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跨域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再出发” 工作坊
○议程○
11月10日
时间:12:00—20:00
内容:报道(领取会议资料、办理入住)
地点:丽枫酒店(情侣北路唐家湾沙滩店)
时间:18:00
内容:晚餐
地点:若海餐厅(一、二楼)
11月11日
时间:7:00—8:00
内容:早餐
地点:酒店餐厅
时间:8:30—8:40
内容:开幕式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致欢迎辞
地点:海琴 6 号 A631
时间:8:40—9:00
内容:合影
地点:海琴 6 号 (一楼)
时间:9:00—9:30
内容:主旨发言
发言人:王润华教授(马来西亚南方大学);
与谈人:朱崇科教授(中山大学)
地点:海琴6号A631
时间:9:30-10:40
内容:第一场 圆桌讨论
发言人:
1.南治国: 《三国演义》在新加坡的马来文译介
2.赵牧(广西大学): 互涉的文本与交叠的南方——论黄锦树《落雨的小镇》中的“文本性态度”
3.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后“五一三”时期马华文学的跨族群书写
4.颜敏(惠州学院): 网络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生产与传播
5.龙扬志(暨南大学): 挪用与创新:马华新生代获奖小说的资源取径
地点:海琴6号A631
时间:10:40-10:50
内容:茶歇
地点:海琴6号6楼
时间:10:50-12:00
内容:第二场 圆桌讨论
发言人:
1.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学): 世纪与世界:杜博尼和雷金庆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及其跨文化憧憬
2.池雷鸣(暨南大学):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
3.周毅(四川大学):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学品牌——试论虹影小说的商品化倾向
4.张康文(台湾大学):境外侨民的晚清文学:晚清澳洲华文小说《多妻毒》的华工/华侨书写
5.许通元(马来西亚南方大学): 重新挖掘经典作家---梁园的出版品与出土文物
地点:海琴6号A631
时间:12:00-13:00
内容:午餐
地点:若海餐厅 (一、二楼)
时间:14:00-15:40
内容:第三场 (主题:“后战争时代”的华文文学研究)
主持人: 胡星灿
评议人: 赵牧
1.张森林(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新华文学中的反战意识
2.萧雯佳(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 跨界的南洋书写:论陈残云和司马文森的“反殖民话语”与侨界关怀(1941-1949 年)
4.杨森(广东财经大学):疾病的再现: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学中的疾病书写
5.周之涵(重庆工商大学):1970 年代北美保钓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影像呈示——兼论国家形象海外宣传的几个问题
6.彭贵昌(广州大学): 论东南亚华人抗战史的在地建构——以流军的抗战小说为例
7.赵颖秋(中山大学): 国外战场与社会主义写作之探索——以“全国文联赴朝创作组”的文艺创作为例
地点:海琴 6 号 A631
时间:15:40-15:50
内容:茶歇
地点:海琴 6 号 6 楼
时间:15:50-17:30
内容:第四场 (主题:“世界中”的中国)
主持人: 赵颖秋
评议人: 贾颖妮
发言人:
1.马峰(云南大学):菲律宾华文女作家施柳莺的中国叙事
2.王炳欣(河北师范大学): “世俗中国”的生存透视与情感浓缩:论薛忆沩的深圳书写
3.李丛朔(上海政法学院): 华裔女性的世界文学之旅——凌叔华与伍尔夫的交往及比较
4.靳一凡(中山大学): 郭小橹实验写作中霸权全球化的解辖域:以比较阅读《恋人版中英词典》和《恋人絮语》为例
5.霍超群(澳门科技大学):跨区域实践:澳门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及其诗学观念的形成
6.黄秋华(北京大学):“香港批判”中的沈从文与 1940 年代后期文坛
7.李礼(北京语言大学): “世界”作为一种方法——论王德威《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跨域流动的文学 史观
地点:海琴6号A631
时间:17:30-19:00
内容:晚餐(围餐)
地点:若海餐厅 (四楼)
11月12日
时间:7:00-8:20
内容:早餐
地点:酒店餐厅
时间:8:30-10:00
内容:第五场 (主题:“陆地”与“海洋”)
主持人: 冷继颖
评议人: 余夏云
发言人:
1.庄园(汕头大学): 论《平安批》的侨批仿写及死亡意象
2.彭剑(西南交通大学): 新加坡汉学家许云樵的跨域经验、南洋书写及华语实践——以《南洋华语俚俗辞典》 为中心
3. 赖秀俞(暨南大学):从“复数”记忆、双乡叙事到离散为“家”:论在台马华作家钟怡雯的离散书写
4.周启宇(北京外国语大学): 重构创伤:印尼女作家阿尤·乌塔米小说中的“九三零”事件
5.奚炜轩(南京大学):1920-1940 年代旅居大陆的台湾籍文化人的祖国认知与文化实践姿态——以刘呐 鸥、钟理和为中心
6.刘晓宇(厦门大学): 张贵兴的离散意识与海洋诗学的建构——以《赛莲之歌》为中心
地点:海琴 6 号 A631
时间:10:00-10:10
内容:茶歇
地点:海琴 6 号 6 楼
时间:10:10-11:40
内容:第六场 研究生专场(A)
主持人:靳一凡
评议人: 马峰
发言人:
1.张灵馨(中山大学): 台湾经验与南洋叙述——陈映真与新马地区的文化交互
2.冷继颖(中山大学): 身体治理、性别政治与现代性寓言——重读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
3.刘平(中山大学):
王任叔 1941 年在香港抗战——新发现佚文考释
4.吴德斌(西南交通大学): 女性视点下的市井建构:论《流俗地》中古银霞形象的叠层意义
5.田稼秾(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马华现实主义创作的局限及可能
6.肖静薇(厦门大学): “跨域”的“前卫”艺术——重思纪录片《日曜日式散步者》
地点:海琴 6 号 A631
时间:10:10-11:30
内容:第六场 研究生专场(B)
主持人、评议人: 胡星灿
发言人:
1.马钰清(云南大学) :鲁迅在东南亚的“再出发”——评《鲁迅在东南亚》
2.张浬源(云南大学) :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的中国叙事研究
3. 郑世琳(北京师范大学) :在城市与乡村的缝隙间——张爱玲作品中的“进城乡下人”
4.聂麒冰(中山大学):“盲人复明”故事在二十世纪香港文学的转变
5.覃泓燊(闽南师范大学) :温瑞安《布衣神相》之李布衣——儒、道、阴阳家互构性角色
地点:海琴 6 号 A698
时间:11:40-11:50
内容:闭幕 朱崇科教授:观察报告
地点:海琴6号A631
时间:11:50-14:00
内容:午餐、离会
地点:若海餐厅 (一、二楼)
封图、排版:林姝彤
海报设计:黄子惠
值班编辑:张新欣
初审:王颜玉
审核:朱崇科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