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狱理论家”于爱荣,为何被关进了监狱?

仕道君 观世台
2024-09-05


常听一些人说:“在美国,一流人才经商,二流人才从政;在中国,一流人才从政,二流人才经商。”


所以,在中国官场上,精英云集,堪称藏龙卧虎之地。


据仕道君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是中国作协会员的便多达10余人,比如:持双枪杀死小情人的内蒙古公安厅原厅长赵黎平,发表长篇小说一周后便落马的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克宁,2020年“首虎”、福建省原常务副省长张志南……


还有的官员是“通才”。比如曾执掌光大集团10年的金融高官唐双宁,诗书画样样“精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金融文联名誉主席、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长等。


最近,仕道君又发现了一位官场上的“专家”,他便是江苏省监狱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于爱荣。



01.



于爱荣和监狱极有缘分。


他早年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后来进入监狱系统,从一名少管所干事成长为江苏监狱局“一把手”,三十多年间,工作经历始终在江苏监狱系统。


于爱荣早期仕途顺遂,30多岁便跻身江苏监狱局领导班子。2001年,44岁的于爱荣出任省监狱局党委书记、局长,自此主政全省监狱系统长达12年。



教师出身的于爱荣口才极佳,做起报告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可以脱稿一讲几个小时。


于爱荣的笔头子更是了得。他长期浸淫于监狱系统,又多年担任“一把手”,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还曾被组织选派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脱产学习。


于是他积极总结,勤于笔耕,以他名字署名出版的著作多达三十余本,比如《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矫正技术原论》《矫正激励统论》《监狱民警执法质量评估》《个别教育导论》《监狱评论》(第1、2卷)《监狱矫正论坛》《矫正质量评估》(中、英文版)等。


此外,于爱荣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多所高校聘为顾问和兼职教授,担任中国监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监狱学会教育改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于爱荣还是一名资深的沈家本研究者。沈家本是晚清官员,担任过刑部侍郎,同时也是近代法学泰斗,提出过一系列法律改革主张,曾力主废除酷刑,禁止人口买卖。于爱荣对沈家本十分推崇,写过多篇文章分析阐述沈家本的法学思想,被一帮溜须拍马之徒誉为 “当代沈家本”。



02.



拥有博士学位和研究员职称、著作等身的于爱荣,常以“监狱专家”“监狱理论家”自居。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长期从事“犯罪改造”“矫正激励”等研究的他,却不愿“改造”自己蒙尘的灵魂,放弃“矫正”自己不断歪斜的思想。


从1998年担任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开始,于爱荣便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20年间,通过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刑罚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受贿高达2180万余元!


他滥用职权,软硬兼施,将多名女狱警发展为情人,其中一人因为情感纠葛,精神长期抑郁,在去医院治疗途中遭遇车祸死亡。


于爱荣落马前,就有人统计过,于家有二十多名亲属在江苏监狱系统工作,且有多人成为处级干部。于爱荣和弟弟 “分工合作”,大肆卖官鬻。于爱荣收钱会看人,只收那些“信得过”的,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的人,就让弟弟去收,如果出现意外,再叫弟弟退钱,自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于爱荣还利用职权将儿子“培养”成了犯罪分子。


儿子还在读高中时,于爱荣就把受贿而来的各种烟酒、购物卡交给儿子,让其拿出去卖,以此“培养”儿子的理财意识。儿子刚大学毕业,就被父亲带着参加各种饭局。席间,于爱荣总会说,儿子想自己创业,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监狱局的下属与各路商人心领神会,立刻有人捧来好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于爱荣的儿子和一名商人合作,经营食品礼包。此后数年间,江苏多家监狱逢年过节给员工发福利,都会采购这些礼包。几年下来,于爱荣儿子从合作伙伴那里拿走了数百万元的回扣。


今年8月,于爱荣受贿、徇私舞弊假释案一审宣判,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他的儿子与弟弟也被判刑。



03.



贪腐亲兄弟,坐牢父子兵。一个出版三十多本著作的“监狱理论家”,为何会导演一出“全家腐”的悲剧?


在监狱关押、接受改造的犯人中,不少是因违法犯罪被判刑的落马官员,为此监狱也经常承担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的功能。那么,天天接受警示教育的于爱荣,为何还是“义无反顾”地坠入腐败的深渊?


仕道君油然想到了曾疯狂敛财数千万元的广东韶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叶树养。在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时,说下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虽然这几年我没少参加有关党的纪律和法制教育,但是我没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这些教育当成只是教育别人的材料,只武装自己的嘴巴,而没有武装自己的头脑。



党的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原本用以“武装头脑”, 叶树养却仅用来“武装嘴巴”,其言其行耐人寻味,值得警惕。


作为任职多年的领导干部,叶树养经常需要作报告、下指示、进行会议发言,对党的各种理论知识肯定耳熟能详,论说起来亦会滔滔不绝。而作为长期担任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的他,由于“职业优势”,对相关法律法规肯定更是“门儿清”。但那些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叶树养的脑袋里扎根,而全都“装潢”到了嘴上,成为教育他人的材料、显摆自己的工具,而脑袋里每日吸纳的全是另一类货色。


据媒体披露,叶树养极端迷信,无论公事私事、包括送礼行贿都要问一卦,甚至就在被“双规”前一晚还在找术士问卦。同时,他很早就定下了6000万元的“聚财目标”,平时刻苦钻研“贪技”,利用一切机会疯狂敛财。


看来,以“监狱理论家”自居的于爱荣,也没有将那些理论知识“武装”到头脑里,而仅仅是“武装”到了嘴巴上、笔尖上。



04.



对于叶树养、于爱荣之流,你说其不注意学习恐怕有点冤枉,他们甚至比一般人还三更灯火五更鸡。但是其刻苦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造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增加升迁的筹码。


他们纵然舌灿莲花,笔吐锦绣,脑子里装的依旧是腐朽发臭的垃圾。这类“口力劳动者”、“笔力劳动者”,常常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品行的侏儒。



当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口才、文才不佳绝对是不容小觑的缺陷。讲起话来笨口拙舌,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仅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所思所想,甚至还会出现误导,贻误工作。


同时,领导干部拿不动笔杆也不行。写文章是学习的深化、思想的升华,对于开动脑筋、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提高素养大有裨益。无怪乎小平同志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


但是,领导干部在把理论“武装”到“嘴上”、“笔下”的同时,更要把理论“武装”到“脑袋”中,真正让其扎根、开花、结果。倘若脑袋空空乃至遍布糟粕,纵有无双铁嘴、如椽巨笔,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看来,检验一名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不仅要观其言、读其文,更要视其行、验其德。只有这样,理论学习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抓出成效。


于爱荣之流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殷鉴不远,岂可不慎哉?


资料来源 | 仕道、官察室、江苏省纪委监委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等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END



 观世台

世间万象 人生百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HXR000887

商务合作:15335125719(微信同号)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世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