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植物保护:罗梭江论坛上的那些装饰植物

刘光裕 版纳君 2021-05-30

罗梭江论坛前排展示的珍稀濒危植物


2019年7月,第四届“罗梭江教育论坛”成功在版纳植物园举行,其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教育。


众多从事科普教育、科学传播和研学旅行、动植物保护的同行相聚在罗梭江畔,共话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难问题。经过了30多年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教育方面,除了大熊猫、朱鹮、水杉、珙桐之外,我们似乎再也没有成功推出过几个众人皆知的保护明星。


我曾经问我一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同事:“我们成功保护了那些植物?”同事竟感到诧异,说我也没想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中可看出很多生物多多样性保护工作还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没有形成综合有效的保护案例 。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针对特定物种的保护与教育工作应该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鉴于此,在本届罗梭江上,我特地多方组织,在会议厅内展示了版纳植物园成功保护的一些物种,以及版纳植物园自主发表,或发表后抢救回来的一些重要的具有科学意义的植物,用来装饰我们的会议厅。


点滴方寸之间,保护无处不在。


用来装饰的珍稀濒危植物,它们具体故事如下


龙脑香科植物

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性物种,大多只分布在低海拔的沟谷雨林。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很多龙脑香科植物种群数量都非常小,处于濒危状态。如望天树,其发现不仅证明了版纳具有热带雨林分布,而且成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象征之一。


通过多年的收集,版纳植物园收集了30多种,几乎成功保存了中国的所有龙脑香科植物。以下是一些自己繁育的小苗,如版纳青梅、望天树、云南龙脑香和海南坡垒等。



1

版纳青梅

Vatica xishuangbannaensi


版纳青梅是版纳植物园分类学家陶国达在勐腊发现的新物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树分布极为狭窄,受生境干扰,已处于濒危状况。通过种子扩繁,版纳植物园也实现了迁地保护。




2

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望天树是版纳热带雨林的标志物种。七十年代发现望天树证明了版纳确有热带雨林的论断。由于分布狭窄,生境破坏等原因,望天树在野外数量不多,植物园老一辈通过种子和小苗,已经实现了迁地保护




3

云南龙脑香

Dipterocarpus retusus


又名东京龙脑香,高大乔木,雨林标志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屏边和藏东南热带低海拔地区,奇妙的是版纳热带雨林里没有分布。通过种子和小苗引种扩繁,也基本实现了迁地保护。




4

海南坡垒

Hopea hainanensis


海南坡垒是龙脑香科植物,海南岛热带雨林的特有植物。海南坡垒属大乔木,木材较好,几十年不腐,野生植物已经非常稀少。经过种子引种扩繁,已经基本实现了迁地保护。



樟科植物

樟科是一类高大,有芳香气味,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版纳植物园自蔡希陶到昆明后,就引种种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樟科植物,并引种到百香园,后程必强老先生研究香料植物又做了一些引种和香料分析研究。


不过随着植物园“一竿子到底”的研究模式转变成“研究组”模式,樟科植物研究中断,保护工作没有得到提升。近几年,版纳植物园青年科研人员宋钰,在利用樟科植物作为研究素材的同时,引种扩繁,实现了大量樟科植物的保护。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从死亡线上,将其保护下来。如我们所展示的三种植物:安龙油果樟,云南油丹和土楠,都是异常珍稀濒危的植物。



5

安龙油果樟

Syndiclis anlungensis


樟科植物。1979年发现于贵州安龙县的石灰岩上。之前认为已经野外灭绝,后又发现几株。此树是中国特有植物,果子有芒果那么大,可榨油,版纳植物园通过人工扩繁了几十株来保护它。




6

云南油丹

Alseodaphne yunnanensis


樟科植物,生长于云南东南部阴生的山谷石灰岩上。野外种群极少,大型个体很难发现。科研人员幸运收集到一些种子,如今已经繁殖了几十株。




7

土楠

Endiandra hainanensis


又称海南厚壳桂,樟科植物,生于广东和海南的针阔混交林中。现在野外几乎已经找不到,幸运的是植物园科研人员在云南河口仅发现一株,然后收集种子扩繁了十多株,亟需进一步的保护。




兰科植物

兰科是西双版纳最大的植物类群之一,通常生长在山顶的植物或其它生境之中。由于森林破坏和人为乱采,版纳一半的濒危植物都是兰科植物。


版纳植物园自建园之始,便专注于收集兰花资源,然后逐步过渡到兰科植物保护和研究。版纳植物园收集保护了大量热区的兰花,其中比较成功的如白旗兜兰、凤蝶兰、多花脆兰等,并繁育了一些漂亮的,具有园艺价值的兰花,如三褶虾脊兰,适合盆栽,而且花大花期较长,可进一步推广到市场。



8

白旗兜兰

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


2003年,白旗兜兰首次在普洱被发现,野外仅一个点,仅存10多株,亟待抢救性保护。版纳植物园工作人员利用人工异交获得的种子,通过种子无菌萌发获得了大量幼苗,并在野外回归了幼苗,基本实现了抢救性保护。



9

凤蝶兰

Papilionanthe teres


兰科植物,附生在大树上,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境内。凤蝶兰花朵大而精美,叶子退化,植株呈“光棍”状由于生境破坏,凤蝶兰野外日渐稀少,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提纯真菌混合的种子袋和克隆技术,实现了大量扩繁保育。





10

三褶虾脊兰

Calanthe triplicata 


西双版纳漂亮的地生兰花之一,花朵白色,花序较大,开花时间较长,是一种很有潜力发展为园艺盆栽的兰花。经过研究,版纳植物园已经可以大量繁殖,具备了将其推到市场的条件。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漂亮兰花的繁育,可以减少对野生兰花的乱采,减少野生兰花的生存压力。



魔芋

魔芋是热带雨林中一类典型的植物,属于天南星科。


西双版纳具有丰富的魔芋资源,如有毒的疣柄磨芋,可以是一种特殊的奇花异卉,观果植物;与疣柄磨芋相似,但块茎却可以直接煮着吃的黄魔芋,是一种特殊的脱毒新品种。版纳植物园科研人员将其发表为新品种;


在攸乐山,基诺族居住的地方,石灰山上生长着一种独特的品种,当地人称为“石魔芋”,未来在恢复石漠化上,或许也有重要的价值。



11

疣柄磨芋

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疣柄磨芋是热带亚洲常见的天南星科植物之一,它生在林下,花朵硕大,具有恶臭味,被认为是著名的“尸花”之一。疣柄磨芋花果叶不同期,先花后叶,枝干和块茎的汁液有毒,能致痒,不能吃,生命力强,在版纳数量较多。




12

黄魔芋

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Yellow’


版纳植物园发现的滇南地区独有的魔芋品种。一般魔芋需要制成豆腐才能食用,但黄魔芋块茎可直接煮吃。黄魔芋植株外形和花朵,与有毒的疣柄磨芋相似,很可能是云南人长期栽培驯化的品种(脱毒的疣柄磨芋),为珍贵的作物资源。




13

攸乐魔芋

Amorphophallus yuloensis


天南星科植物,西双版纳攸乐山特有植物。攸乐山是中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生活的地方,由于攸乐魔芋生长于石灰岩上,老百姓将其称为“石魔芋”。由于生长环境苛刻,野外数量已经不多。




西番莲科植物

西番莲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数量不多。据统计,整个中国一共就6个物种,大多处于濒危状态。版纳植物园近几年发表了两个西番莲科新种,一个是版纳西番莲(非我们新种),另外一个是勐海西番莲,均以版纳地方命名。


其中,通过嫁接技术,版纳植物园园林部人员成功扩繁版纳西番莲,并外移植到藤本园中;通过种子收集和萌发处理,成功繁殖勐海西番莲,初步实现迁地保护。



14

版纳西番莲

Passiflora xishuangbannaensis


版纳西番莲是2005年发现的版纳特有植物,野外数量极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植物园通过嫁接技术,利用黄果西番莲为砧木,成功嫁接扩繁版纳西番莲来保护它。




15

勐海西番莲

Passiflora menghaiensis


勐海西番莲是2019年版纳植物园发现的新物种,也是中国境内的第四种原生西番莲。在野外,由于生境破坏,现存仅6株。通过收集种子,攻关种子萌发技术,最终成功繁育出了小苗,有望实现迁地保护。




蔡老纪念植物

蔡希陶是版纳植物园的创始人,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开拓边疆的科学楷模。版纳植物园不仅建立了园史馆、纪念馆,而且发表了很多新种和园艺品种,纪念蔡希陶先生。此次展示的一个乳油木,是蔡希陶1964年从非洲引回到元江的,一直生长的不好,最近经过培育,逐步难移,成功在版纳植物园苗圃扩繁,准备迁入蔡希陶纪念馆一株。另外一个是版纳石蝴蝶,是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刚刚在版纳勐远石灰山发表的新物种,拉丁名以蔡希陶命名,以示纪念。




16

乳油木

Butyrospermum parkii


山榄科植物,原产西非,富含油脂,西非人用来做食物和美容。版纳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1964年从非洲引入元江种植。西非植物影响了全世界人饮食,如油棕,可可、咖啡、玫瑰茄等,具有重要价值。



17

石蝴蝶属一种

Petrocosmea sp


苦苣苔科植物,又名蔡氏石蝴蝶,即将发表的新物种。该种生长于石灰岩之上,主要分布在版纳勐醒,分布极为狭窄,受干扰严重。鉴于文章尚未上线,在此将图片隐藏,未来再放出来。



蕨类与裸子植物

蕨类是孢子繁殖植物,受关注成都要远远低于有花植物。不仅在科学界、还是园艺和公众视野内,蕨类收到的关注远远不够。通过种群评估,我们了解到一些蕨类在野外数量已经越来越少,通过孢子繁殖技术,实现了一些品种的大量扩繁。如古老的孑遗植物中华桫椤、形如苏铁的的蕨类苏铁蕨、以及元江流域特有的滇南苏铁、滇南受森林破坏和采集而濒危的观音莲座蕨等。



18

中华桫椤

Alsophila costularis


活化石、古老的孑遗植物,曾在地球上繁荣生存,与恐龙一起主宰地球。后随着气候变化,逐步萎缩,残存在部分亚热带森林中。植物园通过孢子繁殖,成功扩繁中华桫椤,实现迁地保护。




19

苏铁蕨

Brainea insignis


外形像苏铁的大型蕨类。苏铁蕨是孑遗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意义。苏铁蕨树形美观,观赏价值极高,为中国特有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可扩繁实现迁地保护(图片有误)。





20

滇南苏铁

Cycas diannanensis


云南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红河上游流域,野外数量极少,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通过孢子,实现扩繁。





21

观音莲座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又名马蹄蕨,因其基部扩大成蚌壳状,并相互覆叠成马蹄形,如莲座,故得名。观音莲座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人为采集而濒危,通过孢子繁殖可实现迁地保护。




其它珍稀濒危植物




22

铜壁关马兜铃

Aristolochia tongbiguanensis


铜壁关马兜铃是2018年版纳植物园在德宏州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新物种。目前已知的野外个体不足十株。通过种子繁育,版纳植物园已成功繁育出7棵植株 。




23

南峤滇竹

Gigantochloa parviflora 


中国特有竹子。南峤是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的旧称。这种竹子在野外已经灭亡,通过分株繁殖的方法,来扩繁个体数量,以达到保护南峤滇竹的目的。




24

栌菊木

Nouelia insignis


栌菊木是菊科植物,生活在干热河谷中,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

第三纪孑遗植物,珍稀濒危植物。野生数量已经非常稀少,扦插分枝可扩繁保育。




25

石荠苎

Mosla scabra


唇形科草本植物。全国广泛分布,但西双版纳分布极其稀少,为其分布边缘。按中国本土植物保护计划,列入版纳珍稀濒危物种。我们通过搜集种子萌发育苗,实现了大量扩繁。




26

舞花姜

Globba racemosa


姜科植物。舞花姜形态奇特,盛开的花朵像翩翩起舞的少女,美妙多姿,可作室内盆栽观赏。姜科植物是热带雨林林下重要的植物组成,版纳植物园收集迁地保护了大量姜科植物。




27

老虎须

Tacca chantrieri


又名箭根薯,箭根薯科草本植物。老虎须花朵黑色为植物界中所罕见,且形状独特很象老虎的胡须。野外分布老虎须日渐濒危,植物园通过研究濒危机制和繁殖技术,大量繁殖成功实现迁地保护。





结束语



通过几十年,三代人的努力版纳植物园已经迁地保护了上千种植物。据园林部同事说,我们已经成功引种了版纳和滇南一半左右的植物,很多类群在植物园长得不错。
不过敢拍着胸膛说,这是我们成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功保护的案例还非常有限。植物保护工作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大的人力投入,以及更加创新的管理模式(如宋钰樟科模式),方能成功保护我们中国的植物
(感谢苗圃吴福川、王晓静、牛红彬、植物多样性研究组谭运洪、生物多样性组宋钰、动物行为组李师傅、博物馆众兄弟等提供苗子和支持;版纳植物园云南引种植物分布图/李红梅制)
延伸阅读:罗梭江论坛:泛舟煮酒,共话科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