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再次火了,竟是因为背后的这个女人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鱼
袁玉梅。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你听后即忘的名字。
江湖上,有关她的传说很多,但都拘泥于圈内,很少人知道。
记不得她这个人没关系,反正她喜欢待在幕后。但她做过的事,你肯定记得。
特别是在这个多事的2017年的深秋。
8月30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优酷网上更新了《白夜追凶》的第一集。
由于此剧制作得太良心,节奏把握太优雅,观众们还没有看过瘾,片尾曲就响起来了。
刚才发生了什么?
那片头,太精致,让人想起导演诺兰的《西部世界》。
那过程,太劲爆,让人想起了电影《七宗罪》。
那结尾,太别致,刚一听到就觉得通缉犯是好人。
胃口被吊起来了,怎么办?
充钱呗。
很多人第一次决定将自己升级为优酷会员,体验《白夜追凶》的专属观剧效果。
于是,首播当日《白夜追凶》成了网剧之王,16个小时播放量高达1.3亿。剧红了。
几天后,双面主演潘粤明成了热门。人红了。
他43岁,多年沉浮,一脸沧桑,肚子上还挂着一圈肥肉。比过去身陷绯闻,百口莫辩时还要红,而且红的有底气。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袁玉梅。以上就是她的江湖传说。
其实,早在三年前,袁玉梅就看过《白夜追凶》的剧本。
那是一个叫指纹的咖啡店老板写的。之前,他做了11年的律师,江湖传说,国产冷硬派犯罪小说《刀锋上的救赎》的作者。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邀请一帮朋友,来咖啡店里聚一聚,给他讲一讲各种现实大案的线索分析。
吹牛坎山之际,他心血来潮,想写一部小说。
如何写?就按照他喜欢的小说的套路来。他最喜欢的人物,是一个布洛克小说里一个有白化病的黑人“丹尼”。
这个男孩白天不出门,晚上就会到酒吧里去要一杯冰镇伏特加解闷。他自己的小说主角也必须是这么一个怪而有风度的人。
后来,《白夜追凶》的出品方王平看了小说,要求他改编成剧本。
每天,他都按部就班的来。晚上回家,吃晚饭,看电视,睡觉。醒来差不多是第二天下午一两点,然后就开始干活,一口气写到晚上7、8点。周末休息。
这么努力,按理说梦想应该有着落了吧。
王平看了剧本,嗯,有着落了。她热血沸腾地说:“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要拍一部跟得上美剧水准的国产剧。”
两人兴冲冲地拿着剧本去找投资方。
找了一家电视台,人家觉得这题材,太敏感,算了吧。
电视台不行,那就找网络,这次人家没提敏感二字,只说,你们这种剧啊,我们已经有了啊,正在筹拍呢。
终于,王平找到了袁玉梅。她看了,觉得还不错。可是她的档期不对,那时候她一门心思地要把《心理罪》变成优酷独家出品,也没对《白夜追凶》上心。
梦想的翅膀还没长硬,砰,碎了。
好好的一个剧本,在江湖上,活生生地晃荡了整整三年,无人问津。
2016年,袁玉梅有空了。
这时,她想拍一部质量上乘的罪案剧。
她非常想把罪案剧的水准往上提一提,不用提的太高,能像美剧看齐就行。风格上也尽量的像小成本的美剧,带有浓厚的个人美学,有烧脑的剧情。
可是,这要求放眼当今国内编剧圈,找谁去做呢?
现成的小说,没有。原创编剧,又不具备超强的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别说原创了,就连抄,也很难抄得上档次。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袁玉梅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看过一个剧本。那个剧本还在自己的电脑里。她打开电脑,将剧本的第一集打开又看了一次。
嗖嗖扫了几眼,与自己梦想中的美剧水准的规格对了一下号。嗯,就是它了。
袁玉梅没有犹豫,直接把剧本发给了导演王伟。2013年,两人曾合作过一部《乙方甲方》,都是老朋友了。
那时候,编组人员不齐全,没形成有力量够规模的团队,制作成本也很低,可就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合作出一部播放量不错的网剧。
袁玉梅看中的,就是王伟那种“给他五万块钱预算,他能给你拍出十万效果的剧”的能耐。
“他能给出一些很有质感的东西来。”袁玉梅对此坚信不疑。
王伟非常年轻,是个85后,做了很多年的剪辑师,跟导演伍百一起拍过网剧。
也就是说,袁玉梅把《白夜追凶》的剧本交给他之前,他还是一个打下手的导演。
有人说,袁玉梅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用一个从来没有自己独挡一面的B组导演来负责这部剧。
可袁玉梅相信王伟一定能拍出好东西来。她甚至觉得,而立之年的王伟应该有一部“自己的作品”。
王伟看了剧本,双胞胎兄弟联手破案,一个光明正大,是风生水起的警察。一个身负奇冤,是低三下四的通缉犯。
这两个角色合在一个人身上,让人感兴趣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骚动,连头皮也开始冒烟。
王伟刚看完邮箱里的前三集剧本,就迫不及待地向袁玉梅要来了后几集。
袁玉梅对他说,“故事内核是好的,但商业感不强,整个剧本需要重新修一下,需要一个加分团队给它拔高一下。”
不用说,袁玉梅自己就是这个加分团队的一员。
那段时间,她就和王伟,五百一起按照美剧的节奏重新调整故事线,拿出了最完美的原创剧本。
导演到位了,五百也愿意做监制,袁玉梅的问题来了,那个双胞胎兄弟找谁演?
这是个大问题。非常大。
男主角占整部剧的三分之二,与整部剧是合为一体的力量象征。说是精神图腾一点都不为过。
她当即决定撇掉所有帅气的小鲜肉。“男一号一定要是实力派演员。”
可是,找来找去,几轮演员选拔都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时间流逝得让人莫名心疼。
袁玉梅觉得,既然要与美剧看齐,主角绝对不能掉链子,可是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这个剧就算是搁浅了。投资方也不可能总是等着你拿主意。
一天,她回家,打开电视,正准备看看娱乐节目,休息一下。而她刚好看到了有潘粤明的那一期《跨界歌王》。
《跨界歌王》里的潘粤明,老了,却没怂,他就像是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像一杯醇香的冒着烈焰的鸡尾酒。
每一次出场,每一首歌的表现,都爆发出多层次的情绪冲突,苦闷,惋惜,快乐,触动,全在。
听完了他唱的《快让我在雪地里撒点野》,袁玉梅心中的双胞胎男一号就是他了。
她看人很准,但也有了新的担心:潘粤明会加入吗?
我们自己倒是热血沸腾,可在人家眼里,或许就是个拍网剧的吧。
以前,她看上了一个实力派演员,合同都已经签完了,就在项目开机时,男主角被“正经”电视剧抢了,她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袁玉梅决定试试。她不管,反正她看上人家了。“不能白欢喜一场,一定要试试。”
在她心里,白夜追凶就是潘粤明。潘粤明就是白夜追凶。
多年来,他一直是个话题性人物,事业与生活,都是观众乐此不疲讨论的对象。他不是白夜追凶,还能是什么?
袁玉梅决定让五百给潘粤明打电话。他们两以前合作过,比较好沟通。
她焦急等待着,没想到,五百回电说,“他答应了。”
“你有没有跟他说,我们预算不多,酬劳方面也不高?”
五百说,“他看了剧本就答应了,没说别的。”
但袁玉梅还是很担心。
这一次的情况与上次男主角被抢,特别相似。
这次,白夜追凶选男主的遭遇,就像是山寨泰坦尼克号撞冰山,而那座冰山,就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我的前半生》。
早在几个月前,《我的前半生》剧组就邀请潘粤明出演陈俊生这个角色。这部剧,大制作,大明星,原著本身自带话题性,不仅酬劳高,而且容易爆红。
而袁玉梅这边呢,缺点可多了。
导演是85后,潘粤明听都没听说过。
演员以一般网剧标准,全启用新人。
小鲜肉的片酬是六千万到一亿,而这部戏整个制作经费才8000万,潘粤明的片酬肯定也不会高到哪儿去。
片酬不高,这就算了。台词非常多,都是冷静分析,一直说个不停的那种,而且还是两个人在说,一会儿弟弟说,一会儿哥哥说,演的时候得分清楚。
潘粤明自己也有一点“问题”。他不会用APP点餐,不玩豆瓣,几乎不用网络,对网剧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
但他还是答应了。
后来,他在采访中透露,“我是认定了一个剧本就不会改变,我不喜欢在反悔中过日子,要不人家会觉得你人品有问题。”
潘粤明加入后,王伟与他一起喝了酒,还一起去唱KTV。那天,他们合唱了很多beyond的歌,很怀旧,很有情怀。
袁玉梅凑齐了手中最好的牌。
一切准备就绪,箭已经在弦上了。
然而,此时此刻,她付出很多心血的《心理罪》和《灭罪师》被通知下架整改。过去为了《心理罪》她已经付出很多,一心想将它变成优酷独家,可因为一些合作条款的原因,被爱奇艺拿下。
开拍在即,整个团队心里突然没了底。
这剧到底能不能拍?
拍了还能不能赚回成本?
还有,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否有点晚了?
说晚也不晚,只不过要走的路更长了,要经历的挫折更多了。
此时,《灭罪师》正在公安部下面的金盾影视文化中心修改。
五百在一旁提议,“先送到金盾那边,让他们把把关吧。”
从那天起,主创人员就开始抠细节,一条一条与金盾那边核对和沟通。
嫌疑人持枪闯入警局,拉了电闸,封了内部网络,挟持了支队副队长。这个能不能拍?
袁玉梅信心十足,可是五百最担心的就是这段。因为没人敢这么拍,《白夜追凶》剧组是吃螃蟹的第一人。
关于警察骂脏话、抽烟的片段,能不能拍?
这时候的袁玉梅只是在等待,等待着所有团队人员与其他人沟通,反复确认能不能拍。
金盾表示,“特殊情绪下,抽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想要塑造的警察也是真实的警察,比如抽烟也好,骂人也好,甚至破案时使点儿别的手段,这都是体现人物性格的东西。”
吃了这颗定心丸,袁玉梅就放心了。
《白夜追凶》上线后,袁玉梅从内部转向了外部。
她需要对营销渠道有足够的把控。
因为没有小鲜肉,没有超一线明星,她只能走把营销的赌注全下在口碑上。
那时候,全是整个剧自身的内容在创口碑。她也只能靠内容去营销。
她每天都盯着网友的反馈,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只要一有不同声音,整个团队就第一时间去做调整。
在她的组织下,一场“千万别去淘宝搜白夜追凶”的消息引爆社交平台。
那时候,只要在淘宝上搜“白夜追凶”,就会弹出一通来自《白夜追凶》的FaceTime电话,活动引发了3000万人次参加,点燃了电视剧的关注度。
另外,原著小说,就是那部号称国产冷硬派犯罪小说《刀锋上的救赎》也开卖。FaceTime活动结束的当晚,唯一的区区一万册印量瞬间售罄。
《白夜追凶》成了不同平台互相合作的杰作。
如今,《白夜追凶》带着悬念结束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第二季也正在筹备中。袁玉梅打趣说,“那条演技一流的鱼实在知道得太多了,所以,凶手应该是非洲肺鱼。”
她终于拍出了梦寐以求的“美剧节奏和韩国电影质感”的故事。这次,梦想不仅要实现一次,还要实现第二次。
所有主创人员都说,“谁也没法保证某部剧一定能火,但质量是可控的,人们对好故事本身的追求是永恒的。”
袁玉梅也一直相信。
就如杰克·哈特所言,“我们通过无数的故事来应对这个世界,很难想象叙事不是我们本能的一部分。”
这好比面包的包装袋上一般只写有面包师的名字和烹饪的原料,而无其他的信息。
但我却希望面包包装袋上有出现两百字的叙述,讲述15年的监狱生活如何将一位骗子改造成诚实的人,他每天辛苦地烘焙面包,竭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试想,还有谁不想品尝一下背后有如此动人故事的面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