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晏:拿了金马最佳导演,也算输?!

女子必读的 女神书馆 2019-04-04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作者:香蕉鱼



金马奖新晋导演评出,

名字很文艺,

文晏。

 

说她之前,

要说说她的电影,

今年秋冬最值得观看的华语电影: 

《嘉年华》。

 

 

一开始,

它的排片量是1.2%,

非常少。


后来,

它的排片量涨到了4.6%,

不算少。


但看它的人,

说实话,

不多。


以我自己为例,

整个影厅里,

只有四个人。


那它究竟是不是好电影?

是。


但还有个附加条件:

平淡,

克制,

没有波澜起伏的好电影。

 

故事的发生地,

是海边的一个小镇。

 


有一个旅馆,

敞亮的大厅,

雪白的铁门。


这是女主角小米工作的地方。

 

每天打扫十几个房间,

换换床单,

洗洗水槽,

所有别人不愿意干的活,

她都干。

 

每月600元收入, 

是的,

这是剥削,

 但她只能受人剥削。

 

她是黑户,

没有身份证。

 

而这,

正是故事的开始。


  

小米看见了刘会长推推搡搡进入了两个小女孩的房间,

并实施性侵。


她录下了进房间之前的一幕。

 

 

事情被摊开,

却迎来了: 

刘会长的打压。

 

 

警察的不作为。


  

医生的睁眼说瞎话。


 

父母的妥协。

 

下面这一幕,

是小新的父母来找小文爸爸,

说:要不咱别告了,

刘会长承诺给两个孩子交很多年的学费,

还答应转到最好的私立学校就读。

 

小文爸爸气得手发抖。

  


以及,

重要证人小米的回避。

 

三年前,

她一个人从老家逃出来,

就再也不想回去。


她视海滨小镇为她的归宿,

她的梦,

她永远不会离开的地方。


她说,“这里暖和,

连叫花子都能睡个安稳觉。”

 

她对性的认识,

很暧昧。


用性换钱的同事丽丽姐建议她,

“要是你还是个处女,

就给你找个好下家,

赚钱。”

 

她懵懵懂懂,

觉得这好像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屈辱,

悲伤,

倔强,

都融化在她一人身上。

 

  

从某种程度来讲,

别人的伤害拯救了她。

 

如果没有性侵事件,

如果没有后来的绳之于法,

一直压抑着,

说不定她就把自己给毁了。

 

所有人都在妥协和自欺欺人,

选择做道德上的矮子,

把头缩进沙地里的鸵鸟。

 

唯一清醒的,

是律师,

一个单打独斗的女律师。

 

二十几年来,

她一直在办类似的案子,

她有经验,

而且早就经历过风险。

 

 

她成了女孩们最终的心灵港湾和守护人。

 

那么,

《嘉年华》究竟要说什么?

 

环境, 

以及环境对人的塑造。

 

就像导演文晏所说:

 

 


电影里,

关于性的解读层次感很强。

 

性,

像个标志,

通过梦露那被掀起的裙摆,

结实的大腿,

艳红的指甲油,

竖立在海滩上。

 

性,

是种诱惑,

高跟鞋,

耳环,

口红,

婚纱,

似死路一条的游乐园大喇叭,

所有的符号,

都在。

 

无时无刻,

无处不在。

 

性是具体的,

存在的, 

但也是被过度包装过的,

看起来光鲜亮丽。

 

这光鲜亮丽的背后,

是罪恶,

交易与认识不足,

两个小女孩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何种伤害。

 

她们问:“处女膜是什么?”

 

走进游乐场的大喇叭,

还再问,

“这是通往哪里?”

 

 

电影里的一切都是平淡的,

像画,

像光,

像梦的影子。

 

唯一不像的,

就是现实。

 

但,这正是导演文晏想要的。

 

《嘉年华》正在上映,

多起性侵事件正在发酵,

而就在昨天,

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

文晏凭借《嘉年华》成为了金马最佳导演。



其实,

《嘉年华》之前,

我们最爱的是文晏担任制片人的《白日焰火》。

 


文晏觉得,

桂纶镁身处东北带来了一种小清新而陌生的感觉,

才是她吸引男人的原因。

 

观众自然能get到这个点,

但吐槽也不在话下。

  

 

有点小bug,

但不影响文晏的稳定发挥。

 

有这样两部名作傍身,

文晏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但她自己不不觉得,

因为做到这些,

非常难。

 

首先要与自己斗,

其次要战胜潮流,

敢于反其道而行之。

 

先说与自己斗。

 

文晏做导演的经历,

堪称励志大戏。

 

大学时,

她学的是美术设计,

因为贪玩,

也觉得要充实自己,

自学了电影,

不久,

爱上了。

 

毕业后,

她主动进入剧组去实践,

闲下来就试着创作剧本,

入行之后,

她主要身份是制作人。

 

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

她的工作是担任电影执导和编剧。

  

 

有了与徐静蕾的合作,

她又似乎是从那时候起,

她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文艺,

小众,

自成一体。

 

本是美术设计出身,

初入行做了编剧,

没过几年,

她跳槽成了制片,

管一切幕后的零散杂碎。

 

如果不是特别爱电影,

她担任制作人的电影,

你可能都没听说过。

 

第一部,

《夜车》。


 

第二部,

《牛郎织女》。



第三部,

《春梦》。

 

 

这三部电影有共同的特点,

风格冷,

评分中肯,

豆瓣都在7分以上,

好于35%的剧情片。

 

很像文晏自己,

克制,

有逻辑,

慢悠悠,

似乎每一步都要做到稳扎稳打。 

效果,

果然不轰动。

 

2013年,

她跳槽成为导演,

有了处女作《水印街》,

又一部无人知晓的高冷文艺片。


豆瓣打分的人才93个,

还不到100个。 


  

文晏要走的路更冷寂,

更剑走偏锋。

 

她的坚持一时半会儿赢不了观众的喜爱,

却获得了很多圈中人的支持。

 

刁亦男,

一个相当不错的编剧,

一直在与文晏合作,

摄影指导也是从《春梦》积累下来的人脉。


就连声音与配乐的老师,

都是合作了两三次的老搭档。

 

在最熟悉的人的照应下,

文晏成熟得很快,

同时也更独立——

一条更真实的路,

走深,

走偏,

更接近自己的内心。


刁亦男(左)、文晏(中,制片人)与廖凡(右)

 

2008年,

文晏与刁亦男准备《白日焰火》,

那时候五百万是制作文艺片的底数,

他们所定的成本也就这么多。

 

刁亦男已经完成了剧本,

就差找投资了。

 

一部卖座的纯文艺电影的诞生,

是曲折的。

 

一开始,

《白日焰火》很不文艺。

 

第一稿,

名字叫做《冰人》,

时间线跨度20年。

 

第二稿,

也不够文艺,

叫做《过磅员之死》。


时间线跨度5年。

 


不仅是名字,

场景也不是文艺的,

投资人看过这个剧本后,

 

第一反应:

这个故事里怎么这么脏啊,

到处都是煤矿的场景,

不光鲜啊。

 

第二反应:

故事线太像《杀人的回忆》。

 

09年,

两人将剧本做了非常大的改动,

连名字也换了,

从《过磅员之死》变成了《白日焰火》。

 

到2011年初秋,

三年过去了,

又等了一年,

2012年8月,

电影终于开拍了。

 

夏天的戏,

拍了10天。

冬天的戏,

拍了47天, 

然后,

2012年,

过完了。

 

你还记得《白日焰火》是什么时候上映的吗?


2014年。

 

一不小心,

6年过去了,

现实与剧本最初定下的时间线差不多一样长。

 

幸好《白日焰火》不负众望,

赢得金熊奖,

也赢得了观众。

 

上映期间,

文晏终于安下心制作下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嘉年华》,

一部现代市场的另类,

一部纯女性的电影,

视角是从女性方面出发的,

男性角色几乎是缺席的。

 

文晏与她的团队,

仅凭一己之力,

就做到了将最冷门的文艺片推向了市场。

 

可以说,

她的努力99%是逆向的,

就像《白日焰火》里说的:

 

 

这样做,

当然是有风险的,

风险极大。

 

你以为的成功,

其实是从刀山火海里捞出来的,

从水中捞月里变出来的。

 

这就要说到战胜潮流,

反抗一切惯性的,

浮夸的流行和洗脑,

坚定的反其道而行之。

 

别的不说,

就拿女性导演作品来比对吧,

就比对这最近十年的。

 

可以说,

没一个女性导演,

像文晏这样,

清冷,

缓慢,

期待着改变,

不急着改变。

 

那年,

张艾嘉的《观音山》,

《念念》和《相亲相爱》都没出现,

女导演们在做什么呢?

 

拍硬汉片,

很硬的那种,

硬到女性角色弱化到没有。

 

就拿最出挑的凯瑟琳·毕格罗来说, 

2008年,

是凯瑟琳·毕格罗最风光的一年。

 

她和她前老公,

拍《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一起,

争夺奥斯卡最佳导演,

她拿出的作品是《拆弹部队》。

 

 

此女,

喜暴力,

爱血腥,

她曾放话自己只拍“猛片”:

“拍男人的影片,

我能干得更牛!”

 

拆弹部队算是温情的了。

 

卡梅伦的作品是当年的视觉大片《阿凡达》,

很多观众看了之后,

觉得视觉很非凡,

剧情很脑残,

真的没内涵。

 

于是,

当年的最佳导演,

是凯瑟琳·毕格罗。

 

必须再看几张剧照,

你才能感受到她硬到完全没有女人味。

 

 

安吉丽娜·朱莉也不例外。

 

2011年,

她琢磨着拍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血与蜜之地》。

关键词:

战争,

爱情。

 

朱莉很有野心,

她要拍两种语言的戏,

所以在片场,

英语来一遍,

南斯拉夫语来一遍。

 

结果呢?


豆瓣评分6.5。

 


烂番茄指数,

55%。


她以非凡的努力,

拍出了烂片的水准。

 

2014年,

朱莉狠下心来,

要拍一部传记片。

 

她读路易·赞贝里尼的传记时被感动了,

一心要把他的经历搬上荧幕。


可是,

本人尚在人间,

不能把他拍的过于神话。

 

朱莉用了最平凡的叙事方法去拍他,

可谓平凡得一点光彩都没有了。

 

《纽约客》的影评说,

看这部电影,

就像男主角忍受牢狱里的折磨一样,

忍受,

忍受,

再忍受,

忍受着被“忍受”折磨的快感。

 

国外评论很毒舌,

国内的评论比较搞笑:

 

看《坚不可摧》,

感觉像看了四部电影的合成剪辑。

 

除了《坚不可摧》本身,

前半小时像《阿甘正传》,

第二个半小时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剩下最后一个小时是《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坚不可摧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感觉女导演们在用硬汉电影折磨自己,

刀山火海都尝遍了,

总拍不出最忠实于女性的东西。

 

所以,

《五十度灰》出现的时候,

观众们松了口气。

 

这是一部纯女性视角的片子。

 

《五十度灰》的导演,

萨姆·泰勒-约翰逊,

人生相当励志,

两次患癌,如今痊愈,

还与小自己23岁的男友结了婚。

 

多励志啊,

本想着她会拍出有深度的女性电影。

 

她却给我们看这个。

 

 

说句实话吧,

其实看的时候还是很享受的,

只是这不还是以男性为主的片吗?


而且很商业,

商业到不管不顾的地步了。

 

有人肯定会说,

张艾嘉就一直很文艺啊,

她的路子也跟文晏一样。

 

其实,

不一样, 

张艾嘉很文艺,

可是你注意到没有,

从2015年的《念念》到如今的《相爱相亲》,

票房其实不太好,

 也就是说叫好不叫座。

 

电影有了,

观众没有。

 

 

好像电影本身命里缺观众。

 

而文晏是文艺片里,

第一个票房与口碑都齐活儿的导演。

 

《白日焰火》,

票房1.03亿,

够火爆。

 


可到了今年,

《嘉年华》的票房是:

 

 

对比很强烈,

不是吗?

 

我想,

一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二是性侵事件频频爆出,

我们被高度戏剧化的现实惊得够呛,

再也没力气去电影院里,

承受那两个小时不间断地人性分析了。

 

文章开头,

我说电影里的人,

都有些弱,

面对环境,

面对自己,

都无能为力。

 

现实中的我们,

又何尝不是?

 

我们无法走进电影院,

把《嘉年华》看进去,

因为我们担心,

那些荧幕上的人是某时某刻的我们自己。

 

如导演所说,

电影里小米是小文的镜子,

丽丽是小米的镜子,

每个人稍不留意,

就可能走下坡路。


这正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

 

2011年《熔炉》出山,

我们一直期盼着有自己的熔炉。

 

盼了这么多年,

《嘉年华》来了, 

她不是《熔炉》,

她比《熔炉》克制,

平静。

 

看完了你甚至不能立即哭出来,

要过好一会儿,

慢慢体会起来,

才会哭,

太慢了!

 

这也意味着,

这样一部电影的存在意义,

直接取决于她本身,

取决于与她有同样高度的观众。

 

可是,

没有观众,

文晏的逆向努力就不作数了吗?

《嘉年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时间会证明一切。

 

勇气并非天生就有,

勇敢也需岁月磨练。

 

我相信,

终有一天,

我们会像女律师一样,

像两个小演员一样,

像导演文晏一样,

不管发生什么,

去审视自身,

去抗争,

逆流而上,

绝不退缩。

 

电影有了,

那一天也不远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