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永秀 | 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

白永秀 社会科学辑刊 2023-03-26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辑刊”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20-131页。


1

one

导读[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白永秀,1955年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兼“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永秀智库理事长。围绕政治经济学、城乡发展一体化、贫困治理等问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研究》《现代政治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等著作、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为中央及陕西省委省政府提供多次重要决策咨询,获中央领导及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0余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20余次。


[摘 要]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三个飞跃”,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学习、研究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体制理论、企业生产经营理论、农业生产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城乡经济关系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等。从历史演进来看,它是围绕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主线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生产方式理论、生产运行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框架。其中,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和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主体和空间延伸。进一步说,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由微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三个层次构成。


[关键词]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逻辑结构;共同富裕



2

two

正文《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三个飞跃”:一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三个飞跃”思想指引下,学习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创新、研究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体制理论、企业生产经营理论、农业生产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城乡经济关系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等内容。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百年演进历史,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突出的理论主线、鲜明的时空特色和严密的逻辑关系。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研究。洪银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述评》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四个阶段,细致梳理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每个阶段关于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济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努力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的特点。金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变革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经历了从以革命方式和战斗思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到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深度衔接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日臻完善的体系,对经济发展思想以至经济学变革做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张雷声提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发展始终以“初心”“使命”为主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伟大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树立了传承和创新的“路标”。除此之外,王玉、刘凝霜和俞明轩等学者分别从金融、民营经济、土地政策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济思想进行了梳理,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立足于两个百年交替之际审议和通过《决议》,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及其内在逻辑结构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按照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时代特征、中国基本国情,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探讨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体系及其内在关系,揭示这一理论体系萌芽、形成和发展规律,是当代中国经济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这对于揭示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构成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可以把这些理论概括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生产运行理论和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等三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经济体制理论。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制度构想中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百年来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城乡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着眼,探索出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构成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新中国成立后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目的是要在公有制经济领导下实现私人资本的大发展,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快速实现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引,并为后期改革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火苗。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突破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即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对私人资本的改造,进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有效地实现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这首先从根本上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充分认识,提出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有效激发和释放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推动力和活力。

第四,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产生了创造性的认识,即要打破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两种固有模式,强调其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思想,并在这一方面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进而,中国共产党明确坚持鼓励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在深化改革中积极倡导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密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准确把握、客观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首先,坚持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并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收入分配方针,充分激发了工人和资本家两大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其生产热情,进而有效推动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范畴的思想。伴随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理论〔7〕,极大地丰富了参与分配的要素种类,把参与分配的要素由过去单一的劳动力要素扩展到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管理和知识等多种要素,同时明确了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扩大和充实了参与收入分配的生产要素的范畴和内容。

第三,密切结合实际,适时调整收入分配原则的思想。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分配原则是优先满足战争需要;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则重点要求满足重工业优先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分配思想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演变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然这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的选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轨迹。

第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到1978年,已经建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权和制度基础;此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围绕这一奋斗目标,重新审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强调“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创造性地提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全面贯彻落实,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

基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列宁深刻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初期,立即消灭货币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基于本国国情,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围绕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深入探索,形成了充分体现时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

第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现状,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改善落后的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随着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展开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快速推进与完成,中国共产党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发挥计划体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市场化改革道路,随着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着手,对基本经济制度、体制机制和企业制度有序加以改革,全力推进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突破,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定位由“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决定性作用”,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历史性创新。

(二)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

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理论、农业生产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城乡经济关系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

1.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理论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了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对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态度和底线,其中,基于对国家整体利益的通盘考虑,容许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在“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对垄断性质的经济则逐步收归国有或在国家监督之下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伴随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单一公有制形式,国有国营或集体经营成为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显然由于政府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过多限制,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生产活力、挫伤了员工的生产热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分阶段、有序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阶段,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同时,在新时代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成功地把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融于其中,有力地激发了各类企业的活力。

2.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管理理论

围绕壮大农业、富裕农民、发展农村这一国民经济的基本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管理政策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论不断演进与完善。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开展“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推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首先展开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对农村土地的占有方式和生产经营形式,建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实施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战略,从农村农业入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重新定位了国家、集体、农户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借鉴农业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启动并推动了工业企业和城市的改革,成功地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和城市。进入新时代,提出并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了农业现代化。

3.社会主义产业发展理论

围绕把中国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的主题,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从现实国情出发,确立了农业生产第一位的理论,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大力发展农业和自给性工业。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起初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采取农业支援工业的方式推进工业化,但造成了严重的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基于此,毛泽东重新审视了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转型,致力于把我国建设成“智”造强国,提出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紧跟并顺应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农业和服务业转型方面积极探索,从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以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发展理论。

4.社会主义城乡经济关系理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全过程、全方位地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乡经济关系。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为中心建立健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伴随革命的不断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渐把重心转向城市,强化政权基础。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又逐步建立了“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格局,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短时间内得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互动和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想,对农业农村“多予、少取、放活”,这一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关系的重新审视和定位,使我国城乡关系进入新阶段,逐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在政策上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支持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题,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基于工业在沿海与内陆地区布局不均衡的现实,提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重点布局在内地的思想、沿海与内地统筹兼顾的思想、推进国防安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规划并领导了著名的“三线”建设。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构想,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实施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率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随后针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提出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使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更为健全、系统、有效。

6.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

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经济运行主题,中国共产党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从中国实际出发初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计划手段来指导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体说,伴随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加快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现状,中国共产党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国一盘棋”“综合平衡”等经济运行理论;随后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共产党又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基于对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我们所要发展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领导人民大胆展开实践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积极从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入手加以推进,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理论。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注重创新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制,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掌舵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7.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的制约,我国在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学习马克思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理论,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中共十三大明确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之后,中国共产党多次进一步强调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更为深刻,把创新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以创新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在质量、效率、动力方面的变革。

8.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理论反映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转变。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战天斗地,勇敢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组织人民展开农田改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对威胁生产生活安全的河流治理,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生产目的方面,进一步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和长远需求,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格局建设。

(三)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从无到有、逐步形成、日渐成熟。在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积极利用外资外援和加强外贸统制的思想,这不仅满足了当时的革命战争需要和人民物质生活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对外经济总方针,这既奠定了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体架构,也为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强调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从注重“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特别强调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外发展大局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领导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主线的角度考察,它是围绕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主线形成与完善的;二是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其中,生产运行理论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又可以细化为微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

(一)从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主线考察的逻辑结构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发展的逻辑主线。

提出这一论点的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概括为为全世界劳动人民谋福利,实现共同富裕。“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是一个国际组织,代表着全世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并为其谋福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是她与生俱来的神圣历史使命。

此外,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这也成为我们论点的重要依据。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议》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从13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为我们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方面考察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主线的逻辑结构提供了思路。

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使命分为四步: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制度创新,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

从实践逻辑看,围绕共同富裕的主线,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经历了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和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四个阶段的经济理论发展。其中,前三个阶段都是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基础的阶段,第四阶段是开始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理论(1921.7—1949.9)。

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这要求首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在这一阶段,经过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边区经济建设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并发展了一系列丰富的经济理论。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首先明确了“两步走”的革命路线,即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核心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以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已经充分认识到土地问题对于中国革命和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在领导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创建了丰富的土地革命理论;在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方针,采取“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根据地建设的经济理论,为获得革命胜利、建立新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还认识到在取得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还必须要经历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国有经济领导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工业国,从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生产力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理论(1949.10—1978.11)。

这一阶段的经济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初步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重要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构建独立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短暂的过渡阶段,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尽快实现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苏联对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行援助,中国共产党以苏联模式为样板,实施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赶超战略,同时,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也随之得以建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仿照苏联实行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在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通过统购统销、户籍制度、人民公社等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安排,造成“工农业剪刀差”,以农业剩余补贴工业生产,试图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准确分析了中国基本矛盾的变化,并明确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以解决这一矛盾;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描绘了宏伟蓝图。

第三阶段: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理论(1978.12—2012.10)。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的结合,围绕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明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并通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发现,经济落后的国家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才能促进生产力提高,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也不例外。只有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和创造生产力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尝试将市场调节机制引入计划经济体制内。之后,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一个让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是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经历的,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机制),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领下,中国共产党较为妥善地处理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关系,有效保证了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经济理论,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第四阶段: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理论(2012.11至今)。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明晰为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以此为核心,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进一步凝练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继续深化,对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调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阶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对新时代经济工作提出了六大部署。一是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三是提出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四是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包括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五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六是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见图1)。



(二)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考察的逻辑结构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即“生产方式理论—生产运行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的框架体系考察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是主体(这一主体可以从微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三个层次考察),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是其空间延伸。

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这一基石而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一旦确定,经济基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就被决定了。因此,这种三位一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体系以及上层建筑体系的基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

就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这一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是关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经济活动的科学理论,而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其中既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微观活动,也包括经济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城乡关系的活动,还包括为了经济协调发展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经济行为等,这些活动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体内容。其中微观经济理论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理论与农业生产管理理论;中观理论包括产业发展理论、城乡经济关系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宏观理论包括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

将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的主体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经济理论体系的整体逻辑结构与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的内部逻辑结构看,生产方式理论为生产运行理论与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奠定基础,而生产运行理论又可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理论,层次的细分几乎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内容。二是单就生产运行理论内部逻辑而言,形成了一个涉及微观基础、局部保障条件和全局保障条件的互相关联、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其中,生产运行的微观基础包括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等微观经济活动;局部保障条件包括产业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中观经济活动;全局保障条件包括经济良性运行、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宏观经济活动。

就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这一空间延伸而言,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建立在生产运行国际化、全球化的基础上,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在地理上向外延伸,走向全球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注意到这种现象,在战争年代就十分重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总结与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由此构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系统的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

这样,不但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基石上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生产运行主体理论,而且围绕生产运行活动国际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见图2)。



四、研究结论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百年来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要按照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研究党的经济理论体系及其逻辑结构。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这些经济理论,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收入分配、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也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农业生产管理等微观经济理论,产业发展、城乡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等中观经济理论,经济运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等宏观经济理论,还包括对外经济关系理论。追求共同富裕是这些理论的主线,在实践中经过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制度基础、体制基础和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逻辑结构严谨的庞大体系,其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也称生产方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在内的社会主义生产运行理论是其主体;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理论是其空间延伸。

将时代特征与中国共产党在新阶段、新征程面临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任务相结合,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进一步探讨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内涵及其内在逻辑结构,既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





附 本 文 题 录


1. 白永秀:《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白永秀.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20-131.




《社会科学辑刊》征稿启事(内含选题方向和常设专栏)

《社会科学辑刊》关于参考文献、注释和夹注的规定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学术出版规范之一:关键词编写规则

 从多维视角看2019文摘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生产力状况(2018年)

● 学者谈写作

《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一期电子刊

《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二期电子刊《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三期电子刊《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四期电子刊《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五期电子刊● CSSCI源刊综合社科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数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

图文编辑:李冠莹

责任编辑:田    华

审       核:李学成

2022年2月15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PDF原文

喜欢本文,请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