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和弦按不住唱歌又跑调,但星空从不喝倒彩
在各类科幻奇幻大会上,都会出现一群奇怪的家伙。他们白天穿梭于诵读会、座谈小组和市集,当夜幕降临,就拿起吉他、笛子和班卓琴,搬张小凳一坐开始唱歌:时间旅行、星际冒险、奇怪的魔法巨兽,如同一群穿行宇宙的吟游诗人。
这些家伙自称“filker”,他们是资深科幻迷,唱的是一种名叫“filk”的类型音乐——传统民谣风格的旋律和节奏,配上来自幻想世界的故事,就算现实中的你没法像宇航员那样,站在月球上回望母星,在音乐世界里,你可以去任何一个时空旅行。
带上你的班卓琴,调准音,定好调,和其他filker一起飞向异世界。
本文含有大量音乐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在星际旅行中,你想听些什么音乐?摇滚、古典,或者星舰引擎的白噪音?这些都不错,但还有另一个选择——挤满了外星人的小酒馆里唱着的,充满乡土味儿的科幻奇幻民谣。
1999年,美国恶搞歌手艾尔·扬科维奇(“Weird Al" Yankovic)给唐·麦克林(Don McLean)的经典老歌《美国派》重新填词,在《星球大战:前传》上映前,创作了歌曲《The Saga Begins》(《传奇的开始》),年轻欧比旺化身吟游诗人,详细讲述了安纳金的成长历程,活脱脱一个浓缩的音乐版《魅影危机》。2009年,扬科维奇把这首歌拍成了mv,穿着绝地武士袍,留着小辫,站在“塔图因”沙漠里大弹吉他。这段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了超过1700万的点击量,还被收录进了2011年的《星球大战》蓝光全集套装中,算是被官方认可的同人作品之一了。
想听欧比旺唱歌吗?
从70年代开始创作,扬科维奇把恶搞玩到了格莱美水平。他开涮过各式各样的音乐,在原有作品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歌词也包括了流行文化中的热门话题,有时就连原唱都喜欢上了他的戏仿。扬科维奇的部分作品——例如《The Saga Begins》——还常常被打上一个“filk”标签。所谓filk,简单来说,就是科幻奇幻同人音乐,由粉丝创作,风格可草根可高端,但走的大多是民谣路子,涵盖了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在科幻奇幻作品中的主题。可以说,科幻奇幻作品写过的,filk音乐家们几乎都唱过了。
那些玩filk的家伙到底在唱什么
在众多filk作品中,在已有的科幻设定框架内进行衍生创作,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了。那些大受欢迎的经典作品——如《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往往也最容易激发音乐家的灵感。这些针对已有作品的创作常带有戏谑的色彩,把作品中的梗融入到歌词中。对资深粉丝来说,听的时候如果发现了这些彩蛋,感觉就像是在心中和歌手来了一次high five。
例如filk音乐传奇人物Leslie Fish在1977年创作并发行的歌曲《Banned from Argo》(《被从Argo驱逐》),在圈内常被简称为BFA,唱的是“进取号”在Argo港短暂停留,却因为船员造成了一场混乱而被驱逐。由于全球无数《星际迷航》爱好者都陆续参与了进来,BFA的歌词目前已经长达几百段,可与国内的评书艺术家拼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231v26o8&width=500&height=375&auto=0
↑Fish最初创作的BFA↑
歌中提到的所有人物都来自《星际迷航》原初剧集,但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而是以各自的特性指代:“身边有五个性别不同的伴侣,分别来自不同的世界”,这指的是“进取号”舰长Kirk;“喝倒了七位太空兵,以及一整个拆迁小组”,这就是轮机长Scott了。在这首歌的最后,Fish唱道:
我们是最棒的星舰船员,以这些事迹为傲。
要玩就玩大的,让所有人都知道。
很抱歉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但至少这颗星球不会很快把我们忘掉。
对《星际迷航》粉丝来说,这大概就是印象中的“进取号”船员们:永远乐于去冒险,从不担心惹麻烦。
身边永远不缺妹子的“进取号”舰长Kirk
喝倒整个拆迁小组的轮机长Scott
Filk艺术家们喜爱的另一主题是宇宙,这些作品要么是纪录片式,追溯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要么是想象未来人类走出地球后,会发生些什么。《Fire in the Sky》(《天火》)就属于前一类,这首歌是物理学家、太空工程师Jordin T. Kare的代表作,从传说时代的普罗米修斯,1961年加加林划时代的旅程,一路唱到“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对太空的探索都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因为“我们要飞去那些星星,看看那些天上的火焰。”
加加林成功返航后,前苏联发行的纪念插画
“哥伦比亚号”升空(来源:whenintime.com)
“挑战者号”失事的瞬间(摄影:Bruce Weaver/美联社)
Kare本人曾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工作过许多年,这是一个美国国家核安全局的下属机构。同时他也是资深科幻迷,做过科幻杂志编辑,从1975年就开始参加各种科幻大会。听这样一个想象力丰富又有扎实科学基础的家伙唱歌,就像是跟着他进行了一次时间旅行,亲身经历了人类历史上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08j1tgc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跟着《Fire in the Sky》一起走向太空↑
另一首关于探索宇宙的filk经典《Hope Eyrie》(《希望的鹰巢》)则像是抒情诗,讲述人类终将离开母星,去宇宙深处的星辰寻找家园。“鹰巢”这个比喻来自于阿波罗11号登月,当登月舱“鹰”带着人类第一次降落在月球表面时,尼尔∙阿姆斯特朗通过广播对地面指挥中心说:“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雄鹰已经降落。”这句话也出现在了《希望的鹰巢》中,人类的太空探索在整个宇宙尺度上虽然不堪一提,但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不会消失,正如创作者Leslie Fish在副歌里唱的:
雄鹰已经降落
告诉你的孩子
时间再也不会把我们变为尘埃。
这也是有关太空的科幻作品经常提到的主题之一: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以及这种巨大反差之下的探索。对一些人来说,《希望的鹰巢》是整个科幻爱好者群体的圣歌。filk音乐就像是另一艘“阿波罗11号”,用充满想象的歌词和旋律助推,带着听众前往未知世界。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鹰”在静海基地着陆(来源:NASA)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1308phsx12&width=500&height=375&auto=0
↑科幻爱好者的圣歌↑
诞生于星际小酒馆的民谣
如果你在翻译软件中输入“filk”一词,多半会得到“抒情民谣”的解释,而filk与民谣也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filk是民谣在幻想领域的一个分支,而filk音乐家也可以说是现代生活中的吟游诗人,把发生在科幻奇幻世界里的故事传唱下去。
“filk”一词的诞生其实是个拼写错误:在50年代,一篇投稿给科幻迷杂志的文章中错把“folk”(“民谣”)写成了filk,虽然文章最后并未得到发表,但因为编辑很喜欢这个词,于是它渐渐就在圈子里流传开来,并成为了当时已经成型的科幻奇幻粉丝音乐的代称。
来自民间的民谣,本身就是经常出现在科幻奇幻中的音乐元素。以《魔戒》《冰与火之歌》为代表的奇幻文学,就是把世界观和设定架构在欧洲中世纪的基础上,只要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听到这类filk音乐时都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一些奇幻文学作者来说,在作品中加入歌词,也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例如托尔金在《霍比特人》中,就写了好几首比尔博哼过的歌,读到的时候,仿佛就能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音符。
《霍比特人》内页插画,矮人们在比尔博家里狂欢(来源:Harper Collins)
《冰与火之歌》中的Mance Rayder(插画师:graikfaik)
另一方面,民谣还完美地融进了科幻领域。那些气势恢宏的太空歌剧,是大航海时代在宇宙舞台上的再现,坐在船头唱着民谣,就可以像14世纪的水手一样去冒险。而星际间的小酒馆,也是发生故事的最好地点,无论是雇佣赏金猎人,与星际走私犯交易,打架,泡妞,买醉,没有点民谣来伴奏总觉得不够劲。看看科幻剧《萤火虫》吧,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民谣的气息,这也难怪其中的那首《Hero of Canton》(《Canton的英雄》)是filker们最喜欢演绎的歌曲之一。古典乐是那些在帝国首都巨大宫殿里,过着锦衣玉食的老爷太太们享受的,而在更有意思更刺激的偏远行星,更为普通老百姓所喜爱的,不过是挤在闹哄哄的人群中哼小曲儿。
大多数filk音乐都有着轻松幽默的风格,对科幻奇幻作品进行一些无伤大雅的打趣和戏仿,有时他们甚至会拿彼此的作品开涮,进行二次创作。和粉丝小说一样,filk也是一种颇具草根群体特色的衍生艺术,因此作品质量和歌手的表现能力严重良莠不齐,这也是filk音乐最常被诟病的地方。但不管别人怎么看,圈内爱好者们仍旧乐此不疲,从50年代直到今天,他们的创作从未间断,filk也渐渐从小众文化,变成了一种基本被广泛认可的音乐类型。
离群星最近的歌唱家
经过半个多世界的发展,filk已经有了相对成熟和完整的体系,但它最本质性的东西从来没有改变——爱好者自发创作的同人音乐作品。“无论你是否擅长,你都可以创作自己的音乐。”
50年代至今,各类科幻大会上,filker群体的活动成了书迷群体里,同时爱搞点音乐创作的人们固定的传统——大家自发聚集在楼梯间,用吉他、班卓琴、笛子、小提琴等民谣常用乐器伴奏,开始音乐版的故事讨论会。氛围轻松,用词简单直白,一直闹腾到凌晨。如果说白天的各类活动——讲座、诵读会和小组座谈——是官方为粉丝们近距离接触幻想文学大牛提供的机会,那入夜之后的音乐会就是积攒了一天的热情的释放,用一位filk艺术家的话说,当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就像是找到了家的感觉。
Leslie Fish在2013年San Antonio WorldCon上表演
当然,日益壮大的爱好者和创作者群体,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科幻大会上占据一个小角落,他们开始自己举办音乐节,还专门设置了一个filk界最高奖项“飞马奖”(Pegasus Awards),在每年十月的俄亥俄河谷filk音乐节上颁出。目前设立了包括最佳歌曲、最佳表演者、最佳词曲作者等六个奖项。与雨果奖类似,飞马奖采用的也是粉丝提名投票的评选机制,然后在音乐节现场进行最终投票。如果存在一个只能用音乐表达思想的宇宙,那里绝对是这些玩filk的家伙的天堂。他们就是一群记录者,带着吉他或者班卓琴,唱着我们尚未抵达的时空里发生的事,他们大概是离群星最近的歌唱家了。
俄亥俄河谷filk音乐节上的演出
发展了这么多年,filk仍然是个亚文化小圈子,像Leslie Fish这样玩了大半辈子filk的歌手,也始终没能进入主流音乐圈。对大多数filk爱好者来说,即便只会按几个最简单的和弦,唱功也就那么回事儿,但只要能把自己眼中的宇宙之美,用自己的歌声分享给别人,就足够让他们乐此不疲了。听到漫长的旅行,曼妙的爱情,永恒的分离在琴弦上蹦出来,周围人的嘴角抿出会心一笑,那就是filker们最幸福的时刻。
困了么?在星舰的呼噜声中睡觉吧 ▶ 星舰引擎白噪声,致幻,催眠,还是安魂?
责编:糖匪、高小山
视频来源:YouTube
Raeka,转码员,《不存在日报》记者,“冷僻故事”收集者, 兼容良好,在打字的间隙练习写字。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所有内容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机构转载
联系我局:faa@faa2001.com
投稿:tougao@faa2001.com
未经授权使用会导致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