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秘书长访欧报告1:看见德国基金会的魅力!

CFF2008 2019-07-27


受德国墨卡托基金会邀请,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组织,中国基金会秘书长代表一行9人,于2018年6月24日-7月1日对德国和比利时的基金会、公益组织、社会企业进行了深度考察。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分享此次访欧团成员的观察报告,文章代表作者个人感触、思考,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及基金会论坛的立场。


本文作者:王书文,广东省千禾社区基金会秘书长


七月,离开酷热的羊城,来到莱茵河畔的德国和比利时,参加由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和中国基金会论坛合作的德国、比利时基金会2018年的参观交流活动,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再次感谢德国墨卡托基金会的资助以及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精心组织,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欧洲基金会,了解不同于国内的另一种基金会生态。



基金会像空气和水一样融入德国人生活


“人口仅8200万的德国,有2万多家基金会,当中95%由个人或企业出资成立,并且大部分每年的资助额度在1000万至6000万欧元之间……”


勃兰登堡广场


早有耳闻,德国基金会无论是发展历史、数量和资金规模,在全球都十分显著。但当听到这一串数字时,我依然深感惊讶。站在柏林的勃兰登堡广场,环顾四周,脑海里不停地想:为什么德国有这么多的基金会,为何欧洲的富人乐意用自己的钱成立基金会?在微信朋友圈求助这两个问题后,好友纷纷支招,有的说去咖啡馆里找答案!有的建议走进社区找答案!还有的干脆说去世界杯球迷酒吧看看!



随着访问的深入,这两个深奥酸涩的问题渐渐被我抛在脑后。因为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街头转角处的大楼里就有好几家STIFTUNG(基金会)。感觉在德国,基金会就像街头的商店、菜市场、银行一般,迎面而来,它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融入德国人的生活。因此我也就不再好奇:德国为什么平均每400人就有1家基金会了。


在紧张的考察行程中,一路收罗了许多信息。细细咀嚼之后,更加回味和感叹欧洲基金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无限可能。这让我深刻感慨,基金会真是很有魅力!


看见欧洲基金会的无限魅力


1

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长久公益模式


“基金会”这一术语,在欧洲并无通用的法律定义,也无特别复杂的规定,只要符合“独立注册、收入稳定、治理合规和公益目的”这4个要素,并遵守13条良治准则,就是一家好基金会。但欧洲人好像不太喜欢Foundation这个词,更愿意把基金会表达成公益性有限公司或者信托机构。


向来以严谨务实著称的德国人,对基金会的表达却是言简意赅,简单到哪怕是中小学生也能理解什么是基金会。听着介绍,我通俗地理解,在德国,基金会就是这么一回事:把一件对个人或社区、社会有益的事业做长久的最佳组织形式。


这里特别强调“长久”二字。在国内不乏好心做善事的富人。我们常看到,某些企业家被某一事件感动后,就会捐一个学校或者儿童中心项目,但至于这个学校或者儿童中心项目竣工后如何持续运转下去,考虑的却很少,甚至压根儿就没考虑过。



而德国人会把这样的善事一开始就设计成一个基金会模式,不仅仅考虑原始投资,同时也考虑是否能预留一笔本金使每年都有稳定的资金收入、是否有一个稳定的团队、是否确保按章程中规定公益用途贯彻。章程是这类基金会最高的“准则”,除非机构注销,否则章程不可变。这样才能真正把一件好事持续地做好,并将创始人的意志和精神延续下去。我想,或许多一些基金会,就会少一些豆腐渣和烂尾楼工程。


在德国,对基金会的管理是一种“宽进严出”制度,钱多钱少都可以成立基金会,注册资金只需5万欧元。其中,最典型、最主要、数量最多的基金会形式是民法基金会。即按照《德国民法典》规定,以公益目的为宗旨,由个人或企业出资设立的基金会。因此,这些基金会有稳定的善款来源,并不存在募款的压力。


在宝马基金会


此外还有比较罕见的基金会协会、基金会责任有限公司与基金会股份公司等形式灵活的基金会替代形式。政治基金会也是颇具特色,在德国的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承担各个政党的政治教育任务,提拔人才,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预算,尽管与政府机构联系紧密,但法律地位独立于政党,实际上属于公法基金会的一种。当然,追求“私人”利益、不享受税收优惠也可成立基金。此类家族基金会主要服务于特定受益家族的福祉,受益者与捐赠人间为亲属家族关系。


基金会管理和运营由老煤矿改造的文化遗产园区


这些形式多元的基金会,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德国,在补充社会治理缺失的功能方面简直无所不能。在考察中,我们有幸领略了德国基金会如何管理博物馆、艺术中心、矿山修复后的文化中心、犹太人纪念馆、公益组织共创空间……又一次惊叹,基金会之社会治理的魅力!


安特卫普道德资产公司为公益机构提供联合办公空间


2

富人探索生命价值的慈善视野


以前在浏览国外基金会网站,经常会看到劝募广告写到,慈善可以丰富你的人生这样的话,当时觉得这样的说辞过于夸张。而此番考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认识。


说来也巧,在出发前在CDR私董会上,房晟陶老师介绍了荣格关于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意识层面,有的人可以管理任务,但不一定能管理他人;有的人可以管理自己,但不一定善于管理生命。这揭示潜意识背后有更高的求知精神、利他精神、信仰精神和艺术精神支撑。



是啊,人生无论高度和宽度都是无限的,求知、利他、信仰和艺术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很遗憾的是,受传统教育的我们,仅仅在做事上下功夫,缺少以上潜意识的发展。所以当处于温饱无忧状态时,我们很容易陷入价值空虚的深渊。


约翰.奈斯比特说:“二十一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将不会来自技术,而是源于对‘生而为人的意义’更加开阔的理解。”慈善事业可允许人类探索自己潜能的可能,实现超越国界和私利的社会责任。或许这也是促使富人慈善的理由之一。


这让我更深地理解,欧洲这些基金会为何而存在,它们对于创始人的价值在哪。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基金会的基金会创始人更喜欢资助具有人类命运攸关的长期战略目标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独特领域,如文化、艺术、教育、移民、博物馆、太空探索、疑难疾病药物研制等。


3

制度保障下不同的慈善动机


在访问期间,我与随行的翻译——莱先生聊起了此行的第二个疑问,即德国富人为何愿意大额捐赠成立公益基金。先生是70年代第一批来中国的德国留学生,精通好几国语言,对翻译的每一个字都力求准确。他概括地说,不可否认,普通欧洲人乐于捐赠和税收优惠政策确实关系很大,部分收入或财产捐赠会降低纳税人的纳税基数,这个减税额度足以鼓励富人捐出财富。


然而,在浏览德国基金会排行榜以后,特别是看到多家德国大型基金会精心设计的治理框架图后,我不再窃窃私语他们的动机,更喜欢天真地认为,除了避税,成立基金会更是德国慈善家对于财富传承的智慧,是基金会的魅力让慈善家更有智慧地把各种慈善的动机恰当而智慧地设计在基金会的章程里,让基金会和企业一起实现基业长青。


人们有许多慈善事业的动机,每一种动机都值得尊重。如果制度的设计不能满足这些动机的需求,慈善事业是不可能持续或成功的。


比如族群:


种族或民族认同可以成为捐赠的重要动力。一些“先移民的”富商会将遗产投入,帮助其他“新移民的同胞”家庭融入当地社区。帮助移民融入的捐助每年可达数十亿美元。


比如家庭:


荣耀和赞赏祖先可以成为最强烈的激励之一。父辈的成长经历给人们带来了价值和经验,他们经常通过奉献来加强这些价值观和经验,因而会继续遵循家庭传统和既定的捐赠做法


比如信仰:


许多捐赠者出于精神或宗教信仰,不仅支持他们的礼拜场所,还支持他们通过信仰团体所了解的组织和事业。这些为了共同目的的给予,也成为将家庭联系在一起的粘合剂。


4

应对地方挑战和需求的社区基金会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社区基金会的秘书长,此行特别关注德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概况。德国社区基金会也是从美国舶来,起源于1996年,仅比中国早10年,由企业家和捐赠者Reinhard Mohn以及犯罪学家Christian Pfeiffer教授将大西洋彼岸社区基金会模式引入。而今天,德国的社区基金会拥有德国最大的捐助者群体——超过29,000名捐助者,总资本达3.34亿欧元,获得德国基金会协会认可的有307个。


社区基金会已成为德国公民参与的有力支柱。以一个城市作为关注的区域,德国社区基金会一般由精炼的小型团队运作。因而,志愿者的力量非常重要。根据预测,德国公民在过去一年中进行志愿者工作的时间超过100万小时。


“社区基金会成功的秘诀在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金钱、时间或想法参与其中”,德国基金会协会社区基金会倡议负责人Ulrike Reichart说,“社区基金会可以用灵活、非官僚的方式应对地方层面的新挑战和需求。”我们看到他们非常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几乎可以社区的方方面面,有帮助年轻人做出职业选择,有支持儿童合唱团的,有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健康零食的,有帮扶难民的,有应对气候变化对社区影响的,有保护纪念碑,还有保护中世纪奇观的……


在柏林公民基金会


考察期间,我们拜访了柏林公民基金会。这家社区基金会关注的主要议题是移民下一代的教育问题,通过诸如看图识字、魔术物理等低成本的工具提升移民孩子的识字率。据基金会秘书长讲,由于初始基金太少,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资本金规模太小。即便如此,她也很坚定地说,我们不会轻易向政府或企业申请资金,而是依靠社区社群的捐赠。这与国内由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很相似,本地捐赠者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是基金会最重要的资产。



在离开德国前,我又去看了柏林墙。旁边经受风雨洗礼的报刊亭上,默克尔在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日的讲话还在那里:“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没什么会一成不变”。



行程匆忙的欧洲考察之旅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落下帷幕,对欧洲与中国基金会的思考仍然在继续。我想,国内的慈善视野培养、慈善文化传播和制度框架设计的路还很长……作为基金会的工作者,如何将基金会的魅力充分体现在机构的战略设计和策略制定中,是我们接下来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课题。


关于墨卡托中国基金会秘书长访欧项目



2017年-2019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与墨卡托基金会在中欧基金会国际交流领域形成共识,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促进中欧基金会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与合作。

 

访欧项目是墨卡托基金会在中国开展的“国家与社会-中国未来合作伙伴”主题项目中的子项目,2018年访欧项目由墨卡托基金会联合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通过遴选国内优秀的基金会秘书长前往德国及比利时进行为期7天的参访交流活动,以促进中欧在基金会领域的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中国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民间组织之间的友好对话。


推荐阅读


中国基金会秘书长欧洲之行:寻找最佳实践!

2018年墨卡托中国基金会秘书长访欧团出发啦!

德国社会组织发展何以成为典范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基金会如何发展管理

基金会良治的13条原则,了解一下

德国、比利时基金会有哪些“玩法”值得学习?

2018年墨卡托中国基金会秘书长访欧项目公布入选名单!

6.24-7.01,墨卡托中国基金会秘书长访欧行程预告来啦!

两万多家基金会总资产超1000亿欧元,这就是德国!


排版 | 王雪柔


主办方

墨卡托基金会于1996年在德国埃森市注册成立。2008年起,将中国确定为其国际战略工作地区,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在中国,墨卡托基金会将“理解 社会关系”与“强化跨文化行动力”设为其重点工作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了“国家与社会-中国未来合作伙伴”、“墨卡托中欧公益领导力伙伴”、 “中欧民间组织互换”、“墨卡托交流计划”和“中德未来之桥-青年领导者交流营”等项目。2014年,墨卡托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正式注册成立。代表处的成立也彰显了基金会与中国战略发展合作的决心。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原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是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2008年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和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基金会论坛坚持开放共享、追求卓越,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中国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基金会论坛现已成为公益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