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音乐学系

其他

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二)

开栏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学习宣传党的历史任重道远。通过“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提升青年大学生党性修养,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恰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此,音乐学系党总支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推出《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讲述音乐家的生平故事,特别是党员音乐家,让青年大学生对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更深刻的理解。人物介绍刘雪庵(1905一1985),原名廷玳,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1905年刘雪庵出生在铜梁巴川镇东门盐店一个绅士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在同父异母兄长的私塾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其兄影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与贺绿汀等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上海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任教或作编辑。抗战时期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并先后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顾问、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音乐月刊》主编。40年代以后在苏州社教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音乐创作早期创作: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深为当时的文化人所喜爱。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古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广为传唱,并漂洋过海,惊动异城。抗战时期创作:九·一八”事变惊破了刘雪庵悠悠扬扬的抒情乐曲,他不再歌吟风月,代之而起的是铁与血的呐喊。他先后创作的《出发》、《前进》、《前线去》等歌曲,是以“心的颤动”、“灵的叫喊”,向千千万万的同胞发出的抗战号召。《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我是军人》等歌曲,成为激励千千万万军人英勇抗战,奋勇杀敌的战歌。不过,在抗战歌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还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以及《长城谣》,这三部歌曲可称当时的扛鼎之作。《离家》《上前线》是继《淞花江上》“整在关内流浪”之后,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责问,进而喊出“跑上战场,誓死抵抗”的誓言。这两部歌曲情感炽热,弦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影响极大。抗战期间,刘雪庵创作了《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上海》等抗战歌曲近100首,还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和不少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他的《中国组曲》是中国在国际音乐界影响较大的钢琴曲之一。他制作的电影歌曲也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如《父母子女》《桃花扇》的定情歌,《十里街头》里的《思故乡》等,赢得了当时不少观众的喜爱。他为抗战电影《中华儿女》、《孤岛天堂》、《保卫家乡》等所作的主题歌,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又一力作是他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谱写的全部配乐和插曲,对《屈原》的演出成功增辉不少,所谓“名歌六阙,古色古香,堪称绝唱”,就是对该剧音乐的高度评价。《屈原》剧演出后,《橘颂》、《惜诵》、《招魂》等插曲即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后期创作:抗战后至社会主义时期,刘雪庵仍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制谱作曲,创作和改编了大量歌曲、器乐曲、民歌等,并翻译了俄文版的法国著名歌剧《卡门》。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新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幸福长》、《雷锋组歌》,钢琴曲《我爱北京天安门》以及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的钢琴曲《飞雁》等。音乐刊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刘雪庵就开始从事音乐刊物的编辑工作。1934年,他参加了以蔡元培为首的“音乐艺术社”,并任《音乐杂志》编辑;后转任上海《新夜报》音乐周刊编辑。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编为《流亡三部曲》,在《战歌》上刊发,因当时对《松花江上》创作者张寒晖缺乏了解,只能署以佚名。这是三首歌曲首次正式发行,更对激励国人奋起抗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理论贡献刘雪庵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任上海《新夜报》音乐周刊编辑时,他就发表了《音乐与个人》、《电影歌曲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文章。40年代初,他与歌唱家胡然共同主编《音乐月刊》时,发表了《评》等音乐论文。解放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音乐》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音乐论文,对音乐的民族化、大众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音乐教育贡献
2021年4月5日
其他

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一)

开栏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学习宣传党的历史任重道远。通过“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提升青年大学生党性修养,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恰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此,音乐学系党总支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推出《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讲述音乐家的生平故事,特别是党员音乐家,让青年大学生对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更深刻的理解。郑律成(中国近代作曲家):(1914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人物生平孩童时期:儿时的郑律成患有口吃,被发现有音乐天赋后开始学习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革命岁月:1933年,郑律成的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19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并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朝鲜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组织。1936年,郑律成经罗青介绍加入抗日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并任理事。同期谱写了自己的处女作《五月之歌》。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并与其长期合作,出电影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随后郑律成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颂》《延水谣》《保卫大武汉》《生产谣》《寄语阿郎》《十月革命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等。延安时期的郑律成1939年1月,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春,在周扬主持下,郑律成与丁雪松举行了婚礼。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后,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为朝鲜军民谱写了《“8.15”颂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歌颂新中国》,大合唱《图们江》《东海渔夫》等十余部作品。1949年初,郑律成与夫人调到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任代表,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同期郑律成被调离人民军,安排到朝鲜国立音乐大学当作曲部部长。新中国时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下,郑律成同妻子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国籍。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1950年12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和刘白羽、欧阳山尊、凌子风、李瑛等人一道去了朝鲜。他和刘白羽合作写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谱写了具有浓郁朝鲜风情的《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并与欧阳山尊同志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1956年,郑律成调到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创作室作曲。他深入工厂、农村、边防,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为工农兵创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郑律成在乡间采风
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