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白皮书(2020)(内附下载链接)

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双碳“即可下载

来源:中国大数据网双碳大数据与科技传播联合实验室


序言

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但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导致了资源和能源消耗、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成倍增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与气候风险。

有鉴于此,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9月22日对全世界做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回顾过去,中国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相比1980年增长约706%。中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也快速增加,2019年总量达到98亿吨,位居全球第一。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根据中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当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后种种不确定因素和最新的2030年前达峰及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必须在“十四五”(2021—2025年)初期提出一个更具韧性、低碳、可持续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简称NDC)和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Long term low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简LTS),布局中长期低碳发展蓝图,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做出贡献。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列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目标的首位。为了科学、客观、定量地反映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进展,我们在总结国家城市低碳发展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

“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是以中国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的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指数的目标,是对城市的双碳发展工作形成有效评价,在中观层面提供各个城市双碳发展工作的横向观察视角,帮助各地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本城市双碳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背景

一)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已经对地球大气组成产生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地球气候系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突破了重要的临界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面临威胁,海平面上升造成发生灾难性洪灾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现在不采取紧急行动,未来适应这些影响会变得更加困难,成本也会更加高昂。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自然产生的,可以阻挡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使得地球温度适合生物居住,对人类以及其他数以百万计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在经历了150多年的工业化、砍伐森林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长到了一个300万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随之增加。

以下是一些已得到科学证实的基本事实:

  • 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直接影响全球平均气温;

  • 自工业革命时期以来,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随之增加;

  •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其总量三分之二的二氧化碳(CO2),主要由焚烧化石燃料产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建立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专责研究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旨在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信息。IPCC已分别在1990、1995、2001、2007年及2013年发表了五次正式的“评估报告”。发表于2013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提供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更为清晰的证据。气专委报告结尾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活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五次评估报告

报告全面评估了过去几十年间的海平面上升及其原因,还估计了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并制定了未来二氧化碳排放控制预算,以期将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截至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约达排放控制预算的一半。报告还发现:

  • 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5℃。

  • 海洋在变暖,冰雪量在减少,海平面在上升。自1901年至2010年,因气候变暖和冰雪融化,海洋面积扩大,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自1979年起,北极的海冰范围以每十年1.07×106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小。

  • 鉴于当前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排放水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持续升高,高出前工业化时期的平均水平。世界各大洋将持续变暖,冰雪将继续融化。以1986-2005年作为参照期,至2065年,平均海平面预计上升24-30厘米,至2100年,平均海平面预计上升40-63厘米。即使停止排放温室气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大多数影响也会持续数世纪之久。

有证据表明,生态系统和地球气候系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突破了重要的临界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这让人担忧。亚马逊雨林和北极苔原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可能因气候变暖和干旱而发生巨大的变化。高山冰川正在迅速消失,在最干旱的月份里,供水减少对下游造成的影响会波及很多世代。

全球升温1.5℃

2018年10月,IPCC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特别报告。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之内,需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化。报告指出,与升温2℃相比,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不仅明显惠及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还可与确保一个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社会齐头并进。虽然之前的预测侧重于预计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时将造成的损害,但该报告显示当全球升温达到1.5℃时,全球将遭受许多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报告还强调,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而非2℃或更高的温度,可以避免一系列气候变化影响。例如,到2100年,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而非2℃,全球海平面上升将减少10厘米。与全球升温2℃导致夏季北冰洋没有海冰的可能性为至少每十年发生一次相比,全球升温1.5℃则为每世纪发生一次。当全球升温1.5℃时,珊瑚礁将减少70%至90%,而当全球升温2℃时,几乎所有(多于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

报告称,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中实现“快速且具深远影响的”转型。到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这意味着需要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平衡剩余的排放。

联合国法律文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大家庭奋斗在保护地球家园的最前沿。1992年,联合国召开地球问题首脑会议,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公约》),迈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如今,公约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批准,已有197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公约的终极目标是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

《京都议定书》

截至1995年,各国已启动多轮谈判,加强针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回应,两年后,《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京都议定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遵守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是从2008年到2012年,第二个承诺期从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截止。目前,《气候变化公约》有197个缔约国,《京都议定书》有192个缔约国。

《巴黎协定》

2015年12月,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达成。这是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减排协定,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

《巴黎协定》的核心目标是:加强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威胁做出全球性回应,实现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

在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175个世界领导人在联合国总部纽约签署了《巴黎协定》。这是目前为止同一天内签署国数目最多的一项国际协定。目前,已有191个国家加入了《巴黎协定》。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

碳排放急剧增长

进入21世纪后,中美两国一直位列国家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前两名,中国在2004年左右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2014年左右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经济体。如果对美国的州和中国的省份的碳排放进行排名,1997年中国只有河北省可以进入前十,而2018年的前十名中,美国只有德克萨斯州排名第四,其余的都是中国省份。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地区人口规模的相应壮大,造成了碳排放总量的急剧增长。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能源资源需求还在保持刚性增长。同时,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区域差异大,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中国处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降碳初显成效

自“十二五”时期开始,中国持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制定实施各项战略、政策与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贡献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作为《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中国与全球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与35个发展中国家签署39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积极在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累计举办200余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主题研修项目,为有关国家培训5000余名人员。

中国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实践。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路径,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然战略选择。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国际公共产品,对全球气候治理实践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今年,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应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结合各自国情采取气候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承诺和行动规划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指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一宣示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的负责任态度,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就碳达峰碳中和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们的雄心目标,表达了我们坚定履行承诺的决心,同时也向世界阐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根据“十四五”(2020-2025年)规划,我国将实现更具雄心的低碳目标,包括提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增加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及提高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具体目标包括:继续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并维持下降趋势,到2030年不超过24亿吨标准煤;提升终端能源消耗中电力的占比,到2030年达到30%;提升各类交通工具的能源利用效率,到2030年道路交通工具中新能源(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车辆占比达20%。提出中长期低碳发展的关键减排指标及举措,包括提升工业产品利用率、创新工业用能技术,优化电力生产结构、减少煤电机组应用,提升交通工具能效、推广高效清洁交通,大力提倡低碳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大力发展智能化建筑和智慧社区等,大力发展碳去除手段等,从而实现深度减排,并逐步实现净零排放发展目标。

三)碳达峰、碳中和概念解读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习近平总书记在宣示中国将提高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时提出“双碳”目标。显然“双碳”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下简称《公约》)框架下的碳,其有明确的定义和涵盖范围。《公约》定义的气候变化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强调的是人类活动。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要达成碳中和一般有两种做法:

  • 透过碳补偿机制,使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其它地方减少的碳排放量。例如:植树造林、购买再生能源凭证。

  • 使用低碳或零碳排的技术。例如使用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以避免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最终目标是仅使用低碳能源,而非化石燃料,使碳的释放与吸收回地球的量达平衡不增加。

  透过碳交易付钱给其他国家或地区以换取其二氧化碳排放权,可以在减排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节省成本;但此做法并未真正达成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目的。

“碳”是指七种温室气体

《公约》规定,所有缔约方都有义务“用缔约方大会确定的可比方法编制、定期更新、公布并向缔约方会议提供所有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国家清单”,《京都议定书》中给出了公约管控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因此,“双碳”中的碳是指《公约》管控的7种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七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比最高,占比达到77%(图表 1),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自化石燃料(57%)、砍伐森林和生物质腐化等(17%)及其他(3%)。

图表 1、温室气体组成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指的是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过程。由于和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有些类似,因而得名温室效应。在温室效应中,来自太阳的光,部分被大气层阻挡,部分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地表吸收来自太阳的光,温度升高,放出长波辐射。

图表 2、温室气体形成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部分气体会吸收长波辐射,然后再次向四周辐射能量(长波辐射),其中辐射向地表的那部分能量,成为地球变热主要因素。

碳排放的部门和类别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于2006年发行,不断发布更新和修订,最新的修订版发布于2019年。

IPCC指南给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部门和类别,包括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废弃物四个部门。每个部门下又包含若干个子类别。如能源部门包括燃料燃烧和燃料的逃逸排放两个子类;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包括采矿业、化学工业、金属工业、电子工业、其他生产、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生产、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的消费等等;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AFOLU)包括畜牧、土地、土地上累积源等;废弃物部门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生物处理、焚烧和露天燃烧、废水处理等等。

图表 3、温室气体排放部门

四)碳排放的计算

明确“双碳”的碳所涵盖的气体和主要排放源之后,如何量化碳排放就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量化“双碳”的碳在不同层面上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考虑的范围和关注的重点也有差异。

国家层面“碳”排放计算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会议的决议,对国家层面碳排放计算的要求如下: 

主体

起始年份

方法

缔约方

2013

使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并鼓励使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年补充版:湿地》,并使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出的温室气体100年全球增温潜势。

非缔约方

2024

启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各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交连续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IPCC 2006年指南涵盖了人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并充分考虑了部门之间的交叉、重复,给出了解决跨部门的交叉、重复的计算和报告方法,以避免重复计算和漏算。目前最新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是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对2006年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后的《2019年精细化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省级层面“碳”排放计算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于2010年组织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以IPCC清单指南基础,编制了《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该指南被广泛地应用于省级和地方层面温室气体清单的计算,为地方制定温室气体控制方案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省级清单编制过程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是最最主要的排放源,考虑电力生产和消费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基于区域间公平的思考,省级清单指南中特别增加了与电力调入调出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时省级温室气体排放重要的信息内容,对一个地区制定碳减排政策和措施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企业层面“碳”排放计算

在清洁发展机制(CDM)资金支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3年至2015年间先后分三批编制公布了针对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开展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核算提供技术支持。201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及发电、钢铁、民航、化工等10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为解决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不统一提供了帮助。随着碳市场的正式启动,企业层面的“碳”排放量化方法突显重要,亟需开发服务于碳市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2021年10月先后出台的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文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还不合理,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中央层面制定印发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对统一全党认识和意志,汇聚全党全国力量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策体系与文件定位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采用“1+N”政策体系,《意见》和《方案》为其中纲领性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管总管长远的,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

国务院印发的《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是“N”中首要的政策文件,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N”中具体细分领域政策文件将陆续出台,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各地区将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

二)《意见》部署“双碳”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意见》按照三个时间点,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目标。

图表 4、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

阶段

目标

到2025年,奠定基础阶段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 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到2030年,碳达峰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 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碳中和阶段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

  • 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 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意见》部署了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图表 5、碳达峰碳中和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

方面

重点任务

  1.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

  • 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

  •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 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 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

  • 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1.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 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

  • 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1. 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 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

  •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

  •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1. 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

  • 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

  •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1. 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 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1. 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 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 健全法律法规

  • 完善标准计量体系

  • 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1. 完善政策机制

  • 完善投资政策

  •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 完善财税价格政策

  • 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

《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部署、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提出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地方责任、严格监督考核。

三)《方案》部署“碳达峰”工作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方案》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

图表 6、碳达峰的目标

阶段

目标

“十四五”期间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十大行动中包括了如下维度:

  • 行业维度:覆盖了碳排放最高的四大行业领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 实施维度: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 时间维度: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图表 7、碳达峰十大行动

行动

主要措施

  1. 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 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 灵活性改造;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50%;推进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加强散煤替代)

  •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展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 因地制宜开发水电(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推动 小水电绿色发展;“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 4000 万千瓦左右)

  •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 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

  •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3000 万千瓦以上)

  1. 2.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

  •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城市、园区、重点行业、重大技术四大类工程)

  •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

  •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完善通信、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标准,提升准入门槛)

  1. 3.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制造)

  •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废钢资源回 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鼓励钢化联产,探索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试点示范)

  • 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 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

  •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

  •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排查在建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   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

  1. 4.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

  •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1. 5.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

  •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 6.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 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 40 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 45 亿吨左右)

  •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 9 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提升至65%)

  1. 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

  • 强化应用基础研究

  •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1. 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 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

  •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

  •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

  • 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1. 9.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

  •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1. 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 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碳排放已经基本稳定的地区,   在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

  • 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动高耗能行业向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

  • 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

  • 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三、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体系

一)指数体系构成

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以下简称本指数)的评价指标由四个领域、二十个子领域构成,按照权重为不同领域打分。本指数评价的对象为中国城市,最终每个城市的得分是0到100分之间的加权综合得分。

四个领域为:(1)双碳发展水平,即城市双碳工作当年达成的成就;(2)双碳发展进展,即城市自身跟去年相比,在双碳工作中取得的进展;(3)双碳发展导向,即城市双碳发展规划战略导向和双碳发展峰值目标的先进性;(4)双碳发展管理,即城市双碳发展相关管理体制和治理水平。具体构成见下表:

图表 8、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体系构成

领域

评价描述

子领域

1双碳发展水平

本年的双碳发展水平

1.1单位GDP 碳排放

1.2人均碳排放

1.3人均能耗

1.4年均PM2.5浓度

1.5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2双碳发展进展

本年比上年的进步

2.1服务业比重年增幅

2.2单位GDP能耗年降幅

2.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增幅

3双碳发展导向

低碳理念导向

3.1碳达峰目标年份

3.2双碳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3.3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地方性法规

3.4新能源建设发展导向

3.5公交建设发展导向

4双碳发展管理

低碳策略和行动管理

4.1创建双碳管理和发展策略

4.2建立双碳管理制度

4.3编制双碳操作管理规程

4.4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4.5建立低碳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

4.6建立减碳金融鼓励机制

4.7创建碳中和示范工程


二)指数构建原则和方法

  本指数的构建基于如下的原则和方法:

1)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指引

图表 9、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9月22日)》是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

我们可以从图表 9、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中看到明确的评价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森林覆盖率。因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数据暂时无法对所有城市有效获取,森林覆盖率不适合在城市层次评估,这两个指标没有纳入到本指数中。

图表 10、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图表 10)也是本指数构建的重要依据,我们从中梳理出适合对城市评估的、具备有效数据支撑的评估指标。第一项重点工作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都是碳排放大户,它们多属于第二产业。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在“调整产业结构”一节中,明确阐述“大力发展服务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将“服务业占GDP比重”纳入本指数的评价指标。“绿色低碳产业占GDP比重”作为指标会更好,但目前的数据条件还暂时做不到在所有城市获得有效支撑。

第二项重点工作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能源行业是碳排放最高的行业,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国。此项重点工作中强调“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提出 “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据此我们在本指数中设置了能源指标、行业指标。

重点工作中还提及“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切实加强组织实施”,要求的是建设MRV体系(碳排放可检测Measurement、可报告Reporting、可核查Verification,实现碳排放数据标准的统一和数据质量的控制)、制定双碳工作政策和治理手段、管理双碳工作的有效实施,据此我们在本指数中设置了指标评价城市双碳工作的政策、立法、管理、实践等方面。

2)覆盖碳排放重点行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反复提及了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不同的数据源、不同的统计口径给出的行业碳排放比例有所不同,但都揭示了我国碳排放最高的行业依次为:电力能源行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据CEADs数据统计,电力能源行业2017年占总排放量的46.6%,工业占比27.9%,交通运输业9.7%,建筑业5%。我们在本指数中的对上述重点行业相应设置指标。

3)静态与动态指标结合

所谓静态指标是指评估年份当年的达成水平,而动态指标则加入了时间对比,即城市的现在与过去比,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呈现。在本指数中,我们设置了四个领域,双碳发展水平领域为静态指标,评价当年的双碳工作达成的状态;双碳发展进展领域为动态指标,评价城市双碳工作相比上一年的进展情况,自己跟自己比;双碳发展导向领域和双碳发展管理领域可以说是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指标,一方面得分项是过去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也影响城市的双碳未来。

4)具有有效的数据支撑

面对着一个与碳排放相关的指数,人们一定会问“哪里的数据?”、“数据靠谱吗?” 本指数是一个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的指数,有效的数据是指数的根基。

本指数带有宏观、中观的性质,由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自然是权威的选择。的确,在本指数应用于城市评估上,我们使用了很多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但《统计年鉴》中并没有碳排放数据,有论文讨论使用《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数据,可以折算得出碳排放。下表就是出现在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城市年度能源消费数据,有各能源品类的消费明细:

图表 11、城市能源消费统计数据样例

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 (2019年)

名称

计算单位

本年消费

原煤

      10,965,708

焦 炭

       1,449,099

焦炉煤气

万立方米

          39,518

高炉煤气

万立方米

         563,439

原 油

      12,201,490

汽 油

          27,030

煤 油

              78

柴 油

          53,565

燃料油

            68,705

液化石油气

          83,158

炼厂干气

         368,469

热力

百万千焦

      25,212,810

电 力

万千瓦时

       1,846,883

上表中的每一种能源消费都可以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例如1吨原煤可以折算为2.492吨二氧化碳,1吨原油可以折算为2.104吨二氧化碳……。这样通过能源消费数据就可获得碳排放数据。

但这种折算的方法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处理。不同城市对能源消费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有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工业能源消费、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等若干口径,即使是使用同一个名称的能源消费数据也难以保证统一的口径,有些城市的《统计年鉴》中所列能源品类不全等情况。

此外我们调研了国内外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包括EDGAR(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ODIAC(日本NIES,美国NASA)、CEADs(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英国研究理事会等)、MEIC(清华大学)、PKU inventory(北京大学)、CHRED(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等。

图表 12、网格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展现

当然,如果做横向对比的话,这些数据库的数据并不一致,哪个更准?有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以下两张图来自论文Shan, Y., Guan, D., Zheng, H. et al. 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1997–2015. Sci Data 5, 170201 (2018). https://doi.org/10.1038/sdata.2017.201。图表 13中展现了不同数据源的可信度,我们可以重点关注NC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中的数据)和MEIC(清华大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它们都落在了97.5%置信区间之内(实线表示的国家级数据和虚线表示的省级数据都如此),而NC2005是我国官方数据,MEIC与官方数据保持着比较高的一致性,有较高置信度的。但是MEIC目前只有2017年以及更早的数据,其他的国内数据库的数据则更早。而本指数的编制需要更新的数据。

图表 13、不同数据的置信度(灰色区域置信区间为97.5%)

Source: Shan, Y., Guan, D., Zheng, H. et al. 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1997–2015. Sci Data 5, 170201 (2018). https://doi.org/10.1038/sdata.2017.201

我们再探究一下EDGAR数据的准确性,请看图表 14、不同数据库对中国碳排放量的估计,年份折线保持着相对一致的走势,MEIC折线处于中下位置,略低于图中2005年和2012年的两个圆点(表示我国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中的官方数据)。MEIC与EDGAR数据的最大差异值在20%以内。

图表 14、不同数据库对中国碳排放量的估计

其实自从有碳排放的议题以来,碳排放量的估算就一直在争议之中,论文对数据可信度的论证也难以避免争议和质疑。

本指数作为一个中观层面用于横向对比不同城市双碳工作的评价工具,并不要求碳排放量数值的高度精确,在采用相对比值的体系下,只要在不同城市间保持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就可以达到横向比较的目标。

最终我们确定了主数据源,并用其他数据进行交叉核对及校正。好消息是,MEIC将在近期推出新版本,将可以提供直到2020年的数据,这是我国双碳以及温室气体相关领域的一个福音,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较为核心的碳排放数据之外,本指数还需要更多维度的数据,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交通、建筑、政府信息、地理信息、新闻报道等等。作为数据讨论的总结,这里列出了本指数编制的主要数据源:

  • 国内外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

  • 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

  • 部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等)数据和文件

  • 国际组织相关文件、碳排放相关权威论文

  • 城市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环境统计年鉴等统计信息

  • 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政府公示信息

  • 权威新闻媒体报道等

5)数据可比,贴近生活,易于传播

本指数定位成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指数,要以容易理解和传播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定位让我们加入与人(城市居民)直接相关的指标,包括天气质量、人均碳排放、人均能耗、城市目标碳达峰目标年份等指标。本指数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以人们熟悉的加权综合得分去体现。

进入21世纪后,中美两国一直位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前两名。如果对美国的州和中国的省份的碳排放进行排名,1997年中国只有河北省可以进入前十,而2018年的前十名中,美国只有德克萨斯州排名第四,其余的都是中国省份。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地区人口规模的相应壮大,造成了碳排放总量的急剧增长。即使如此,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中国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人均排放量与欧盟水平相近,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在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能耗等指标上,我们选择欧盟作为标杆。美国的人均碳排放、人均能耗很高,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欧盟作为一个发达地区,发展程度高,一些国家已经完成碳达峰,其指标是较好的国际参照。

四、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的应用

我们选取了30个省会城市(很遗憾缺少了一个省会城市拉萨市,因为缺失部分数据)和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作为本年度评估城市,这35个城市也是我国的主要城市(未含港澳台)的代表,在其所在省份都分别是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它们的碳排放往往在省内也占据相当高的比重,由此可以比较全面地观察到我国相对发达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综合情况。以下讨论中以“中国城市”指称这35个主要城市。

一)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综合排名

图表 15、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2022版)综合排名

本指数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广州、厦门、上海,一线城市占据了其中的四席。果然“发展是硬道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伴随着产业升级,贯穿在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的进程之中。

据《张诗卉,等:中国省级碳排放趋势及差异化达峰路径》的研究,以2018年的碳排放为例,在全国27个除直辖市以外的省级行政区中,各省排放前三的城市平均能够覆盖的排放比例是52%,总共能覆盖全国47%的排放;其中,集中度最高的宁夏、青海和西藏能覆盖80%以上;集中度较高的陕西、吉林、新疆能覆盖60%以上。各省排放前五的城市能够覆盖的平均排放比例是69%,总共能覆盖全国63% 的排放;其中,集中度最高的西藏、青海能覆盖95% 以上;集中度较高的云南、吉林、贵州、陕西能覆盖75%以上。9个省能够通过控制排放前六的城市控制该省80%的排放。

重点城市的双碳工作是双碳整体工作的主战场,抓好了重点城市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应用上述排名,可以对35个主要城市做如下分类:

图表 16、中国城市双碳特点分类分析

类别

城市

特点

一类城市

深圳、北京、广州、厦门、上海、杭州

已脱钩:已基本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呈现已达峰态势。

二类城市

重庆、长沙、南昌、青岛、成都、福州、贵阳、合肥、海口、武汉、天津、南京、西安、南宁

在脱钩:碳排放增速明显慢于GDP增速,处于脱钩期,有望十四五达峰。

三类城市

郑州、长春、兰州、沈阳、昆明、宁波、西宁、济南、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大连

待脱钩:还没有出现碳排放与GDP脱钩的迹象,重工业比重高。

四类城市

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

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相对依赖高碳排放的能源产业。

不同类别的城市在开展双碳工作的策略上是有差别的,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指引下,具体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双碳策略。

下文中,我们对构成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的四个领域——双碳发展水平、双碳发展进展、双碳发展导向、双碳发展管理分别展开阐述,并对这些领域的部分指标进行详细讨论。

2022版的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双碳发展水平领域采用的是2019年的城市相关数据,双碳发展进展领域采用的是2018年和2019年的城市相关数据,双碳发展导向领域和双碳发展管理领域采用的是截至2021年底可用的最新数据。

二)领域1-双碳发展水平排名

图表 17、领域1-双碳发展水平排名

双碳发展水平领域评价的是城市的双碳工作的整体水平,城市与外部世界比较,考察5个指标:单位GDP 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能耗、年均PM2.5浓度、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此领域得分最高的五个城市是深圳、海口、北京、厦门、广州。年轻的深圳成为双碳发展水平的排头兵,40年间从小渔村变成大都市,引领着产业升级和创新,较早地从工业化迈向了信息化,也是我国城市中双碳实践的积极践行者。海口和厦门是滨海旅游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它们也最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北京和广州则是大都市,都经历过严重雾霾的阶段,近年来秉承低碳发展理念,多管齐下大力整治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快速步入双碳发展水平的前列。

碳排放总量排名

就碳排放总量而言,排在前五的城市是上海、重庆、天津、石家庄、北京,除石家庄外都是直辖市,直辖市占据四席,直观的感受是碳排放总量与经济总量是相关的。

图表 18、中国城市碳排放总量(2019年)排名

单位GDP排放排名

与直观感受不同,从数据上研究碳排放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对城市GDP进行排名,排在前五名的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其中广州的碳排放排在第10名,深圳的碳排放排在第25名。

数据告诉我们,碳排放与经济总量并不是线性相关的,用单位GDP碳排放的排名可以直观地看到结果(图表 19)。单位GDP碳排放最低的前五名是深圳、北京、广州、厦门、福州,集中在沿海及发达城市,都是经济总量很高的城市;而单位GDP碳排放最高的前五名则是银川、乌鲁木齐、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宁,偏向于中西部内陆,是经济总量相对排名靠后的城市。这一结果的背后,反映出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聚集的城市,单位GDP碳排放就偏高。

图表 19、中国城市单位GDP碳排放(2019年)排名

人均碳排放排名

再看人均碳排放,海口、深圳、南宁、福州、西安位居人均低排放前列,这些城市的发达程度不一,地区分布也很广,但都是服务业占比很高的城市。

人均碳排放是个有趣的指标,人们的认知里美国是个高人均碳排放的国家,各种影视剧中看到的美国有很高的发达程度,国民也都追求高舒适度的生活。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看,人均碳排放最高的是中东几个石油生产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也名列前茅。这与我们看到的中国城市的人均碳排放情况是有区别的,我国的高人均碳排放城市并非发展程度高,其背后还是产业结构的原因。

图表 20、中国城市人均碳排放(2019年)排名

PM2.5年均浓度

图表 21、2019年中国城市年均PM2.5浓度

城市

PM2.5年均浓度


城市

PM2.5年均浓度

海口

16.9


长春

38.1

福州

24.0


青岛

39.7

厦门

24.0


南京

40.3

深圳

24.1


哈尔滨

41.8

昆明

26.1


北京

42.0

贵阳

26.7


成都

42.5

宁波

28.8


沈阳

42.8

广州

29.9


合肥

43.9

南宁

30.3


武汉

45.4

银川

32.5


长沙

47.2

大连

35.1


乌鲁木齐

50.0

上海

35.2


天津

51.3

南昌

35.3


济南

54.9

西宁

35.6


太原

56.0

兰州

37.0


郑州

58.7

呼和浩特

37.8


西安

58.7

重庆

37.8


石家庄

63.2

杭州

38.0

               


空气质量是老百姓直接能体验到的双碳指标。2010年代,特别是2014年前后,中国各大城市相当一部分经历过雾霾锁城的无奈,PM2.5值在个别的极端情况下曾经高达数百。翻看欧美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历史,通常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根本好转。但从“图表 21、2019年中国城市年均PM2.5浓度”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的PM2.5状况在多数城市已经大幅改善,这与人们的切身感受也是一致的,曾经销售火爆的空气净化器没那么火了,买回家的净化器也开得越来越少。对比国外走过的治霾历程,中国短短数年之间发生的空气质量变化,可以说是双碳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虽然各城市PM2.5指标上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图表 21的数据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空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赖于各城市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三)领域2-双碳发展进展排名

图表 22、领域2-双碳发展进展排名

双碳发展进展领域评价的是城市自身的进步,自己跟自己比,考察3个指标:服务业比重年增幅、单位GDP 能耗年降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增幅。

我们高兴地看到乌鲁木齐、贵阳、兰州、西宁、石家庄名列前茅,多为内陆城市,虽然在综合排名之中都相对靠后,但它们在双碳发展工作中做出了大努力,取得了大进步。

服务业比重、单位GDP能耗、空气优质天数发展进展

图表 23、中国城市发展进展(2019年与2018年对比)

城市

服务业比重年增幅


城市

单位GDP 能耗年降幅


城市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增幅

天津

8.36%


郑州

16.58%


兰州

19.68%

乌鲁木齐

5.90%


青岛

14.93%


银川

18.35%

上海

4.01%


贵阳

14.47%


西宁

7.81%

兰州

3.22%


南昌

11.22%


成都

6.72%

南京

3.08%


广州

8.73%


西安

4.65%

广州

2.58%


长沙

8.63%


乌鲁木齐

3.36%

石家庄

2.22%


厦门

8.17%


福州

1.69%

青岛

2.10%


石家庄

7.34%


哈尔滨

0.66%

济南

2.10%


重庆

5.67%


上海

0.00%

宁波

2.00%


杭州

5.35%


北京

-0.41%

杭州

1.71%


长春

5.32%


石家庄

-0.57%

郑州

1.71%


北京

5.24%


沈阳

-1.05%

长沙

1.57%


西宁

5.05%


南宁

-1.14%

呼和浩特

1.46%


合肥

4.60%


天津

-1.33%

合肥

1.11%


太原

4.10%


贵阳

-1.38%

重庆

1.03%


乌鲁木齐

4.10%


太原

-1.48%

深圳

0.96%


南京

3.99%


厦门

-1.93%

海口

0.96%


上海

3.62%


昆明

-2.20%

福州

0.94%


深圳

3.41%


杭州

-2.39%

武汉

0.91%


武汉

3.31%


重庆

-3.14%

银川

0.84%


成都

3.00%


呼和浩特

-3.38%

长春

0.67%


呼和浩特

2.83%


南京

-4.09%

沈阳

0.62%


兰州

2.64%


南昌

-4.15%

西宁

0.59%


哈尔滨

2.14%


宁波

-4.50%

北京

0.48%


天津

2.08%


深圳

-5.14%

哈尔滨

0.40%


南宁

1.25%


海口

-5.28%

成都

0.08%


宁波

0.81%


广州

-6.09%

昆明

0.06%


海口

0.03%


长春

-6.71%

南昌

0.04%


福州

-0.84%


长沙

-7.72%

贵阳

0.01%


银川

-1.31%


大连

-8.48%

南宁

-0.23%


西安

-1.92%


武汉

-10.22%

厦门

-0.32%


沈阳

-3.99%


合肥

-10.80%

西安

-0.41%


昆明

-9.84%


青岛

-11.11%

太原

-0.59%


大连

-


济南

-11.85%

大连

-3.27%


济南

-


郑州

-12.32%

四)领域3-双碳发展导向排名

双碳发展导向领域评价的是城市的低碳发展理念导向,考察指标包括:碳达峰目标年份、双碳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地方性法规、新能源建设发展导向、公交建设发展导向。

图表 24、领域3-双碳发展导向排名

此领域中南京、宁波、上海、北京、天津名列前五,随后的20多个城市跟进程度也都很高,彼此差距不大,说明双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共识。

碳达峰目标年份

中国于2009年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40%~45%,并于2015年进一步提出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8.1%,提前超额实现2020年目标。在此坚实基础之上,中国有望提前达成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

各个城市也纷纷提出各自提前碳达峰的时间表,也有城市表示力争在2030年之前提前达峰,但没有提出具体目标。图表 25是截至2021年底各城市提出的碳达峰目标年份。提前碳达峰时间的提出,是各个城市双碳工作的整体缩影,背后是艰苦细致的工作计划和实际行动。

图表 25、中国城市碳达峰目标年份

城市

碳达峰目标年份


城市

碳达峰目标年份

宁波

2018


西宁

2025

北京

2020


海口

2025

广州

2020


银川

2025

杭州

2020


大连

2025

青岛

2020


沈阳

2027

厦门

2020


昆明

2028

武汉

2022


重庆

-

南京

2022


郑州

-

深圳

2022


哈尔滨

-

合肥

2024


长春

-

上海

2025


西安

-

天津

2025


福州

-

成都

2025


呼和浩特

-

长沙

2025

     

南宁

-

石家庄

2025


太原

-

济南

2025


乌鲁木齐

-

南昌

2025


贵阳

-

兰州

2025





五)领域4-双碳发展管理排名

双碳发展管理领域评价低碳策略和行动管理,考察城市在创建双碳管理和发展策略、建立双碳管理制度、编制双碳操作管理规程、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立低碳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建立减碳金融鼓励机制、创建碳中和示范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此领域各城市的得分大致分成两个梯队,上海、广州、南京、沈阳、青岛、深圳、北京、天津、重庆、武汉、成都、长沙、福州、合肥、南昌、昆明、乌鲁木齐、贵阳、兰州、大连、宁波、厦门、杭州、石家庄、济南、长春、银川共27个城市为第一梯队,彼此差距不大,各城市都在双碳发展管理领域做了扎实的工作;西宁、海口、哈尔滨、西安、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郑州为第二梯队,在双碳发展管理领域还存在较多提升空间。

图表 26、领域4-双碳发展管理排名

五、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我国双碳发展水平

自2010 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多个城市开展了低碳发展试点,旨在探索不同地区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的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路径。国家低碳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创新,重点围绕碳排放达峰目标,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倒逼低碳发展转型,加大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的做法。调研也发现,部分试点地区也面临诸如低碳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目标不先进、创新动力不足等短板。通过构建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有助于形成双碳发展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鼓励和指导社会各方为双碳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成为推动和提升双碳发展的“指示器”和“风向标”。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明确要求在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构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加快建立低碳的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有助于加快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评价考核体系,从而成为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建设美丽中国。

三)有利于健全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提出,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目标考核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突出公众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通过构建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强化低碳发展理念,发挥双碳目标引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四)有利于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理念的全民传播

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是一个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指数,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形式在媒体上传播,促进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升,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六、结论与建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见附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文见附录),是2021年10月先后出台的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文件,采用了“1+N”政策体系。

《意见》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管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

《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方案》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N中具体细分领域政策文件将陆续出台。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方案》部署,进一步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

我们在“图表 16、中国城市双碳特点分类分析”中列出了四类城市的特点:

  • 一类城市:已基本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呈现已达峰态势。

  • 二类城市:碳排放增速明显慢于GDP增速,处于脱钩期,有望十四五达峰。

  • 三类城市:还没有出现碳排放与GDP脱钩的迹象,重工业比重高。

  • 四类城市: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相对依赖高碳排放的能源产业。

不同类别的城市在开展双碳工作的策略上是有差别的,要在《意见》和《方案》的指引和要求下,具体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双碳策略和行动方案。

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双碳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分享的软件和资料来自网络收集和整理,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数据工匠俱乐部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使用,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管理员删除



(欢迎大家加入数据工匠知识星球获取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SZH9543邮箱:ccjiu@163.comQQ:2286075659

热门文章


《中国元宇宙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内附下载链接)


《城市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指南2021》正式发布(内附下载链接)


一文读懂什么是元宇宙(内附下载链接)


图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及55条改动对比丨(内附下载链接)


终于有人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讲明白了!


详解数据可视化的4种类型:手把手教你正确选择图表


从COBIT5谈谈IT治理(内附下载链接)


IT建设目标及IT规划初步方案(内附下载链接)

我们的使命:发展数据治理行业、普及数据治理知识、改变企业数据管理现状、提高企业数据质量、推动企业走进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愿景:打造数据治理专家、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治理生态圈。

我们的价值观:凝聚行业力量、打造数据治理全链条平台、改变数据治理生态圈。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数据工匠俱乐部

微信号:zgsjgjjlb

专注数据治理,推动大数据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