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4.0 GPA只会考试还差得远,提高课堂参与才是王道!
在国内高中大学的课堂上,似乎只要“下课偷摸死命学”,“课上默默无闻高冷脸”,也不会影响到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国外无论是大U还是LAC,你的课上表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Classparticipation”都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茫茫人海和Professor确认眼神,提高class participation,获得straight A,走向人生巅峰,秘籍就在这里啦!
本文7670字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文章作者:小栗心,小Heidi,书包,lh✨
2022er马上就要开学了,相信你们和一年前的我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同时也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也有很多学弟学妹询问我该如何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我们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上课也很认真,可是据我这一年的观察,很多人却败在了class participation上。上课只顾着听和记笔记,却不愿意多举手发言。如果平时成绩都很优秀,却因为class participation总成绩硬生生被拖了下来,就太吃亏了。
而且,上课不积极参与class participation,老师会觉得你并没有真正加入课堂也没有思考,损失的可不仅仅是成绩,还有老师心目中对你的印象分。
如果我们表现得好,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之后老师也会私心给你更多的意见,把你从“坑”中带出来。大学的老师都很愿意帮助自己的学生,而这件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求帮助,而不是等着老师主动来问候我们。这一点我觉得和国内很不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纠正这个观念~
和老师多多讨论不仅可以拓展课上的内容,还可以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学习经验,甚至和老师谈谈人生也是极好的,热心的教授甚至会站在你作为国际生的立场上帮助你。等到大家成为高年级生后,也会需要老师的推荐信,或者去帮老师做research,会有很多机会和老师们接触。总而言之,教授们可以说是我们在学校里最好接触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了。
而今天,我们就要教教大家如何在茫茫人海中与professor“确认过眼神”,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秘籍1: 来自 @小Heidi
我现就读麻省某个村里的寄宿高中,已经从三年前的freshman小白终于“打怪升级”到senior。相比于专业的大学,高中的课程覆盖的比较广,所以我分为了文科和理科课来分别讲它们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马上要上美高的学弟学妹们呀💜
文科课
「注意力」
我知道大家上课一定都会好好学,但是想要拿稳class participation的分数取决于老师是否认为你在好好学/参与,或是在好好听ta的课,所以重点是show your curiosity andpassion
1. 非常认真的看着老师的眼睛(目不转睛非常深情的那种),不用怕目光交汇,平时大家和朋友们聊天都会看着对方,所以老师在上面讲课也希望底下的学生和ta有眼神交流啦。
2. 有时可以根据老师所讲内容点点头,这可以突出你对于老师讲的内容的肯定,这样老师会感受到你的尊重。
• 这里一个小提示:如果以上两点因为实在太睏做不到的话,不用勉强,可以试试一直记笔记,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睡着,还可以间接的向老师表示你在认真听,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撑过了一整年的下午的西班牙语课。
3. 一个Don’tDo——上课不要不停的问问题,问问题的本质是好的,但有的时候老师会觉得上课只回答你一个人的很多问题会占用大家的时间,也会打乱ta的讲课计划。如果真的有许多问题,即使这些问题很重要,那么还是建议留到下课去问,老师会觉得你即尊重了ta和班上的其他同学,又很勤奋好学,还可以顺便让老师更加了解你。
4. 尽量减少问老师可不可以重复刚刚说的xxx点。
「讨论」
1. 对于老师提出来的一些论点提出延伸或者反驳。这里我比较鼓励提出延伸,反驳可以以疑问的方式提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冒犯一些比较“玻璃心”的老师,我真的遇见过被反驳然后不爽的老师,如果确实有一个很好的反驳点的话,可以留在下课之后与老师讨论。
2. 如果是在讨论网上的观点或者一篇文章的话,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 但当大家都同意一个主流的观点时,如果你可以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有很强依据的反驳的观点时,老师会对你刮目相看。
理科课
1. 有的时候上课老师会被一道题卡住,嗯对这个比你想象中发生的次数还要多,这个时候如果你想出来了,可以帮助老师一步步解出来。
2. 老师让分组做题的时候,如果提前做完,可以主动去帮一帮旁边的小组。
3. 上一点同样适用于labbased的课程(生物化学等),一般课上如果要做实验的话老师会更忙,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超前完成的话,可以帮助旁边的小组的进展或者老师收拾,老师会很高兴,我们学校有美国人自己做完就开始聊天,一点也不管老师在实验台之间忙来忙去。
4. 老师的office hour时推荐找老师讨论一些高于课堂水平的知识和题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老师会继续就这个问题延伸下去,有时老师的点拨会使一些疑问豁然开朗。
• 有些老师会在下课的个人辅导时发挥的比上课好,他们会根据你的问题来调整一个知识点的讲法。
***分享一个如何让老师记住你的小tip:学年开始时,老师都会让大家做自我介绍,一般大家会说:名字,家乡,和一个funfact。如果你的fun fact非常新颖有趣那么老师会瞬间记住你哟,下课去问老师问题老师也会一下就知道啊这就是那个会xxx的学生。***
秘籍2: 来自 @小栗心
我是一名文理学院2021er,作为上过最大的课为30人规模的文理学院学生来说,我对class participation非常有经验了。我们学校的课程主要分为seminar和lecture两种。lecture一般人数偏多,有的老师也不会在syllabus里加class participation这一条,但是如果你的发言多,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可以给老师留下好印象。seminar一般不会超过20人,老师也会更加注重每个人的发言,class participation一般占总成绩的15%-20%不等。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我大一总结的小技巧。
坐在前排
坐在前排不仅可以减少你走神的几率,如果想问问题/回答问题,老师也会经常注意到你,更重要的是,老师需要互动的时候,近水楼台先得月,久而久之就可以经常给老师刷脸。有的老师能记住班上的同学,有的老师完全记不住,这个时候刷脸就很重要了。
坐在固定的位置。
有的时候人数较少的课程,可能大家都会随便坐,坐在固定的位置也有利于老师记住你。
互动
有些老师经常会在台上需要和学生互动,比如计算题目或者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了他才会进行下一步。如果你的同学都比较害羞保持沉默的话,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做沉默的那一个,一定要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给老师捧场),嗯我真的有遇到过老师尴尬地站在台上坐在下面的同学们集体沉默的场景。
Q:在文科课上,老师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家一定会很为难吧?
A:有的老师会设计好自己的课堂计划,有学生答到了点子上就会引入下一个话题,这个时候发言就不适合天马行空,一定要好好揣测老师的想要的答案再举手发言。不然反而给老师留下了不好好思考的印象,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文科课有一些很自由的课堂,这个要根据你遇到的老师来决定发言策略。在这样的课上,只要有关联的话题和发言都会被计入有效发言。大家其乐融融就像聊天一样,这种时候其实对我们国际学生就很友好,建议大家多多举手发言。
总体而言,主动举手发言>老师点名提问。国外的模式和国内的模式不同,老师更希望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或者想法,而不是国内「学生等着老师点名」的模式。所以能抓住机会举手就要抓住机会举手。
比如老师问到了你熟悉的内容,就一定要抓住机会,肯定要好过老师刚好讲到不熟悉的内容却点了你的名字。有的课堂上,老师特别点了你的名字回答问题,就意味着在警告你发言很少了。
Q:如果老师问到了自己刚好不太熟悉的内容怎么办?
A:沉默,或者说 I don’t know是绝对不可以的。首先,我们必须要反思这一部分准备不够扎实,下一次课前要更加认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谈论一些有关联的内容,自己当时课前准备时任何的想法,或者是比较坦诚地说自己不是很清楚,但末尾要抛出一个问题(比如,“老师这一段内容我在读的时候就不是很明白xxxxxx,我的想法是觉得xxxxxxx,我想问一下xxxxxxxx”)
老师看到你这么回答就知道,你其实真的不懂在努力bs了,一般就会放过你。但是沉默或者说一句sorry I don’t know都是绝对绝对不可以的!!会给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Q:假如一直觉得在上课无法插入话题该怎么办呢?
A:其实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过分自责。这个时候可以去老师的office hour寻求帮助,大部分老师都会理解。
这个也没有技巧,就是很真情实感地说。老师,我很努力的在学习了,可是我上课总觉得参与不了讨论,能给我一些建议吗?or以后上课的时候多给我一些机会发言吗,我会努力说话的(有的时候班级里会有一两个特别特别活跃的,相对不怎么活跃的同学就很难发言,这是实际存在的状况,假如是这样的话老师会理解)。
Q:私下去office hour询问的技巧?
A:一般我们都是专门跑去office hour问问题的。有的老师(多见于cs,理科)就是开门见山的类型。你有什么疑惑呀我来给你解答,说完了就完事,有问题再来找我哦。一切都和和美美,非常友好。
但是有的老师他不喜欢只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干巴巴地去求助,进去就说,老师我xxxx遇到了xx问题,请您给我一些帮助。他脾气反而很臭(真的)。(此种多见于文科,社科老师)
我的真实经历如下,我在某课上,另一个中国同学去问问题,他之后和我抱怨说老师每次都不怎么解答,说这个老师一点都不好。但我去的时候每次老师都如沐春风有问必答,所以我就很疑惑。
后来我仔细地想了想,是寻问问题的方式出了问题。那个同学就是我所说的,干巴巴地求助,一进来就问老师我怎么怎么样了老师我该怎么办呀。
但我每次去,都是先寒暄一下,说老师我最近看了一篇xxx文章(和最近一次课堂内容有关,不是瞎扯的)挺不错的,我有了xxxx思考。啊对了,关于课堂上的内容我也有点儿不懂的地方blabla。然后老师就给我解答问题,我们就开始愉快地聊天了。
根据我的经验总结下来,去问问题的时候就是一定要给老师看你思考的过程,你具体做了什么,怎么做了,遇到的问题具体是哪个,需要老师怎样的帮助,而不是单单地抛出一个问题等着让老师给你解决。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写paper,你需要找数据,但你不知道哪里有好的数据找就想去找prof问问。比起一进去就说,老师我想找点好的数据用在paper里,你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先去图书馆找(图书馆都有信息渠道,也可以问图书馆专门的人员帮助你,一般需要资料写 paper的话,prof都会提前教大家怎么弄),找到几份资料后拿去问老师,说老师我在图书馆找了几份资料,但是xxxx(一些小缺点,比如日期不够近啦,不知道到底准不准啦),请问老师这几份数据里哪份比较好啊,可以用在paper里吗?我自己还在网上找了blabla都带过来了,如果都不好的话有没有什么好的source推荐啊。这样越详细,老师越会觉得,啊!孺子可教也,就会更加愿意帮你一把。
秘籍3: 来自@lh
我就读于明尼苏达双城分校,是典型的大U。在大一大二阶段,上百人的intro级lecture占据了课程的绝大多数,但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充分利用课间和Office hour来与教授或者TA进行互动。
带大课的教授往往拥有各自的专精,也会在课上有的没的说几句自己的研究。比如在我的物理电磁课上,教授是天体物理宇宙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他会经常在课上扯几句恒星的电磁作用啊,高能粒子之类的。我恰好在这方面很感兴趣,于是就上课记下教授拓展补充的点,课间的时候揪着他的这句话问他,他就会讲很多——毕竟讲到自己热爱的科研领域教授都会很开心的。
我与TA的交流主要体现在Calc2的discussion中。TA是个学纯数的小姐姐,因为我日常坐第一排的角落里且作业考试分数一直很高,很快就被记住了。因为我们discussion分小组做题,当然也会分小组聊天,会和TA小姐姐聊专业的问题,比如“我死都不会学应数!”这种,关系也比较熟。我不习惯单独去问问题,但会去考前的workshop。除了能解决死要面子活受罪地不愿意单独去问题但又确实不太会,这样也能让你的同学和TA觉得亚洲人数学好不是天赋,她也很努力。因为有以上交流基础,我在申请peer tutor的职位时,我的物理教授和数学TA分别答应并为我写了推荐信,帮助我更好地争取职位。
除了大课,大U也有一些workshop形式的课,我遇到的是大学写作课和专业入门课。这些课上课人数不超过20人,大家也会围成一圈,有很多同学之间,以及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
在写作课上,我们老师的方式是以同学间的交流为重,利用不同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的不同视角,来完善每个人的文章。因此,课上的文章往往是peer revise。老师重点关照的,是写得尤其需要改进的一两个人,大部分人难以在课上接受一对一的指导。众所周知,写作拿A是很难的事,没有老师的面对面指导确实心里很虚。于是我经常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写作时间,趁早拜访老师的Office Hour。比如周五due的一篇文章,就去周一的Office Hour。这是因为到了周四周五课前的OfficeHour,老师的办公室往往人满为患,每个人分到的指导时间又会变少,而周一往往能一个人霸占整个Office Hour。在这种氛围下,老师也能更仔细地辨别文章中的逻辑失误,更清楚地提供改进建议。几乎每篇文章都去Office Hour找老师面批,我如愿每篇文章的小分都是A,总分也拿到了A。
我在多个major之间纠结了很久,本打算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所以报了一节EE的intro课。一节课教授要求我们设计新能源风车的传动方式。我脑子里有了想法,然而不知道蜗轮蜗杆怎么说,于是就用在黑板上画图的方式向全班分享了我的设计思路。教授依然给了万分肯定。我的设计是最接近现实的,然后就被记住然后被单独约谈了……在结课时,老师请全班去bar里吃牛排。我被老师单独约谈了选课问题,我只得很尴尬地告诉老师,上完你这节课之后我更坚定地不想学EE,而想学物理了。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尴尬得要死的对话,结果教授感同身受地跟我分析了专业问题:EE or physics。老师表示当年也有同样的困惑,给我分析了他的人生经历。虽然我的表达方式比写在这里的委婉点,但是也挺直白的。也许老师会遗憾一下,但是老师总是willing to help的。他们更希望每个人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跟相近专业的老师多聊一聊,他们会比advisor更清楚专业间的区别,能结合课程、研究、就业等各个方面帮你分析。甚至也许,就像我一样,教授当年也在纠结同样的事情,总会受益匪浅。
秘籍4: 来自@书包
首先,在一些会涉及到写论文的文科课或是理科课上,与Professor或TA搞好关系,可以将你从许多“论文跑题”,“论点笼统”,等等大“坑”中救赎,有时他们的一句comment,或是一个改动意见,甚至可以将你从F不及格,走向优秀。而这里所说的“搞好关系”则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课堂表现中得到的。
其次,与国外的professor搞好关系可不是像与国内老师的相处模式,你频繁的不顾当前是否professor officehour不停冒犯去咨询问题,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几位国外大学的“老司机们”,了解一下与这些性格迥乎不同的教授们相处的“血泪史”。
“十万个为什么”大法
注:此法只适用于office hour的限制下,刨根问底的向老师请教问题,并且注意观察老师深情,见好就收。
我一位朋友在选修一门地理相关的学科时,几乎每周都要写一篇几千字的论文,而她的professor居然可以不厌其烦的为她来回修改thesis。每次奠定好thesis后,她的强大写作能力使她每次的论文分数都脱颖而出。而她的秘籍,则很大程度依靠了“十万个为什么大法”。
她平时在课后会细心的写下每位老师的office hour,课后我们几乎是找不到她的,因为她总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小到咨询课堂上的衍生知识,大到咨询与该学科相关的实习方面机会。久而久之,教授也就经常习惯于叫她干活,自然而然的在论文的指导方面会多多少少“偏爱”这位同学一些。然而,掌控好一个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注意观察professor的神情和说话的语气,不要让老师产生厌烦。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大法
如何让professor记住你,从第一次的破冰开始就要多多注意了。在介绍自己时,多用一些吸引人的点去make fun of yourself。在别人哈哈一笑时,你的名字和模样也不知不觉印刻在他人脑海中了。同时,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不停的问题,给人一种显摆的感觉,默默的把自己的问题记下来,放到课下去问,因为你不会知道你的一个问题会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或者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当某个知识点产生歧义的时候,不要急于和professor面红耳赤的进行争辩,也许在许多文章中说是外教很喜欢学生与他进行这种“头脑风暴”的过程,可是谁会喜欢一个学识尚浅的学生与自己反复争论一个自己已经钻研了一生的领域呢?莫不如课下做足了research,课后与professor虚心请教,而不是在课上用着蹩脚的英语浪费着所有人的时间。但这并不是说课堂上就要避免问问题。抛出一个很好的问题,有时可以帮助整个课堂不断的推进,而还是要注意一个老生常谈的字,“度”。
确认过眼神,是prof喜欢的学生!总而言之,希望各位我们与professor们相处的“血泪史”可以让各位2022er们成功避免许多“坑”,成功成为老师们的“掌上名猪”哦!
对于大学课堂,大家不用过分担忧,只要认真地学习,认真地参与课堂就会得到回报的~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大一学习生活顺利~亲爱的TD小伙伴们,你们在美国课堂上有什么积极参与的tips,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呀!
备考标化需要背井离乡到北上广?
面对1000/h的线下课程肝胆俱碎?
欢迎来看看TD提供的在线解决方案
时间更高效、花费更高效
⬇️
* TestDaily是由damo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创立的北美留学备考新媒体,专注于为北美留学生的备考和申请提供优质的信息和服务,至今已经服务超过20万人次。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北京新东方、北京睿途教育,正式出版《大漠点词》、《申请手册》等多本书籍,并开发出多种广受好评的互联网备考产品。
选课选的好,生活乐逍遥;选课没选好,次次quiz胜高考 || 美国大学选课指南
我是不会写Essay的准新生,我慌得一匹!|| 纯干货写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