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M | 湖北大学王浩、万厚钊课题组: Ni2+调控γ-MnO2电子态促进质子迁移动力学实现长寿命水系锌锰电池
近日,湖北大学王浩教授、万厚钊副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张宝博士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Promoting Proton Migration Kinetics by Ni2+ Regulating Enables Improved Aqueous Zn-MnO2 Batteries”的研究型论文。该工作通过共沉积法成功制备了过渡金属Ni掺杂调控γ-MnO2(Ni-MnO2)电子结构,Ni2+的引入能够有效促进H+的迁移动力学。理论计算表明MnO2因Ni2+调控而降低活化能,使H+沿一维隧道快速迁移,最终实现以H+为主,Zn2+为辅的储能过程,并获得长寿命水系锌锰电池。
亮点
1. 通过共沉积法成功制备了过渡金属Ni掺杂调控γ-MnO2(Ni-MnO2)电子结构并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Ni2+的引入,可促进质子的嵌入/脱出。即以嵌半径较小的H+为主,Zn2+嵌入为辅,因而赋予水系电池快速动力学。同时,掺杂的Ni在充放电过程中扮演“支柱”的角色以稳定主体结构。
3. 理论计算表明,MnO2因Ni2+调控而降低活化能,使H+沿一维隧道快速迁移。
引言
多晶态MnO2(例如 α-、β-、γ- 和 σ-)因具有高容量(Mn4+/Mn3+,约为 308 mAh g-1)、高放电电压(1.2-1.4 V)、以及能够允许容纳和运输Zn2+/H+的能力,使得水系锌锰(Zn-MnO2)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生态友好性等突出优势。尽管Zn2+具有较小的离子半径(0.74 Å)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10 mS cm-1),但在充放电过程中Zn2+与MnO2主晶格发生强静电相互作用,表现出缓慢的扩散速率和有限的可逆性。金属离子(Zn、K、Ni 、Cu、Co)掺杂工程调控MnO2电子态,被认为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金属离子嵌入可以调节MnO2正极的本征晶体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具体地,通过客体离子与相邻主体原子的配位来稳定结构,并改善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优化电荷/离子状态和带隙结构,提高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
文章简读本文提出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策略,即通过将Ni2+引入γ-MnO2 (Ni-MnO2) 中促进质子迁移动力学来改善H+存储活性。Ni2+可以降低H+的扩散势垒并选择性地诱导离子嵌入,从而减轻与晶格的静电相互作用。此外,Ni2+使相邻的[MnO6]八面体具有更好的电子传导性。Ni-MnO2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比容量是 MnO2的近四倍)和超长循环稳定性(在3.0 A g-1下1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100%)。计算表明,Ni-MnO2由于Ni2+调节引起的活化能降低,使得H+沿一维隧道快速迁移,从而获得了优异的反应动力学。这项工作为开发高性能水系Zn-MnO2电池带来了巨大潜力。
图文简述1. 形态及结构表征
金属Ni掺杂γ-MnO2锯齿纳米阵列(Ni-MnO2)是通过恒电流电沉积制备并被均匀包覆在碳布上,Ni2+通过替代γ- MnO2中部分Mn4+的晶格位置所形成的的掺杂型Ni-MnO2。因γ-MnO2所具有独特的随机共生的1×1软锰矿隧道和2×1斜方锰矿隧道(2.3Å×2.3Å:4.6Å×2.3Å)由带有边或角的[MnO6]八面体单元构成共享,因而掺杂后晶体的体积膨胀率低,整体晶型不易发生改变。
图 1. (a) 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的MnO2和Ni-MnO2模型中的H+插入势垒能量。(b) Ni-MnO2合成示意图和 (c) Ni2+掺杂机制。(d) Ni-MnO2在高倍和低倍的 SEM 图像。(e) TEM 图像。(f) HR-TEM图像(插值的 SAED)。(g) Ni-MnO2纳米片的EDX元素映射。(h) γ-MnO2和Ni-MnO2的XRD图谱。(i, j) XPS对Ni-MnO2 的价态分析。
2.电化学性能通过以Ni-MnO2为正极,商业锌箔作为负极,2 M ZnSO4+0.2 M MnSO4作为电解液组成水系ZIBs,其电化学性能是以纽扣电池的形式进行测试。具体地,Ni-MnO2在2.0 A g-1下循环7000圈以及在3.0 A g-1下循环11000圈,容量保持率都接近或者超过100%。
图 2. (a) Ni-MnO2在0.3 mV/s下前5个循环的CV曲线。(b) Ni-MnO2在不同扫描速率(0.3~5 mV/s)下的CV曲线。(c)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充放电(GCD)曲线。(d) 特定峰值电流处的Log(i)与log(v) 图。(e) Ni-MnO2的倍率性能。(f) Ni-MnO2和其他报道的正极之间的能量和功率密度。(g) Ni-MnO2在2.0 A g-1 的循环性能。
3. Ni2+掺杂探索性能差异为了探索Ni2+掺杂所带来的性能上差异,我们分别对γ-MnO2和Ni-MnO2在进行各种电化学性能测试。作为结果,通过Ni2+掺杂γ-MnO2,在促进H+快速转移的同时更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图 3. (a) γ-MnO2和Ni-MnO2的倍率性能。(b) 第一次充电/放电循环的GITT和 (c) 相应的扩散系数(c)。(d) γ-MnO2和Ni-MnO2电极的EIS。(e) γ-MnO2 和Ni-MnO2电极在0.3 mV s-1时的CV曲线。(f) γ-MnO2和Ni-MnO2电极在0.1 A g-1下前六个循环的充电/放电曲线。(g) 通过ICP-OES对循环期间溶解在2 M ZnSO4电解质中的Mn和Ni离子进行元素分析。(h) γ-MnO2和Ni-MnO2在3.0 A g-1下的循环性能比较。
4.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DFT)用于进一步验证Ni2+掺杂对储能机制的优化。利用soft BV键价参数以探究γ-MnO2和Ni-MnO2的H+自扩散路径(路径1为1×2隧道,路径2为1×1隧道)。对于质子来说,path1的吸附更稳定,势垒略高,path 2的扩散势垒较低,但不是最稳定的位置。可以看出,Ni掺杂可以有效降低H+扩散势垒,从而促进H+沿隧道的一维扩散。此外,与原始MnO2相比,虽然Ni-MnO2电极的带隙在引入Ni2+后基本没有变化,但产生的杂质水平会增加载流子浓度,进而提高离子电导率。
图 4. (a) Ni掺杂MnO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总结图。(b) Ni- MnO2的电子态密度。(c) 引入杂质水平的载流子浓度变化曲线。(d) Ni的引入引起的杂质能级的电子分布。(e) 基于softBV键价参数的 H+扩散的经验潜力。(f) softBV计算的γ- MnO2和Ni- MnO2电极的H+自扩散路径(路径1为{1×2}隧道,路径2为{1×1}隧道)。(g) MnO2和Ni-MnO2的AIMD计算结果。(h) softBV的等高线图。浅蓝色位置为H+的扩散通道,包括1×2隧道和1×1隧道。颜色越深,吸附越稳定。
文章链接Jie Ji, Jia Yao, Yongchang Xu, Houzhao Wan*, Bao Zhang*, Lin Lv, Jingying Li, Nengze Wang, Zhaohan Zheng, Jun Zhang, Guokun Ma, Li Tao, Hanbin Wang, Yi Wang, Hao Wang*. Promoting Proton Migration Kinetics by Ni2+ Regulating Enables Improved Aqueous Zn-MnO2 Batteries. Energy Environ. Mater. 2022. DOI: 10.1002/eem2.1234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em2.12340
扫描右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献!
王浩,教授,湖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Vebleo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9年和1994年分别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2002年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200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5-2010年任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10年任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2005-2019年期间分别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德国马普固态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湾中山大学访问教授。兼任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及湖北江城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神经形态器件与类脑芯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委会委员。SCI期刊Materials Focus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编委、EI期刊《材料导报》编委。研究方向为能源信息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0余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参与“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等,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内发明专利60项。在Adv. Energy Mater.、InfoMat、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Energy、Nano-Micro Lett.、Nano Research、IEEE EDL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热点/高被引论文10篇、中国领军/重点期刊论文20余篇,被引用6000余次。
万厚钊,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1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2022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021湖北大学青年科学家十大科技成果。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0榜单(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研究机构联合发布),2021年浙江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并被授予“绍兴特聘专家”称号。主要从事储能材料与器件研发,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在Adv. Energy Mater. (2), Energy Environ. Mater., Nano Micro lett., Chem Eng J (2), J Mater. Chem. A (2), Nano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4000余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15项。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理事会理事,SCI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编辑,《稀有金属》2022青年编委。
EEMEnergy&Environmental Materials(《能源与环境材料》)是由郑州大学主办的,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期刊,季刊
2022年IF 13.44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JCR Q1区期刊
SCIE、Scopus和EI数据库收录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