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律师,这5个辩护思路,学会80%的案子都能破解!(很实用)
在刑事辩护的战场上,如何为疑难案件寻找有效的破解之道,始终是律师们关注的焦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案件情境,许多律师会选择从法条切入,因为法条的适用往往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定罪与量刑。然而,随着法律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法条之外的辩护策略,尤其是刑法学理论的应用,逐渐成为了有效辩护的关键因素。
刑法学理论不仅是法律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更是可以帮助律师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找到清晰的法律边界和行动方向的重要工具。
在曾经轰动一时的许霆案、于欢案、鹦鹉案、马某某聚众淫乱案等典型的疑难案件中,案件事实与现行法律规定、司法解释间的确存在一定的“错位”。这类案件往往涉及法律灰色地带,使得单纯依赖法条的辩护方式难以实现有效的辩护。因此,从刑法学理论入手,寻找辩护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11月21日晚19:00,智拾网邀请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二级教授、校“经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姜涛老师,他将带着大家从案情分析、理论适用到最终辩护策略的形成,逐步深入了解疑难案件的破解思路。学员们将学习到如何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案情归纳、实现理论的举一反三,从而在类案中灵活应用。
11月21日晚19:00
了解疑难案件的破解思路
实现理论的举一反三
👇👇👇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刑事辩护律师常用诉讼工具清单》
律师如何有效运用刑法学理论?
律师在疑难刑事案件中要想有效运用刑法学理论,必须在传统的法条主义之外,掌握理论的本质。
法条主义的局限在于,它将辩护限制在机械化的法条解释上,容易忽视案件中的实际情境和人性考量,导致辩护效果的单一化和局限性。相比之下,刑法学理论则提供了一个更为多维的视角,使律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法律的本质、界限和社会目的,为当事人争取最大限度的公平与正义。
本次授课中,姜涛老师将特别讲解他在刑法立法论方面的深刻见解。他不仅精通刑法的理论基础,还深入研究过刑法的立法意图和发展趋势。这意味着,姜老师对刑法中的“目的性解读”和“人性化”思维有着深刻的认知,能够帮助律师在疑难案件中找到更合适的辩护策略。
例如,在轰动全国的于欢案中,案件的争议点就在于于欢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法官的最终改判其实就恰恰出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考量。
期待可能性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极端情境下别无选择时,法律应对他的行为抱以理解和宽容。这一理论强调“被告人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存在其他合理选择”的问题。
回到于欢案,案发当时他被11名暴力催债人包围,身心受到极大的威胁,除了自卫行为,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这一情境正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核心:在极端情况下,人应被允许做出符合生存本能的选择,而不应过度苛责其行为。
本次课程中,姜涛老师除了会详细介绍期待可能性理论,还将讲解其他重要的刑法学理论,包括刑罚目的理论、事实还原理论以及法益理论。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律师从不同角度应对难办案件,在法庭上能更恰当地解释当事人的行为,为争取更为合理的判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扫码0元听课👇
【授课路径】
1
案情分析
学员将通过对各个典型案例(如许霆案、于欢案、鹦鹉案、马某某聚众淫乱案等)的详细分析,理解案件中的复杂法律争议以及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学员将学会如何快速抓住案件背后的本质,识别涉及的法律和事实要素,为辩护做好充分准备。
2
理论适用
学员将学习如何根据案件的不同特点,灵活适用刑罚目的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事实还原理论、法益理论等不同的辩护理论。姜涛老师将深入讲解如何在具体案件中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以增强辩护的有效性,确保理论与案件事实的高度契合,进而提升辩护的说服力。
3
实质归纳
在学习了案件分析和理论适用后,学员将学会如何总结出普适性的辩护策略与思维方法,提升运用这些理论进行辩护的能力。学员不仅能从具体案件中获得经验,还能学会举一反三,将所学的辩护理论和策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难办案件中,实现灵活应对各种法律挑战的目标。
以下为完整的课程大纲↓↓
一、难办案件裁判的法条主义危机
(一)难办案件“难”在哪里
(二)难办案件与法条主义
二、许霆案有效辩护的破解路径
(一)许霆案的法律争议
(二)刑罚目的理论与许霆案的有效辩护
三、于欢案有效辩护的破解路径
(一)于欢案的法律争议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与于欢案的有效辩护
四、鹦鹉案有效辩护的破解路径
(一)鹦鹉案的法律争议
(二)事实还原理论与鹦鹉案的有效辩护
五、马某某聚众淫乱案有效辩护的破解路径
(一)马某某聚众淫乱案的法律争议
(二)法益理论与马某某聚众淫乱案的有效辩护
【课程收获】
01
学会从本质出发分析疑难案件的核心争议,找到辩护切入点
02
掌握刑罚目的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等各刑法学理论的特性
03
学会从实际案件中提炼出适用的法律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讲师介绍】
姜涛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二级教授
校“经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姜涛,法学博士,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二级教授,校“经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获得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被评为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同时,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拔尖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社科青年英才”培养计划,获评江苏省十大青年法学家。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镇江市市政府、南阳市委、南阳市政府等单位法律顾问。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人民日报》《中外法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曾经代理刑事案件300余件,十多起案件最终获得无罪判决、撤销案件、不起诉等处理。
扫码0元听课
获赠学习资料