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二)
开栏语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学习宣传党的历史任重道远。通过“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提升青年大学生党性修养,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
恰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此,音乐学系党总支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推出《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讲述音乐家的生平故事,特别是党员音乐家,让青年大学生对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物介绍
刘雪庵(1905一1985),原名廷玳,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
1905年刘雪庵出生在铜梁巴川镇东门盐店一个绅士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在同父异母兄长的私塾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其兄影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与贺绿汀等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上海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任教或作编辑。
抗战时期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并先后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顾问、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音乐月刊》主编。40年代以后在苏州社教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音乐创作
早期创作:
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深为当时的文化人所喜爱。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古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广为传唱,并漂洋过海,惊动异城。
抗战时期创作:
九·一八”事变惊破了刘雪庵悠悠扬扬的抒情乐曲,他不再歌吟风月,代之而起的是铁与血的呐喊。他先后创作的《出发》、《前进》、《前线去》等歌曲,是以“心的颤动”、“灵的叫喊”,向千千万万的同胞发出的抗战号召。《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我是军人》等歌曲,成为激励千千万万军人英勇抗战,奋勇杀敌的战歌。不过,在抗战歌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还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以及《长城谣》,这三部歌曲可称当时的扛鼎之作。《离家》《上前线》是继《淞花江上》“整在关内流浪”之后,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责问,进而喊出“跑上战场,誓死抵抗”的誓言。这两部歌曲情感炽热,弦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影响极大。
抗战期间,刘雪庵创作了《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上海》等抗战歌曲近100首,还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和不少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他的《中国组曲》是中国在国际音乐界影响较大的钢琴曲之一。他制作的电影歌曲也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如《父母子女》《桃花扇》的定情歌,《十里街头》里的《思故乡》等,赢得了当时不少观众的喜爱。他为抗战电影《中华儿女》、《孤岛天堂》、《保卫家乡》等所作的主题歌,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又一力作是他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谱写的全部配乐和插曲,对《屈原》的演出成功增辉不少,所谓“名歌六阙,古色古香,堪称绝唱”,就是对该剧音乐的高度评价。《屈原》剧演出后,《橘颂》、《惜诵》、《招魂》等插曲即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后期创作:
抗战后至社会主义时期,刘雪庵仍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制谱作曲,创作和改编了大量歌曲、器乐曲、民歌等,并翻译了俄文版的法国著名歌剧《卡门》。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新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幸福长》、《雷锋组歌》,钢琴曲《我爱北京天安门》以及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的钢琴曲《飞雁》等。
音乐刊物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刘雪庵就开始从事音乐刊物的编辑工作。1934年,他参加了以蔡元培为首的“音乐艺术社”,并任《音乐杂志》编辑;后转任上海《新夜报》音乐周刊编辑。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
《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编为《流亡三部曲》,在《战歌》上刊发,因当时对《松花江上》创作者张寒晖缺乏了解,只能署以佚名。这是三首歌曲首次正式发行,更对激励国人奋起抗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理论贡献
刘雪庵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任上海《新夜报》音乐周刊编辑时,他就发表了《音乐与个人》、《电影歌曲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文章。40年代初,他与歌唱家胡然共同主编《音乐月刊》时,发表了《评》等音乐论文。解放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音乐》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音乐论文,对音乐的民族化、大众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音乐教育贡献
20世纪40年代初,刘雪庵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先后应聘为重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国立音乐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建国后,他先后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副院长,江苏师学院艺术系教授、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
经典作品赏析
《何日君再来》
《长城谣》
后世纪念
刘雪庵音乐纪念馆
刘雪庵是正宗的安居人,在安居古城中有一间《刘雪庵音乐纪念馆》,专门用于介绍、展示和纪念他。纪念馆的馆藏按照《刘雪庵传》的内容布置,用刘先生的四支名曲,《飘零的落花》、《长城谣》、《追寻》与《何日君再来》串联他的艺术人生。
纪录片《刘雪庵》
《刘雪庵》是重庆电视台、铜梁电视台和铜梁中学共同摄制完成的纪录片。影片分为《长城谣》、《踏雪寻梅》、《何日君再来》三集,用刘雪庵先生作曲的歌曲为标题,详细叙述了这位中国自有高等教育以来,培养出的第一代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的一生。
作品新唱
《西子姑娘》
心灵感悟
刘学庵作为一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一生从事歌曲、乐曲创作,谱写了众多爱国和进步歌曲。在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或许人们更多会觉得,会打仗、能安邦才是那个时代人们应有的、最需要、最重要的能力,但刘雪庵以及其它众多爱国音乐家用音乐为中国炼制了强硬的文化软刃,剖析了先进人士和无畏英雄的热血,劈开了浑噩群众麻木的心口,剑指贪婪无厌、卑劣无耻,妄图染指神州的外来侵略者。他的音乐作品讴歌了当时的时代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作为预备党员或党员,通过深入学习他的事迹,内心深处皆深受启发,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心灵上亦受到了洗礼。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但这样时刻牵念家国人民的精神依旧需要我等中国共产党员继承与发扬光大。我等作为音乐学院中的学子,在今后学校的学习中,定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精通专业知识。将来步入社会,也要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坚持文化自信,运用自己的能力,落实自己的行动,致力于提升祖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纵然世道河清海晏,依然时时刻刻牵动我等心弦!
下期预告
党员音乐家:
聂耳
往期推荐
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
(一)
总策划:音乐学系党总支
策 划:音乐学系学生党支部
审 核:王晓宇
供 稿:张恩瑄、李思远、刘洁
编 辑:孟思妤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