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巩俐,她是女王本人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作者:香蕉鱼
《演员的诞生》掀起了一股有野心的女人最好命的讨论,目标人物是章子怡。
真正有野心的人,是巩俐。
她这一生,只做过一件事,只爱过一个人。
巩俐经历了两次高考失败,1983年到1984年,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系,还有另一所艺术院校,都放弃了她。
高中毕业了,大学没考上,只能在家待业。老是在家待着也不是事儿,巩俐就去了山东省出版社下属单位做了一名临时工。
刚进单位,她就觉得憋屈。她小学二年级就在济南人民广播电台唱儿歌,中学时又是校文艺队的骨干,经常在舞台上唱唱跳跳,如今却在做着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学生时期,学艺术还是有希望的。
做了临时工,学艺术的希望更渺茫了。
这可怎么办?
巩俐熬了一年,时不时复习一点功课。
1985年,她再次出发参加艺考面试。
一般的艺术院校不要,干脆就去最好的那一类试试。
中戏面试的那天,她赶得急,傍晚才到,迟到了半个小时。刚跨进考场,就听见里面的人说,“考试已经结束。”
巩俐刚要央求,听见后面一位老师说,“既然人家来了,就让她考考吧。”
她回头一看,原来是一直跟在她身后的那个人,两人也就前后脚的距离。原来他也是老师——比老师还高一级,教务处主任。
监考老师让巩俐进来,先让她朗诵一篇文章,然后再演一个叫《过河》的小品。
河里有个独木桥,瀑布在一旁哗啦啦响,暴雨也下个不停。
老师说,“这就是你的场景,演吧,必须是成功过桥。”
老师看了很满意,“接下来还有二试和三试,你回去准备一下。
对了,你把后面两个虎牙拔了,一定要高考以后再拔。”
7月份高考刚过,巩俐去了北京,一路跑到了教务处,“老师,我昨晚从济南一路站到了北京,后面的两颗牙拔掉了,前面的拔不拔?”
她的脸还肿着。
主任说,“不用了。拔了就没‘味’了”
巩俐担心自己拔了牙还是没被录取,让一个在北京的朋友隔三差五去学校帮她问问录取没有。
教务处主任爱才,得知她当时已经被山东那边录取,档案都留下了,赶紧打电话联系,破格打了报告,才把巩俐抢到中戏来。
1987年,张艺谋到中戏挑演员。
上午刚拍了板让史可出演《红高粱》,下午别的导演也来要她。
老师们左右为难,干脆就把巩俐介绍给了张艺谋。
“她也很不错,试镜之后你就知道了。”
巩俐和史可一起试镜。
大家一致认为巩俐的爆发力更好。
《红高粱》的主演阴差阳错地成了巩俐。
《红高粱》是张艺谋第一部导演处女作。
五年里,他完成了从工人,摄影,表演到导演飞跃式的发展,堪称电影界的神话。
他自己是奇迹,他也把这种奇迹带给了别人。
第一次做导演,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巩俐的名字也顺利登上国际影坛。
在张艺谋的诠释下,巩俐的荧幕形象也越来越丰富,总是在最美与最丑之间摆动。
她可以是《菊豆》里的村妇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小媳妇
《秋菊打官司》里的中年妇女。
为了演好秋菊这个陕西妇女,巩俐学会了吃面要出声,学会了标准陕西腔,如今与陕西人说话,一点问题没有。
她也学会了毫无顾忌的扮丑。
与张艺谋在一起,巩俐非常自豪,她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演员,也如张艺谋蜕变为一位真正的导演的速度一样,飞快。
到了1995年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巩俐就从一介学生变成了一介妖妇,看起来霸气十足。
在事业上,巩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运气。
她一毕业就跟在最好的导演身边,学习,成长,没有走过弯路,就连呼吸的空气,也与外界不同。
当她被问到,女孩子应该如何选择职业时,她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女性的创造力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最能完成的一个目标。我们不要去尝试太多东西,我们生命是有限的。如果大家认准了一条路,一定要走下去,一定能成功。”
她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早早便定了心。
中戏毕业不到四年,巩俐就为自己建造了一套非常高标准的工作方式,此后几十年严格遵守,从不逾矩。
她与陈凯歌合作《霸王别姬》的时候,她的亲姐姐患乳腺癌去世了,她跟剧组请了一天假去看姐姐,第二天回来就要演最喜庆的结婚场面,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父亲怕她扛不住就陪着她一路回到剧组。
那时候父亲的身体也不太好了。
但她的反应,让所有人放心。
她笑,她欢快,她从早到晚喜气洋洋,晚上回到酒店之后才哭。
对此,她觉得很正常。
“这是一个演员的专业精神。你因为你自己的一点事,去影响了整场戏,你不能这么做。你先把所有东西都抛开,先不想。拍完戏后,你回家,你想怎么去祭奠,去哭,那是你的事。在拍摄现场,这么多人陪着你,你不可以这么做。”
2005年,拍摄《艺妓回忆录》时,她也凭着这一点“冷酷无情”的专业精神,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导演对她说,“你这个角色有一个双手抛折扇的镜头,我们不要求你做好,一般都做不好,但你能试试吗?”
巩俐回答:“好。”
之后她每天就在一边练抛扇子,每天两千下,电影拍了五个月,她练了足足五个月,最后一场戏开拍所呈现出来的效果,纯熟自然,可以说天衣无缝了。
坚韧无比的专业精神,让她一路走来,成为国际头号华人影星,超一线的大演员。
巩俐与她合作的导演们一样,站在了国际舞台上,身上有很多头衔,多到让国内的小鲜肉们望尘莫及。
事业上风生水起,在爱情里,巩俐也一样轰轰烈烈,并非多情,而是专一。
巩俐相当的大胆,她觉得自己爱上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就算自己这边有男友,他那边有妻子,她也不愿退出。
1987年,刚与张艺谋相识,巩俐就给他写了无数热情洋溢的信。
她说,她喜欢你,喜欢你在我身边努力工作的样子。
她说,我想要结婚,希望上天能给我幸福。
她说,我不想上学了,我想给你生孩子。
她说,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
她之所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演戏上,而演戏就是两人爱情的见证。
信件一封接一封,终于,肖华(张的原配)帮张艺谋整理衣服时,发现了一封。
她打开来看,署名正是巩俐——大名鼎鼎的巩俐。
那时候《红高粱》在柏林获奖了。
当天晚上,夫妻关系陷入了冷战。
三月份,张艺谋从柏林回来,夫妻两从此分道扬镳。
在张艺谋这里,巩俐的自信袒露无疑,她可以是最丑的,也可以是最美的。她根本不担心分手。
她所有的样子,他都看过,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问题就出在巩俐太会待人接物了——不会八面玲珑那种,是真诚得让人无法拒绝。
她爱着张艺谋,但她招人喜爱的个性,却让他心生芥蒂。
她与别人跳舞,靠的近了些,就成了分手的信号。
她和别人说话,说的热烈了些,就成了分手前的预兆。
花边新闻,小道消息,张艺谋从未亲眼见过,只是在报纸上看过,听底下人说过。
王伟平夫妇煽风点火的厉害,说巩俐劈腿黄和祥。
张艺谋从未当面问过巩俐,直到巩俐提出结婚的要求时,他才说,“不着急。”
八年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一句话。
巩俐心灰意冷,不想再继续了。
可她又性子刚烈,大概是出于报复,她转头就嫁给了黄和祥——和她跳舞的那个富商。
多年后,她才知道嫁给黄和祥,无意间坐实了无中生有的劈腿传闻,让张艺谋痛苦不已,自己也深陷桎梏。
两爱情故事像个伤口,裂开了,需要时间的治愈,要多年后才能愈合。
离开张艺谋的巩俐,继续在电影节打拼。
她太爱电影了,既不成立工作室,也不搞其他的副业,一心一意演电影。
2000年,她再次扮丑出境,演《漂亮妈妈》。
这段与她自己的经历何其相似,把很多人都看哭。
她选择了文艺片《周渔的火车》,选择了王家卫的《2046》和《爱神》。
之后又决定独自闯荡好莱坞,出演了《迈阿密风云》和《艺妓回忆录》。
她给自己设立了新的标准:哪怕剧本再好,演过的角色就不再演了。所以她总能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观众的观影感受。
圈圈绕圈圈,1996年刚分手的巩俐与张艺谋在戛纳见面,被问到是否还会合作,张艺谋还没开口,巩俐就哭了,她可能在想,这辈子都再无合作的可能。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上线,巩俐是第一女主,她比以前更霸气了,演的是王后,却有着君临天下的质感。
张艺谋说,“20前年,我就承诺让她当一回女王。”
一生挚爱演戏,中年已至,雄心壮志依旧写在脸上,她依然是张艺谋最好的搭档,是他手下最完美的艺术品。
影片的艺术效果受人指摘,到处是波涛汹涌,但在巩俐的心里,这次拍摄是破冰之旅。
巩俐签下演出合同的同时,明确要求,拒绝再见与张艺谋还有合作的王伟平夫妇,如果她出席宣传活动,王伟平也不允许随行,就算是以制片人的身份也不可以,否则视为违约。
差不多八年后,他们又有了另一次合作《归来》
张艺谋说,“她更成熟了,收放自如,达到这个境界,很难。她做到了。”
巩俐则说,“他没变。”
或许在她心里,张艺谋永远不会变。
成就了事业,失去了爱情,她这一生从空无中起步,在辉煌中度过,应该是最好的人生了吧。
可是直到现在只要谈起爱情,她语气还是会变,变得急煎煎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归来》之后,巩俐曾对一位朋友说,
“我全部的心思都在张艺谋身上,根本不可能与初见面的黄和祥调情,而按照王伟平夫妇的想法,我早就和黄和祥好上了,既然好上了,何必之后找张‘求婚’?”
她接受杨澜采访,也说过:
“婚姻就是社会的保障,是心的保障,就是一张纸,它能让人白头偕老?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我的工作节奏是空中飞人,四处旅行,但我很爱我的工作,如果别人不能理解,也就走不下去。”
杨澜还问她,“这是不是曾经有人对你说的,伤害过你的话?”
她说了半天又绕回到工作上去了。
站得太高,脸庞太惊艳,人们看到的全是辉煌,其实,巩俐一生只做过一件事,极致幸运,极致专一。
她一生只爱过一个人。
如今他已有家室,而她兜兜转转,结婚,离婚,新恋情是否是最终归属,尚不得知。
她对自己的定位,做一个演员该做的事,当一个真正的好演员。
对她来说,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