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 | 孙春苗:公益生态建设,为何要重视行业公共意识?

CFF2008 2020-08-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善达网 Author 马广志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作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致力于成为搭建高层次的行业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11月22-23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9年度盛会以“坚守初心、共谋发展”为主题,诚邀大家齐聚福州,探讨坚守初心之道,共谋未来发展之路。点击下图或文末的“阅读原文”立即报名参与年会。

▲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年会


自然万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大自然如此,社会如此,公益行业亦如此。一个强大的生态,可以促进不同组织之间的链接与沟通,还可以相互支撑、共生,促进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


善达网注意到,自2008年成立起,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就致力于推动基金会行业的生态系统建设,近两年更是将其作为了论坛的未来发展战略。主办方认为,只有推动公益生态系统的完善,民间公益慈善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1月22日-2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点此了解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9年会)又将召开。基金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公益行业关注的热点,而其中的一个话题就是公益生态建设。活动之前,善达网以“构建公益生态建设”为主题,对包括贾西津、孙春苗、彭艳妮、吕全斌、刘洲鸿等业内专家和实践者进行了专访,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公益生态系统,基金会在公益生态建设又应承担怎样的角色和责任。


今天推出系列专访第四篇《孙春苗:公益生态建设,为何要重视行业公共意识?》。孙春苗现任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一直致力于慈善研究、慈善教育和公益行业发展等工作。在她看来,基金会应该发挥资金结点和资源调配的作用,推动公益生态建设和社会运转的向好发展。这应该是一个有追求、有见解的基金会去做的事情,也是义不容辞的行业公共责任。


本系列阅读:

>>贾西津:基金会如何在公益生态中成为“资源中心”?

>>刘洲鸿:基金会催化公益生态,福建为何表现抢眼?

>>彭艳妮:公益生态仍处于“正在形成”过程中


“只有小生态建好了,整个生态才能好”

马广志:看履历,自2004年以来,您就一直从事公益慈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您看来,当前的公益生态是怎样的?


孙春苗:我真正进入基金会的实务领域,是2009年从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博士毕业之后,在这之前的5年一直在做公益慈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先是在一家全国性大型公募基金会做项目督导评估和风控等工作,后来加入敦和基金会,目前主要致力于基金会资助业务的拓展。


我曾听一位公益人说他与人交流时,说自己是“做公益的”,有人不理解,还反问:是做工艺品吗?这说明,外界对公益的认知,与我们公益圈内人所感觉的,是有很大差距的。


另一方面,就是在公益行业内,不同的人对公益的认知也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只是把公益当作一个职业,但我相信公益除了需要职业性和专业性,公益也是一份事业,是有助于实现人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的。


马广志:这应该与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行业的认知有关。 


孙春苗:生物学上的生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公益也一样。广义的公益生态可能涵盖各类社会组织,这一数据已达到83.5万。而7500多家基金会就构成了一个狭义的公益生态。相对而言,对敦和基金会而言,先要聚焦到基金会领域的公益生态建设,只有小生态建好了,再一圈圈往外推,整个生态才能好。否则,面对的对象太多,问题不聚焦,思维容易发散,反而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马广志:那基金会领域的生态怎样的?


孙春苗:中国的基金会近年来一直在发展过程中,但是有些问题也不容乐观。现在全国的基金会虽然数量上号称有7500家之多,但真正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及政府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常态性披露的却只有2000多家。很多基金会连官网都没有,也抓取不到足够多的真实有效的数据,有些地区的披露在时间上也很滞后,看不到相关信息。如果大部分的基金会连基本的透明度都做不到的话,谈何基础设施,谈何公益生态建设。


所以,公益生态这个议题既宏大又细微,但真正愿意思考并采取实际行动去推动公益生态建设和完善的基金会并不多。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成立11年之久了,现在组委会的成员才达到25家。


马广志: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是推动中国公益生态尤其是基金会行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机构,现在可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孙春苗:是的,无论是资金来源保障、领域和业务细分、活动形式和内容等,中国基金会的发展现状与一些发达国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我2017年曾经参访德国基金会联合会,它的基金会会员达4200多家,如果按照工作领域、组织类型来分,有25个类别的分组,加上相关的咨询公司、律所、管理公司等,能达到7500家会员。这意味着德国有3000多家围绕着基金会行业的其他各类相关主体,数量非常可观,其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公益生态很值得想象。而且,德国基金会联合会每年会举办固定的基金会日,还联合德国基金会中心成立了德国基金会大学。


再比如,今年10月我去美国参加了密歇根州基金会组委会(CMF)的年会。密歇根州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但有300多家基金会会员,上一年度的总收入是560万美元,其中仅基金会会员的会费收入就达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截至2019年,CMF的年会已经连续举办了47届,还创造了当地的慈善传统。在过去的20年中,新上任的州长都会出席CMF年会,至今已有6任州长连续出席,各界精英更是群英荟萃。这说明其公益生态发展得很好,影响到了政府部门和很多领域。这给我的感触非常大。


我们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目前组委会成员有25家基金会,每家基金会对CFF的基本支持费用是10万元/年,虽然CFF常年举办年会、地方城市峰会以及秘书长说等活动,但影响力与美、德相比,还有很长的路和很大的空间。基金会的行业生态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但从比较视野和总体来看,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对包括CFF在内的公益行业平台性而言,这其中有很多机遇和想象空间,但也提出了挑战,比如是否有能力去整合资源来推动公益生态发展,或者代表行业发声或者与政府、商界、媒体和公众等进行良性互动。


“基金会要有行业公共意识

支持公益生态建设”

马广志:在推动公益生态建设上,您认为基金会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孙春苗:基金会应该发挥资金结点和资源调配的作用,推动公益生态建设和社会运转向好发展。这应该是一个有追求、有见解的基金会去做的事情,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基金会应该有这种行业公共意识,而不只是解决某种社会问题。


但现实却是,我国基金会现在大多是操作型的基金会,推动行业建设的基金会非常少。根据《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相关项目的总体数量不足3%,单体项目不足50万元。这其实是与基金会的定位是不符的,基金会的功能应该是推动系统性的变革、填补公共议题空白、推动民间社会和支持长期行动。当然,每家基金会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周期,应该鼓励其自主性和多元化,这些价值是不能抹杀的。但我们乐于见到更多的基金会能关注行业公共议题并投入资源支持公益基础设施的建设。


马广志:敦和基金会为什么要关注并支持行业生态建设?


孙春苗:起初,敦和基金会资助了大量项目,但在资助过程中发现,一对一的点对点资助既耗精力,也难以系统化地解决社会问题。后来就探索了集群化项目资助模式,对一个区域或者议题的组织进行资助,打造区域或议题的生态。


在推动集群性项目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公益慈善组织的一些共性需求,如项目运作、资源筹集、人力资源管理等,也观察到行业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缺少软性的伦理、标准、也缺少社会问题分析、组织运作的方法、工具,所以敦和基金会联合其他基金会,发起和推动一些公益行业的平台,比如发起和支持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中国公益筹款人联盟、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银杏基金会等重要行业平台或枢纽型机构,希望能够发挥行业基础设施的作用,帮助行业营造有利的生态环境。


敦和基金会的定位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资助方向就是促进公益行业整体发展。围绕这个定位,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一是通过资助领域互相响应和内外资源的叠加,放大资助效益;二是通过公益组织和专业支持性机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营造;三是稳步推进,让资助抱负与团队能力相匹配,同时及时进行回顾与反思,寻找行业发展平衡点,避免面面俱到。


马广志:您对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在公益生态建设上的作用有什么期待?


孙春苗:从登记管理的角度来看,基金会的组织类型比较清晰明确,相比较社团和民非而言,是一个很聚焦的领域,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应该在价值引领、思想领导力和资源调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开会而已。


“公益生态建设,需要在业务或地域上聚焦

马广志:我注意到,在今年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上,敦和基金会牵头搞了一个分论坛,还会发布一个“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生态图谱”。


孙春苗:这个分论坛是由敦和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沃启公益基金会和CDR资助者圆桌论坛联合举办的,期望通过概念引入、现状扫描、图谱共创、圆桌对话等方式,全面解析公益行业基础设施,激发更多关于共建行业生态的思考和讨论,协同推动行业生态发展。


为什么要做“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生态图谱”?我们是想全面呈现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用图表和图片来描摹勾勒出基础设施的定义、功能和全面图景等,也包括相关的分析报告,让相关参与主体了解行业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性,吸引感兴趣的资源方加入,同时识别出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发展的关键挑战和优先发展领域,帮助相关资源方更好地制定自身策略,加强彼此间的协同合作。


除此之外,2019年我们还与南都公益基金会联合资助了一个“公益行业网络平台负责人领导力发展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帮助行业平台负责人提升认识自己、领导他人和系统思考方面的能力,采用了“10+2”的方式,即有10个公益行业平台和我们2家基金会具体参与。因为公益行业平台是中国公益行业生态中的重要主体,发挥着行业支持功能。我们认为这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这个项目最初是由南都基金会前期主要做策划的,因为对议题的关注和对项目价值的认可,敦和基金会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进行了联合资助。


马广志:具体而言,敦和基金会在支持公益生态建设上有哪些项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孙春苗:除了公益支持上的项目外,敦和基金会倡导“文化引领公益”,希望以文化和思想来引领和推动行业发展。支持公益文化领域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智库和学术新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深入研究和高等慈善教育,倡导公益伦理、规则和文化,提升公益价值自信和专业能力,大力培育慈善文化生态。


另外,与其他资助型基金会的资助方式不同,敦和基金会的很多重要项目采取了“资助资助者”的手法,比如针对公益机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敦和基金会实施了“公益优才计划”,资助银杏基金会、壹基金、SEE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5家基金会以设立专才专岗等形式,帮助这些处于成长期公益组织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提高机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实施到了第5年,已经帮助到了78家一线公益组织。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我们相信其他基金会的专业力量,相信他们对公益组织的专业选择和培育,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研发和设计新的资助项目。二是从培育公益生态的角度来说,让需要筹款、愿做资助、执行力和公信力强的优秀基金会,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和自主空间去开展资助,既强调了专业分工、各自发挥所长,也让基金会与草根组织有了更紧密的联结。


马广志:敦和基金会是一家地方性基金会,在推动当地的公益生态建设上有哪些举措和影响?


孙春苗: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如果在地方推不动的话,很难上升到全国层面,地方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田,我们也有回馈当地的义务和责任。


在浙江,我们推出了“活水计划”,资助了很多初创期的草根公益组织,解决其机构发展费用不足的难题。毕竟对草根组织而言,生存下来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谈得上发展。这个项目分为三期,前后累计资助了浙江省内的33家公益组织。此外,我们还资助了西湖大学、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等的创立,与浙慈联一起联合举办过西湖论善暨第二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等等。


不过说到对当地公益生态的影响,这可能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敦和基金会在当地投入了不少资金,也资助了不少机构,但到底有没有促成系统性变革,我们当下并不十分确定。现在“活水计划”第三期也已经结项了,我们的研发部正在进行项目评估,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对项目进行及时的回顾和反思。资助型的基金会有责任对项目精益求精,让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让资助更加有效。


马广志:但这种探索还是很有意义的,区域公益生态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并无前路可循。


孙春苗:我们可能还需要静下心来,斟酌打磨。构建公益生态建设,对某一家基金会而言,最好要在业务/地域/议题上聚焦,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所具备的优势以及所需要的合作方和相关资源,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分析论证和各种准备,这是我们多年实践下来总结的一点经验,希望有机会与基金会同行进行切磋交流。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9年会将围绕“坚守初心、共谋发展”的主题,于11月22-23日在福州举行,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内含详细介绍、参会指南和常见问题等。

▲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


更多年会参与方式,欢迎一起来:



>>为闪电侠投票,决定年会议程

>>“回望”初心,书写你的故事

>>贡献基金会行业档案资料

>>年会亮点全解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