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冬雪:以策展方式进行的建筑实践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采访全文将刊载于《建筑实践》028辑特辑:

艺术跨界,文化联盟

以策展方式

进行

建筑实践

<<< 吴冬雪

Poppy Dongxue Wu

北京X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

采编:李根、李若丹

2019年9月,X美术馆的馆长Michael黄勖夫正在筹备X美术馆的开幕。Michael黄勖夫和吴冬雪的理念都是致力于发掘国内外年轻艺术家,所以他们共同的朋友向Michael黄勖夫引荐了吴冬雪。


吴冬雪现任X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她的策展实践所关注的议题包括虚拟空间与科技,特定场域公共艺术,以及在后殖民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语境下的亚洲当代艺术和时尚生产。



AP / 基于您建筑学的背景,当时是怎样的契机使您对当代艺术策展人这一职业产生了兴趣?


吴冬雪

“其实契机都是由很多小事件累积而来的。在某一个阶段,突然就觉得自己可以转方向去做策展人。”

当时我一直在英国念书,看了很多艺术项目。其中对我尤其具有初期启发性的是在英国念书时看到蛇形画廊每年的建筑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夏天会委任一位建筑师在海德公园的草坪上打造一座临时展馆,以此作为一个活动发生的地方来策划“公园之夜”系列。当然,它带给我的启发并不是使我觉得自己可以当策展人,而是觉得建筑可以以艺术的方式进行实践。



AP / 经历了身份的转变,您认为建筑师与策展人或者专业之间是否有共性,让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策展工作?初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否也因为专业的转换遇到一些挑战?


吴冬雪

“我并不认为纯粹的建筑师就可以做到其他的所有行业,包括策展人。”

我所理解的建筑师的核心是,物质层面的筑梦师,即建筑师是去表达观点的,但是以物质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师和策展人其实很相似,只是技能要求方面有所差异。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乐队的三位成员都是建筑出身,他们也随后在舞台设计中和建筑电讯广泛合作;游戏《模拟人生(Sims)》的创始人威尔·莱特也受过建筑学教育,他把很多自己做建筑的方式带到了他做的游戏里面,电影界就更多了。我觉得这些都是他们基于建筑师的思考方式,来表达观点和细化延伸。



AP / 在目前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非常多元的环境下,建筑师在设计美术馆这种功能自由度较高的建筑类别时,应当有怎样的考量?


吴冬雪

“要考虑到该美术馆将会发展哪些类型的项目,馆方具体要把其作为什么类型的空间去使用。”

我认为建筑师在做美术馆设计的时候要详细地和美术馆方,尤其是策展人沟通。例如它是否会进行表演性质的项目,受众是室内还是室外人群?

有两个比较好的例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美术馆建筑。

第一个是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伦敦泰特美术馆新馆。泰特美术馆在2016新空间落成之际开启了其全新的项目“泰特交换”。这个项目更多地关注艺术相关的思想如何交流交换(exchange)并带来改变(change),项目邀请国内外比较年轻的艺术实践者在美术馆五层的空间做一些现场活动,这是轻量级的项目,气氛相对活跃。相对应,建筑师在用于进行该项目的建筑体设计中,将立面的砖做了错动的排布,使整个氛围充满活力,有种超越物质的个体与连接之意(可能存在过度解读的个人直观感受)。

Tate © tate

Tate © Iwan Baan

第二个是Diller Scofidio + Renfroy在纽约设计的The Shed艺术中心。建筑师在不锈钢的骨架外面做了可移动的建筑外壳,可以根据艺术中心的展览项目需要,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外壳的两侧都具备了投影的条件,里侧投影服务于建筑内部的活动,外侧投影则为公共项目提供了便利。

the shed © Iwan bann



AP / 在首届三年展中,作品媒介的多样性极大丰富了展览体验。可否就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在展陈空间设计上的不同之处与我们举例谈谈?其中是否有您认为在空间中呈现效果令人出乎意料的新媒介展品?


吴冬雪

“对我而言,可能是我太了解这些作品,所以最后的呈现并没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情况,新媒体作品展陈的每一部分都是作品需要,而不是策展人在这个范畴之外添砖加瓦。”

不同媒介所需要的调解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架上作品,只需要考虑观众的观看方式和光场;而另一个极端的媒介即VR,其使用者将体验一个虚拟空间,这不仅涉及到人体在被短暂屏蔽掉视觉和听觉情况下的运动,还需要考虑使用者之外的其他观众以及后续使用者。所以具体布置VR作品的时候,如何划定虚拟空间对应的实体空间,以及实际的卫生和安全问题等都要根据作品的属性和内容来决定。

X 美术馆中的VR展览



AP /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虽然艺术作品的受众群空前扩大,却更容易从屏幕上被“划过”,您如何看待这样“瞬息时代”的现象?


吴冬雪

“瞬息性是当下的特征之一,它适用于所有的事物。”

不只是艺术作品,任何事物都是会被瞬间划过的。建筑、建筑报道也一样,大家浏览几张图片就会关掉页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本次展览的主题也不是因为艺术作品所存在的瞬息性去决定的。

馆藏:瞬息时代的诗歌

其实艺术展览的主题性、概念性都并不局限于展品,更在于我们如何通过展品去思考当下的现象。瞬息性直接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消亡,很多事物结束后,人们就不记得了。本次展览中很多展品也是关于对消亡性、瞬息性的存在意识,包括对已经灭绝的生物和物种进行的讨论。



AP /您对在线上的X虚拟美术馆中的作品呈现有怎样的考虑?


吴冬雪

“当下的线上展在全球都是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尤其在疫情之前。线上展览将展示空间、画廊空间、美术馆空间的3D模型,也包括其中的展品直接复制放到网页上展示,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筹备三年展相应的线上展览过程中,我和强家栋(虚拟项目合作者)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对于以实体展览为主导的项目,即展览中包括大量的非原生数字作品,如果相应的虚拟展览空间只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还原真实的场景,便折损了制作它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构思X虚拟美术馆的时候,初衷和目标并不仅仅是做一个实体美术馆的线上复制品,每次开展之前我都会和我们的虚拟项目策展人以及技术人员沟通要如何去做线上的呈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三年展的线上展中,我们在美术馆模型中去除了建筑的非承重的结构,以求达到与线下不同的观展体验。将这两者区分开,希望将线上展览当做线下展览的预告片,形成线上和线下的呼应。虽然目前虚拟项目是我的一个研究重心,但我还是有一个比较趋于“保守”的观点——线上展览无法替代线下展厅中的物理体验。

X虚拟美术馆页面



AP / 将您之前在英国学习到的策展理论运用于中国目前的策展行情下,是否如您一开始所期待的那样?


吴冬雪

“理论就是理论,要是讲道理,理论是不会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不可能一开始就与人讲道理,也没有一本“策展人指南”能够教策展人如何去认识新的艺术家、合作方,拓展关系网、熟悉的不熟悉的领域,这些都只能靠策展人自己去摸索。


总体来说,中国现在的策展行业和国外相比还处于发展初期。欧洲的策展行业发展了将近60年了,已经可以编写策展史,而中国可能是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关注到策展这个领域。这导致国内和国外对策展人、策展行业理解的层次也不太一样。例如最近5年中国最多关于策展行业的就是各种策展人奖,在西方很少有这种竞争、奖项性质的对于策展人的帮助,更多的是类似于策展人驻地的项目,让策展人真实地参与到某一个项目的发展里面。并不是说存在优劣之分,毕竟驻地项目的选择过程也是一种变相竞争,而是我觉得中国的策展体系应该和西方既有模式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但也不用刻意去强调这种差异性。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X美术馆提供

采访全文将刊载于《建筑实践》028辑特辑:艺术跨界,文化联盟


采编 / 李根、李若丹

新媒体制作 / 赵莹才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新刊推荐-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