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营造十谈(下):简盟工作室、B.L.U.E.、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写建筑、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AP Magazine 建筑实践 2022-04-24


营造;建造 

BUILD-ING


“营造”是什么?这或许是所有中国建筑师感受建筑的初始,而却难以被概括、描述。


——是建造?是建筑诞生的全过程?是从一个地方,到材料、构造、结构的集合,再到物质与空间的共生,与建成后的使用者达成的微妙状态,甚至是在时间上与过去和未来形成的微妙共振?


我们共邀请了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事务所、设计院的建筑师,请他们谈谈各自心中的“营造观”,以及这个“中式母题”的未来潜力。本期邀请的五位分别来自于清华大学简盟工作室、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写建筑事务所、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上期嘉宾分别来自于MVRDV、筑境设计、gad、禾磊建筑、来建筑,请点击此处回顾


访谈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6期 


张利 / 清华大学简盟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清华大学简盟工作室作品 谷家营小镇广场及地下艺术空间 © 布雷

理解“营造”与“建造”让人想起海德格尔关于 “dwelling”和“building”的讨论。对两个中文词语的区分可能来自“营”字所携带的意义。从字面上讲它强调在物理的建造行为发生之前,为引导和控制建造过程而制定的某种计划或范式。在宋朝《营造法式》中它是对资源(下料)的准模数化计量,更多是方法论范畴的;在今天可能更多指建造的价值观目标,更多是目的论范畴的。我个人认为在今天,对建造目的的理解是存在一定的全球共识的——即为了人的普遍意义的提升与解放而建造


中国的当代社会与城镇化发展转型给予了专业知识拥有者以相当的尊重,也赋予了专业实践者以相当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中国当代建筑师都有相当大的可能在自己的实践中结合中国现实诠释自己的“营造”理念。既然是根植于中国当代现实,这种“营造”是有中国式话题的属性。这些“营造”实践中的相当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但也绝不是极少数——是抵达了普遍意义的人的话题的,或者可以说是通过中国现实问题的应对而带给世界启发的。它们值得被称为是“人文”的。如果说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潜力可以发掘的话,我认为是在通过中国的特例来认识世界的共理、认识人类的共情方面。“见自己,见他人,而见众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师的素质。


青山周平 /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作品 木木艺术社区改造 © 夏至

“营造”包括非物质的、看不见的内容,比如氛围、空气感、味道、声音、光线等等,它不一定要通过经济性、 合理性来判断,而是更为感性。营造是比建造更大的概念,可以说它包含了建造,而建造是营造的手段之一。我们为了营造某一种体验和感受而做设计,但不是为了建造而做设计。也就是说,营造是设计的目的,建造不是目的,它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我希望做的是和特定的场地、土地相结合的空间,像从特定的场地和土地长出来的感觉的空间,它在别的时间和地方不存在,而只在现在、在这里、在这样的空间里存在着——这是我希望通过建筑设计让人感受到的体验。


比如木木美术馆的外墙金属板,都是由我们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自己用手加工的,这样的建造方式在日本由于人工成本而不太可行,但是在中国有时可以实现这种手工工艺——这种工艺的独特性便让木木美术馆变成只能在现在、在这里诞生的建筑


郑世伟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生活体验馆)建筑工程设计 © 张广源

对我而言“营造”与“建造”虽然都与建筑活动有关,但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从字面来理解的话,营造带有经营的含义,反映了建筑活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引申来讲,营造可以涵盖建筑学科的各个方面,甚至广义概念上的建筑学,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等方面。另外,营造还表达一种相对抽象的构建概念,涉及到人的精神世界。比如营造场所的氛围,触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体验。它所涉及到的是有关哲学、文化、艺术、心理学等方面。而建造的概念就显得比较具体和物化,主要是单纯的建设与制造的行为。


我在建筑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多欠缺,不敢谈营造观。只能谈谈在近二十年的建筑设计与实践中,自己所认同并坚持践行的一些设计观点:第一是建筑如何与所处环境保持友好与融洽。这个方面涉及到生态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第二是实用主义。坚持功能合理、使用方便、建造与运营上的经济性。建筑永远是为使用者服务的,当然这不代表教条和条条框框。一个高品质的建筑也不一定要靠高额的造价和高难度的施工技术来支撑,建筑师应该学会去控制成本和施工难度,并且获得更高完成度的建筑;第三是注重人性化的情感体验。如何能营造出与环境、与建筑气质相匹配的场所感、创造形式,以及空间上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让人们感受到愉悦与被尊重。


对于中国本土建筑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国家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对城市与乡村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信赖具有高度国家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的本土建筑师。因此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与进步的机会,我也倍加珍惜这个时代,也会更加投入地、严肃地面对每一次建筑创作的机会。崔愷院士的本土设计理念一直是我建筑创作道路上的理论支撑。建筑要接地气,要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匹配,一切的结果呈现应该都是合理而又巧妙的。


李伟 / 小写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小写建筑事务所作品 生鲜剧场 © 何炼

“营造”与“建造”对于建筑师而言,都是以“建筑”作为对象的生成过程。“营造”相对于“建造”,增加了“营”这一动作,更倾向于抽象的、情感的、时间性的表达。“建造”更科学、逻辑鲜明,有强烈的时间节点与指向性。我的理解是有情感的“建造”即为“营造”。


我们会有一些潜意识里的“营造观”,但还不够特别具体、清晰。它应首先基于环境,建筑作为场所内的对象之一,应具有链接场所氛围的特征,能串联场所共生的要素;同时能传达某种情感,无论是共情,抑或是对立的;再者应是有时间的反馈,有生成的痕迹或者是时间的线索,可以映射过去、当下或者未来。


我想,在(中国)当下的建筑设计环境里,要做到所有项目都满足内心中关于“营造”的设想,是有不小障碍的。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首先还是能有情投意合的业主,能认识到“营造”本身的价值。价值观的传递有利于建立信任,获得合作的基础。即是选择性介入的方式。其次才是设计营造本身,通过阅读场所、感受场所氛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是“营造”所必需的内在力量。同时,还应参与到建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感知建筑量体介入中的场所变化,建立物质与情感的联系。


我认为这个母题的确是中国式的、带有人文色彩的,甚至是非常东方的。农耕文明下的中国,是乡土的中国。建房造物是时间管理下的一种劳作,是手工的、渐进式的打理,是一种“经营”,它是动态的。它就像传统的造纸、织布,每一个过程都与身体接触,渗透进生活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一词所指向的建造活动,应该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它提醒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建筑与身体的关系,关注建筑里所蕴含的时间线索,关注建筑内外的联系。


张雷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总建筑师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作品 景德镇丙丁柴窑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营造”是关于时间的一切:随时间变化的光线,材质肌理的时间痕迹,内容和形式在时间中的统一,以及在时间中不间断生长的自然。“营造”是诗意的建造。


这个话题是人类物质环境进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时间本身不分地域,“营造”是建立人、建筑以及外部世界精神关联性的过程和结果。但建筑师的工作是在地性的,甚至直接锚固在特定的基地场所,时间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之中被感知,空气、阳光、材质、自然都是地域性,甚至是场所性的。

本文图片由各事务所提供

编辑 / 徐抒文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以日本为例—— 公共环境与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

伦佐·皮亚诺中国首作 | 城市中的“教育村落”——深圳荟同学校

复学在即,你的学校准备好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