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肺炎时期的科学课|“中间宿主”穿山甲?

王放 自然测量员 2021-03-17

心忧国是,也许能做的贡献之一是用自己的专业,给孩子念叨一些科学的故事。



昨天是2000多人,92分钟,其实一共只聊了两个问题:


  1. 穿山甲是一种什么动物?

  2. 确定“中间宿主”,缺乏哪些关键信息?





聊的事儿不多,但是和孩子们一起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1. 曾经被认为已经远离了现代科学发展方向的传统分类学和行为学,在确定“中间宿主”并且提供疫情管理这个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穿山甲的种类、栖息地选择、分布和种群动态;再分析种间关系、多物种共存,才可以补齐传染病链条中的若干关键环节


  2. “逻辑思考”这件事情的门槛和难度,都没有听起来那么高。因果关系、偶然和必然、整体和局部,这都是每个孩子早已熟悉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挑刺儿、找茬儿的方式找到现有信息的漏洞,而补齐漏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试着建立自己的科学规则,比如幼年“科赫法则”,或者干脆叫“穿山甲法则”。





1.从分类学和行为学上认识穿山甲


它们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舌头、实际上根本不会“穿山”、与其说是胆小不如说是迟钝、过着吃到哪儿睡到哪儿的生活......最近的生活压力大,这里有一些减压一点的穿山甲故事,不少内容来自于陈月龙先生的授权,见转发这条鲮鲤!亲手照顾穿山甲宝宝,是怎样的体验?



听完之后也许会发现,尽管很多人逐渐认为传统的分类学、行为学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是今天,穿山甲的种类、栖息地选择、分布和种群动态,再加上种间关系、多物种共存这些知识,实际上是确定中间宿主、制定疫情控制计划的关键信息。而我们对于野生穿山甲,实在了解太少了!





2.确定“中间宿主”过程中的信息缺失


“找茬儿”、“挑刺”这些事情,对于一项科研工作只能起到巨大的推动。诞生于十七世纪中期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制度,就是邀请具有相当造诣的学者来背地里找茬评议论文得失(通常是匿名)。一篇论文往往需要经过3-4轮同行评议才可以最终发表,这样就尽可能保证了科研结论的可信



一起围绕新闻稿找茬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现有信息的漏洞——比如1000个样品到底是怎么组成的、取样是否有代表性、测序是否会有偏差、传染链条如何补齐、穿山甲和蝙蝠怎么碰头等等。


而补齐漏洞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建立了自己的法则,也许这是一个幼年版的“科赫法则”,或者干脆叫“穿山甲法则”。





3.答疑,天南海北二十一分钟



除了答疑,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有放上来,是中间夹杂大概10分钟充满个人情绪的内容,包括“明明和人指甲成分一样,穿山甲为什么被认为具有药用作用”、“全世界每年野生穿山甲的交易量”、“黑市贸易的网络和目的地”等。因为每个文章只能放三个视频,所以不列在这里了。





需要说明的是,野生穿山甲太稀少了,我从未见过,我安装的红外相机也从未拍到过。人类对于这样神奇物种认识的确实,是巨大的遗憾。对于这样一种隐秘的动物,在描述习性的时候我参考了陈月龙先生发表在物种日历的科普文字,已经提前告知,并在此再次表示敬意和感谢。


最后想引用“任老师说”的几句话,也解释一下为什么最近的内容,哪怕是讲给孩子,都有一些“不轻松”,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天南海北的聊天,而是都紧紧围绕着疫情:


“那些数字、那些故事...那些反思,不能只出现在多年以后的历史课本里,要求孩子的孩子获得似是而非的经验......那些真实的一切,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明白,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





《自然测量员》近期文章

肺炎时期的科学课1|有关冠状病毒、抗生素和杀蝙蝠

肺炎时期的科学课2|野生动物不能吃?没那么简单

侵扰越冬蝙蝠,是此时此刻最离谱的事情

疫情之下,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