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未来二十年,就靠人工智能了?

木易 机器人文明 2020-01-17

关注我们,思考像钟摆,永不停歇


阅读关键词:互联网、骁龙855、DeepMnd、HomePod、Waymo、NeurIPS2018 


本周“AI七日谈”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互联网不断裁员,人工智能缺口巨大,AI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高通宣称“骁龙855”是最强“AI”芯,这是真的吗?

·一般没有新闻的DeepMind,要有就是大新闻——AI赋能提前预检阿兹海默症。

·不顾伦理争论,“百亿军方订单”微软要入手?

·苹果国行版HomePod发布,2799元你还粉不?

·谷歌2018水逆的一年,Waymo出师不利。

·NeurIPS2018论文发表上,唯独缺了中国科技巨头的身影。

 

下面,来看详细报道。


这个周末,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祖国大江南北瞬间入冬。寒冬之中,很多人也在忧虑目前的经济形势,已经有不少公司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河马哥”刘惠璞日前发了一则微博,表达了对目前科技圈就业形势的悲观:

 


“河马哥”说“在他十六年的人力资源生涯里面,第一次碰到候选者全是被裁员的情况”,以此判断经济迎来寒冬。

 

然而,从我们上周所发的文章(2019 互联网校招全薪酬出炉),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岗本、硕、博本年度秋招薪酬再创新高,但依旧有大量岗位空缺。

 

近日,软件公司UiPath研究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工作机会,收集了来自15个行业领先国家的3万多个工作空缺,包括从软件工程师和情报研究员到销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所有岗位。

 

 

结果发现,在这些空缺中,中国以12113个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7465),以及日本(3369)。


其中,岗位空缺最多城市前十中,中国占据六个,和人们想象应该是北上广深不同,上海和北京只排在第二和第五。第一的是苏州,第四中山,第五宁波,第七则是长沙。这些数据说明,除了一线城市,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在企图争抢AI人才,发展AI产业。

 

供需之间的巨大鸿沟,一方面因为产出人才本来就少,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不断外流让这一窘境雪上加霜。据硅谷机器学习公司Diffbot报告显示,在中国产出机器学习人才最多的四所一流高校中,62%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去美国,留在国内的ML毕业生仅三成。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AI技术岗本科毕业生,今年薪资较去年的上涨幅度是非技术类一到两年的薪水,而硕士和博士更是涨幅惊人。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变革已经不需要那么漫长。二十年前互联网兴起,经历了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电商微信的数次变革,直到今年,互联网相关业态开始呈现危机,所以才有了“河马哥”的寒冬已至。

 

在互联网之后,谁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


据普华永道分析,“中国预计将从AI浪潮中获益最多,相关收益将达到7万亿美元,潜在的技术增长激发的生产力将会令AI对中国GDP的影响力上升。”

 

愿我们在2018这个寒冬许下的愿望,二十年后的2038年回头看,均已成真。



AI芯片

高通宣称“骁龙855”史上最强

 

冬天很冷,“高通855”来送温暖。

 

 

在日前召开的技术峰会上,高通带来了每年一度的智能手机“最强芯”——骁龙,这次是855。

 

不仅是全球首款支持数千兆比特5G,据了解,在搭载最新一代AIE引擎基础上,855性能比上一代旗舰845提升3倍,比华为980和苹果A12强2倍。

 

在AI技术能力上,高通此次主打计算机视觉(CV)ISP,据官方介绍说该解决方案是全球首推。拥有此强大的视觉能力,搭载855的硬件设备可以实时根据相机识别用户正在拍摄的场景,然后自动调整参数,拍出更好效果的照片。

 

除此之外,技术峰会上,高通总裁Cristiano Ammo谈到高通的下一个十年将是5G+AI:“5G将在速率、时延、连接密度、能效和频谱效率等方面有巨大提升。在5G的助推下,不仅智能手机会迎来大变革,更多产业也将迎来新机遇。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等产业,都能在5G浪潮中被连接、被加速,并且其间的终端和边缘,也能把机器学习、AI用起来,让技术变革进入新世代。”



AI医疗

DeepMind造福阿兹海默症患者


“让技术变革进入新世代”——对于脑洞大开的DeepMind的Alpha家族来说,势必达成。

 

 

老年痴呆症是极大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流行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DeepMind想要通过自身多年在AI医药领域的研究积累,完成这一项重大突破。


据其介绍,这一项目被命名为“AlphaFold”,中文名“阿尔法折叠”,它特别炫酷的地方在于,可以替代传统冷冻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或X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只需要简单录入数据,然后进行AI处理。这可以省下专人实验、消耗大量实验器材,以及研究者的几年至几十年光阴。

 

除了节省资源,AlphaFold最为造福患者的是,相较于生物学家对蛋白质形态了解较少,它可基于一段基因序列,在电脑上更加方便的对蛋白质建模。这样一来,提前十年检测老年痴呆就变得容易许多,通过电脑看下蛋白质长得是否有差异就能进行判断。



AI伦理

“百亿军方订单”微软要入手


AI可以造福人类,AI也可以引发伦理争论。近来,因“百亿美元军方订单”引发的科技公司混战,引发极度关注。最新进展是,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对外公开表示,“微软将为美国军方无条件提供最佳的、全面的技术服务”。

 

 

在布拉德看来,人工智能创新性技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包括军队,应用这些技术也不应该只是住在美国西海岸人的特权。

 

去年3月,美国五角大楼开始竞标一项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巨额云计算合同——JEDI。因其规模巨大,很多在云计算方面有深入布局的公司都对此非常感兴趣,包括谷歌、亚马逊和微软。但因为谷歌的内部员工反对,目前已经退出这一竞标。在和亚马逊的竞争上,微软志在必得,目前已经拿到其中价值4.8亿美元的项目,将主要为军方提供战场环境中使用的MR硬件等设备。

 

事实上,在“百亿美元军方订单”究竟该不该接这个问题上,三家巨头都收到了来自内部员工的反对声。但到目前公司最高层做出明确表态放弃合作的只有谷歌,亚马逊未有明确表态,布拉德的强硬表态不知是否会引起后续不良伦理效应。


 

AI家居

2799元国行版HomePod,你还粉不?


巨头都爱搞事情,虽然没有蹚“百亿美元军方订单”的浑水,但苹果对HomePod寄予的希望,或许也是占领百亿市场。

 

 

苹果HomePod上市一年多来,一直都秉持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刚性价格。日前,国行版HomePod智能音箱正式在苹果Apple Store上架,定价2799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始发售。

 

性能上,HomePod内置了Siri语音助手和Apple Music系统,用户只需要语音唤醒Siri就可以让其直接在Apple Music内进行相关搜索和控制音乐的播放。除此之外,和大多数智能音箱一样,HomePod还能通过Siri连接HomeKit智能家居配件并对其进行控制,是智能语音助手与IoT产品连接的入口。

 

苹果官方对这款音箱的最大卖点介绍是:HomePod有超越所有音箱的音质水平。但即便如此,几近Echo和谷歌Home国行版3-5倍的售价显得非常离谱,而相较天猫精灵和小爱同学更是几乎十倍。不知道在如此价差下,是否还能召唤出果粉们的热情,但苹果的理想显然还是很丰满的,只要卖够2500万台就100亿美元了,万一实现了呢?



AI智驾

谷歌再添堵,Waymo出师不利

 

微软:“我百亿订单”,亚马逊:“我股票大涨”,苹果:“我HomePod”,谷歌:“我遭遇水逆”。

 

2018,是谷歌的多事之年……黄掉国防部订单,安卓被巨额罚款,泄露用户数据遭欧盟投诉,谷歌云铁三角分崩离析,因性骚扰问题内部游行,财报和产品出新也表现不佳。

 

接近年关,又发生了糟心事——精心布局了10年的无人驾驶好不容易推出,却是有人驾驶,无人乘坐。

 

 

早在今年3月,《纽约时报》报道Waymo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凤凰城推出自驾服务。上周三,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如期而至,但尴尬的是,该服务并不像宣传的是“无人驾驶”,驾驶员座位上配了一位司机。

 

直到目前,Waymo都拒绝透露Waymo One推出后的用户数量以及乘车次数,这与其以往偏重高调宣传的气质不符。而且,在Waymo One正式发布48小时后,社交媒体上找不到任何人使用过Waymo One的迹象。因此,有不少人猜测,Waymo出师不利,没有好的开局。



AI学术

中国AI公司在“NeurIPS”少有建树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国际学术会议排名中,NeurIPS为人工智能领域的A类会议。今年的大会于上周一在蒙特利尔开幕。

 

上海交通大学Acemap团队分析了所有NeurIPS2018的1010篇论文,发现会议发表论文量的前十名几乎都是美国机构。其中,排名前三分别是谷歌、MIT、斯坦福。谷歌以136篇超越第二名MIT将近五十篇。前十中,除了谷歌之外,上榜企业还有微软和Facebook,分别发表了51篇和27篇,与谷歌差距很大。

 

 

除此之外,论文发表数量前十位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

 

中国出现的机构排名是:清华、中科院、北大、南京大学、华为、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可以看出,和美国科技巨头也在搞大量研究不同,中国的巨头科技公司只有华为在这个榜单上有提名,AI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校等科研院所。不过虽然在整体论文数量上不及美国,但在个人论文数量前十中,华人邢波、张潼,以及周明远,他们分别供职于CMU、腾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分别位列第二、第六,以及第九。

 

本周AI七日谈就这么多,下周见~


本文由“机器人文明”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加公号,留言微信号,入群“AI大爆炸”


往 期 精 选 


一文尽观英伟达、谷歌… 2018 决战AI芯 !NLP黄金十年开启!一文了解最全产业图谱
AI薪酬起底:百万年薪被平均后还剩多少?AI+教育,你家Python从娃娃抓起了吗?价格战背后,智能音箱的产业迷局


 

我是广告:欢迎给“机器人文明”投稿~

好文请投:tougao@gsi24.com

— 完 —


机器人文明 服 务 内 容


广告投放 | 政府招商 | 产业报告

投融资 | 专家咨询 | 人才服务 | 论坛策划

↙合作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