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我们评审喜欢怎样的参赛片?


9月12日,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在福建平潭拉起大幕。当天下午,编剧、导演、策划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师梁璐璐主持了影展的评审论坛:我们的评委喜欢怎样的参赛片。



籍影像之介,IM两岸青年影展为媒,五湖四海最自由、真挚和鲜活的思想在此交汇碰撞。





首先还是希望大家的题材不要太自溺,现在很多创作者都会聚焦自己的童年、家庭、乡愁、工业化浪潮带来的痛苦等等,但这些内容其实很难拍好,或者你为什么不写成文章而是拍成电影?我认为短片竞赛本身是为产业输送新血,所以我比较看重的是故事性、表达性以及表达技巧。很鼓励年轻作者用商业类型片的方法去拍短片,或者何不从一开始就尝试些比较出格和怪力乱神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你呢?



我希望作者在处理自己的题目时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如果是偏个人化、艺术化的创作,我想看到其中有类型元素。有剧情张力,有悬疑质感的影片会在比赛中很加分。但如果本身是商业片,我的标准就会反过来,会着重去看其中的艺术表达。另外不建议大家花大量经费去拍摄短片,我不会考虑把钱花在场景和服装上的作品,因为学生作品最重要的是剧本表达中流露出的才华。





无论如何还是要看这个剧本的质量,如果人工智能创意完成度也挺好,那我也可以接受。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它或许能够完成公式化的情节,但是一些细节和潜台词可能不太能做到,尤其是如何去表现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我觉得有一个事情大家得想一想:为什么所有中国网大都要把前6分钟拍得好看?因为后面要付费。电影毕竟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如果拍短片的目的是将来从事这个行业,想用电影来谋生,那就必须得在创意上下真功夫。比如尝试去拍一些科幻片,或者借助中国本土的聊斋系统,讲点没头没脑、道德模糊的故事,把视野放开阔。但电影虽是个工业化的东西,它的艺术性又往往来自它的手工性,艺术大师的好电影还是靠手工打造出来的,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





我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每个作者附上来的材料。而且很多高校老师我也都认识,看到报名表上的学校信息可能一下子就知道TA 是哪位老师的学生,这也不太好。但我看到特别好的片子会反过来看一下TA 的其他信息,那么这时候可能作品参加其他影展的获奖信息就会体现出来,这个是有可能的。



这些我都不会看,直接进入片子。不管导演是谁或者哪一个学校拍的,我都是先看片名和片长,赶紧开始看。




评审肯定不会被你的学校好还是差影响。但很好或很差的片我在看完以后都会看一下是哪个学校的。






不同的影展当然有各自的调性或者所谓的风格,但我认为年轻创作者首先还是应该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另外,即便影展的定位或调性相对统一,具体的评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要去揣摩影展和评委的喜好,也不要完全地迎合或者针对某一个影展去创作,还是要先把作品做好,至于它能不能获得影展的亲睐,是后面的事情了。




影展有没有有统一的标准,我认为越是偏艺术、越是偏短片,越是难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但大家的标准不一样,不代表不存在共识。很多时候最终评出来的作品未必是我觉得最棒的,但也绝对不是我认为最差的。





我觉得15分钟到20分钟,到24分钟就应该把故事讲完了吧?但是得看情形,有些一开始就很好看,你不会去在意有多少分钟,但这样的状况比较少。



我特别建议青年创作者把片子拍短一点,那些动辄37、38分钟的片子对评委来说是一种消耗。短片我认为要短小精干,如果已经有快40分钟了,那么你可以试图做长片。



我觉得15分钟左右最好。并且短片前5分钟很重要,需要有类型张力或者生活质感。如果前5分钟的内容达不到及格水平,那么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看到你在最后15分钟设置什么精彩的内容。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IM两岸青年影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