白,可能会被拒绝,而显得没有面子。我去做喜欢的艺术工作了,但是可能会一辈子赚不到大钱。


我去创业了,可能失败了变成了一个穷逼,女朋友也跟别人跑了。


提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假设有一天自己要挂了,你最后悔的是什么?


大量社会的调查研究结论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没有去做某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换句话理解,我们没有去做某件事的机会成本,可能变成了自己一辈子无法承受的痛苦,遗憾不遗憾?



企业都是考虑机会成本最小化:


在网络上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蔡崇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你是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甚至去享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呢?


蔡崇信这样回答的:


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同时也意味着潜在很多的好处,看似不能准确定义优势,却能无限定义优势。


在面对机遇面前,当中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可以理解为当企业把全部的资源分配到一个项目上时,企业将放弃另一个项目。当然,如果失败了,这其中的机会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就好比很多企业为什么转型升级的时候,不会选择去拿主品牌去做升级。


而是选择拆分一个子品牌,或者多个子品牌去试水,等准确的测试出这个赛道可以选择的时候,再用主品牌去AII-in。


因为这中间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的资金投入,但是会减少一部分的“战略风险”。


但是如果拿主品牌直接测试,一旦失败,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可能面临的是“公司倒闭”“品牌用户,营业额极速下降,“员工失业”,投资人收益为0,这才是最严重的。


所以,每个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将“机会成本”最小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蔡崇信说:


自己担任阿里首席财务官有13年之久,自认为一个互联网公司,CFO所能做的最糟糕的决策就是:不得不放弃一个好的项目。


传统的CFO,可能会对会计成本有一个思维模式,“即如果能少花费1块钱,那么就不会去花费更多”。


但是进入互联网行业,自己可能需要反向思考,“我们的钱花够了吗?”这是我们能投资的所有吗?我们什么不做更多呢?


因为如果不做更多,失去机会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比现在投入的金钱更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于,我能更加关注到不同的商业模式的真实优劣势和机会成本。


他说,这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CFO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从机遇层面上去思考问题,而非从财务成本上去思考问题”。






05

不确定性中的“机会与成本”


生活当中,其实我们每个人,最不能确定的是“明天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现在是25岁正青春,也可能是35岁活力精力依然旺盛,当然你也可能现在的状态非常的挫败,跌入谷底。


在外界市场流动过快,所有的时间不确定性的状态当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问问自己的“主观大脑”,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假如你没有一个富二代的背景,但是你依然喜欢在年轻时候赚的钱拿来一分不剩的天天蹦迪,KTV,玩游戏买装备,那么就要忍受未来5年,甚至于10年吃苦的日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间当然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也许你在打游戏中,账号升到了满级后,做着边际成本减少,靠着卖装备,挂机,倒卖物料就可以赚钱的副业。


也可能你天天蹦迪,KTV,偶然遇到了某个老板,觉得你有颜值,唱歌不错,值得重点培养,把你挖走,最后自己靠才艺发财出道的人。


面对不确定性,问问自己:


你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它的不安分,可能让自己想要的更多,也可能注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辛苦。


自己也许无法在人生阅历尚浅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未来一定要过哪种生活。


你也无法在还没看过这个世界很多地方的时候,就把自己画地为牢,变成房奴,拖家带娃。


你也无法在还没有那么老的时候,就一眼望穿自己未来的余生,让他过着每天和今天一样,复制粘贴的生活。


在当下,我们能知道的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不去行动,那么可能就失去的了可以“做更多的机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就像你看到的这篇分享:


深夜00点25分,我还在坚持利用每天碎片化的时间码字,输出,分享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成长学习,我完全可以睡觉,但是任务还没完成,因为明天有明天的事情。


就像开场所写,这是第73天的坚持分享,我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这么坚持,是不是未来写一辈子公众号粉丝可能都超不过10万,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可能因为写作就成了KOL。


我也不知道从开始写作到现在,居然我获得了头条上万元的奖励。


我也不知道坚持这么久,我居然完成了自己要出的第一本书的“大纲和内容”,近20万字。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面临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无非是“自己如何选择”。


但是我知道“做得更多”是有代价的,当然每一个尝试都需要自己去突破和勇气,同时也需要有毅力,耐力,同时也要投入时间,精力。


每一份开始和投入都可能面临失败,而每一次失败,也都可能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得到摧残。


但是正是这些,因为自己的勇气尝试之后经历的苦难,可能未来画成一颗一颗闪亮的星,点亮自己走过的每一个旅程。


说不定走到哪里,就有一颗照亮了自己或者启发别人的路。




写在最后:


要想抓住“机会成本”,

首先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对每件有价值的事情全力以赴


尽可能让自己学会把宝贵的时间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面,而那些低价值的事情交给成本更低的人去做。


延伸阅读:

1.执行力

2.欲速则不达。

3.经验不等于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起成为向上成长的人。



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