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居易用诗杀了她

女子必读的 女神书馆 2019-04-04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鱼


公元820年,关盼盼去世了。


她生前是小妾,是歌舞伎。



她生前有过一段转瞬即逝但轰轰烈烈的恋情。


恋人病逝那年,她便立下重誓,要一辈子为其守节。


她做到了。


但有人觉得她做的不够,真正的烂漫,应该是以殉情为结局。


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故事必须从头说起。


唐贞元年间,关盼盼在徐州风月之地名声鹊起。


她的容貌,倾国倾城。


她的舞技,无人能比。


不仅如此,她还精通音律,把玩诗文。


这在当时,被人们视为红尘中的天才。



人人都羡慕她。


她却时时刻刻受宠若惊。

 

关盼盼出身寒微,无奈生活所迫,才加入了歌舞伎行列。


因为是被迫的,所以她始终如履薄冰地处理着周围诸事。


姐妹们欢声笑语时,她便在一旁静静听着。


姐妹们吆喝生意时,她却只是等待,等待着鱼上钩。


她很安静,很内向,与风月场格格不入。


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她这种性格,因为不多见,多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男人们喜欢她这样。


他们说,“她满腹经纶,却不刻意显露,给足了他们面子。”

 

说她容貌倾国倾城,已无需证明。


说她才华横溢,证据多多。


那时候,风月之地最流行两件事:


一、唐玄宗为杨贵妃所作的《霓裳羽衣曲》;


二、白居易的荡气回肠的《长恨歌》;


关盼盼她一口气能唱一整首《长恨歌》,跳完整支《霓裳羽衣曲》,并且舞姿飘逸,惊艳四座。

 

不用说,关盼盼就像其他人一样,五体投地地崇拜着白居易。


可是,白居易也不是说见就见的,人家这会儿任职校书郎,闲得很,不是在外旅游,就是在宫中搞书稿校对工作,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见不到普世偶像,生活自然还得往前走。


众多的追求者中,关盼盼选了张愔做自己的后盾。

 

张愔是一介武夫,但颇通音律与诗词。


一句话,他表面高冷,内心温柔,是女子最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来看她跳舞唱歌。


一般人看完听完,总要做点什么。


他没有。


他总是如痴如醉地欣赏着她。


他总是默默付出似的等着她。


有一次,他听说关盼盼为人低调,至今还是清倌人,震惊不已,决定纳她为妾,给她一世温暖。

 

关盼盼受宠若惊,他要赎我?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赎这个字。


这个字太重要的,关系命运,关乎成败。


这个字就是风尘女子一世的命。


她担心,张愔只是一时冲动。


她担心,张愔只是异想天开。


只要涉及到钱,任何人都会败下阵来的。


让关盼盼意外的是,张愔说到做到了。

 

她走进他的府邸,发现他妻妾众多。


她起初还很担心,担心沦为喜新厌旧的傻子——这不是迟早的事吗?


后来,她发现张愔是真的喜欢她。


他每天都抽时间陪伴她,病的时候也不例外。


他会说,“给我跳一支舞吧。你的舞与歌能解闷。”


于是,她便跳舞,唱歌给他听。


从此,张愔在家里也能享受到顶级的歌舞表演了,他再也不用去青楼了。

 

两人年龄差距大,精神上却很默契。


一天,关盼盼独自坐在窗口,阅读白居易的诗。


张愔看见了,欣喜若狂,“原来你也喜欢他呀。”


张愔告诉她,“我听说他到徐州旅游了,小厮去打听了,是真的。”


关盼盼睁大眼睛,“然后呢?”


“他说,他很乐意来家中做客。”


这对恋人彻夜难眠。


关盼盼问,“他最喜欢什么样的舞蹈?”


张愔说,“不知道,你就跳你最拿手的就行,唱他的诗是对一个诗人最好的褒奖。”

 

第二天,白居易果然如约而至。


关盼盼因为深受张愔宠爱,所以大胆地出入席间,承包所有端茶倒水的工作。


白居易侃侃而谈,幽默诙谐,宴席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但是,席间武人居多,会作诗的没几个,酒到酣处,没诗怎么办?


关盼盼自告奋勇,“我愿为大家献上一曲。”


她说完便退下,去换了舞裙。


那一夜,烛光摇曳,灯火迷离。


关盼盼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长恨歌》唱到了极致,把《霓裳羽衣曲》舞到了极致。


人就是这样,要是真爱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她在做的过程中——比如跳舞的过程中——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凡人,倒像神仙,她内心的气质呼之欲出,她周遭的磁场正在乾坤倒转,她变得可爱,可敬,让人既想触碰又缩回手。


关盼盼就是这样。


她的出神入化,让白居易惊叹不已。


他盛赞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一个出身寒微的歌女,遇上了诗魔白乐天的夸赞。


一切都变了,日夜也颠倒。


一位名叫张愔的人娶了全天下最为色艺双绝的女子,成为大唐最轰动的新闻。


也许是白居易的盛赞,满足了张愔的所有虚荣。


他开始带着关盼盼出席各种酒宴。



他开始得意地向所有人介绍,“这就是我的一生挚爱。”


在外人看来,这不过就是又一对老少配而已。


在他们自己眼中,这就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绝唱。

 

之前她因自身的优秀,获得了他的青睐。


如今她因外在的夸赞,独占了他的宠爱。


他对她说,“很庆幸,有你红袖添香,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这最美好的日子,正是张愔的晚年。


多病,虚弱,无望的晚年。

 

关盼盼仿佛划过他暗淡天空中的流星。


此时此刻,这颗流星为他停留了,久久悬在半空不肯离去。

 

但带她赴宴,各种展示——这种情况,她不知该如何应对。


她喜欢成名,但不喜欢失控。


张愔起初不理解这种冷淡与推脱,后来理解了。


他说,“你一点都没变,过去你艳冠徐州时也是如此躲躲闪闪,现在也是如此。”


这正是他喜欢她的地方。


他庆幸她还保持着那份纯真与谨慎。

 

盛大而纯粹的爱情,总有结束的时候。


两年后,一切戛然而止。


张愔病逝后,妻妾如鸟兽散,各寻出路。


只有关盼盼留下了。


她当然没有留在张愔家。


她搬到了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想以隐居的方式度过余生。



她的身边,只有一名老仆人追随。


她没有任何规划,她只想为恋人守节。

 

燕子楼是张愔生前为关盼盼修建的一座别墅。


他与她曾在此处喝茶抚琴,观杨柳依依,看夕阳西下。


他曾说,“从此我和你隐居于此,远离尘嚣。”


隐居倒是实现了,人却只剩她一个。


无数个夜晚,她都像以前一样,练练舞,弹弹琴。


无数个夜晚,她都像以前一样,坐在窗边,看外头云起云落。


她想过殉情,但那只是一瞬间的想法。


她还要活着,好好地活着。


替他完成这大隐于市的愿望。

 

独居最难以忍受的地方,就是“独”。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张愔去世了,再也不会有人像他那般宠爱她。


甚至,再也不会有人像他那样,以她为傲了。


关盼盼日渐消沉,不想跳舞唱歌,更不想梳妆打扮,甚至连早起都免了。


她偶尔会写一点诗,但只是练笔而已。


诗歌没什么用。她以为没什么用。

 

公元819年,关盼盼独居10年后,新情况出现了。



张愔生前的手下张仲素决定去长安拜访白居易。


走之前,他想起了关盼盼,想起她喜欢白居易。


大概是暗恋、钦慕加同情吧,他决定帮关盼盼走出人生的低谷。


他说,“你不是喜欢白居易的诗吗?我此次去长安找他,要不我把你的诗作也带去,让他瞧瞧。”


她一口答应了。


她的心狂跳不已,内里翻江倒海。


世上懂她之人,除了张愔,只有白居易了。


她太需要一个人来理解她的处境了。


她太需要一个人来感知她的寂寞了。


十年来,人人都称赞她的忠诚,好像她的整个人生都被锁定了一样。

 

你是爱情的化身。


你是忠贞的烈女。


你是世上最纯洁的女子。


你是最爱张愔的人。


瞧瞧你,你把那些不知好歹的妻妾都比下去了。


这些话,虽出自他人之口,始终萦绕在她心头。

 

10年岁月,把栩栩如生的爱情钝化为一种仪式。


10年寂寞,为生龙活虎的欲望铸就上一重枷锁。

 

她活成了神话。


还没死,便成了神话,这是最悲哀,最痛苦的事。


她要做的就是摆脱这一切,自由而洒脱的活着。


她想要告诉全世界,我可以为张愔做任何事,但绝不做你们告诉我去做所谓正确而符合礼仪教条的事。

 

她需要一个支点,撬动内心的怀疑。


她需要一颗火星,燃尽内心的动摇。

 

所以,张仲素走后,她便一直盼着白居易的回信。


没想到等来的,是催命诗。

 

白居易收到诗之后,仔细阅读,倍感惆怅。


他想起了当年在张愔家的莺歌燕舞。


他想起了关盼盼那旷世的舞姿。


“怎么,一切都没了?”


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没了。


张愔与关盼盼的爱情也烟消云散了。


凄美的爱情,怎么总是如此短暂?


想到这儿,白居易有点感动。


但他转念一想,为什么关盼盼还活着呢?


如此旷世绝恋,应该以殉情为结局才伟大啊。

 

白居易劝她以凄美谢世来成全伟大的爱情。


他或许只是一时爱幻想,挥洒一下诗人的烂漫。


但那三首诗到了关盼盼手里,味道就变了。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这是他在想象关盼盼的独居情况,感情的共振。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这是回忆过往。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这是感慨物是人非。

 

白居易陷入了广阔的幻想之中,主动奉上了第四首诗。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张仲素很正义,他没看诗中内容,大概他也看不明白。


刚回到燕子楼,他就把诗交给了关盼盼。


她看了,看到最后一首最后一句是,确定那是责骂和埋怨。


责骂她虚情假意,装模作样。


埋怨她不殉情,不懂得爱情。


她全身冷嗖嗖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放声大哭,愤愤然对张仲素说,“张愔去世,我不是没想过追随,只是他的妻妾都没殉情,独独我殉了情,多嘴之人恐怕会说张愔好色,专挑最好看的那个去下面陪他。这么做不就是白白玷污了丈夫的清誉?”


张仲素离开后,她绝食十天。


心中一直存在“人言可畏”四字。

 

诗歌如刀这句流言,到关盼盼这儿,成了现实。


殉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成为现实就不那么美了。


白居易得知后,内疚不已。


他没想到诗歌威力巨大。


他更没想到关盼盼如此刚烈。


到了晚年,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让两个最爱的妾室离开自己,大概也是出于这份内疚吧。

 

一千年后,阮玲玉也是因为“人言可畏”去世。


时人震惊不已,一切已无法挽回,于是他们走上街头送她,为她举行了最绚丽的葬礼,其规模甚至惊动了《纽约时报》。

 

作为古代女子的关盼盼自然是没有这份运气的。


殉情在当时是人人称道的最忠实于爱情的行为。



幸好她去世后,还有人记得她。


白居易因内疚,将她铭记于心。


张仲素因爱慕,将她藏于心底。


在遗忘面前,爱总是太短暂。


你可以说关盼盼太傻,太冲动,但生活是她自己的,冷暖自知。


对于她来说,生活本就是奇迹。


绚烂的活过,深情的爱过,足矣。



<欢迎分享朋友圈>


配乐:群星 - 魂梦不堪幽怨Awoke From The Dream;尾曲:周深 - 清平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