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民:对现实的合理性保持怀疑 | 作者创作谈(一)

苏民 不存在科幻 2019-09-04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不存在科幻」现已开启“作者创作谈”专栏。


针对“不存在科幻”上发表的科幻小说,我们会陆续放出一些作者的创作感言,探讨科幻小说创作的灵感和过程。


这些内容也许并非对所有的读者都有意义,但对于想要进行科幻创作,或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想要与作者们沟通的人来说,应该会有帮助。


你对科幻创作有什么想法?拉至文末,点击“写留言”和我们聊聊吧。

*也欢迎添加未来局接待员微信:FAA-110,在“不存在科幻”小说讨论群中参与小说讨论。


总之,祝有好收获~


< 专栏伊始 >


编辑有话说


还记得当年刚考上科幻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就开始帮着吴岩老师编《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系列,收集和评价当时每年中国各个平台上发表的科幻小说,结集出版,这套书一编就编了六年。这套书中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内容,就是收录的每一篇小说前边,都附带有一个作者感言,让读者们去谈当初为什么会写这篇小说。


每一名作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有时候是明确想要讲述某个理论或点子,有时候是想讨论某个社会话题,有时候是被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和场景所触动,有的是为了参加某个比赛的限定征文……


了解这些故事的起源,对于把握小说的创作和接受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幻常常能够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那么,沟通这些世界和现实的通道在哪里?它一定有一个创生的地方,很多时候,这个起源点的格局,已经决定了小说的风格和定位。

在后来很多年的科幻研究中,我们也借着这些东西,去分析和解读,科幻的本质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今天,科幻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后,各种关于创造科幻故事的流程和技巧也丰富了起来,只要有了确定的主题和类型,一个科幻故事就可以像工厂流水线那样被生产出来。但真正创作过的作者会知道,这些流程和技巧远不是全部。那些最初的灵感、动机、情感和画面,才是一个科幻故事最为核心的火种,它决定了这个故事为何诞生,为何与其它的故事有所不同。


—— 宇镭


 《后意识时代》创作谈
作者 | 苏民

(点击图片阅读小说)
我时常在日常生活的某些时刻感觉到异样,然后对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产生怀疑。
我还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时,有一天,我在和别人聊天,聊项目聊产品,属于这个行业的词汇一个个从我嘴里蹦出来,组成句子游走着。可我发现我居然在走神。我在走神,从某个角度观望自己。这个不停说话的人是我吗?这些话真的是我说出来的吗?我觉得我被词汇吞没了,变成了行业框架套话下的一具行尸。这种虚假感让我害怕。这就是写《后意识时代》的最初冲动了吧。
在好多年以前,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向我倾诉烦恼,我试图用心理咨询的道理安慰她,结果她对我说:“你的理智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她的话使我意识到,我当时理智与情感的分裂有多严重,也让我开始对心理咨询的体系产生怀疑,即怀疑这个体系界定人类心理正常与否的资格。而这种怀疑,刚好可以用模因和后意识的概念串联起来。
后意识的想法,来源于一个心理学家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心理功能的遗留就像化石一样藏在人类的大脑,可以用古生物考古的方式一层层追溯到远古(可我死活记不起这个心理学家是谁了)。我就想,那么人类继续进化会发展出怎样的心理机制呢?“后意识”似乎是个不错的用来命名的词。
这些感觉和想法在诞生之初都是分开的,没有关联的,分别躺在我的记事本或脑海里很长时间,然后在某一天突然粘到了一起。
这篇小说写出来后,朋友和读者中,都有人告诉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有共鸣,觉得很多时候明明说了很多话却都是无效的,不能形成真正的沟通。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怪异感,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呀~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你对科幻创作有什么想法?

点击“写留言”和我们聊聊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