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Volo对未来城市的即时思考—— 快速复制、平等共享、生态持续的摩天大楼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全文将刊载于《建筑实践》027辑特辑:韧性城市

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下图跳转阅读:


什么是21世纪的摩天大楼?

这些巨构背后的历史、背景、社会、城市

和环境责任又是什么?



于2006年成立,由《eVolo》杂志组织的年度摩天大楼竞赛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层建筑奖项之一。该竞赛旨在研究公共与私人空间,个人和集体在动态适应性垂直社区的创建中的作用,同时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对新栖息地和领地的探索和适应做出回应——一种能够通过对自身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智能增长的新型自适应设计。

 <<  滑动查看更多 >>

《eVolo》杂志海报

Posters of eVolo magazine

而在影响全球的新冠疫情爆发后,2020年的eVolo竞赛也对这一特殊背景作出了回应,其获奖方案所提出的未来摩天大楼的概念与当下“韧性城市”的理念相契合基于此,我们邀请了2020年竞赛的优胜者们,分享他们作为青年建筑师对于未来城市或建筑的即时构想。


竞赛第一名是由中国的李頔、沈耿旭、徐维远和袁心昊设计的“流行病医院摩天塔”,该方案设想了一座快速部署的医疗保健摩天大楼,以应对疫情的爆发。“流行病医院摩天塔”具备2个非常重要的优点:结构简单、应对迅速。整个建筑由主体钢架和几个预先制造且占地很小的功能模块组成,可以在5天内建造完成,减轻了现有医疗基础设施的负担;同时,钢架和模块的轻巧性也使其易于运输到偏远地区;与目前正在建造的临时医院相比,该设计的建造速度更快,成本也可能更低。

流行病医院摩天塔:医疗保健摩天大楼
Epidemic Babel: healthcare emergency skyscraper

第二名是由美国的唐玉田和徐云弢设计的“平等主义的本质”。该提案设想了一座人造垂直公园,可为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大型绿色空间,供高密度城市地区的居民进行娱乐活动。设计者想要颠覆存在于传统摩天大楼中的门禁、身份认证等一系列资本的束缚,让进入大楼的标准回归到人本身的体能以及对自然的渴望。除了在进入大楼标准上的自由,他们希望这座高楼在空间上也具有完全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区别。地点只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他们与空间体积的关系。持续的人类活动和互动赋予每个空间使用功能上的意义。

鸟瞰

Aerial view

剖面空间

Sectional space

由来自中国台湾的江梓玮和亚历桑德罗·莫雷诺·格雷罗设计的“防波堤社区”获得了竞赛的第三名。该项目设想在海平面上升迫使居民移居内陆的塞内加尔圣路易斯建立一片垂直的居住社区。设计首先以木质防波堤系统作为基础,再基于模块化单元建造高层渔业社区该模块化单元可根据住户的需求进行复制以实现不同的用途,不仅为抵消海平面上升造成的侵蚀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且为捕鱼作业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工作空间。一方面,“防波堤社区”促使居民对其发展做出经济的、可持续的反应,从而融入到韧性城市文化中;另一方面,它还建议对当前的城市进行改建调整,以应对海岸侵蚀造成的持续变化,或更确切地说,是应对未来几年将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圣路易斯发生的变化。

海岸防波堤: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塞内加尔垂直社区

Coast Breakwater: vertical community in senegal for rising sea levels


未来城市的即时思考——
快速复制、平等共享、生态持续的摩天大楼

Instant Ideas About Future Cities:
Skyscraper With Rapid Replication, Egalitarian Sharing, And Sustainable Ecolog


<<<

2020年eVolo摩天大楼竞赛一等奖“流行病医院摩天塔”设计团队

Design Team of “Epidemic Babel”, First Prize Winners of eVolo 2020 Skyscraper Competition


李頔:上海领沃园林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D Lee: Architect of Lingwo Landscape Design Office in Shanghai


沈耿旭:上海领沃园林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Gavin Shen: Architect of Lingwo Landscape Design Office in Shanghai


徐维远:上海领沃园林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XU Weiyuan: Architect of Lingwo Landscape Design Office in Shanghai


袁心昊:上海领沃园林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YUAN Xinhao: Architect of Lingwo Landscape Design Office in Shanghai



2020年eVolo摩天大楼竞赛二等奖“平等主义的本质”设计团队

Design Team of “Egalitarian Nature”, Second Prize Winners of eVolo 2020 Skyscraper Competition

唐玉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Rockwell Group建筑师

TANG Yutian: Master of Architecture fro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rchitect of Rockwell Group


徐云弢: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MAD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XU Yuntao: Master of Architecture fro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rchitect of MAD Architects




2020年eVolo摩天大楼竞赛三等奖“防波堤社区”设计团队

Design Team of “Coast Breakwater Community”, Third Prize Winners of eVolo 2020 Skyscraper Competition


江梓玮:国立台湾科技大学(NTUST)教授

Charles Tzu Wei Chiang:Professor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TUST)


亚历桑德罗·莫雷诺·格雷罗: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建筑师
Alejandro Moreno Guerrero: Master of Architecture from NTUST; Architect of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AP / 结合项目设计,如何理解韧性城市?中国城市距离韧性还有多远?

“流行病医院摩天塔”设计团队

中国城市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从过去的传统城市到现在的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再到当下提及的韧性城市,城市的类型经历了多重演替。这也就使得中国城市有了快速更新、快速转型的潜质。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中国城市相较于国际城市仍然有一定差距,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一次疫情已经很明显地影响了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韧性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必然会达到的一个里程碑。我相信中国城市凭借其本身的快速发展特性,加之青年建筑师的不断奋斗、奉献,未来很快就可以成为世界标准的韧性城市。

流行病医院摩天塔:医疗保健摩天大楼

(设计:李頔、沈耿旭、徐维远、袁心昊)
Epidemic Babel: healthcare emergency skyscraper (Design: D Lee, Gavin Shen, XU Weiyuan, YUAN Xinhao)


“平等主义的本质”设计团队

“韧性城市”也许并非是一个面对任何状况都可以保持稳定的系统,它可能是一个具有生物性特点的有机体,面对任何环境条件都可以很好地应对和适应,并发展成为更合适的城市体态。在我们的设计中,韧性体现在不同层面。宏观来讲,我们的设计要求城市资本主义面对人类社会的诉求发展出相适应的城市尺度构筑物,我们希望城市具有这样的适应性:不会被某种强大的力量所束缚,而是具有继续演化发展各种思想体系的能力。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人们无休止地建造由资本主导的摩天大楼,我们认为且担心城市体系可能迟早会崩溃。所以我们的设计通过资本建筑的思维方式来对抗资本,希望用一种全新的摩天大楼来实现各体系之间的平衡和城市生态的多样性。

平等主义的本质:垂直的城市绿色公园

(设计:唐玉田、徐云弢)

Egalitarian Nature: vertical green park for urban areas (Design: TANG Yutian, XU Yuntao)


“防波堤社区”设计团队

与能够以较少的投资为城市发展做出重大经济贡献的大城市不同,防波堤社区是在对环境极小干预的情况下采取的渐进式发展演变,中国城市也可以借鉴。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对未来韧性城市规划发展的探索,应该被理解为对全球增长和国际交流的构想与实验。


<<<

AP / 您认为构建韧性未来城市的关键与策略为何?

“流行病医院摩天塔”设计团队

我认为构建韧性城市的关键在于2个层面,自上而下的系统调控与自下而上的市民回应。其中,自上而下的系统调控是政府的宏观策略调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推进。通过不同层级的韧性城市构建,将一个大的问题转化为很多单元化的小问题来实现其核心价值。例如,先完成对于韧性社区的构建,再由社区的整合实现城市片段的韧性构建。此外,在整体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韧性城市的构建还需要自下而上的居民自组织,即从政府到区委会再到每一位居民,充分发挥每一份力量。城市本身的韧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精神韧性,依靠政府的有效组织,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的团结,就可以达到精神的韧性;第二则是系统韧性,即前述政府的宏观策略与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精神与系统相辅相成,促成核心上位的韧性城市构建。

建筑生成过程

Architecture growth process

剖面与细部空间

Section and detailed spaces


“平等主义的本质”设计团队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无法提供一个系统的答案,但希望提供一些有趣的观点。首先,我们希望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决策者具有灵活高效的思维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城市的发展决策可以由AI辅助决定,人类提出的城市设计解决方案通过AI做上亿次结果预测运算,来确保解决方案的韧性。其次,在具体的城市体态设计基础上,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城市需要具备灵活改变其体态的能力,不利于城市健康的空间可以通过智能的机制进行适应性演化。城市应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可以不断进化。最后,我们希望韧性城市在发展中可以避免同质化问题,在进化的同时可以保留自身独特的DNA,实现文化社会层面的韧性。


“防波堤社区”设计团队

我能够想到的发展韧性城市的策略之一是避免与变化对抗。变化是生活中永恒的规律,所以我认为建筑不应该与之抗争,而应该适应它。适应是一个进化过程,目前生存下来的物种都是进化的结果。为处于不断进化中的生命体规划一处静态、永久性建筑是行不通的,它必然被允许变化和进化的建筑所取代。这就是适应性建筑在应对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中变得举足轻重的原因所在。但如何才能尽快做出调整来适应变化呢?那就是就地取材,即通过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材料来实现。因为适应性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环境中最直接的问题,吸取本土的建筑风格和仿生工程,并了解社会文化因素。

海岸防波堤: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塞内加尔垂直社区

(设计:江梓玮、亚历桑德罗·莫雷诺·格雷罗)

Coast Breakwater: vertical community in senegal for rising sea levels

(Design: Charles Tzu Wei Chiang, Alejandro Moreno Guerrero)

模块组合实景渲染

Reality rendering of module combination


<<<

AP / 您期待的未来城市或建筑是怎样的?

“流行病医院摩天塔”设计团队

意识形态以及技术发展对于社会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由近代的城市发展就可以看出,城市的格局、整体的逻辑脉络,以及其大到片区、小到街区和住户单元之间的关系,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从个人汽车的普及,到城市轨道交通与连接城市的高速铁路的建设,单位交通能力的演变直接导致了城市及社区尺度的转变。那么未来又会怎样?也许无人驾驶或者私人垂直向的便捷交通将得到实现,而那时,我所构想的垂直城市就成为了可行的现实。而城市的发展一旦实现了维度的突破,那么所有传统的城市规划就必会产生变革,而这就需要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在前人的经验上总结学习,实现创新。


“平等主义的本质”设计团队

在疫情突发之后,虚拟工作空间突然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很多公司、组织也开始发现虚拟工作空间所带来的益处,甚至允许员工无限期地线上工作。所以我很期待在未来有一座摩天大楼可以重新定义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边界,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以及公共和私密的边界。

设计元素分析图

Design elements diagram


“防波堤社区”设计团队

当我听到摩天大楼的时候,我喜欢把它们想象成是水平的、由堆叠形式组成的完整社区,即在垂直意义上发展城市服务,如工作、教育、休闲和生活空间。


在可建筑面积稀少、房价不断攀升的现代城市中,我们可以想象以下场景:建筑A为住宅楼,建筑B则为办公楼。假设这两座建筑位于城市的不同位置,且相距甚远,居住在建筑A的居民不得不每天通勤至建筑B工作。即来自不同建筑的人,在白天穿过城市聚集在建筑B中,期间他们各自的建筑将一直空置;直到他们再次返回住所,建筑A被填满,而建筑B又将一直空置至第二天。这在我们今天的城市中可能是习以为常的,但我认为这些建筑是为有限的时间功能而设计的,这种功能在未来几年里必须改变。如果这些建筑物永远被占用呢?随着流行病等全球性危机的到来,我们被迫思考不同的建筑规划方式。如果在我的大楼里对功能进行更好地分配呢?如前所述,摩天大楼应该从创造垂直社区的角度来进行整体考虑,使其一天24小时都具备使用功能,避免城市居民流离失所和人口在特定时间内集中。

单元模块生成

Generation of module units

单元模块组合
Combination of module units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特此感谢eVolo杂志的支持与帮助


采编 / 周淑倩

杂志编辑 / 徐抒文,周淑倩,高飞

新媒体编辑 / Sai,Elric

视觉 / Sai,izzy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上期回顾 -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