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十谈(上):筑境设计、MVRDV、gad、禾磊建筑、来建筑
营造;建造
BUILD-ING
“营造”是什么?这或许是所有中国建筑师感受建筑的初始,而却难以被概括、描述。
——是建造?是建筑诞生的全过程?是从一个地方,到材料、构造、结构的集合,再到物质与空间的共生,与建成后的使用者达成的微妙状态,甚至是在时间上与过去和未来形成的微妙共振?
我们共邀请了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事务所、设计院的建筑师,请他们谈谈各自心中的“营造观”,以及这个“中式母题”的未来潜力。本期邀请的五位分别来自于筑境设计、MVRDV、gad、禾磊建筑、来建筑,下期嘉宾敬请期待。
访谈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6期
薄宏涛 / 筑境设计 董事、总建筑师
筑境设计作品 首钢三高炉更新项目 © 筑境设计
《营造法式》是宋代施工规范的集大成之著作,其“营造”一词在微观层面包含“建造”的概念,是基于“材”分类的模数化体系指导的建造;“法式”界定了建筑设计标准,建筑艺术形式以及施工料例功限的规定;亦能有效用以控制质量、造价和进行项目管理。“建造”更多关注于建筑本体搭建的动作本身,“营造”除了“建造”的内容,还包含了空间对应的时间、氛围、气质,这令“营造”充满了东方性的不可知。
吴良镛先生1999年提出的广义建筑学倡导要在建筑视角中融入城市视角,跳出建筑传统关注的局限,综合统筹解决问题。中国当下很多建筑问题来自城市问题的延伸,“营造”需要立足于良性的城市整体观,只有在一以贯之的整体系统里思考的“营造”才能契合城市体系有机生长和新陈代谢的需求,亦即成为健康“城市过程”的一份子。这是一种“城市型”的“营造观”。
“城市型营造”要求建筑师在传统建筑学范畴之外更多关注城市总体定位、经济走势、产业构成、人口结构、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一系列城市相关要素,更多通过综合统筹和分析开展工作,以梳理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之间的关系,为“微观营造”创造依据充分、逻辑和顺、整体适宜的土壤。城市需要具有识别性的气质、记忆和愿景,传递给人温度、情感和活力,“营造”的内容更像一座桥梁,架构历史、当下和未来之间的时空之桥。
Steven Smit / MVRDV 亚洲总监
MVRDV作品 河乐广场 © Daria Scagliola
许多西方建筑师都十分熟悉《营造法式》这本由宋代将作监少监李诫所作的永恒的建筑瑰宝。乔恩 · 乌森(Jorn Utzon)在1958年访问中国,并带回了两本《营造法式》,之后这本书影响了他对悉尼歌剧院设计的思考,这也是此书在建筑学重要地位的证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自己住在北京时,受到了艾未未在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装置的启发,该装置将营造的力量化作时间机器——这个结构以“建造”强有力的表现形式连接起了过去与未来。
可以说,“营造”真正进入了建筑的核心:您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宋代对未来理性建造与诗意建筑相结合的一个宣言,它不仅仅造就了建筑,也塑造了思想,甚至是一种文化。
在现在这个虚拟建造的时代,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营造”对BIM的强大影响——预制化系统的建筑创新思想将中国与BROAD集团、欧洲的OPEN BUILDING (MVRDV是其创办者之一)都相联系起来。甚至“创客”文化和“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的出现,都可被看作是营造观念对“自下而上”设计解放的应用,现代的虚拟营建类工具也可以让人们更高效、优美地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相信,“营造”的想法始终留存在人类的DNA中,是对观念表达和建造的一个强大驱动力。人类的DNA本身就是一个模块构建的系统,也是一个出色的自我组织的有机体系——这或许是未来终极的营造形式。“营造”是通用、万能的,它是人类的血液,是生命本身。
程越 / gad·G+lab 主持建筑师、创作总监
吕超豪 / gad·G+lab 设计师
gad作品 热河山谷天空院子 © 杨光坤
虽然“营造”与“建造”都是去“造”,但我认为其格局不同:“建造”是一个更理性更狭隘的方式,在设计的框架下,把建筑材料理性的组织起来,形成空间。而“营造”是一个更广义更有感情的方式:它除了包含建造的意义,还可以借用植物、家具、水体、山川等非建筑学意义上的材料来形成人对自然的介入,这种活动中包含了强烈的个人主义的特质,例如由于阅历的沉积导致对生活方式的偏好、对自然的态度等等。相对于“建造”,“营造”更多的回归到“人”这一主题上,使人在身体的感知及经验的通感作用下达到内心的感动与共鸣。
我认为当代建筑设计在渐渐回归“营造”,在国内,王澍、董豫赣等学术派为代表的新造园运动,以及国外的RCR、石上纯也等大师的作品都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我不认为“营造”一定是中国式的,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只要我们怀着更为开放的内心,适当的跳出本学科的圈子,以尊重自然、尊重人的态度,就可以很好的实践心中的“营造”。
梁豫漳 / 禾磊建筑 主持人
禾磊建筑作品 基隆东岸广场改造 © 赵宇晨
建筑,作为独特的人造物,不只是生活及情感的场所建构,同时也是社会及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设计者作为一个思考的主体,以其个人偏好或是情感的私语,透过设计,转化创造出日常中的魔幻。在空间经验和关系的重新建构之中,表达情感、沟通认知,本于日常,又能超逸于日常。借此,建立起与现实环境对话的管道,而此种对话是一种介入,因为介入,真实将由此而生。
建筑设计是一个对外在世界发现和自我探索的思辨过程。我们透过对于人以及其身处环境的理解与洞察,建构主观意见的辨证论述,藉由建筑元素、空间类型的重新诠释与再定义以表意立说,藉由空间的组构关系、材料的构筑系统以形塑想像,以回应身体性、场所性及土地性的情感。
从土地、人群、生活或是记忆里撷取的元素,连结着建筑空间形成具体的生活场域。建筑是从土地中长出来的,是植入人们的生活中,也慢慢地渗入记忆里,建筑正以这样的诗意介入,所创造的才能超越原来的关系与秩序,透过时间慢慢地产生新的意义。而这正是建筑最有趣的地方。
马科元 / 来建筑 主创建筑师
来建筑作品 悬岸飞桥 © 唐徐国
传统中国本身就有“营造”的系统性建构,“建造”只是“营造”的在场行为。当下按照工业化社会分工的现实下,重新讨论并倡导“营造”的概念,说明我们开始回溯本质。若我们按照传统中国的“营造”方式来审视当下,当代建筑师的两种类型被排除在外:一是在建造现场的工作不足40%的绘图者;二是仅在接到任务书才开始构思的服务者。
当下中国是个孕育建筑师的大时代,青年一代建筑师幸运地迎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自由度去在场地“试错”,所以越来越多可以称得上“营造”的作品呈现出来,这将是中国建筑的未来。大家需要耐着心、眯起眼,避开那些光芒闪烁的绚丽霓虹灯,才能看到未来燎原的点点星火。在这之前的黑暗当中,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坚持“营造”,而不是跟着霓虹灯去找路。
本文图片由各事务所提供
编辑 / 徐抒文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