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马新华谈绿色技术在绿色住宅中的应用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马新华 MA Xinhua


马新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30年来共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佳作奖各一项。现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绿色建筑标识评审专家。

采访:高飞、田力静

访谈全文将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8月刊


AP:作为建筑标识评审专家,能谈一谈绿色评审的标准和原则吗?

马新华:其实我参加的评审也不是很多,我主要是参加工程设计类的评审,评审的标准主要参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原来的标准主要分为6部分:节能、节电、节水、节材、健康、绿色建造。对照这些板块的一些要求以及设计自身的亮点和最后的效果,进行评审。施工和后期运营的不同,最终落地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整个过程中,我主要参与的还是前端的设计。

AP:在您参与评审的过程中,有没有令您感到深刻或者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案例?

马新华:绿色节能方面,住宅和公建有所不同,有的企业公建可能做的更多些,有的企业可能专注于做住宅,致力于打造一个体系。有几个开发商做的还是不错的,比如朗诗、金茂等,有自己主推的一个产品系列。我们上海建工也有自己的绿色建筑系列——“海玥系列”,南京的已经完成了,苏州的还在做,随着国家标准的调控,我们项目的进度节奏也随之变化。


南京的“海玥”拿到了国家最高的三星标准和英国及美国的绿色建筑标准。我们也和朗诗合作完成的这个系列,一些基本的技术都是朗诗支持我们的,建材和空气质量的技术也是借鉴了朗诗的标准,加之我们上海建工绿建的标配技术,我们的项目实际上是很强的,是南京最高端的一个项目。整个系列运用了十大技术,最核心的就是恒温、恒湿、恒氧。

南京海玥名都 © 曾江河

AP:我国现阶段绿色住宅发展到了什么状况?绿色技术运用时住宅和非住宅有什么区别?

马新华:我们讲的绿色环保概念其实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开始讲的节能其实主要是能源方面的,当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碳排放和温室效应,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以后,消耗的能源也随之增多,住宅里消耗的能源也比较多,我们相关规范最缺少的就是节能规范,节能规范出台以后,住建部非常重视,作为绿色节能角度的国家的一个发展战略,现在主要推广的是绿色节能住宅。


2006年以后,绿色评价标准从单一的节能扩展到节电、节能、节水、节材。随着大家的节能意识越来越高,这个概念也逐渐变成国际上的潮流。


现在的建筑,主要是以人为本,是人的体验感与人的舒适度,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国际理念如今也会更加先进。扩展到今天,绿色建筑其实更主要的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追求零排放、地域性、适用性,由原来单一的建筑扩展到所处环境,扩展到整个区域,这可能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我们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现在除了健康,大家关注更多的话题就是智能化,这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住宅和非住宅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特别是中国的住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型,除了私人别墅以外,为了提高容积率和商业价值导致房型大同小异,这是时代的大数据所致,不像国外住宅的建筑形态做的很丰富。


但是公建就不一样了,公建类型比较多,建筑外形可选择范围也比较大、内部空间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也有条件运用一些被动式技术,比如引入一些人工通风和呼吸式幕墙,太阳能的种类也特别多。住宅上来讲,是没有条件做空间上的变化的,也很少可以使用被动式技术。

AP:对于绿色技术的应用,我国住宅有没有达到公建的水平?

马新华:我觉得住宅和公建是两个方向。比如中庭,从我们建筑学角度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公建上的应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技术住宅基本就用不了,因为他的套型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技术上基本没有办法实施,因为要保证住房在市场的竞争力。


公建和住宅的目标是一样的,但采用的技术路径不同,住宅的技术会更加精细化,它更多的利用一些设备或者一些技术,而不是靠建筑本身的空间。


建筑师可能更推崇被动式的节能技术,但住宅运用的技术更多的是解决表面上的东西。像新加坡的住宅已经做到极致了,生态层面来讲,住宅可能会加屋顶花园,但由于空间不够,可以使用的技术非常有限。


为了保证容积率,外形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很难个性化。到了公建以后,场地不一样,功能要求不一样,业主的要求也不同,所产生的空间效果也会不同。

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 ©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AP:绿色节能方面,国内和国外存在差异吗?

马新华:是的。根据国情的不同是有一定差异的。国内的一些地产开发商是愿意做技术上的探索的,但最后整个系列是非常高端的,而我们一般的商品住宅是高端、普通的都有。高端肯定是对标高端人群,然后他可能本身的要求就比较高。对于高端的产品系列,他也要设卖点,给这些比较高端的用户,所以他愿意在这些项目当中去做更深的探索,包括这些技术的研究和一些运用。


正因为有了这些开发商,我们在技术方面还是有探索可能、会有所提高的。很多普通的开发商,他也知道绿色技术的优点,而且从开发角度来讲是有一定概率成为趋势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现在也在大力推广绿色环保的理念,会有一个强制性的要求,比如上海,节能率和装配率比国家的标准还要高。


另一方面是鼓励政策,做到一定的标准是有奖励的。比如上海市对奖励的政策是有一定规定和要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利于培育本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有利于提高本市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于调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参与各方的积极性的;有利于完善本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体系的。


这个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节能标准是我们国家的强制性需求,而绿色标准是倡导性的。但这些奖励其实不足以和投入相平衡,这些投入肯定是市场性的,绝对不会由政府去托底的。因为主要是为了树立一个企业的社会形象。比如万科在公建里投入是很多的,在绿色住宅上,万科不是追求一个什么目标,而是在很多技术上都是非常领先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从整个社会框架来看,也在不断的提高门槛,是强制性的条件。对于环保这个概念,我们民众的意识还没有很强。一些欧洲国家民众环保意识比较高,这种意识逐渐转化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社会的共识。从技术这点上来说,我们肯定是不如一些西方国家,大概还有5—10年的差距,现如今我们国内实际上政府是非常重视的,推广的力度非常大。

宣桥项目施工 ©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AP:业主和开发商会因为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而响应号召吗?

马新华:基本上不会。政府的鼓励不足以平衡他的开发成本,开发商会为了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去做一些绿建项目,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经济效益,他可能不愿意去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对技术的研发还是非常在意的,这是一种未来,当然也是一种风险,但大家都不甘于落后。


国家及政府的倡导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也代表了地区政府自身的形象,政府目前也是在做一个榜样。比如上海的自然博物馆,他的绿色理念运用得非常好。


我们政府的项目树立了一个标杆,我相信这个里面投入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展示了我们政府的形象,另外一方面吸引了很多老百姓和建筑系的学生前来考察。所以通过这样一个窗口,很多一些绿色理念,其实都是得到了宣传。


绿色设计其实是有很多不同技术手段的,一些已经非常成熟、性价比很高了,很多设计都会应用。比如建筑的保温功能、海绵城市透水材料铺装的应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垂直绿化等。这些成熟的技术应用还是非常广的,市场接受度也比较高。


如果你想达到更高的标准,光采用这些技术是不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遮阳来讲,我们有一种技术是两层玻璃中有遮阳帘,根据阳光射入的角度会进行旋转,其实这个技术是非常智能化的,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因此接受度就不是很高。作为一个建筑师,如果在国外做一个绿色住宅的项目时,材料的选择会多些,不论类型还是档次,但这些在国内基本上找不到。如果国内有可选择的替代品,那么局面会大不一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技术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更应该推崇这个理念,而不是仅仅基于设备做技术。在编制住宅规范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会更好,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很多的规范不会设成强制性的条件,所以建筑师使用技术会有很多阻力。目前这个阶段,我觉得是两极分化的。这些高端技术的推广度是不够的,这差不多就是我们国内的现状。

AP:在住宅项目被动式技术的应用方面,您觉得有哪些做的比较好的项目?

马新华:其实蛮少的。不是你运用了被动式技术,就是一个好的设计。他肯定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你才会觉得它非常好,你不能说挂上一点绿化就是立体绿化。


因为没有条件做这个技术,或者说做到极致,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力。从大的概念上来讲,通风的好坏、朝向的问题都算是被动式,看似简单的技术把它做到极致也是比较困难的。公建的话,被动式技术绝对不会停在一个初级阶段。比如引导空气在建筑空间内部流动的技术,会有不同的、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AP:绿色建筑理论上的研究比较多,但最终落实到住宅上,您觉得应该怎样提高社会的接受度?

马新华:我们每个人都是使用者,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不会过多关注性能和指标理论上的东西。如果作为高端系列的绿色建筑,比如我们上海建工的“海玥系列”,面向的群体是比较高端的人士,会让购买者利用智能化感受到技术的应用与运作,感受到绿色住宅和普通商品房的不同。


其实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将技术指标数据化,让人可以感知到绿色技术的优点和不同之处。这点是和西方不同的,比如他们认为环保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对绿色住宅的问题就比较关注,但我们国内的话,最关注的应该是所在区域、地段这些表面上的问题。当然我们本身的技术也缺少数据说明,这可能也是接受度不广其中的一个原因。

南京海玥名都 © 曾江河

本文图片由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提供

新媒体编辑 / 李根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人物 | 王灏:“家乡建筑学”实践

新作 | Cloud Bistro / Kokaistudios

深度 | 医疗服务新模式——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 美国Gresham Smith建筑设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