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二大爷│记忆的十二章

那个二爷 二大爷Flag 2020-09-04


整理相片,想起很多章节。摄影作为图片化的记忆可能有很多好处,在遗忘之前,就已经帮你定格。


摄影其实并不是我谋生的职业。之所以有胜于写文章的热爱,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审美观的表达,它确实有很多文字所不具备的震撼,特别是当我不能写文字的时候。


过去的一年多因为被各种审查,无工作可干。除了不定期的奉旨喝茶,签字画押,一遍又一遍的回答永远也说不清楚的“你受何人指使,写文章有何罪恶目的”之类的问题,基本处于闲散状态。有段时间甚至连家里的电脑都被没收查封,片言只语居然只能拿起纸和笔来记录。虽然护照被没收,行动被限制,但是还是在不被关注的间歇,偷偷背包出去放风,穷游过国内很多地方。


有些地方可能再也不能去,有些人,可能再也不能见。




某姑娘。是我最早的读者之一。我抵达甘南扎尕那的时候已经很晚,还下着大雨。她家距我驻地还有150公里之遥,但听说后连夜翻山越岭,一个人开车自告奋勇前来当导游。真是无以为谢吃过鸡蛋想见见老母鸡的人很多,但是不是真心实意大多数时候都要打问号——特别是有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在我窘迫的一年之中,还有另一些朋友奋力相见——我们没有任何现实的交集,唯一的纽带就是价值观。人生际遇,懂得珍惜的不多,值得珍惜的也不多。




我去在拉朴楞寺的时候,落脚在寺旁边的一个小青旅里面。这是一个荷兰女士开的店。和国内大多数青旅不同的是,这里在外国背包客中知名度很高,所以几乎住客都是老外。和老板娘聊天了解到,她其实也是从前旅行路过,结识了本地的一个藏族导游,一见钟情,遂定居于此。虽然我做不到,但一直很欣赏这样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向往快意浪漫的人生,其实快意和浪漫确实是有的,只是你可能不是那样的人,或者,你根本没有万里奔爱的勇气。



 

峨眉金顶云开雾散的一瞬间。这里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好运开始的地方。因为天气预报一直不佳,我其实是心怀侥幸去登顶的。事实上也是一路凄风惨雨,但当我坐在金顶歇气的那半个钟头,突然间就云开雾散,阳光灿烂。此后的川西旅程,我爬了很多座山,几乎都是同一个脚本——如果说我欠谁的三柱香,可能就是金顶了。



色达的背面。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地面的瞬间。大部分人看惯了色达红色的密集。可能没想过,一转身,其实背面也很好看。有人会说,这个场景我也见过啊,怎么没想到这么美呢。大多数时间里,摄影师其实和普通人的角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总在试图通过更好的角度去演绎普通人所忽略的东西。确实不是谁都愿意在零下十四度的情况下为等太阳出来的一瞬间耗上半个钟头。



 青城山顶的道士。我看他画画还有一点功底,就例行恭维了一番,没想到一下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大意就是他已经入门三十年,如果为人圆滑一点,也不至于如今还在这里画画。那些晚他入门的师弟,已经混到道教协会的各种要职,呼风唤雨,腰缠万金。我觉得他的心态很像很多国人——对于现实的扭曲都非常不忿,但是这种不忿不是源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而是因为自己不能分一杯羹。骂一声强盗,只是因为不带我玩,其实这还不如强盗呢。

 



虽然在广州呆了很多年,其实跟大多数人一样,自己住地方往往最不在意。这一年利用闲暇,也真正用心的去逛了广州很多地方。其中石室圣心教堂去了三次。不同时段去拍不同的东西,搞得教会的义工都以为我要信教了。其实宗教的建筑和民用建筑不一样,他有特定的用途和含义,所以往往在形式上具备特别的美感。国内的教堂我看过很多,最美的,还是石室圣心。




阳江南山海。一个很不知名的小渔村。每年五一的时候,都会和几个朋友来这里躲开人群,看海喝酒。海经常看不着,因为每次都醉。年轻的时候有酒就喝,对于酒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见解。现在才真正懂得酒逢知己的意义。中年的悲哀,特别是作为一个少数价值观的中年,大多数时候,不要说几无酒意,就是想喝,也找不到愿意与之对话、对饮的人。


 


 

郎木寺。河边玩耍的小喇嘛。这幅图得赞无数的图似乎还挺美好。但其实,仅仅在拍照之后,这群看上去天真无邪的孩子就开始朝我扔石头。不仅仅是朝我一个人,所有朝他们拍照的游客,不管男女老少,几乎都被恶狠狠的真砸。这还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如果不是大人统一的教唆,断不至于如此。在藏区,喇嘛、觉姆不喜欢被人拍照是惯例,一般人其实跟我一样,不喜欢就不拍,只是路过记录,并不会刻意骚扰。但是我真的想不通,是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目的,会去教唆一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用如此恶劣的手段对并无恶意的游客进行攻击。这很难想象是佛教徒所为。我之前写关于藏传佛教的文章,披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有人说我歪曲藏传佛教。我说更多黑历史,我还忍住没说呢。多年旅行我拍过各种宗教,因为拍照遭到攻击,尤其是被儿童攻击的只有两种宗教,一是伊斯兰教,二是藏传佛教。

 

 


捡垃圾的小喇嘛。当然,不管什么样的群体,都绝不是千人一面。总是有好有坏。比如我发现有些喇嘛其实私底下也比较正常,非常喜欢拍照。我在拉朴愣寺的的时候,就遇见好几个外地喇嘛要求我给他们拍照留念。在色达,也遇见过主动要求我拍照的很开朗的觉姆。只是,总体来说太少见了。这张照片,就是三个在河里捡塑料垃圾的小喇嘛。相互搀扶,害怕掉进河里。这样的温馨,才是一个修行者该有的东西。


 

加榜梯田的月光。我到的时候已经很晚,落脚的地方叫做加车村,那天全村就我一个游客。淡季里面找不到开业的食肆,只有一家米粉店的老板看我可怜为了做了几餐。那晚的月亮很圆,月光也很美。日出那点美,无法和那晚的月出比。有个朋友看了我的播报说,此处宜私奔啊。私奔没有,但孤单确实有。很多年习惯一个人扛着相机如游魂般暴走,那天晚上突然开始觉得疲惫。这世间不缺游客,但少行者;不缺美景,但少欣赏。无法分享的某些情感,终究会成为一种缺憾。


  

被失业后,我专门回家,陪父亲住了半个月。虽然是父子,其实和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一样,我们的交流很有限。可能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对于儿女的了解,永远会停留在18岁之前。我其实挺喜欢听他讲当年参加越战的故事,如同我儿时坐在他怀里拨弄他的军装一样。但有些话我们终究无法对父母讲出口。我们依然可以彼此慰籍,但是却不能无所不言。



当然,如今我也是一个父亲。之前因为不在身边,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他性格特别的沉静,有时候我们父子在一起呆一天好像也不用说话。在去国之前,我特地带他出去拍照。我说以后可能有段时间家里就你一个小小男子汉了,你要替爸爸照顾好家人啊。他看了我半天,还是一句话都没说。我觉得,那一刻就像我和父亲一样。

 

2020/2/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