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脾胃最容易受伤,做好这几点,守住身体的根基!
夏去秋至,在夏秋交接的农历七月还有一个长夏季节,为阴阳交接的时段。
长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人体的脾胃功能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夏秋相交之际,养生重在健脾益胃、除湿化湿,才能有效夯实后天之本,维护生命健康。
脾虚是导致血脂、胆固醇、血尿酸异常以及肥胖病、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亚健康、代谢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多种疾病的发病基础。
导致脾胃受伤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食量过大、饮食过凉、进食太快等行为都会损伤脾胃;不吃早餐、晚饭超量等也影响脾胃活动节律,致使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与四肢,因此久坐少动伤肌肉、四肢,最终可伤害脾脏。
目前人们“吃得过多、动得过少”,饮食过量、久坐少动非常普遍,这在青少年学习一族与白领办公室一族中尤其突出。
现代社会,由于生存压力较大,竞争激烈,人们普遍存在情绪不稳、情志失调的情况。如忧思过度,考虑问题太多,就会出现胃肠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时间长了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病证。怒则伤肝,肝脏失于疏泄,肝病伤及脾脏,也会引起脾胃功能虚衰。
现实生活中,过用、滥用减肥通便药、清热解毒药以及抗生素比较普遍,这样容易引起脾胃虚弱。
长夏调补脾胃,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调理。
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尤其要注意不可过饱。饮食定量既可以确保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也可以减少肥胖乃至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养生宜“早饭宜好,中饭宜饱,晚饭宜少”。如果违背养生,不吃早饭、凑合中饭,营养缺乏会影响健康,引起贫血、慢性胃肠病等疾病;晚饭大吃大喝,营养过剩,易引起慢性胃肠病、肥胖以及诸多其他疾病。
长夏的起居养生,应祛避湿邪。一要少吃生冷伤脾以及黏腻、肥甘不易消化、加重脾胃负担的食物,防止脾虚生湿。二是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白天应在25~28℃之间,夜晚睡觉时应调到28℃,使用空调2~3小时,要开窗通风,也可以使用除湿器除湿。
腹部避寒是预防寒邪侵袭、防止脾胃阳气挫伤、维护脾胃功能的重要举措。
一是日常穿衣尽量要穿打底衫或是背心,不穿露脐、露腹、露背装;二是在空调屋等冷环境中宜穿上夹衣保护腹部,晚上睡觉不宜露腹;三是若属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阳虚体质的人,或食欲不振、胃凉腹痛、经常腹泻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根据需要可食用赤豆酒酿汤或饮用生姜大枣红糖茶。
少思虑,莫忧愁,不恼怒,放宽心,减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既可预防像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与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脾胃病,也会对脾胃病患者的康复起到有益作用。
第一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下端为中心,按顺、逆时针方向揉摩中脘穴各30~50次;
第二用同法在肚脐即神阙穴周围揉摩各30~50次;
第三揉摩两腿足三里穴50~100次。
每天早晨、临睡前按摩,有强身健体、强健脾胃、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适用于所有脾胃、胃肠病的预防和调治。
艾灸,可选择腹部的中脘、神阙穴,下肢、足部的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隐白等穴位,每次二三个穴位,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有健脾益气、温阳散寒、除湿通络的效果。
足浴,水温40℃左右,时长20分钟左右,泡脚同时按摩足三里穴、足底涌泉穴,有健脾祛湿、安神助眠的保健作用。艾灸足浴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或阳虚体质者。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健康环保的高科技 超氧纳米微气泡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健康环保的高科技 超氧纳米微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